莊蜜
摘 要:為讓孩子在與大自然的溝通中體會到勞動的真諦,我園采用了咋愛種植園地里體驗的活動。農(nóng)村幼兒園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很好的實習和親自體驗的學習環(huán)境。為充分發(fā)揮其意義,我們將種植活動與主題活動、家園社區(qū)活動、課程活動等聯(lián)系起來。種植勞動課程里面有很大的教育性:這個鏈接不但讓小朋友們從播種到經(jīng)營再到收獲,再到加工成美食與大家共享,更讓小朋友懂得如何去珍惜;在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同時,也有助于他們的交際能力。
關鍵詞:中班幼兒;體驗式勞動;種植園地
引言
種植課程是一所幼兒園以種植資源為基礎的教學活動,具有知識和勞動的雙重意義。不僅可以為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很好的實習和經(jīng)驗學習的學習空間。而且還能滿足幼兒親近大自然,體驗勞動的愉悅情感。那么我們?nèi)绾蝸硪?guī)劃自己的種植區(qū)域,以及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就我的體驗談一談種植園地中體驗式勞動的策略。
一、種植園地資源的規(guī)劃與使用
(一)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合理布局幼兒園空間
建立一個種植區(qū)域,在種植園地的分類上,應遵循:一是依據(jù)植株的生長需求,二是要依據(jù)幼兒的觀察與探究需求。為協(xié)助學生清楚本班級的種植范圍,分享其他班級的種植資料,班級可以自行制作象征本班級所需的植物及希望。
(二)以幼兒興趣為基礎科學選擇栽種植物
由于每個班級進行的教學目標不一樣,因此在教學中的教學內(nèi)容也是有區(qū)別的。栽種的內(nèi)容應以幼兒的愛好為基礎,與幼兒的年齡特征相適應,以其現(xiàn)有的栽植體驗為基礎,要與主題相關的活動相配合,此外還要注意幼兒的偏食,并且要注意水果的成熟期以及要適應本地的天氣特征。
(三)動員家庭、社區(qū)協(xié)同支持與輔導
要保證栽植的安全,應從家庭、社區(qū)和幼兒園等方面進行有效地開發(fā)和利用??梢云刚埣议L或者社區(qū)農(nóng)業(yè)專業(yè)人士來進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技術輔導。
(四)提供物資支持確保幼兒勞動體驗
除提供種子和肥料外,還提供竹竿、繩子、棉花、花生等植物的生長所需要的各種材料,還有各種幼兒開展勞動的工具,如套鞋、小鐵鍬、小鏟子。
二、中班幼兒體驗式勞動的策略
(一)幼兒為主,直接管理
種植活動的核心價值是滿足幼兒親近大自然的愿望,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技能與勞動能力。在幼兒與植物以及各類種植工具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幼兒可以獲得多方面的經(jīng)驗以及各種勞動技能。因此教師不能剝奪幼兒勞動的機會和權利,種植園地的主人應該是幼兒。我們以種植園地的空間為例子,讓幼兒自發(fā)討論可以將種植園地怎樣劃分,劃分后的種植園地,怎樣責任到人。自始至終這一塊田地的管理照料,收貨工作全部都要交給幼兒。例如我班在一次播種之后發(fā)現(xiàn)小苗總是長不大,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幼兒們有的詢問家里的長輩,有的上網(wǎng)尋找答案。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由于小苗缺乏生長的空間,一個個緊挨著導致不能夠長高長大。所以他們將一顆顆小苗又移植出來,小苗終于長大了。幼兒直接管理種植園地,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主人翁的意識,在勞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各種勞動技能和勞動知識。在勞動中體驗成長和快樂。
(二)教師為輔,間接管理
種植園地的管理同樣也離不開老師的各種學習,老師將學到的勞動知識,種植經(jīng)驗,各種植物的生長狀態(tài)等傳授給幼兒。例如在種植前教師先要指導幼兒如何翻土,如何曬土,如何澆水,在種植完植物后,教師還要教會幼兒如何捉害蟲,哪些是雜草哪些是苗,怎么樣給植物正確的施肥。在果實成熟后,教師還要教會幼兒如何使用工具正確采摘,怎樣辨別哪些果實是成熟的等等一系列各種知識。例如為了讓植物生長的更好我們就需要施肥,教師首先要學會各種制作肥料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一起收集尿液沉淀自制肥料。還可以將午餐時收集的蝦殼蛋殼等曬干進行研磨制作成肥料?;蛘邔⒙淙~木灰等進行堆肥制作成肥料。在活動中不僅幼兒知識有所增長,教師同樣也習得了各種種植知識和技能。
(三)與課程結合,相得益彰
陶行知也說:“要使我們的孩子在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既要用手,又要用腦子,還要費勁?!痹诜N植的過程中,幼兒的觀察力得以發(fā)展,從播種、收割、到加工食品,都有幼兒參加。也正是由于整個過程,所以這些小朋友才會像對待自己的工作一樣,格外用心和細心。比如:在種植的課程故事中,老師請幼兒分享自己的勞動種植經(jīng)驗,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學習進行互動,并積極鼓勵幼兒,然后引起幼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勞動成果送給其他幼兒,如果幼兒害羞,不敢去的話,教師應該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以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社交能力。
(三)與家長溝通,家園合作
《綱要》強調(diào),在幼兒園中,家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合作對象,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努力獲得父母的諒解,并積極地支持和協(xié)助父母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例如在我們班級收獲番茄后,我們利用家庭資源,引導幼兒和父母進行我最喜愛的一道菜,用番茄作為主材料,引導幼兒和父母共同找材料、做美食等一系列的預備工作,不但激發(fā)了幼兒的勞動的熱情,更能有效地利用父母的教育功能,使他們成為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三、結論
種植園地里幼兒體驗式勞動課程的發(fā)展和應用,源自幼兒與大自然的交談,使幼兒通過勞動,在大自然中不斷地尋找問題,并不斷地生長,教師在此過程中給予幫助。幼兒在勞動的同時,學會思考問題,會積極地進行問題的解析,觀察,類比,運用,探究,從而掌握問題的解法,獲取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并在情緒上得到發(fā)展。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大自然這本“活教材”,引導幼兒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探索大自然的奧秘,讓孩子們從勞動中體驗快樂,促進幼兒對自然知識的探索、觀察和興趣。
參考文獻
[1]王琴.在自然中成長,在勞動中體驗——淺談大班幼兒種植課程開發(fā)與利用的價值[J].啟迪與智慧(中),2020(05):25.
[2]邵艷娟.試析如何讓幼兒在種植活動中感受收獲與成長的快樂[J].當代家庭教育,2019(19):50.
[3]徐小華.讓幼兒在種植活動中感受收獲與成長的快樂[J].新課程(上),2017(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