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江 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
德浮3600 參數介紹,總長:118.9米,型寬:48米,吃水:5米,理論可自航4節(jié)船速,總噸16465,吊體高度128米,水上建筑縱向受風面積約3380m。
圖1 “德浮3600”輪外觀
圖2 拖帶船組操縱動態(tài)節(jié)點圖
2021年4月16日,105噸拖力的大馬力主拖輪在一艘25噸拖力的輔助拖輪協(xié)助下準備吊拖“德浮3600”在打撈局碼頭離泊出港至煙臺NO.2錨地。當時氣象西北風4級,輕浪,能見度7,做好航次計劃、風險評估、航前準備工作,查看氣象條件適合拖帶作業(yè),各種手續(xù)辦妥。1715時備車,準備離泊接拖“德浮3600”;1800主拖輪將主拖纜帶妥,開始加車放纜;1810主拖纜放至120米,剎住,加車出港;1928過24號浮開始向左調向;1932船首向正對22號浮距離0.35海里時海面風力增強至NW6-7級,此時“德浮3600”航跡向081°,航速2.6節(jié),見風速增大且發(fā)現西北方向有雷聲閃電預判天氣突變,主拖輪加車快速向左調整航向,同時令輔助拖輪在“德浮3600”左舷向后慢速拖拽;1938時風力增大至NW8-9級,且下起傾盆暴雨,此時主拖輪航向調整至358°,而“德浮3600”受強風影響航跡向095°正好朝向崆峒島且速度2.1節(jié),主拖輪見局面緊張,立即令“德浮3600”就地應急拋錨同時微速進車控速,令輔助拖輪在“德浮3600”左舷向后中速拖拽,并車、舵、側推器配合操縱船舶繼續(xù)向上風調整航向在“德浮3600”上風吊拖穩(wěn)住船位,同時命令放長主拖纜至200米;1945時令輔助拖輪停車,主拖輪航向343°進車把定航向拖力75噸,“德浮3600”拋左錨4節(jié)入水剎住,船首向341°中速進車,整個拖帶船組基本正頂風向位置穩(wěn)定;1955風力減弱至4級,“德浮3600”起錨,繼續(xù)拖往NO.2號錨地;2143“德浮3600”NO.2號錨地拋錨,主拖輪收主拖纜,準備解拖;2210解拖完成。
主拖輪緊張而有序的應急操作,可謂是把現場可利用的資源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最后完美應對了緊張的局面。主拖輪曾多次拖帶“德浮3600”進、出煙臺港靠、離打撈局碼頭,但遇到這種晴天霹靂般的短時雷暴天氣卻是第一次,所以說從來沒有兩個情況相同的航次,同樣的航線會有不一樣的氣象、海況、通航條件等,因此我們要認真做好每一個航次計劃、風險評估、航前準備,將不利因素考慮周全,防范措施到位,做好各種緊急情況的應急預案。
2021年9月12日1010時某輪備車準備離泊出港作業(yè),1020車備妥轉駕控,錨備妥,纜繩全部解清離泊一碼頭2號泊位。1037船尾平救撈1號浮,航向145°航速5.3節(jié)開往救撈局出港航道,接集控室電話發(fā)電機出現故障報警需停車檢修,船長隨即減速同時向左調整航向準備到船廠航道清爽處停車檢修;1039時突然全船失電,船舶失控,經聯系集控室確認主機、側推器、舵機、錨機均無法立即啟動,甚高頻、雷達、AIS、電羅經等助航儀器利用應急電源消警后可以重新啟動使用,經綜合評估現場狀態(tài):海面氣象西北風3級,對船舶影響甚小,現船舶距左前船廠碼頭靠泊的鉆井平臺距離0.45nm,此時船速4.1節(jié),航向119°正好朝向船廠航道,但此時航向尚未把定還有向左轉(鉆井平臺方向)的趨勢,尚有待余速減小在采取應急拋錨制速的時間,于是暫定若主機不能啟動則待距碼頭鉆井平臺0.25nm距離時采取拋錨制速措施;1044時集控室電話告知駕駛臺設備故障已排除3分鐘可正常供電,8分鐘主機備妥,此時余速3.3節(jié)航向131°正好朝向船廠碼頭南端的鉆井平臺,距離0.32nm;1047時全船恢復供電,舵機、錨機可正常使用,船長命令操右滿舵,在2.8節(jié)余速的作用下船艏向由133°開始向右慢慢轉向遠離鉆井平臺,決定暫緩拋錨等待備車;1052主機備妥轉駕控,此時危及化解,緊急情況解除,船長加車向右轉向船廠航道正常出港航行。
因主機或舵機故障導致失控的應急措施對于不同的船舶、不同水域、不同水文氣象條件會有所不同,但是首先要做到沉著冷靜,充分評估現場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船舶,操縱要點:發(fā)布航警、號燈號型等告知周圍船舶動態(tài);做好應急拋錨制速的準備(如可選擇需考慮拋哪舷錨、拋錨時機、地點等);可利用余速操舵進行避碰操縱;就近尋求外部(附近拖輪)支援和岸基支持;緊急檢修爭取盡快供電備車。
2021年12月13日主拖輪拖帶“德浮3”煙臺內錨地開往濰坊昌邑風場作業(yè),通過現場作業(yè)船舶了解到昌邑風場附近漁網、養(yǎng)殖密集,可通航寬度狹窄,進入風場作業(yè)區(qū)的轉向點處最窄僅70-80米可航寬度,70-80米對于單船航行可能較為容易,但對于一個低速航行的拖帶船組(被拖物船寬50米)來說就是對操船技術的極大考驗。
圖3 船舶操縱軌跡圖
14日1810時抵距昌邑風場作業(yè)區(qū)3海里處,附近漁網、養(yǎng)殖浮漂增多,船長駕駛臺指揮,開啟掃海燈配合大副、水頭船首瞭望,二副、三副和兩名水手駕駛臺協(xié)助瞭望,現場海面較為平靜,大部分漁網、養(yǎng)殖浮漂均可在雷達上顯示。1826時,突然GPS、雷達、電子海圖、AIS、航向控制器同時出現報警,駕駛員通過檢查報警信息發(fā)現所有報警均由GPS信號丟失所致,通過緊張的故障排查未能獲取GPS信號,沒有GPS信號雷達、電子海圖回波成像就靜止不動了,而此時距進入作業(yè)區(qū)轉向點僅1.1海里,拖帶船組速度3.2節(jié)。主拖輪同時啟用兩種應急預案:①在之前瞭望時發(fā)現正前偏左方向距主拖輪1.5海里處有一養(yǎng)殖作業(yè)漁船(魯長漁4368),主拖輪操縱掃海燈晃照小漁船,并使用甚高頻電話和漁高頻同時呼叫小漁船尋求引航協(xié)助;②測量雷達靜止成像中主拖輪距轉向點距離為1.1海里,根據拖帶速度可算出抵達轉向點大概需20分鐘時間,此時保向保速,待抵轉向點附近時操縱掃海燈配合船首瞭望報告駕駛臺船首海面情況,駕駛臺謹慎操縱通過轉向點轉向至航次計劃中下一轉向點航向。1832時“魯長漁4368”回答主拖輪,經過溝通協(xié)調“魯長漁4368”同意為主拖輪引航通過漁網養(yǎng)殖區(qū)。1910在“魯長漁4368”的引航協(xié)助下拖帶船組安全通過了漁網養(yǎng)殖區(qū),1930拖帶船組抵達昌邑風電作業(yè)區(qū),隨后進行GPS故障檢修。
GPS設備的故障給原本對操縱技術極具考驗的船舶操縱作業(yè)增加了難度,然而成熟穩(wěn)重的駕駛團隊在船長的指揮下,做出兩種應急方案,最后拖帶船組在外援“魯長漁4368”的協(xié)助下順利通過漁網養(yǎng)殖區(qū),危機化解。另在海上發(fā)生GPS故障,可供選擇的定位方式有:利用AIS內置GPS定位、利用其他船定位、利用陸標定位、利用羅蘭C定位、利用航跡推算定位、利用天文定位,可根據現場條件選擇最適合的定位方式進行應急定位,確保航行安全。
圖4 “德浮3”外觀圖
圖5 GPS故障水域環(huán)境雷達成像
(1)緊急情況下可供駕駛人員評估、判斷局面和采取有效措施的時間并不多,駕駛人員的心理素質,對事故發(fā)生與否、損失程度的大小至關重要。緊急事件處置的關鍵,就是駕駛人員保持頭腦清醒,根據當時的環(huán)境和情況,沉著應對。作為擔負海上緊急事件處置任務的駕駛人員,必須加強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致傷的預防,以適應完成海上緊急事件處置任務的需要。
(2)駕駛人員要熟練掌握本船的操縱性能:船舶的穩(wěn)性、旋回性、旋回初徑、進距、反移量、舵效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要掌握船舶滿載全速直航時,從正舵至某一舷滿舵所用的時間;從某一舷滿舵至另一舷滿舵所用的時間;停車淌航中可穩(wěn)定船首向的最低船速……等等。
(3)緊急情況的處理不僅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還要有過硬的船舶操縱技術,駕駛人員要不斷學習航海知識,積極參與船舶航行及各種海上作業(yè)豐富航海資歷;同時善于總結典型事故案例經驗教訓,海上險情千變萬化,每起險情的處置方法不盡相同,只有不斷總結成功經驗查找不足,不斷改進、探究采取措施的方法,才能在遇到險情時運用良好船藝精湛的操縱技術來沉著應對。
(4)每一個航次在開航前都要根據航區(qū)、港區(qū)水文氣象、通航密度、避碰規(guī)律做好航次計劃、風險評估、航前準備工作,收集總結航線相關的典型海事案例,充分掌握海上環(huán)境情況,將不利因素考慮周全,防范措施到位,做好各種緊急情況的應急預案。
(5)發(fā)生緊急情況時,駕駛人員要能夠根據現場情況快速而精準的判斷本船運動態(tài)勢和環(huán)境情況并及時果斷的采取正確有效措施來應對,而這些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必須在較長時間的實戰(zhàn)鍛煉中,不斷總結、不斷積累才能提高。
(6)緊急情況的處理應根據現場情況充分運用良好船藝和可利用船舶各種設備、港口航標設施、船舶操縱特性、附近船舶及各種外援力量、岸基支持等一切可利用資源、數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發(fā)生或惡化。
在人、船、環(huán)境所組成的安全系統(tǒng)中人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船舶設備隨時可能出現故障,海上環(huán)境瞬息萬變,在與大自然的搏斗中存在各種不確定因素,面臨的危險非常多,需要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和精湛的技術來克服。我們必須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實戰(zhàn)、不斷總結來提升技術水平,這樣才能應對各種緊急情況,保證船舶航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