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東
摘 要:古詩詞鑒賞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感,充分挖掘古詩詞所蘊含的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內容,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隨著核心素養(yǎng)概念的提出,學生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一步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初中古詩詞鑒賞教學中,教師應圍繞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和需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和發(fā)展,初中古詩詞教學越來越重視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然而,目前教師過于重視成績考核,沒有意識到實質性教學工作的重要性。為了適應應試教育的需要,教師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而沒有開展相應的拓展教育活動,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后續(xù)的教學工作中,特別有必要重視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
一、初中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意義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大國。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古詩詞的欣賞和學習,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和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古代社會的發(fā)展,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水平。在優(yōu)化發(fā)展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初中古詩詞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和探索教學方法,在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幫助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魅力和特色。核心素質提出后,初中語文教學要求教師更加重視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保證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提高學生學科素質的基礎,也是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的必備素質。
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
(一)立足核心素養(yǎng),明確教學目標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應在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上明確教育目標,始終圍繞教育目標開展古詩詞教學。優(yōu)秀的古詩詞在塑造社會風尚和人性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深刻認識古詩詞的重要價值和作用,充分發(fā)掘古詩詞所蘊含的文化遺產。不僅要注重課堂上古詩詞的鑒賞,還要適當引入課外古詩詞,適當拓展古詩詞的教學,讓學生接觸到更豐富的古詩詞,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從優(yōu)秀古詩詞中吸取營養(yǎng),最終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實現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目標。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掌握正確的創(chuàng)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方法。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生活和認知特點,創(chuàng)造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教育。在教學內容上,教師不應注重學生課本知識的掌握,而應注重開闊學生的視野,注重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例如,在講解范仲淹的《岳陽記》時,教師可以通過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動態(tài)的岳陽樓的視頻。讓學生體會到岳陽樓的風采。教師向學生講解古代詩歌的內容,使學生充分感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情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在初中古詩詞教育中,教師應教會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將人文精神培養(yǎng)放在首位,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不斷擴充知識,注重古詩詞積累
教師和學生都需要花費盡可能多的時間來提高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和綜合素質。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和交流古詩詞的內容,討論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加強自己的理論學習。通過研究古詩詞鑒賞方法,結合名師的觀點和對當代文化的理解,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從而為學生學習古詩詞鑒賞提供良好的指導和幫助。同時,在初中古詩詞鑒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發(fā)揮表率作用,還要加強學生閱讀積累。學生應盡可能多地利用時間,不斷豐富古詩詞知識儲備,提高古詩詞鑒賞興趣。
例如,在學習諸葛亮的《出師表》時,教師要對這首詞的寫作背景進行介紹,諸葛亮輔佐劉備,歷盡艱難坎坷,經過多年奮戰(zhàn),終于建立了蜀國,身負丞相重任。蜀國建立后兩年,即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后主劉禪繼位,時年16歲。諸葛亮受遺詔輔佐劉禪,主持蜀國軍政大事。公元227年,諸葛亮統(tǒng)率蜀國軍隊北進,駐軍漢中(今陜西南鄭縣),準備征伐曹魏,奪取中原,復興漢室。他當時感到劉禪暗昧懦弱,頗有內顧之憂,所以臨出發(fā)前上書劉禪,懇切勸諫,要劉禪繼承劉備遺志,砥礪志行,振作精神,聽信忠言,任用賢良,黜斥佞人,嚴明賞罰,盡心國事,以圖完成復興漢室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這就是《出師表》。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這首詞的表達手法和寫作意向。教師需要讓學生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情緒和感情。最后,通過這種鑒賞和理解的方式,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清新的感覺。
(四)重視背誦積淀,增強文化底蘊
文化修養(yǎng)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而古詩詞鑒賞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當學生的古詩詞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上,學生自身就會形成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因此積累是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而積累的有效途徑就是廣泛閱讀和背誦識記。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并重視誦讀?!皶x百遍,其義自見”,在古詩詞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多次、反復朗誦古詩詞,在朗讀的過程中體味古詩詞的內涵,品味詩人的思想情感,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文學素養(yǎng)。
總之,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使學生不僅能掌握知識,還能掌握學習方法。因此,教師應把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的重要方向,立足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思維,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從而把握語文教學的本質。
參考文獻:
[1]樊振紅. 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有效性初探[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侯天生.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策略[A]. 四川省科教創(chuàng)客研究會.2021年科教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五期)[C].四川省科教創(chuàng)客研究會:,2021:4.
[3]王冬悅. 王崧舟“詩意語文”觀照下的高中古詩詞教學[D].信陽師范學院,2021.
【此論文為安溪縣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第四批)課題《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之初中古詩詞鑒賞的有效指導》(課題編號:AG1354-01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