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琪
摘 要:在素質教育和“新高考”政策的雙元促動下,越來越多的高中生物教師開始重視起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機培養(yǎng),而以大單元教學為代表的多元課程教育理論也逐漸得到進一步的研究和應用。據此,筆者將結合個人工作經驗和有關研究成果,依托文獻查閱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圍繞“基于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探討”一題撰文,并從不同角度切入提出一些見解和建議,希望可以對諸位的工作優(yōu)化帶來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大單元教學;設計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越來越提倡對學生綜合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強化,尤其是對學生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學習情懷的優(yōu)化更是成為廣大生物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和主要的任務。要實現這一系列目標,高中生物教師便需要從大處入手、在大處著眼,將教學視野由過去的課時單位上升至單元單位,引導學生從更高層面實現自身生物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一、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生物單元教學設計的研究意義
實現對傳統(tǒng)課堂中單純體現知識和技能講解的格局突破,突出對知識體系、學習思維、探究意識和有效方法論的培養(yǎng),這是高中生物教師基于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而應保持的教學改革方向。與過去的授課模式相比較而言,大單元教學有著更高的執(zhí)行站位,能夠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攝入、整合和處理角度,并且可以引導學生完成對課程知識信息的宏觀理解和深度吸收。在大單元課堂當中,高中生物教師能夠同步達成明確課程任務、優(yōu)化環(huán)節(jié)安排、具化案例和材料分析等不同方面的教學改良目標,同時也能更加靈活地做出課程教學模塊的臨時調整,以此來取得課堂教學和生本素養(yǎng)培養(yǎng)成果的鞏固、擴大、完善。
二、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生物單元教學設計的事例策略
(一)針對教材和單元內容展開研究
就高中生的普遍能力而言,高中生物的諸多單元內容同時具有學習的重要性和困難性的雙重屬性——這些單元的內容設計以知識點的關聯性為主要標準,而在知識內容的外在表現形式上則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同時會存在一些相對新穎的生物概念和考查學生具體運用、數據整合能力的項目。從宏觀角度上來看,高中生物的知識容量巨大、考查維度較高且知識點間的聯系方式也比較復雜,這也是其教學難點較多、分布較密集的主因。因此在教學工作的準備階段,高中生物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各單元部分內容在構建學生知識框架和塑造學生應用素養(yǎng)方面的獨特價值,樹立起“優(yōu)化學生知識串聯和綜合應用能力”的意識,并以之為指導來開展高質量的教材、單元內容研究,為大單元教學的正式執(zhí)行做好先頭準備。
(二)具體教學策略
1.強調自主和科學探究
對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必須建立在一個體現完整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課堂基礎之上,要引導學生對知識認知和應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形成比較直觀而深刻的印象,以確保教學成果的完整性和過程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從源頭上獲得大量的認知素材,并對素材的加工和處理產生借鑒性感知,同時可以擁有更多的鍛煉實踐操作技能的機會和條件。
例如對于人教版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五章這一專題的整體教學,生物教師要重點選取本專題中諸如“基因突變”或“染色體變異”等這樣具有較大探究空間的知識板塊,并在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和確定步驟次序時擺脫對課本既定程序的過度依賴,轉而以學生的思維模式、邏輯方向和認識遞進規(guī)律為主要參考,按照學生的思路實現對知識內容由淺而深、由點及面的推入式講授。
2.引入參照物對比學習
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必然會出現諸多理論性的概念,這些概念在表述方式和含義上可謂迥異,但卻共同體現著對生物現象和具體知識的高度概括性,這樣的“異同并存”的客觀情況對于教師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而言是很有幫助的。在組織知識講解時,高中生物教師不妨借助對目標概念的精細對照等方式來幫助學生了解類似性質的生物綜合共性和特殊性質的生物體個性信息價值。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在帶領學生開展實驗操作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完成實驗對比,在操作過程中將同質異類生物物質在同一實驗中所表現出的不同反應體現到導圖等直觀工具中,或者讓學生自行總結,以求讓學生在知識記憶和技能操作時保持更準確的思路、擁有更清晰的判斷。
3.建立微觀結構和宏觀用途的雙向對接
對生物產品和生物技術日常用途的探究、了解也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高中生物教師要積極帶領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和觀察,判定一類生物產品或技術的主要性質并借此推斷其常規(guī)用途,或者根據生物產品、技術的用途來反推其主要性質。
比如對于第五章中《人體遺傳病》這部分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播放一些不同類型遺傳病實例的介紹,如“并指、多指、軟骨發(fā)育不全癥”、“白化病”以及“21三體綜合征”等等,在完成本章知識點的學習后,運用遺傳與變異的觀點,解釋常規(guī)遺傳學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最終實現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認同;也可以根據案例的介紹后同步展示人們對遺傳病做相應的預防、檢測,引導學生根據案例內容來判斷出人類遺傳病的主要類型,并提醒學生注意對前端——特別是本單元知識內容的體現;等等。
除了以上幾方面主要策略外,高中生物教師還可在大單元教學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對思維導圖等綜合性學習工具的自主應用,使學生的自主學習、運用過程中逐步強化自身的整體學習成果認知體系,以期進一步達成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結束語
真正有質量的教育既要從細處入手更要從大處著眼,并要在這一“細”一“大”之間完成對學生宏觀思維和能動學習素養(yǎng)的有效構建。高中生物教師要切實認識到這一點,在日常教學中突出對大單元教學的應用意識,積極樹立起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正確意識,圍繞多元主題制定、實施系統(tǒng)性的策略,從而讓學生表現出更高的生物學習質量和效率,為其日后更高階段的生物學習注入強勁的內部助力。
參考文獻
[1]王明.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生物大單元教學設計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07):136-137.
[2]陳艷梅.基于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探討[J].考試周刊,2021(29):119-120.
[3]龔霞峰.基于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思考[J].高考,2020(22):99.
[4]林潔.基于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20(0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