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蓮
關(guān)鍵詞:毒蛇咬傷;急救處理;護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 ?R595.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5--02
引言
由于中國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的多樣性,中國蛇類物種也表現(xiàn)出復雜的多樣性,目前已知蛇207種,其中毒蛇占34.3%,約占世界毒蛇的五分之一。毒蛇咬傷是急診科的一種嚴重疾病,由于蛇毒咬傷發(fā)病迅速,如果不及時治療,蛇毒會迅速擴散到體內(nèi),影響人體多器官功能,導致代謝紊亂、多器官功能喪失和死亡,因此,毒蛇咬傷急診臨床治療的原則是盡快對傷口進行局部清創(chuàng),以減少毒素的吸收。臨床上,毒蛇咬傷的治療主要是控制毒物的傳播,清除體內(nèi)毒物,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然而,毒蛇咬傷患者在下一階段往往會出現(xiàn)嚴重的神經(jīng)功能和重要器官損傷,故毒蛇咬傷患者不僅需要及時有效的搶救措施,而且進行有效的早期干預具有重要價值。
1.毒蛇咬傷的發(fā)病原因
毒蛇咬傷是指被毒蛇咬傷后,毒腺分泌的毒液進入人體,引起多種局部和全身癥狀。一般來說,毒蛇可分為神經(jīng)毒素、肌肉毒素以及血液毒素,各種毒物的毒性強度各不相同,一些毒物在傷人后死亡率很高,另一些毒物只引起輕微癥狀,患者主要癥狀為視力模糊、惡心嘔吐、胸悶、呼吸困難、流涎等。當毒蛇的毒液通過受損傷口進入人體后,會破壞所有主要系統(tǒng),因為蛇毒中的磷脂酶A具有不同活性,其中蛋白水解酶能破壞肌肉組織、血管壁和細胞間基質(zhì),導致出血、局部肌肉壞死和水腫,加速蛇毒向全身的吸收和傳播[1]。目前,中國已發(fā)現(xiàn)約50種毒蛇和10多種劇毒蛇,每年4月到8月都有毒蛇咬傷,毒蛇咬傷在中國南方和沿海地區(qū)很常見,眼鏡蛇、銀環(huán)蛇、尖吻蝮蛇和綠蛇竹葉是廣東的主要物種,近年來,出現(xiàn)了外國毒蛇的品種,例如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生產(chǎn)的眼鏡蛇和緬甸生產(chǎn)的蝰蛇,由于物種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對毒蛇咬傷進行急救比較困難。由于不同毒蛇的活動規(guī)律不同,毒蛇咬傷病例的時間也不同,例如,眼鏡蛇咬傷主要發(fā)生在白天,銀環(huán)蛇、金環(huán)蛇和鐵頭蛇咬傷主要發(fā)生在晚上,而綠竹葉、五步蛇主要發(fā)生在早晨和日落時,多數(shù)被咬傷的患者都是工作的年輕人,由于患者缺乏醫(yī)學知識,被蛇咬后未及時就醫(yī),導致病情延誤,錯過了自救的機會,因此,對于被毒蛇咬傷的患者,有必要進行早期解毒治療,盡快使用抗蛇毒血清,同時,在人口密集地區(qū)行走時,要加強防蛇咬意識,被毒蛇咬傷后,不要驚慌,保持冷靜,學會現(xiàn)場捆綁、清洗、排毒等急救技能,并立即到最近的醫(yī)院治療。
2.毒蛇咬傷的臨床表現(xiàn)
蛇毒是一種含有多種酶的有毒蛋白質(zhì)和多肽物質(zhì),毒腺的組成部分很復雜,其毒性因季節(jié)或蛇的種類而異,根據(jù)其毒性作用,蛇毒可分為神經(jīng)毒素和血液循環(huán)毒素,其中神經(jīng)毒素可破壞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其失去正常功能活動,引起呼吸肌麻痹,導致呼吸系統(tǒng)紊亂和死亡,患者有發(fā)熱、全身腫脹等輕微癥狀,也有吞咽后肌肉出血等嚴重癥狀,患者可能在數(shù)小時后出現(xiàn)發(fā)熱等嚴重癥狀,甚至全身不適[2]。而被血液循環(huán)毒蛇咬傷后,主要作用于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破壞凝血和溶血的平衡,可導致內(nèi)臟大出血或心力衰竭死亡,例如,被蝮蛇、青蛇竹葉等咬傷后,患者傷口有劇痛、腫脹和出血,周圍皮膚通常呈紫色和壞死,當蛇毒擴散到全身時,患者體溫顯著升高,呼吸困難,心跳加快,如果在幾個小時內(nèi)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患者最終會因心臟功能不全而死于心力衰竭。
3.毒蛇咬傷的急救處理
3.1患肢制動
被毒蛇咬傷后,任何部位的肢體運動都會重新吸收受傷部位的淋巴,因此,為了減少蛇毒的吸收以及患者的毒性反應,在運送被毒蛇咬傷患者的過程中,應盡可能減少肢體的活動,使其處于休息狀態(tài)[3]。目前,患肢制動在搶救毒蛇咬傷患者的臨床應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早期急救干預接到呼叫后,調(diào)度中心將立即指示呼叫者對患者進行急救干預,并在患者被蛇咬傷的心臟附近用皮帶或繩子綁住肢體,不要太緊,每15-20分鐘松開一次,每次超過30分鐘,如果患者出現(xiàn)粘連,必須及時溶解,以避免四肢壞死?;贾苿悠陂g可以讓患者保持坐姿或躺姿,固定被咬傷的肢體,不要走路或跑步,以避免毒素傳播,并立即用冷開水、泉水、肥皂水等徹底清洗傷口及周圍皮膚,當救護車到達現(xiàn)場后,立即進行清創(chuàng)、切開、解毒、吸氧等治療,并迅速轉(zhuǎn)移到??漆t(y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
3.2傷口局部處理
為了延緩蛇毒的吸收或縮短毒素在體內(nèi)滯留時間,毒蛇咬傷后的局部傷口應在初期徹底清創(chuàng),一般情況下,可使用3%過氧化氫溶液反復清洗傷口和周圍組織,然后分別用生理鹽水和碘伏溶液沖洗和消毒,一些研究認為,用手術(shù)刀切割傷口可以促進排毒,從而確?;贾难貉h(huán)良好,用“+”切割被毒蛇咬傷的傷口更有利于排毒,然而,由于這種方法會增加局部組織損傷和感染的風險,因此在臨床上已被放棄,而雕刻“一”主要用于抽吸和解毒,被“一”割傷的傷口很小,引流解除后,傷口可以自然愈合,無需縫合。同時,臨床發(fā)現(xiàn)局部外敷利巴韋林凝膠可以改善微循環(huán),不僅能夠促進水腫吸收,還可以抑制炎癥,有利于加速傷口愈合。
3.3對癥治療
原則上,被毒蛇咬傷的患者必須在輸入液體和輸出液體之間保持平衡,為了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可以適當補充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促進患者康復,在使用藥物治療之前需要先進行皮試測試,當皮試沒有過敏反應時,可以選擇合適的抗生素以防止傷口感染,由于被毒蛇咬傷的患者病情變化迅速,故要密切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呼吸肌麻痹引起的嚴重呼吸功能障礙,及時建立人工氣道,如氣管切開術(shù)或氣管插管,當患者因急性腎功能衰竭而出現(xiàn)高鉀血癥時,應嚴格控制含鉀食物和藥物的攝入,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應立即進行透析治療[4]。當對毒蛇咬傷部位徹底清創(chuàng)、切開和排毒后,需要正確包扎和修復患者傷口,監(jiān)測患者意識和生命體征,每15-30分鐘測量一次患者意識、瞳孔、血壓、心率、呼吸和血氧飽和度,而對肌肉緊張、喉痙攣和呼吸困難患者進行氣道管理期間,必要時使用呼吸機,正確放置體位,常規(guī)吸氧治療是為了提高身體含氧量,并在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后及時調(diào)整氧氣流量。
4.毒蛇咬傷的護理措施
4.1心理和飲食護理
一般來說,毒蛇咬傷患者發(fā)病突然,病情發(fā)展迅速,多數(shù)患者都有一些不良心理,如恐懼或焦慮,這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因此,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非常重要,對毒蛇咬傷患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碜o理,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首先應普及患者安全教育知識,掌握毒蛇的活動規(guī)律,積極防止被毒蛇咬,不要在野草中露營,露營時需要穿衣服,以免被毒蛇叮咬,對于被咬傷后的情況應冷靜面對,及時自救,并引導患者飲食應清淡,食用一些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并鼓勵患者多喝水,如果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甚至胃腸道出血,應及時補充鈉、鉀和水,以保持電解質(zhì)平衡,避免辛辣食物和其他刺激物。同時,需要在患者治療或出院期間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在被毒蛇咬后及時、正確地進行急救治療,正確地捆綁四肢,避免用絲線、發(fā)繩捆綁,捆綁時阻斷靜脈血流,避免使用不純的中草藥外敷和摩擦傷口,以免損傷正常皮膚屏障,導致傷口腐爛和感染。
4.2基礎(chǔ)護理
在毒蛇咬傷的最初階段,受傷肢體被制動,患者被告知臥床休息,當患者病情逐漸恢復時,引導患者在床上進行簡單的活動,然后進行適度的功能鍛煉,以促進傷口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復,對于傷口的處理可以使用鋒利的刀片或針頭清除殘留的毒素,依次用3%過氧化氫溶液、生理鹽水和碘伏徹底清洗消毒傷口,用10ml利多卡因、5mg地塞米松的混合物封閉傷口周圍血液,以限制毒素的傳播。對毒蛇咬傷傷口冷敷可以有助于排毒,在恢復期,在確保正常換藥治療的同時,患者被告知要多休息,不要疲勞,避免吃辛辣食物、吸煙和飲酒,并整合更多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如牛奶和肉湯,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體內(nèi)電解質(zhì)平衡,加速排毒,關(guān)注傷口,避免傷口繼發(fā)感染[5]。治療后期可以指導患者進行下肢功能鍛煉,引導患者平躺,全身放松,移動髖關(guān)節(jié),伸直患肢膝關(guān)節(jié),將直腿抬高45°,暫停2-3秒,展平患肢,然后彎曲臀部和膝蓋,再次伸直,停下來2-3秒,展平四肢后伸直患肢,盡可能將膝蓋固定在床上,彎曲每個手指關(guān)節(jié),然后伸展每個手指關(guān)節(jié),功能鍛煉每天3次,每次15-30次。
4.3并發(fā)癥護理
4.3.1腎功能損害的預防及處理
毒蛇咬傷后,蛇毒進入血液系統(tǒng),可引起溶血,產(chǎn)生大量血紅蛋白,導致腎小管梗阻,降低腎臟實際循環(huán)血容量,引起腎小管收縮和壞死,并造成腎損害。目前,在毒蛇咬傷患者急救護理中可以通過建立有效的循環(huán)和呼吸,對患者注射血清抗蛇毒,并提供感染預防和心理幫助,不僅可以提高毒蛇咬傷所致腎損害急性感染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復。
4.3.2呼吸衰竭的預防及處理
毒蛇咬傷后,蛇毒進入體內(nèi)可導致橫紋肌麻痹,尤其是呼吸肌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呼吸肌麻痹,可顯著降低患者的有效通氣能力,由于二氧化碳潴留,降低血液中的血氧飽和度,導致呼吸功能障礙,因此,入院后,患者應根據(jù)血氧飽和度調(diào)整吸氧量,當血氧飽和度持續(xù)下降且低于90%時,應增加氧流量,并仔細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6]。研究發(fā)現(xiàn),毒蛇咬傷引起的呼吸衰竭不僅與毒蛇種類密切相關(guān),還與護理應急措施密切相關(guān),因此,正確、科學的急救護理可以促進毒蛇咬傷患者的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4.3.3中毒性休克的預防及護理
被毒蛇咬傷后,為了減少蛇毒的吸收和傳播,應指示患者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和奔跑,并使用手帕或布等局部材料,將其綁在傷口中心附近約5cm處,綁好患肢后,注意觀察受傷肢體的血液供應,記錄綁好的時間。入院后應及時切開、沖洗、消毒、引流,并建立靜脈通道,初期靜脈注射抗蛇毒血清,中和蛇毒,充分整合人體血容量,稀釋蛇毒濃度,防止中毒性休克的發(fā)生。
5.結(jié)束語
在臨床治療中,夏秋兩季毒蛇咬傷患者較多,被毒蛇咬傷后,毒液會迅速擴散到全身,對患者的身體功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在嚴重情況下,患者會出現(xiàn)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應加強對毒蛇咬傷的治療??茖W規(guī)范的護理干預能顯著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毒蛇咬傷是一種急性、嚴重的疾病,許多患者在心理上無法接受,導致焦慮、恐懼甚至對治療缺乏信心等情緒障礙,在急救中,需要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提高患者對預后的信心,故應做好毒蛇咬傷的早期治療和病情觀察,聽從醫(yī)生的建議,盡快進行解毒、消腫和減壓,防止毒蛇咬傷引起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fā)生,一旦出現(xiàn)筋膜室綜合征,應盡快進行完整地切開引流,減輕患肢疼痛,降低患肢殘疾率,恢復患肢功能,促進患者早日康復[7]。
綜上所述,被毒蛇咬傷后,蛇毒通過血液傳播,造成全身中毒癥狀,多器官功能受損,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應盡快中和蛇毒,并謹慎處理臨床并發(fā)癥。同時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強自我預防意識,普及毒蛇咬傷知識和急救方法,建議急診室建立常見毒蛇圖形,方便患者確定毒蛇種類,進行針對性的個體化治療。由于蛇毒對人類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和人體內(nèi)部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損害,被毒蛇咬傷后,必須及時自救,清除毒素并送往醫(yī)院,旨在提高治療成功率。
參考文獻:
黃衛(wèi)春.淺談毒蛇咬傷臨床急救與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20,2(30):2-6.
袁群蘭,劉思苑,李嘉萍,等.改良后蛇咬傷護理流程在蛇咬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3):3-37.
廖力,鄧祺丹,陳莉,等.毒蛇咬傷的救護思維虛擬仿真教學平臺的構(gòu)建與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20,17(3):4-6.
童紅霞.急救護理路徑在毒蛇咬傷患者急救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21,19(5):3-5.
葉健曉,劉皖娟,蘭頻,等.液體敷料與中醫(yī)護理在烙鐵頭蛇咬傷后局部消腫效果及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21,16(11):4-17.
謝美玲,葉健曉,劉皖娟,等.過渡期護理模式在嚴重蛇咬傷患者救治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21,16(12):4-16.
曾莉,劉珍玲,黃金華,等.改良敷藥法配合中醫(yī)特色護理對毒蛇咬傷患者肢體腫脹及疼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