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崇富
摘 要: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可以教給學生做事情的底線與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讓學生在學習中正確地認識自己。同時,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還融入了一些關于法律法規(guī)的知識,讓學生可以對法治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以便能夠在生活中做一個遵守規(guī)則、有著良好法治意識的學生。因此,教師應依托于道德與法治課程培養(yǎng)小學生的法治意識,引導學生利用法律武器自我保護,也減少各種校園暴力事件的發(fā)生,從而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小學;法治意識;培養(yǎng)措施
引言
道德與法治是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是啟蒙學生法治意識、闡釋法律條文,培養(yǎng)學生法律知識應用能力的一門學科。小學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希望,是民族振興的希望,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充分意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法治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結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與性格特征,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意識,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實現教書育人的重要目標[1]。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生因其年齡較小,不只是身體發(fā)育上尚未成熟,其心理素質也較成人有著很大的差別[2]。小學階段是學生從幼兒逐步走向更高的年級與學府的必經之路,也是學生從自由散漫的幼兒生活過渡到在學校中學習和生活的重要階段,更是學生的認知能力、行為習慣、生活態(tài)度等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所以教師更應該充分關注他們的成長。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屬于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在編纂時就充分考慮現在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與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情況,讓學生能夠在課程的學習中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與行為習慣,成長為一個熱愛生活、積極探究、樂于助人的好少年。再者,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社會建設者,如果小學生的法治意識薄弱,就不利于法治社會的建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本身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觀念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在教學內容上比其他學科更為直接和有效,所以想要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素養(yǎng),需要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的共同努力。
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的策略
(一)營造活躍的法治教育氛圍,培養(yǎng)學生規(guī)則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好的教育氛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圍,并以班級規(guī)章制度和校園規(guī)則紀律為主,讓學生在依法治理校園環(huán)境的氛圍中感受法治的重要性,也讓學生從中獲得良好的親身體驗,進而增強學生法治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有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在游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然后向道德與法治層面進行拓展與延伸,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法治知識,增強法治意識。
例如,以“老鷹捉小雞”為例,在游戲開始前,教師應向小學生強調游戲規(guī)則,并按照規(guī)則去判定結果。在發(fā)現學生違反規(guī)則的時候,教師應耐心地引導與教育,讓小學生深刻理解規(guī)則的重要性。游戲的融入使枯燥的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游戲去了解法治相關內容,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游戲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將其轉化為班級紀律與法律法規(guī),從根本上讓學生認識依法治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與法律有關的標語、文章等張貼在校園宣傳欄或者班級宣傳欄中,讓學生在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二)融入情境教學,加深法治理解
法治相關內容,特別是我國很多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理論知識在沒有生活情境支持的情況下,僅憑教師個體的說教是無法真正將法治意識滲透于學生心里,因此這門課程常需要以模擬社會情境的方式開展。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社會經驗較少,對這一部分內容學習起來相對較為抽象和吃力。有鑒于此,教師在課堂中設計采用的情境模式就需要以學生已有的社會經驗為基礎,才能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掌握法治學習的內容[3]。
以“我們是公民”這一單元內容為例,如果只介紹課本中的概念,對小學生來說太過抽象。因此,可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分別扮演相關角色。在教學“認識居民身份證”這一內容時,可以模擬酒店、銀行、高鐵、購買手機卡等場景,并加上課本知識點。如模擬在銀行存錢的情境中,在出示身份證時,教師可加上一些涉及法治意識的問題,通過課堂表演詐騙分子利用他人身份證進行詐騙活動的小品,向學生提問:為什么不能把身份證隨意借給別人?讓學生在情境模擬中提升法治意識。
(三)運用多媒體設備,構建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
科學技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在教育領域也有著不俗的表現,這體現在教學中多了很多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這些新型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也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對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活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將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轉變?yōu)橛新曇?、有圖像、有動畫的智慧課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圖片與播放視頻,給學生帶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為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帶來更多種教學可能。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一些法治節(jié)目或者法治教育的宣傳品,讓學生通過法治教育案例學習更多的法治知識。《焦點訪談》就是一個不錯的法治節(jié)目,相比教師傳統的講授,這類節(jié)目中的法治知識會顯得更為生動形象,同時因為其有具體的案例可以分析,學生學習、理解起來也不是那么困難,從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觀看節(jié)目的同時學習到更多的法治知識,這也對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有非常大的幫助。
結束語
總而言之,法治意識培養(yǎng)是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開展各種活動,加快小學生法治意識的形成,使學生能有效地運用相關法律知識維護自身權益,也約束與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意識,使小學生成為遵紀守法、道德優(yōu)良的良好公民,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馮麗君.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的有效途徑[J].教師,2020(12):95-96.
[2]趙彩霞.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中融合法治教育[J].科普童話,2019(44):111.
[3]王芳.基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小學生法治實踐的探究[J].亞太教育,201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