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君
[摘? ? 要]積極心理學旨在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和品質,探討人類的幸福體驗感,關注人類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在普通高中班級管理中,我們應當合理應用積極心理學探究管理的方法及其教育的意義,積極心理學倡導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積極合作,促進學生人格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本研究探討積極心理學在普通高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以達到我們對學生的人才培養(yǎng)和品質教育,從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班級管理;應用策略
一、什么是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場革命,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它是從正向的角度去探討傳統(tǒng)的心理學的一門新興科學。它的創(chuàng)始人是馬丁·塞利格曼、謝爾頓、勞拉·金。它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正向發(fā)展,用以探討正向的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和幸福。它并不僅僅是治療心理疾病,疏通心理障礙,而是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讓我們在生活中體驗更多的幸福。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的個人特質和積極的教育有望改善人類的生活質素。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圍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研究積極的情緒和體驗,它指的是每個人對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一個積極體驗。主張挖掘人類的最大幸福,消除煩惱,得到一個積極的體驗,研究人類的幸福感和健康發(fā)展。與之抵抗消極的心理學。
二是研究積極的人格特質,它針對每個人的自身實力和潛能進行強化和挖掘。當強化和挖掘能夠使其自身實力和潛能投入某種工作生活中,形成一種習慣了的生活方式,個人特征就形成了。
三是研究積極的社會制度,是一個群體的積極體驗。研究發(fā)現(xiàn),當一個孩子處在積極的社會環(huán)境中,周圍人給予更多的愛和支持,那么孩子就能夠幸福健康成長。當他在父母的權威和老師的權威之下,沒有得到適當的理解,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時,孩子就會產生抵抗,形成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
二、積極心理學在普通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必要性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部分,心理學不僅僅是研究心理障礙、缺陷、損傷;它也是對正向心理和優(yōu)秀品質的一種研究。心理學不僅是對心理障礙的治療,對心理缺陷的修補,也是致力于探索人類自身的內在機制和積極力量的研究。心理學是一門關于人類疾病健康的科學,也是關于人類教育、管理、幸福的一門新興科學。因而積極心理學也是教育管理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v觀教育領域中的校級領導、各個部門領導和主任、后勤、學生主體。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想法,在主觀觀念之下引發(fā)的個人行動不一,擔任角色和管理的任務不一,學生對于學習的主觀性和個人特質也是不一。因此,我們需要運用積極心理學教育和管理班級。運用積極心理學讓學生體驗學習生活的快樂和幸福感,營造一個美好的學習生活。當他積極投入他們的學習活動,當他的能力和學習較好地發(fā)揮,就能夠體驗到沉浸、忘我、福樂的益處。此外,積極心理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力量,能夠更好地維護班級良好的管理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自律性和學習效率、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長期以來,在班級管理成效評價方面,普通高中學校的評價模式往往過于片面且單一,缺乏對學生、班集體以及班主任多元、動態(tài)的評價。班主任往往側重班級日常表現(xiàn),尤其是成績排名、出勤率、紀律、衛(wèi)生等幾個方面,幾乎成為考核的重心。這種缺乏活力與彈性的考核制度,嚴重打擊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如此,班主任面對不同層次的班級和學生時,所花費的精力和得到的結果時常會相距甚遠。相比層次好的班級,帶更差層次的班主任,面臨問題更多且回報更低。常年下來,班主任不僅會出現(xiàn)不平衡心理,而且會萌生出“當班主任沒意思”“當老師沒意思”等職業(yè)倦怠的負面情緒。另外,面臨“不被扣分”和“按時按量完成任務”雙重的要求,即使很多班主任原本的班級管理目的是“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也會被迫無奈且目的性地轉入“只抓學生紀律”和“把控學生成績”上。如這類以成績排名、出勤率、紀律、衛(wèi)生等打分的評價模式,極易導致班主任在面對學生與問題時,放棄科學的管理方式,而轉入傳統(tǒng)的“教師一言堂”管理模式。過度強調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技能的重要性,而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關注的心理彈性、人文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卻忽略不看,那對學生人格特質、學習潛能、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發(fā)掘和培養(yǎng)就更是無從談起了。 可見,在普通高中班級管理中融入積極心理學的策略實為必要。
三、積極心理學在普通高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管理環(huán)境
1.著力打造美麗清新安靜的環(huán)境
美麗清新安靜的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得到一種舒適感,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精神和態(tài)度。壓抑的環(huán)境,往往給學生帶來一種消極的反應,無形中讓學生感到一種疲勞、應付、壓抑的狀態(tài)。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我們的班級環(huán)境的營造和班級文化的建設,也應該體現(xiàn)一種美麗清新的感覺。例如,我們的黑板報制作,就應該選擇一些積極激勵性的文字配上美麗的、綠色的、青春的、陽光的圖案。我們的圖書角也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的讀書興趣放置多樣化、多種類的書籍。特別是《心靈的盛宴》《當下的力量》《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這會讓學生沉浸于讀書的海洋,感受讀書的愉快感,體驗幸福感。普通班級管理中,班級內部教室墻上,都會有一些激勵性的、積極的語言鼓勵學生學習,還有“我的大學夢”類似的卡片設計。這就是在積極心理學指導下的班級文化和環(huán)境的建設。
2.班級班規(guī)的制度設置及教師期望值定位
在普通高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擔任了重要的角色之一,負責管理的地方有很多。班主任在制定班規(guī)時相當嚴格,很多條條框框框住了學生,學生感覺像是籠子里面的小鳥。這就會讓學生產生一種消極的束縛的感覺,也會讓學習成為“一種包袱”。當然,中國古話“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積極心理學下,我們是否可以改變規(guī)矩的語言風格?我們是否應當適當減少規(guī)矩的條條框框?改變語言的風格,使學生的心里發(fā)生微妙變化,變被動為主動,變我不能為我可以,變禁止我為我不能做。例如,禁止在樓道大聲喧嘩,在積極心理學的范圍內,我們是否可以變?yōu)椋何也荒茉跇堑来舐曅鷩W。其次,可以適當減少班規(guī)。這樣減輕學生的壓力和束縛感。
班主任及其科任老師,應對學生的成績期望值進行恰當的定位。根據學生本身的能力和水平,以及自身知識傳播效果進行定位。太高的期望值和最終的量化考核造成教師心里的低落情緒和失望值。教師的心理會給學生帶來連鎖反應,學生也會產生愧疚、麻木、無奈、厭學等心理。
(二)維護管理者和學生的友好關系
1.降低姿態(tài),和諧相處
在普通高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多習慣于把自己定義為“管理者”,并且主導和主管班級管理的各類活動。在賀樂凡教授看來,班級管理就是指:通過班主任的領導和學生的積極參與,以形成有共同的目標、嚴密的組織、正確的輿論、經常性的活動交往和旺盛士氣的集體為目的的一種管理活動。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我們可以適當降低姿態(tài),與學生和諧相處。扮演一個協(xié)調者、引導者或朋友的角色。可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教師是引導者,教師是指明燈,教師是點撥者。這些都是對教師作為一個管理者的詮釋。降低姿態(tài),和學生和諧相處。放下權威,適當點撥。維護好管理者與學生的友好關系,這更加促進管理者工作的順利解決,也能夠讓學生信服并認真遵守紀律,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力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經常更新自己的觀念,拉近與學生思想上的差距
我們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往往對學生的某些新奇的觀念和想法,認為學生玩世不恭,墮落。在這個網絡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太多的老師沒有跟進時代,很多新思潮,新的娛樂方式,學習渠道,新的網絡用語撲面而來。新的青年一代,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現(xiàn)代化的世界。而當年的那一代老師,仍舊用自己當年的生活經驗決定他們的生活方式。這個肯定使他們無法接受。同一個行為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地點發(fā)生是可以的,什么時候該做,什么時候不該做也是可以的。簡單地說,可以或不可以。這樣,老師和學生在認識上就有了一定的差距,無法達到統(tǒng)一的認識,也不會使學生屈服。也不能夠達到真正的管理效果。
3.及時了解學生,盡量避免誤會
在普通高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及其科任老師避免不了和學生產生誤會。這時,我們要積極溝通,師生之間積極交流,交換對方的想法,化解誤會。在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中,老師是管理者,有一定的權威和話語權。但我們不能以此隨意判定學生的對與錯。當我們的學生在做出一些行為舉止的時候,我們不能簡單根據自己的標準來判定是非,而是要積極主動和學生交流,弄清楚事情的因果,最后作出合理的判斷。盡量避免誤會,教師和學生的語言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犯錯的時候,我們不應該用批評的語言和打擊的方式對待學生。正確的做法是,指出學生犯錯的地方,并告訴他為什么不能這樣做,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其次,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避免下次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最后,用正向的語言激勵學生,對學生的犯錯行為表示理解。
(三)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
1.關注每一名學生,讓學生感到備受重視
參與班級管理,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名學生,目光主要集中在中間位置,隨時用余光掃視教室的四周位置。一個班集體中,學生成績不等,學習效率有高有低。對于那些提前完成任務的,我們應當給予一個眼神的暗示,或者用激勵的語言鼓勵他們。增添他們的信心。對于那些學習效率低的,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學生。我們應當及時幫助,不讓他們拖后腿。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學習的方式,把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和后進生組合成一個小組。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后進生去取得更大的進步。一方面,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帶領后進生一起學習,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后進生在課堂上無法表達的可以在小組內展示,滿足他們的參與和表達需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成長,更多的是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己表達,自己思考,自己動手實踐。教師不要一味地知識輸出,要給學生機會和平臺。讓他們真正融入課堂,做學習的主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感受學習的快樂。學習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一蹴而就,只有日積月累,奇跡才會出現(xiàn)。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恰當的評價。評價要精準、恰當富有激勵作用。充分利用課堂,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讓知識入腦入心。
課上作為教師,作為管理者,要有一定的威嚴和姿態(tài),這樣才能使學生信服。課堂下應積極地融入學生,及時和學生交流教學效果,互相交換意見。讓學生評估一堂課的教學,并給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要有一個善良的心和閃光的眼睛。學生遇到困難和困惑,及時給予幫助。
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到自己是主體,教學達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要求。學生也會感到備受重視,無形中產生了一種積極的心理,激發(fā)內在學習驅動力。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每個人都會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能力。學習有動力,心里有陽光,老師有關愛。給學生帶來一種積極的體驗。
2.組織參與班級活動,參加各類比賽和社團活動
作為普通高中班級的管理者,我們負責班級管理和組織協(xié)調。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我們可以組織班級學生參加班級活動,參加各類比賽。班級活動的參與,增強學生的班集體榮譽感和團結能力。一團散沙能夠在有效的班級活動中聚攏,形成一股團結的力量。在面對外來班級的打擊和欺負的時候,我們能夠意識到班級整體的尊嚴和榮譽。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強大的不可抗擊的班集體。參加各類比賽和社團活動,也是在積極心理學的作用下,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例如,利用書法、詩歌朗誦、滑板、街舞、學生會、戲劇、知識競賽等等,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和專一特長。讓學生體驗學習之外的各種快樂,在學習之外的另一個領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信心。這樣的做法,有利于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對于那些內向、不愿表達自己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歷練的機會和平臺。在一定的領域,能夠結交志趣相同的朋友,可謂是,給心靈的世界點了一盞燈。是心靈的一股暖流,是學生溫暖的港灣。
3.放手一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敢于挑戰(zhàn)和創(chuàng)造
每一名學生都有一個不同的頭腦,在每一分每一秒之間就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教師是班級管理者,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且激勵學生,盡管讓學生的思想無限遐想。除此之外,把這些思想付諸實踐活動中。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僅是思想的無限創(chuàng)新,更是在制作和發(fā)明各種沒有出現(xiàn)的產品上。新時代,我們的華為、微信、支付寶、淘寶、共享單車、無人汽車等也是創(chuàng)新的一種表現(xiàn)。學生時代,更要注重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要有雄心,敢于挑戰(zhàn)。更要有長遠的學習目標和打算?,F(xiàn)階段更應打好基礎,厚積薄發(fā)。有朝一日,方能在一個很好的機遇爆發(fā),生發(fā)力量。
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我們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注重創(chuàng)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維護管理者和學生的友好關系,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在這三方面的具體措施下,我們能夠更好地參與管理中,正確地對班級進行引導和管理,和諧師生關系,師生共同努力,共同進步。提高學生的自律性和學習效率,培養(yǎng)品德、智力、體質、勞動等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品質,積極向上的心理,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挑戰(zhàn)。這樣,才有利于教書育人,培養(yǎng)新時代青年,成為國家的棟梁,保衛(wèi)祖國。新時代更需要這樣的青年,更需要有才有能,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質人才。這樣的人才,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找到理想的工作,成就自己的夢想。
參考文獻:
[1]季曉華.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班級管理[J].基礎教育研究,2021(11):83-85.
[2]謝彩萍.積極心理學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47):192.
[3]唐鵬.淺談積極心理學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教師,2021(12):9-10.
[4]張艷.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班級管理的實踐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5.
[5]黃冬梅.積極心理學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2(8):55-56.
[6]劉麗英.淺談中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積極心理學的一些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7(4):220.
[7]楊雪梅.有“度”溝通,推開育人的另一扇窗 ——積極心理學在班級管理中的有效應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7):60-61.
[8]孫亦華.積極教育:讓幸福像花兒一樣——例談積極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4):65-69.
[9]郝杰.積極心理學與班主任智慧[J].江蘇教育(職業(yè)教育版),2015(9):56-58.
[10]羅琪.積極心理學之于班級管理[J].江西教育,2013(19):52-54.
(責任編輯: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