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波
摘要: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它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如何有效地組織語文寫作,使學生能夠順暢地運用寫作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是教育界長期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作文;語文;小學;教學;如何
前言
作文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點。由于漢語教學的目標是從整體上提升漢語素質(zhì),重視漢語的實際應用,使學生能夠更多地接觸漢語資料,并通過大量的漢語練習來掌握漢語的用法。通常學生們總覺得作文寫不好,這時候就需要教師轉換教學方法,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作文在很多領域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首先,不同的學校在設置語文教學目標時更加重視學生的語言寫作能力,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寫作教學時花費時間比較多。其次,教師在寫作教學時,充分重視對整體課程的指導,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寫作訓練,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這是新時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個重大進步。然而,由于作文的難度等諸多原因,使得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仍有一些問題。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是非常關鍵的。
二、寫作教學中的不足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會對寫作進行特別的關注。盡管應試教育的效果已經(jīng)減弱,但在語文考試中,寫作依然占據(jù)著相當大的比例。一些教師大力倡導在作文中增加亮點,突出主題,以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這對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有很大的影響。然而,從目前的漢語教科書來看,在語文寫作的各個階段,寫作的內(nèi)容并沒有逐步地增長。而在不同的階段,作文教學的體系并未真正發(fā)揮出來,必然會影響到我國語文教育的發(fā)展。藝術是從生命中誕生的,而創(chuàng)作又要求人具有觀察和積累的才能,唯有親身經(jīng)歷,方能寫出動人的作品。在當今信息時代,人們對漢語的認識和認識還比較薄弱,這就造成了一些學生在寫漢語時遇到了一些問題。基本上,學生們沒有把他們自己看成是生命中的一員。由于可以使用的寫媒體的數(shù)目和閱讀量都很少,所以很難改善他們的寫作能力。
三、明確作文目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文章寫作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個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決定其寫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一提到“寫”,就會將寫作視為“魔鬼”。導致缺少積極性和興趣。針對這一狀況,學生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尤其重視對學生寫作的興趣的培養(yǎng),要運用“本土文化”培養(yǎng)和教育學生,減輕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心理壓力,重拾信心。此外,要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寫作的意圖。作文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特別是在小學階段,作文的學習效果尤為突出。古人云:“文章千古事”。所以,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寫作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性和未來對社會的重要性,從而引起他們的心理關注,并端正態(tài)度,為以后的寫作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鼓勵同學們重視知識的積累,并時常練習短文
閱讀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關鍵,所以老師應該鼓勵他們在課外多讀。同時,在閱讀時,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詞匯和短語記下來,然后反復閱讀,使其能夠逐步積累到一定的課外知識,成為一種寫作素材。在提高閱讀量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多用語言進行自我表述,多講。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自覺地指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而且口語表達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和組織能力。另外,老師也可以安排學生在完成一節(jié)課后,寫出一篇短文,或是要求他們每周寫一篇讀書心得,讓他們從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所感興趣的主題出發(fā)。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學生的寫作實踐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寫作規(guī)范,例如:標點符號、寫作技巧、細節(jié)描寫、縮寫等,教師也可以在修改后請同學改寫。在多次的修訂之后,學生的作文水平會又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同時課堂上的寫作是有具體要求的,而學生寫作上則更多地受到限制。如果把課堂寫作看作是寫作教學的開端,那么,課后寫作就是第二個階段。學生只有把這兩個放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行走,更快速。課外寫作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qū)懗鲎约旱奈恼拢⒛芙o出一些有用的意見。作文的書寫讓學生在選擇材料、建議和風格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來決定要寫什么。他們可以說出他們所見、所聞、說出自己的感覺或者說出自己的看法。對學生而言,這樣的自由寫作最終可以“放松”和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課堂和課后作文既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能促進課堂教學,同時課堂上的寫作和課后的寫作互相補充,使同學們獲益良多。
五、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寫作的培養(yǎng)
無論主題是什么,都不宜固守慣性思維。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拓展自己的思考空間,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果沒有對一些作文素材的理解,這種作文就會失去新穎、豐富的內(nèi)涵,也就無法為讀者所接受。只有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字的敏感,使他們在接觸寫作的過程中獲得靈感,并運用素材來創(chuàng)造,從而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此外,這些作品所用的素材都是從真實中來的。學生要想寫出好的作文,必須要和真實的生活打交道,并且要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在業(yè)余時間里,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例如:新聞采訪組、科技實踐組、青年志愿者小組等。同時看看他們有什么愛好,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可以通過集體思維和協(xié)作來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六、作文注重批改,注重講評
中國老師們普遍認為閱讀容易,寫作困難。所以,在評改作文時,不能采取“統(tǒng)一標準”的辦法。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批改方式,如:舉例批改,自己批改,互批互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調(diào)動寫作興趣。只要老師在評改的過程中更加穩(wěn)重,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肯定和激勵,就能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幫助同學積累詞組,拓寬思路,老師也能從中獲益,發(fā)揮師生的作用,資源分享,教學和學習。所以在復習過程中,要換位思考,充分發(fā)揮“作文反饋心態(tài)”的功能,以達到引導大部分學生正確、積極進取的學習態(tài)度。
結語
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習慣,并把它當作一種情感的載體。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知識積累、寫作的創(chuàng)造性,使其綜合素質(zhì)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姜先林,《淺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式》,《語文周利》2013年65期.
[2]畢文娟.《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思考》.《新課標分析》2016年6期.ED569D58-792C-4B54-92E8-DB92F0BA4B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