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惠興
【摘要】新課程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那么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呢?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耍寣W生“動起來”,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有問題意識,讓學生帶著問題,用質疑的眼光來觀察社會、分析歷史、探索未來,鼓勵學生從紛繁復雜的歷史情景與社會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本文依據(jù)筆者在歷史教學實踐中的研究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式教學;學生主體
所謂“問題式教學”就是“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與學習模式”,即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并把這一線索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有了問題意識,就能夠自主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并且就此進行探究。這樣,學生才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學生才能既學習到知識,又能真正學習到歷史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新課標下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要化靜為動,改變原來課堂教學中的“師講生聽”模式,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究問題的意識,運用“問題式”教學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那么,歷史“問題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應如何運用呢?如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呢?
一、新授課階段的問題設計
歷史課堂教學能否有效,關鍵在于設計的“精妙”,而設計的“精妙”又在于設疑引導的“精妙”。葉圣陶指出,“所謂教師的主導作用,意在善于引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之,逐步增益其知能?!背踔行率谡n階段,學生對歷史知識機械記憶的多,對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理解不透徹,基礎不扎實。思考問題時,過分依賴教材,不能對教材內容靈活處理。因此,問題的設計要有利于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內在聯(lián)系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歷史思維能力,而非死記硬背式的學習。
(一)教師主導的問題式教學
1.是什么?即讓學生能從書本中找出答案,如,這個課題講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核心思想是什么?代表人物和作品是什么等?主要應用在預習階段。通過閱讀新課的問題,初步了解本課所要掌握的知識,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對本課有個宏觀的認識,能夠自主進行初步學習。如,在學習《向人性扼殺者宣戰(zhàn)》一課中,可根據(jù)標題設問:“向人性扼殺者宣戰(zhàn)”講的是什么事件?是什么人扼殺了人性?可利用《蒙娜麗莎》的圖片進行設問:這是誰的作品?體現(xiàn)了什么思想?等等。
2.為什么?即讓學生分析事件出現(xiàn)的原因、目的等。主要應用在導學與探究階段,突破重難點,圍繞重難點問題討論學習解決。如,在學習《剝奪王權保留王位的革命》一課中,可設問: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爆發(fā)的原因?或利用書本《權利法案》的材料提出“文件頒布有何目的?從社會轉型的角度來看有何意義”等問題。
3.怎么辦?即讓學生從事件產(chǎn)生的意義、影響這個角度設問,也可從歷史事件對今天的借鑒價值或你對它的評價、認識等角度設問。主要應用在知識的延伸環(huán)節(jié),增強學生的知識遷移,實際運用能力。如,在學習《“大危機”與“新政”》一課時,可投映材料: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新政”創(chuàng)立了市場經(jīng)濟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市場規(guī)律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干預這只“看得見的手”聯(lián)合起來,共同影響經(jīng)濟,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fā)揮。(選自《大國崛起》)。然后設問:材料中,美國面臨著什么問題?你認為政府干預這只“看得見的手”對世界資本主義國家有何意義?如果面對金融危機,你認為我國政府該如何應對?因為這一層次的問題更能考查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師可視學情確定學生是通過教材閱讀獲取信息,還是脫離教材,大膽想象,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學生在教師設置的問題下,閱讀教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自身的分析、歸納,各個擊破,層層過關。
(二)學生主導的問題式教學
在第一部分教師主導的問題式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設計的問題一層一層地深入理解。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主人翁。在接下來的這個部分,筆者嘗試了學生主導的另一種問題式教學。例如,在北師大版初一下冊第13課《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一課中,筆者設計的思路是讓學生根據(jù)衣、食、住、行四個方面,來設計問題。第一組的學生設計“衣”問題,第二組學生設計“食”問題,第三組學生設計“住”問題,第四組學生設計“行”問題,每組派代表分別指出小組認為比較容易和難以解答的問題,其他小組作出回答并加以補充。筆者認為,這就是一種學生主體學習的一種新模式,學生自行提問,自行解答。只有建立在對課文有一定理解和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問出問題。當然,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起指引作用,要靈活處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事先想到學生回答的內容,估計學生會在什么地方出錯、什么地方卡殼、什么地方含混不清,應采用什么方法幫助學生化解問題。而實際教學時,學生往往會提出一些出乎意外的問題。對這種情況,教師應靈活處理,適時引導;要善于把問題繼續(xù)引向深入。問題的解決并非教學的最終目的,不能以得出結論為教學的終結,學生會不斷產(chǎn)生新的疑問,要注意拓展學生的思路,引領學生進入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睔v史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過程。如果教師能為學生提出一些啟發(fā)性問題,引起學生思考,若能在教學中經(jīng)常用迷人的微笑、肯定的語言、適當?shù)氖謩莸确绞捷o助教學,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力,使得學生能通過主動參與、探討學習獲得知識。在新課環(huán)節(jié)采用問題式教學方法,對學生的主動學習起到很好的效果。筆者在嘗試中也深有體會。
(三)設計問題的注意事項
1.問題設計應以教材的重點、難點為主要內容,包括重要的歷史概念、基本的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和歷史結論。
2.問題的時間和空間跨度宜小不宜大,問題的切入點最好圍繞某一單個歷史知識展開。
3.問題的思維度應識記和理解并重,以記憶、描述基本歷史事件和歷史現(xiàn)象為基礎,以理解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的內涵為目的。
4.問題的材料形式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熟練閱讀不同類型材料的能力。
二、總復習階段的問題設計
(一)復習階段的問題式復習提綱
新課階段的問題式教學帶給了筆者全新的體會,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那么新課將近結束,應該如何開始復習?如何提高復習效率?用什么資料復習?難道還是用回原來舊的資料嗎?難道復習課教師還是不放心要講很多嗎?經(jīng)過反復的思考,筆者決定要嘗試新的方式。于是,在筆者的腦海中便有了新的想法。很快,筆者就敲定了一份第一單元問題式復習提綱。例如:
1.15-18世紀是歐美主要國家出現(xiàn)社會巨變的時代。這里的“社會巨變”是指?
2.向人性扼殺者宣戰(zhàn)是指什么事件?在哪個國家發(fā)起?
3.文藝復興一位作家說:“人是可以隨心所欲的。”說明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4.被認為是歐洲開始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渡的標志是哪一部作品?
問題式復習提綱編寫的思路,是根據(jù)每一個單元的總體思路,結合每一課的重難點進行編寫的。在編寫問題的過程中融入新穎的,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本身又源于基礎,問題的編寫注意要有梯度,不宜過難,不宜過于無聊。真正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動腦,或者小組合作,一起解決問題。筆者認為,這個過程十分重要。問題式復習提綱改變了以往填空題式死記硬背的復習思路,轉為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學會知識遷移的能力。
那么,如何操作呢?學生如何做呢?學生根據(jù)每個單元的問題,翻書尋找答案,做好歸納填寫。在運用第一單元問題式復習提綱的過程中,學生都比較投入,包括帶著問題看書,帶著問題找答案,還有大部分學生是組成小組,分工合作。找完答案后,筆者會引導他們再重溫課文的知識,對好相關的答案。然后將最重要的,而且是必須過關的題目重新默寫一次。最終達到的目的是:覆蓋的面廣,聚集的焦點要精細。優(yōu)點:學生自己動手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是自主的,而非教師告訴的,印象比較深刻。通過問題式復習提綱,學生再次熟悉課文,這對于他們來說沒有比熟悉課文更好的方法。通過第一單元的試卷檢測,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缺點:時間方面相對緊張。如果在課堂解決問題,效果比較好;但是如果作為課外作業(yè)處理,效果就不是太理想。因此,教師要靈活處理。
(二)問題式復習提綱設計的注意事項
1.設問的角度要靈活。
2.問題要含有多個答案或具有多種解決方法;尋找這些答案或方法需要學生作發(fā)散性思維操作。
3.問題具有遷移價值。
三、讓學生在“敢想、善思、能問”中學會學習
問題式教學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和理解空間。我們在教學的第一陣營課堂中,還需營造一種愉悅、和諧、民主的氣氛,讓學生在“敢想、善思、能問”中學會學習。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學中,以“思”為核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起點,也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要把學生真正推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敢想、善思、能問的良好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教學實踐,基于問題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激發(fā),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問題式教學給了筆者好多的靈感,我們應該給學生多一些自由,還學生以充分的主動權,并不是說教師就可以撒手不管,而是改變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和學習方式,這需要我們的角色要由善于表演的“演員”轉變?yōu)榫谠O計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