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教師手記
市里要舉行技術學科優(yōu)質課比賽,我作為比賽教師,授課班級是三班。據(jù)其他學科老師講,這個班上課氛圍不是特別活躍,不管老師怎么引導,學生就是不喜歡站起來回答問題。
可是我心里想:那又怎么樣呢?學生不站起來回答問題的課堂,原因一定在老師身上。只要接近學生的心理預期并獲得認可,就一定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我暗暗給自己鼓勁兒!
“優(yōu)質課的課題是制作紅木書簽,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深刻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紅木文化并制作出一件文化感滿滿的手作呢?對于紅木的認知,學生能達到什么層次呢?”我心里泛起了嘀咕。
為了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我提前準備了禮物和學生見面,并為課堂上講解紅木文化做起了鋪墊——木屬東方,承載文明。中華民族自古尚“木”,在華夏文明中,“木”是天地之根本,萬物之源,是人類自然界中最親近的材料。木作,其實一直深深地印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里。我們的祖先從一開始就和木作有著不解之緣,從一枚戒指、一個吊墜、一個生活用品到房屋建筑,匠人們用木作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美妙的底色。而我們也可以從書簽的自然方寸中窺探宇宙的慧智和哲思,洞察萬物的獨到和神韻。我展示了書簽的設計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書簽承載的文化。
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我想:只要有了認識上的鋪墊,公開課上我就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制作書簽啦!
學生談收獲是一節(jié)課的總結也是升華部分。
學生沒上過實踐類課程,讓他們談收獲,他們肯定會多少說出一些吧?可是,這是公開課啊,萬一說不出來,或者說得不好怎么辦?我心里其實是擔憂的。
最終,情感戰(zhàn)勝了理智!我給學生提示了幾點課本知識的要點,心里覺得“踏實”了。
真正到了上公開課的時候,紅木書簽的設計激起了學生滿滿的探索欲,到了學生談收獲的時候,學生自然而然地站起來交流。
“老師,你看,我滿手的木屑,可是在打磨的時候我很快樂啊,我想把它打磨出質感來,我一定會更開心!”
“我和同桌用的不同的木頭,我聞著同桌香樟木的香味,我覺得這木頭好香!”
“老師,我覺得設計好一個書簽,需要知道美術里的構圖、數(shù)學里的黃金比例、文學里內容的美感等一系列的知識,所以設計師應該有很好的知識儲備?!?/p>
“我覺得這個過程特別磨性子,因為自己必須很認真、很專注?!?/p>
“課下我要繼續(xù)完善我的書簽,我想做一個系列來傳達中國的易經(jīng)文化?!?/p>
“我打磨好了一個紅花梨書簽,真是愛不釋手,它的紋路我特別喜歡,它具備了我指尖的溫度和情感?!?/p>
“我們想做一對書簽,在課下繼續(xù)完善它,刻字‘念念不忘 必有回響,當高中生活結束的時候,這一定是段難忘的回憶……”
學生的回答完全超越了我對他們知識層面的交代,他們把自己對紅木書簽的感悟用心用情表達了出來。
其實,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心里是有些許慚愧的。作為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最應該相信的,就是學生的智慧、學生的能力。
他們能精心研磨一方木藝,傾注心力和時光,創(chuàng)造出有故事、有溫度的木藝作品,我想這就是木藝手作這門課的魅力所在吧。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qū)第五中學 )
【本文系濟南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一般課題(編號:145C113)階段性研究成果】07BFE903-436E-4519-B298-0AF3CCC3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