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晨煜
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凜冽的冬日,吃著火鍋唱著歌,都堪稱一種再美妙不過的享受?;疱伒臍v史有多長?不妨看看從江蘇盱眙縣大云山西漢墓中出土的一件西漢分格鼎,它可是將火鍋的歷史一口氣向前推進了三四百年,大約有兩千多年那么長了。想知道漢代人是怎么吃火鍋的嗎?準(zhǔn)備好,和我一起穿越,一起吃一頓豐盛的火鍋宴吧!
古人吃火鍋,流行分餐制
這件迄今為止中國出土的唯一一件分格銅鼎屬于西漢江都王劉非。
當(dāng)你落座后,主人就會端出這件珍貴的分格銅鼎,將蓋子打開,鼎中間很明顯地分布著五個精美別致的小格子,一看就知道和哪種火鍋類似了吧?沒錯,正是我們都愛不釋手的九宮格。這樣設(shè)計足可以解決眾口難調(diào)的難題,避免湯料互相串味。
在現(xiàn)代人眼里,吃火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但秦漢時期流行分餐制,當(dāng)時的幾案沒有那么高,盛食物的器皿又大又重,大家坐在一起吃喝談笑,簡直是無法完成的任務(wù),為了吃好飯,便采取了“一人一桌制”。
美食達人江都王
江都王劉非是漢武帝的哥哥,在吳楚七國之亂中,年僅15歲的劉非,有勇有謀,主動請纓出擊攻打吳軍,立下赫赫戰(zhàn)功,令漢景帝深感欣慰,他將劉非封為江都王,還將他攻打下來的吳國之地獎賞給他作為封地。有了封地,有了成績,劉非并沒有驕傲自滿,相反,他在吳國境內(nèi)廣招賢才,其中就有名相董仲舒。
從墓中出土的豐厚文物來看,江都王劉非絕對是一個特別熱愛生活的人,他有一整套可以演奏悠揚樂曲的編鐘、一塊用來按摩面部的魚形玉石,還有一整套搓澡石。僅梳子就有50多把。這么懂得生活的人,一定也熱愛美食。瞧他墓葬中擺放的一桌陶制的美味,定睛一看,不僅有畜類,還有貝類、斑魚等海產(chǎn)品。如此營養(yǎng)豐富、種類繁多的食材足夠你在漢朝火鍋的魔力之下“沉醉不知歸路”啦!
知識小站
在食材們被投入火鍋中熱情燙煮時,你是不是在疑惑少了點什么?此時,設(shè)計十分獨特的“染器”被端上桌來。上為染杯,中為染爐,下為承盤。古代稱調(diào)味品為染。染杯主要盛放的是以醬為主的調(diào)味品,染爐則可以加熱烹煮醬料,一人一爐,隨涮隨“染”,自在逍遙。但請注意,漢代還有一個規(guī)矩,不要輕易“染指”其他人的染杯,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小鏈接 火鍋可愛的曾用名
火鍋距今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你知道它有許多非??蓯鄣脑妹麊??由于把食材投入沸騰的鍋中會發(fā)出“咕咚咕咚”的聲音,古人親切地把火鍋叫作“古董羹”。福建泉州有一位名士叫林洪,他看到爐上鍋中湯汁沸騰,如浪涌江雪,賓主們夾著紅色的肉片在蒸汽中頻頻擺動,如風(fēng)翻晚霞,即席賦詩“浪涌睛江雪,風(fēng)翻晚照霞”。從此,火鍋就多了一個風(fēng)雅的名字叫“撥霞供”。從陶土容器到精致的銅鼎,從單一口味到花樣九宮格……火鍋見證了人類智慧的發(fā)展和對舌尖品味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