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黃斯純 梁偉鳳 黃秋鴻 藍玉
[摘 要] 探討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在臨床帶教的應用效果。選臨床實習的某大學附屬三甲醫(yī)院的本科護生65人,對照組31人,觀察組34人。對照組應用傳統(tǒng)的入科教育方式,觀察組應用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方式。觀察組在護生的臨床適應能力、護生對入科教育滿意度、入科教育效果等方面,均高于對照組(P<0.05)。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方式的應用,可以幫助護生盡快熟悉實習環(huán)境,提高臨床適應能力,生發(fā)職業(yè)成就感,和諧師生關系,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護生;臨床帶教
[基金項目] 2016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構(gòu)建廣西壯族骨結(jié)核患者血液標本庫的護理介入路徑”(KY2016LX040)
[作者簡介] 楊 梅(1978—),女,廣西桂平人,學士,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日間手術中心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圍手術期血栓防治、圍手術期血糖管理研究;黃斯純(1989—),女,廣西梧州人,學士,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日間手術中心護師,主要從事圍手術期疼痛管理研究;梁偉鳳(1996—),女,廣西岑溪人,學士,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日間手術中心護師(通信作者),主要從事骨科疾患圍手術期護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2)19-0141-04 [收稿日期] 2021-10-09
臨床實習是醫(yī)學高等教育的重要階段與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由理論知識向?qū)嵺`能力轉(zhuǎn)化的過程,是學校教育的深化與延續(xù)[1]。臨床實習目的是促進護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更是實現(xiàn)從護生到護士的轉(zhuǎn)變過程。而入科教育作為護生臨床實習的重要開端,是護生進入實習階段的第一課,影響護生職業(yè)態(tài)度的形成,更是護生順利完成實習的重要保障。我科應用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方式,凸顯護生的主體地位,取得滿意的效果。
一、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某大學附屬三甲醫(yī)院2017級至2019級的本科護生65人,其中2017級至2018級的31名護生為對照組,2018級至2019級的34名護生為觀察組;對照組男8名,女23名,年齡范圍為21~25歲,平均年齡為20.65±2.56歲;觀察組男7例,女27例,年齡范圍為19~25歲,平均年齡為20.37±2.88歲。入科前考核理論成績和臨床技能考核成績無不合格。兩組間基線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歷屆護生不納入本次研究。
入科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本科室的實習目標、科室工作特點、勞動紀律、收治病種、專科特色、師資力量、責任包干、優(yōu)質(zhì)護理、安全應急(消防通道、消防設施、一鍵式報警)、注意事項、病房布局、設備設施、出科前要完成的作業(yè)。
二、方法
(一)對照組應用傳統(tǒng)的入科教育方式帶教
對照組按照我院教學大綱采取常規(guī)教學法,護生入科后,先安排半天的集中帶教,包括科室環(huán)境、人員配置、病房布局、相關帶教老師、消防安全知識、主要實習內(nèi)容、教學安排等;班次上安排10天責任班、4天夜班、2天??浦委煱?在科實習期間,每周進行1次護理教學查房,2次小講課(教師主講1次,護生主講1次)。
(二)觀察組應用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帶教方式
1.提前準備入科教育PPT;固定教學護士一名,教學護士熟悉入科教育的全部內(nèi)容及流程,且對科室發(fā)展歷史、環(huán)境布局、設備設施的使用、注意事項能有較好的口頭闡述能力。教學護士提前告知住院患者將有實習護士進科,但不會影響正常的醫(yī)療秩序。
2.教學護士給護生進行入科教育,教學護士的排班設有專門入科教育時間,主要流程為以下幾個步驟:(1)教學護士集中入科護生到教室,PPT展示歡迎詞。(2)教學護士主動做自我介紹,對初次見面的護生表明身份。(3)教學護士引導每位護生利用1分鐘做自我介紹,包括姓名、就讀院校、常住地址、愛好特長等,教學護士需要做好記錄。(4)教學護士利用PPT介紹科室簡介、科室工作特點、勞動紀律、收治病種、??铺厣熧Y力量、責任包干、優(yōu)質(zhì)護理、消防設備及通道、應急狀態(tài)的報警、人文情懷、注意事項等。(5)課間休息5~10分鐘,期間采集護生基本信息,包括所在院校、聯(lián)系電話、現(xiàn)住址,以及緊急聯(lián)系人名字、聯(lián)系電話、與護生關系等。(6)教學護士指導護生移步醫(yī)療區(qū)域,輕聲緩步,以不影響正常醫(yī)療秩序為宜,由近及遠介紹環(huán)境布局、設備設施、病房內(nèi)病人的診斷,護生緊隨教學護士,途徑特殊區(qū)域、設備設施,暫停步伐,重點介紹,確保護生能聽懂聽清。(7)將護生帶到在崗的教師身邊,讓護生更好地理解優(yōu)質(zhì)護理及責任包干的內(nèi)涵。(8)介紹完畢,休息5~10分鐘,護生集中返回教室,PPT展示結(jié)合口頭講解本科室的教學目標及出科前要完成的任務,指導小講課、查房的方式方法。(9)入科教育結(jié)束,由教學護士進行評價,評價入科教育內(nèi)容,包括答卷及提問環(huán)節(jié),口述內(nèi)容>80%為合格。
三、結(jié)果
1.觀察指標。兩組護生的臨床適應程度、入科教育滿意度、入科教育效果詳見表1、表2、表3。護生的臨床適應度評價采用雷潔編制量表,該量表包括28個條目,共4個維度,包括人際關系、行為方面、職業(yè)認知、情緒方面。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即完全符合~完全不符合計1~5分,總分28~140分,分值越高表示臨床適應程度越高,該量表Cronbach’SOt信度系數(shù)為0.921,重測信度系數(shù)為0.885。護生的入科教育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問卷調(diào)查表,該量表共28題,有2個維度,共8個條目組成,包括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4項)、教學能力(4項)。每題得分1~5分,總分28~140分。得分越高,說明入科教育滿意度越高。對量表內(nèi)部一致性進行Cronbach’sα系數(shù)計算,教師教學態(tài)度的α系數(shù)為0.86,教師的教學能力的α系數(shù)0.89,說明該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較高。護生的入科教育效果采用全院統(tǒng)一的出科效果評價問卷進行考核。
2.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應用率表示并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四、討論
入科教育是實習階段的開幕式,是護生從學校踏進臨床的第一步,進行入科教育是提高護生綜合素質(zhì)的必要手段。良好的開端為即將開始的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帶教老師的順利帶教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1.使用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能提高護生臨床適應程度。雷潔等人的研究文獻發(fā)現(xiàn),實習護生常存在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和敵對等不良情緒,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適應不良程度相對較高,存在臨床實習適應不良現(xiàn)象。護生在實習前及實習期間,通過臨床護理實踐將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應用于解決臨床問題,心理能否達到最佳狀態(tài),直接關系到實習效果、今后護理工作質(zhì)量及對護理工作的職業(yè)信念[2]。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凸顯護生的主體地位,護生初入臨床就能感受到科室對帶教的重視、對護生的尊重及愛護。教學護士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帶教自信均能增強護生的職業(yè)認同感。護生入科體驗好,能改善護生臨床實習期間適應不良的現(xiàn)狀。
2.使用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能提高護生的滿意度。(1)改善護生的入科體驗感。專人負責,固定的時間帶教,教師自我介紹,都能使護生感受到重視,產(chǎn)生親切感。(2)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更有利于提升教師和護生雙方素質(zhì)和專業(yè)水平。不僅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還能發(fā)揮巨大的、良好的效應。護生與教師配合好,實習得心應手,教師滿意,護生有成就感,對護士職業(yè)產(chǎn)生榮譽感、自豪感。
3.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教學效果好。(1)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方式,教學方式新穎,增加趣味感,為護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減少了護生因初入陌生環(huán)境導致的緊張心理,激發(fā)了護生學習的積極性,激勵護生盡快參與到臨床教學中,寓教于樂,打破傳統(tǒng)固定的說教模式,邊走邊講,事與物結(jié)合、使護生記憶牢固,教學效果好。(2)鍛煉護生綜合能力。護生自我介紹,鍛煉公眾場合開口說話的能力,減少膽怯心理。教師了解護生情況,使實習帶教有的放矢,必要時讓護生利用自己的特長參與科室管理,最大限度挖掘護生的潛能。帶教老師注重過程的質(zhì)量質(zhì)控,適時提問護生入科教學內(nèi)容,加深護生的理解與記憶[3]。
綜上所述,PPT聯(lián)合“導游式”入科教育,護生臨床適應程度高,提高入科教育教學的效果,令護生滿意,對實習護士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燕青,王飛清,夏英,等.“授人以漁”教學方式在臨床檢驗實踐教學中的探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23):70-72.
[2]李楊,周郁秋,曹建琴,等.護理本科生實習前焦慮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3,27(27):2989—2990.
[3]楊麗娟,劉學勤.淺談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效果及評價[J].心理月刊,2019,14(4):184-185.
Application of PPT and Guide-type Admission Educ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YANG Mei, HUANG Si-chun, LIANG Wei-feng, HUANG Qiu-hong, LAN Yu
(Day Surgery Cent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PT and guide-type educ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65 clinical interns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from a Grade 3 A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of which 31 were group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34 were group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ethod was appli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PT and guide-type education method was appli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inical adaptability, the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and the effect of the admission educ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P<0.05. The application of PPT and guide-type education method can help nursing students get familiar with the internship environ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improve their clinical adaptability, help them to gain the sense of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and help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PPT and guide-type; admission education; 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