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明
摘 要:小學是學生各方面能力以及意識形成的階段,這個階段的能力和素質培養(yǎng)是為學生將來適應社會奠定基礎。體育運動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壓力下放松心情,是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作為小學體育教師,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重新認識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加強小學體育教學的探究和實踐工作,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在小學體育課中,單一的教學方法、枯燥的教學內容影響了學生的參與興趣,也影響著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體育活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合理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豐富體育活動的內涵和形式,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一、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人物,其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非常重要,是影響整個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時代快速發(fā)展、教育不斷改革的背景下,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思想沒有與時俱進,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在教學過程中,既不重視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也不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課堂缺乏樂趣,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不能達到體育教學目的。目前,體育課被占用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歸根結底在于學校及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他們認為體育課程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課的學習。所以導致很多學生得不到鍛煉,身體素質越來越差,這樣不僅失去了體育教育的意義,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更違背了新課標背景下體育教學的精神和理念。
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教學方法適當兒童化
雖然小學生的年齡比幼兒是大了一些,但是相比高年級學生來說小學生的各方面發(fā)育并不成熟。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當注意貼近兒童,這樣更加有利于體育教學高效展開。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識水平展開具體教學,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真正的現(xiàn)代化體育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選擇方面,要以趣味性為主,符合學生的身心特征,通過趣味性的運動項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素養(yǎng)。
(二)要注重學生的運動興趣
小學體育教學要改變現(xiàn)狀,提升質量,就要滲透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思想、注重學生的興趣、注重學生的身體狀況,并明確教學目標,逐步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體系,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首先,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興趣,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進一步優(yōu)化體育活動。
其次,教師要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明白教育的內涵是什么,將人本教育貫徹到體育教學中,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設計教學活動,優(yōu)化和提高教學質量。
最后,體育教學是一個過程,教學質量的把控在于對教學的全程化監(jiān)督。因此,在落實以興趣為主導的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反饋,依托各種教學活動,定期總結,掌握動態(tài)的教學反饋,從而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容。
以興趣為主導的體育教學必定先改變教學理念,才能為后期的教學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也才能以學生為主,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球類》一課時,為了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興趣設計活動,將不同的球放置在學生面前,指導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的球類,并在活動中加入趣味元素,指導學生自主發(fā)明出不同球類的新玩法。如在教師的指導下,幾個拿到籃球的女生圍成一圈,開始了傳球技巧的訓練,未能接到球的人要用籃球表演以作懲罰。在趣味的團體運動中,每個學生都得到了提升。
(三)把游戲滲透到小學體育教學中
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所以游戲深受他們的喜愛,可以說小學生的主導活動就是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利用游戲教材,充分發(fā)揮游戲教材的作用,這些游戲教材具有豐富生動的情節(jié)與明確的主題,具有教學意義。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會深刻感受團隊的力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學會利用游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團隊合作意識,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四)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
制訂教學計劃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完善的教學計劃能確保教師教學工作開展合理有序,實現(xiàn)因材施教,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年級和身體素質特點,制訂出完善的教學計劃,提前規(guī)劃整個小學時期每個年級段的教學方向。
例如,一、二年級,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紀律意識、節(jié)奏感和整齊度,同時利用不同類型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身體的運動能力。三、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體育基礎,具備一定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身高也有了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些具有柔韌性、拉伸性的鍛煉,促進學生身體發(fā)育。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入低強度耐力訓練,為了不讓學生產生厭惡感,失去訓練興趣,教師可以慢慢地給學生提升訓練強度,由低到高逐漸加強。五、六年級,學生的體質已經提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基礎的體育技能,給學生提供更多運動項目和運動技巧,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各種體育運動,在眾多運動中選擇一項自己感興趣且有助于未來發(fā)展的項目,掌握這項運動的技能,為長期保持健康的體魄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語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處于成長期,但對體育運動的理念還很陌生,因此高效率的體育課,對于提升小學生的身心素質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師需要研究學生的體育興趣以及學習方法,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不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殷娟麗.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的思考[J].家長,2020(24):14-15.58814FF4-4BA4-48F1-AF88-7D06B555A6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