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齊斌
摘要:對于初中英語教學工作,其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初中英語教學,學生能夠掌握英語中的基本時態(tài)語法同母語語法之間的差異,從而更好地應對高中以及大學英語學習。但對于初中英語時態(tài)學習,由于其學習內容較為枯燥,加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其難以進行有效的理解,這成為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重難點?;诖耍疚木统踔杏⒄Z時態(tài)的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時態(tài);教學策略
英語是一門非母語的語言,要讓學生對之產生學習興趣,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尤其當教師在教授較枯燥的時態(tài)時,難度更甚。因此,在進行英語時態(tài)教學時,就更需要教師對教學匠心獨具。時態(tài)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教學時要把它與具體的事物、生活、情境相連起來,這樣學生才會對時態(tài)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才會在體驗中感受時態(tài)。
一、現(xiàn)階段英語語法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
(一)教師與學生認知的脫離
很多時候,我們初中學的第一個時態(tài)就是一般現(xiàn)在時,對于時態(tài)定義的理解呢,并不難,但是很多學生不知道在實義動詞也就是行為動詞出現(xiàn)的時候,用助動詞do或does來完成否定句和疑問句。甚至不知道為什么用do或does。在第三人稱單數(shù)時,謂語動詞要用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簡稱三單,三單的變化有它的規(guī)則,所以在講這些語法點的時候,學校的老師很容易想當然地講過去,忽略了孩子們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說,對于不理解的學生來講,很難一下子弄清楚到底怎樣去用三單的形式,這樣一錯就容易錯一個學期,把這個問題整個初一,甚至帶到初二初三。而英語基礎好點的學生,也容易在大的知識點上迷糊,比方說,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句型結構是have/has+動詞的過去分詞,學生知道只要有這個結構的就是現(xiàn)在完成時,所以也算是一種技巧,但是不明白到底怎么去理解它的定義,盡管學校老師教過了,也是很難以吃透。很容易出錯。這個就需要我們有經(jīng)驗的老師用簡單地例子來多次說明,慢慢引導學生消化吸收,否則很難保證學生以后對這個知識點的掌握沒有欠缺。
(二)教師不重視單詞對語法教學的影響
關于詞匯量的掌握,很多學生的詞匯量都很欠缺。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連學過的單詞不認識,其實呢,都是在單詞表上的單詞。也就是說,在學校里學過的單詞,學生本身并沒有及時消化吸收。
二、初中英語時態(tài)的教學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感知時態(tài)
為了抓住學生的興趣,課前教師在學生中開展了“我最喜歡的歌手與歌曲”的調查,在此基礎上,運用多媒體以學生最喜歡的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來導入新課,運用數(shù)軸從介紹周杰倫的經(jīng)歷著手,自然地導入一般過去時態(tài)這一語法。Jay chow was born in Taiwan in 1979。 He began to play the piano in 1982。 In1993,he left school。He became a singer in 1998。 Now he is a super star。期間,讓學生帶著有關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問題,觀賞了《貓和老鼠》的經(jīng)典片段并提問:(1)Did Tom have anything to eat? (2)What did he eat? (3)Did he reach an island? (4)Did he find any food on the island? (5)What did he find?把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語法知識通過大量的例句展現(xiàn)給學生,并且讓學生在實踐練習中進行自主歸納總結。之后,呈現(xiàn)學生日常生活行為的照片,把視角轉向學生他們自己,再進行真實情境的鞏固操練??傊m然英語時態(tài)有一定規(guī)律,但其教授方法并不一定是死記硬背、一成不變的,以人為本、從心出發(fā)才是關鍵。
(二)在具體的生活里領悟時態(tài)
傳統(tǒng)的時態(tài)教學是枯燥無味的,因為老師過分重視語法知識的講解,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很多學生對于語法課非常不感興趣,甚至厭學?;诤诵乃仞B(yǎng)要求,英語教學應由知識型教學轉化為能力型教學。因此教師在時態(tài)課上教師會結合生活實際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生活環(huán)境,使學生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一次課間活動時,教師班上兩個小男孩在頑皮打鬧,其中一個男孩邊打邊說:“I’m打ing”。學生真是有創(chuàng)造力啊,他是想把所學英語運用到生活中。語言是一種工具,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之后能夠運用起來,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去學英語,那樣學來的英語只是知識,我們要讓它變成技能,學以致用,所以教師認為語法課應該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來上,讓學生學了語法能用起來。
上課舉例子時,用一些和學生生活有關的例子,比如,關于have/has been to和have/has gone to,上課時,可以說:“Oh,I left my English book in the teachers’ office。 Tina,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hand?”當Tina離開教室跑去辦公室后,告訴學生:“Tina has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彼氐浇淌液?,可以說:“Tina has been to the teachers’ office?!睂W生就不會混淆了,課后學生們也會使用這個句型練習。 如S1:Where is our monitor? S2:He has gone to WC,I have just been there。這樣的設置,不僅使學生享受語法課的樂趣,而且也盡可能地突出了語言學習為交際服務的目的。
(三)在設定的對話里運用時態(tài)
時態(tài)課很多時候都不能照本宣書,根據(jù)不同的內容教師也應該選擇不同的方法,目的只是希望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起到一個好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學得輕松。對話,能讓學生學會運用時態(tài)。例如,“Yesterday,one of my students came to see me。I taught her here six years ago?!睂W生很驚訝,六年啊,有的學生在小聲議論“老師一共教了多少年?。俊庇谑墙處熃又鴨枺骸癉o you want to know when I began to teach here?”學生異口同聲回答“Yes?!苯處熁卮穑骸癟en?!苯又處熡謫枺骸癢here do I teach now?”學生回答:“Here?!苯又處煶尸F(xiàn)了三個句子:I taught here ten years ago。I still teach here now。然后教師導出“I have taught here?!辈⒏嬖V學生這就是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接著教師問學生:“When did you study here?”學生回答:“Two years ago?!苯處熢僮穯枺骸癢here do you study now?”學生回答:“Here?!苯處煶脽岽蜩F引導學生推測下面怎么說,竟有大部分學生說出:“I have studied here?!比缓笤僖龑W生以居住地,吃的,穿的為例兩兩編對話,經(jīng)過大量口語訓練之后,再重新回過頭與學生討論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的概念,何時用等問題。在對話中學習時態(tài),要求學生多種感官的配合。學生既感到興致盎然,又會有一定的壓力,這樣的學習動機下效果最好。
三、結語
時態(tài)的學習不是空講語法規(guī)則,教師要深入學生的生活,以情境為抓手,多與學生英語互動。一定量的語言輸入就一定會有語言的輸出,輸出的這些句式,具有著鮮活的氣息,是活生生的時態(tài),是充滿生命氣息的語法。
參考文獻:
[1]董霞.初中英語的各種時態(tài)總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35):220。
[2]蔡靜.初中英語教學中時態(tài)教學的實踐新探[J].休閑,2020(1):176。
[3]李天斌.初中英語時態(tài)教學淺析[J].中外交流,2018(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