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培育的價值意蘊及基本內涵

      2022-07-06 21:46:48張世明
      高教學刊 2022年19期
      關鍵詞:價值意蘊大學生

      摘? 要: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培育的價值意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愛國主義情懷是大學生的立德之基,二是愛國主義情懷培育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三是愛國主義情懷培育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對民族國家的政治認同感。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人民,愛祖國的燦爛文化和歷史以及愛國家。

      關鍵詞: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價值意蘊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19-0185-04

      Abstract: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c feelings in the new era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ly, the patriotic feelings are the found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standing. Secondly, the patriotic feelings are conducive to 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rdly, the cultivation of patriotism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nation-state.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sm in the new era mainly embodies in the splendid culture and history of loving the motherland, loving the people, loving the motherland and loving the country.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sm; value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談到如何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時強調,“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1]。我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必須是一個愛國者,而成為一個愛國者,首要的是要有愛國主義情懷,要有愛國心、報國情和強國志。在新時代,厚植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具有怎樣的價值意蘊?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基本內涵有哪些?這些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無法回避且必須研究的現實課題。

      一、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培育的價值意蘊

      “情懷”本身是一個中性詞,辭海解釋為“心情、心境”。而“情懷”與“愛國主義”結合起來,則使得“情懷”具有了高尚性和道德性。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體現了其在思想、情感和行動方面的指引性。在新時代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懷培育,無論是對大學生個人,還是對社會、民族和國家都具有重要的價值意蘊。

      (一)愛國主義情懷是青年大學生的立德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我們常講,做人要有氣節(jié)、要有人格。氣節(jié)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2]”由此可見,愛國是中華兒女的一項基本美德,是中華兒女維護國家統(tǒng)一、捍衛(wèi)民族尊嚴、陶冶道德情操和砥礪道德品性的有效形式。

      自古以來,中國歷代先賢都強調“內圣外王”的人格修行,強調從正心開始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道德格局。在今天,愛國主義情懷是新時代大學生追求理想人格的道德底色。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生理方面已經成熟,但心智方面卻并未完全成熟,正處于從不成熟向成熟發(fā)展的關鍵過渡期,其人格的發(fā)展和完善依然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個階段的大學生隨著學習范圍的不斷擴大,其社會閱歷也不斷增加,開始思考個人前途與社會關系,開始更多地關注國計民生,但其思想容易偏激,容易受社會上非主流觀念甚至錯誤思潮的影響。在這樣的“拔節(jié)孕穗”關鍵期,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著力點即在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需要在大學生的內心深處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讓其成為大學生道德理想的根基。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育,絕非僅僅是理論知識的簡單灌輸和接受,更在于人格的養(yǎng)成。大學生對國家利益的自覺維護,對國家形象的自覺呵護,對祖國的忠誠與無比熱愛,以及為人民的利益、國家的發(fā)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等應有的道德品格通過其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表現出來,將使得大學生愛國主義素養(yǎng)得以升華,從而為大學生健康的道德人格“鑄魂”。

      (二)愛國主義情懷培育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積淀的最寶貴、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深刻表明,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3]”可以說,自古以來,中華兒女就有著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在中國的歷史上有“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情懷,有“遙望中原懷故土,靜觀落葉總歸根”這樣的心懷祖國的深情表白,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的豪情擔當,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堅貞和俠氣,也有“天下為公”“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為國為民風范。從蘇武持節(jié)牧羊,岳飛精忠報國,到鄭成功抗擊侵略者收復臺灣,再到錢學森克服千難萬險回國成為“兩彈一星”功勛,無不寄托著華夏兒女和先賢們的憂國憂民、舍生取義的愛國主義情懷??v觀古今,無論是和平安寧時期,抑或是國難當頭之時,無論是傳統(tǒng)社會追求天下大同,還是當代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勇前進,都離不開一脈相承的文化源泉——愛國主義情懷[4]。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立足今天,面向未來,青年大學生要將個人的理想與社會的需要深度契合,將青春夢想與“中國夢”緊密結合,在社區(qū)建設和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的國家建設中獻力獻策[5],為國家的發(fā)展主動承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與擔當。100多年前毛澤東同志在《湘江評論》創(chuàng)刊詞中疾呼“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習近平總書記談到中國夢時也強調:“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边@就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去奮斗。在這樣的為國家發(fā)展而奮斗的過程中,責任與擔當意識尤為重要。而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生力軍,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懷培育,在大學生心底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對于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和歷史擔當意識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愛國主義情懷培育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對民族與國家的政治認同感

      在全球化時代,隨著國家與國家之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狀態(tài),我國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政治認同教育面臨許多來自外部環(huán)境的嚴重挑戰(zhàn)。全球化的發(fā)展引發(fā)了廣泛的價值觀念認同危機,因我國全面融入全球化,許多來自資本主義國家的價值觀念,比如新自由主義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也形成了強烈的沖擊。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感,關于國家、政黨和制度等相應觀念的認同度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就有人提出“世界公民”的觀念,并提出“全球化時代還需要愛國嗎”的質疑,甚至喊出“愛國主義過時論”的謬論。盡管我國的發(fā)展已經進入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國家發(fā)展日新月異,但依然有少數人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在大學生群體中依然有極少數“精美”“精日”分子。由此可見,大學生群體中有極少數人對中華民族、對中國的政治認同出現問題。當下,隨著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進行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日益激烈,我國高校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也面臨嚴峻挑戰(zhàn)。受外界思潮沖擊影響,部分大學生出現政治方向不明確,政治立場不堅定,政治意識不夠強等問題。而應對價值認同、政治認同危機最根本的就在于在全社會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以便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認識到被認可再到踐行[6]。而愛國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核心、最根本、最深層的因素。所以,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懷教育,讓大學生系統(tǒng)地認知、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讓大學生充分認知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對自身國家利益的堅守。通過愛國主義情懷教育中的“四史”教育,即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教育大學生深刻認知和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等,引導大學生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通過愛國主義情懷教育讓大學生有知國之明,報國之情,強國之志,讓大學生深刻認知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一致性,對于增強大學生的政治認同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愛國主義情懷教育的著力點就是要為推動解決高?!盀檎l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怎么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為大學生關乎民族、國家的政治認同構筑根基。

      二、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基本內涵

      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愛國主義作為“特有的價值信仰和民族精神得以長久延續(xù),既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生活的積淀,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化而成的一種人格規(guī)定”[7]。而愛國主義情懷則是愛國主義情感的寄托與表達[8],是千百年來中華兒女基于對國家的忠誠熱愛情感,以及強烈的歸屬意識而蘊養(yǎng)的使命與責任,愛國主義情懷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

      (一)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最穩(wěn)定因素顯然是其地理因素。中國的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的國土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祖國的山河江川在人們的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祖國的山山水水滋養(yǎng)哺育著古往今來的中華兒女?!捌ぶ淮妫珜⒀筛健?,“國家無土難存”。祖國的大好河山,不只是供人欣賞的山川河流等自然風光、旖旎風景,也不僅僅是豐富的自然資源、礦藏物產,更是國家主權,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基本載體。因此,領土完整是國家核心利益。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把“保我國土,愛我河山”,維護祖國領土完整與國家主權統(tǒng)一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9]。國家領土主權不容侵犯,歷代中華兒女誓死捍衛(wèi)祖國領土完整,維護國家統(tǒng)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今天,大學生也應有這樣的決心與情懷。

      (二)愛人民

      人民作為國家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愛國必然包括著愛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聽黨話、跟黨走,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不斷奉獻祖國、奉獻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輩子的頑強奮斗來體現愛國主義情懷”[3]。愛人民、愛自己的骨肉同胞是愛國主義情懷的底色。愛人民,最主要的是培養(yǎng)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能不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能不能始終緊密地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對人民群眾感情的深淺程度是檢驗一個人對祖國忠誠程度的試金石。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的基本觀點即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和推動者。毛澤東同志認為“戰(zhàn)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路線”作為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中國夢時強調,“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中國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要讓人民共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梢?,“愛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之基,共產黨的初心即在于“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調研時走進巢湖之濱的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時十分感慨,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說:“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永遠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p>

      新時代的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愛人民就應該是服務人民、扎根人民,關心民生疾苦,情系于民。新時代大學生扎根人民,就是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14年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yè)生群體代表回信中說,“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以你們?yōu)榘駱?,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yè),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10]。新時代的大學生愛人民、扎根人民反映的是對人民利益共同體的自覺認同,這不僅僅體現在詩經《秦風·無衣》中所言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精神傳承,也不僅僅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關懷,更表現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互助情懷,而這一點在2020年的抗疫大考中得以充分體現。

      (三)愛祖國的燦爛文化和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敝腥A兒女的愛國主義情懷本身就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積淀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因此,愛國主義情懷的基本內涵必然包含著愛祖國的燦爛文化和歷史。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傳統(tǒng)則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胎記,是一個國家、民族得以延續(xù)的精神基因[11]。中華文化延續(xù)數千年至今并發(fā)揚光大得益于一代又一代愛國的中華兒女對中華文化加以保護并傳承。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相隔千里,可能身處異國他鄉(xiāng),但往往會因為一個共同的文化理念而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價值上的認同而心心相印。之所以能夠如此,在于人們對祖國悠久歷史中傳承下來的燦爛文化的欣賞和認同。在今天,文化軟實力還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自信”的源頭即在于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國強”,如果拋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沒有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國家和民族就如同失去了“根”,失去了“魂”,就不可能得到更深入的發(fā)展[12]。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為歷史的結晶,因此愛祖國的燦爛文化就要認真學習國家的歷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正如錢穆所說:“故欲其國民對國家有深厚之愛情,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以往歷史有深厚的認識。欲其國民對國家當前有真實之改進,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以往歷史有真實之了解。[13]”因此,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培育愛國主義情懷的過程中,必須尊重、傳承并熱愛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和歷史。

      (四)愛國家

      中國人自古以來信承“家國天下”理念,強調“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梢姡瑐€體與國家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相互關聯,“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國家給予一定領土范圍內的居民、文化、河山予以政治上的寓意,使彼此融合在一起。國家給生活在這個國家里的人們提供了生存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和屏障,也庇佑、呵護著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正因為如此,愛國主義情懷也必然包含著愛國家的成分。

      盡管最近幾十年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飛速發(fā)展,使得國家的界限開始“模糊”,但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和主權安全依然是主權國家的普遍價值訴求。當下,民族國家并沒有過時,它依然是當今國際關系的基本構成單位,也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組織形式,所謂“世界公民”不過是少數人的不切實際的臆想。

      愛國主義情懷中的愛國家情懷,要求堅定擁護自己的國家制度,嚴格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切實鞏固、維護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對現代民族國家來說,政治力量、政治制度與政治意識形態(tài)是高度統(tǒng)一的[14]。正是借助民族國家的政治體制,人口、民族、文化、領土才具有統(tǒng)一的國家身份和政治意識。國家總是以具體的政權形式體現出來,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規(guī)約和塑造相應國家治理體系。在歷史上,愛國主義的對象即國家與制度總是具體的。具體到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也是當下中國的最基本國情之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則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在當下,愛國主義的對象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3]”這就意味著,在當代中國弘揚愛國主義必然要求堅持愛中國與愛中國共產黨、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相統(tǒng)一。新時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育,必然地包含著愛黨與愛社會主義情懷。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J].黨建,2018(10):4-6.

      [2]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https://www.ccps.gov.cn/xxsxk/zyls/201812/t20181216_125673_1.shtml?ivk_sa=1024320u.

      [3]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4/30/c_1124440193.htm.

      [4]楊威,張金秋.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家國情懷謅議[J].長白學刊,2019(2):145.

      [5]蔡揚波,徐承英.新時代大學生家國情懷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25-129.

      [6]王赟鵬.如何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有高度:“課堂革命“與情懷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20(1):90-94.

      [7]王冬云.國家認同構建中的家國情懷[J].長白學刊,2019(2):151.

      [8]肖群忠,李營營.“愛國主義”意蘊論析[J].教學與研究,2019(1):77-85.

      [9]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0]習近平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yè)生群體代表回信[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504/c64094-24968576.html.

      [11]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6.

      [12]馬振清.當前愛國主義被賦予什么樣的時代內涵[J].人民論壇,2019(16):130-132.

      [13]錢穆.國史大綱·引論[M].北京:商務印刷館,1997:3.

      [14]任志鋒.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新在哪里[J].人民教育,2020(2):49-53.

      基金項目:本文系茅臺學院2019-2020年度“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專項課題“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對策研究”(mysz201900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張世明(1979-),男,漢族,安徽廬江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教學。

      猜你喜歡
      價值意蘊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學生之歌
      北方音樂(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價值意蘊
      文教資料(2016年33期)2017-04-19 16:01:03
      社交媒體時代大學生先進典型培育的價值意蘊
      經濟師(2017年2期)2017-04-10 05:57:36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模式建構
      當前我國民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模式的價值意蘊析論
      理論導刊(2017年2期)2017-02-25 18:45:55
      讀懂名師
      長征時期黨堅持群眾路線的價值意蘊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关岭| 乌鲁木齐市| 廉江市| 巴彦县| 扎鲁特旗| 兴义市| 卓尼县| 鄂伦春自治旗| 鹤岗市| 瑞丽市| 玉龙| 措美县| 临邑县| 临洮县| 苍南县| 天津市| 青铜峡市| 阜阳市| 纳雍县| 韶关市| 罗江县| 来宾市| 延吉市| 得荣县| 柳州市| 东阿县| 霍州市| 洮南市| 新安县| 临泉县| 睢宁县| 许昌县| 浏阳市| 内黄县| 宁阳县| 阿图什市| 信宜市| 夹江县| 亚东县| 天柱县|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