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臻
無論是研究生還是導師,做科研都需要有針對性地閱讀科研論文??蒲姓撐膶τ陂_展科研具有參考價值。然而,還有一種“文獻”很少被放在臺面上去討論,那就是關于如何讀研和做科研的經驗介紹資料。
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研究生缺乏科研能力、發(fā)不出論文、畢不了業(yè)成了常見的問題。研究生希望能多從他們的導師那兒得到指導,但導師往往忙于處理各種事務,無暇給課題組研究生系統(tǒng)地講解讀研的方方面面。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軍平的《高質量讀研:教你如何寫論文、做科研》,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從書名就可以得知,本書同樣聚焦于讀研和科研,內容涉及選導師、和導師相處、科研創(chuàng)新、寫科研論文、回復審稿人意見、畢業(yè)論文答辯等話題。不同的是,它沒有以“一本正經”的方法來介紹,也沒有“手把手”地教研究生如何修改英文句子,而是展示了作者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
作者從一線導師的角度介紹如何寫論文、做科研的同時,還穿插介紹了很多科學家的軼事、作者門下弟子的故事、作者自己的故事。這里,沒有短平快的寫作,也沒有立竿見影的讀書效果。讀者需進入書中的世界,并把書中的世界和讀者面臨的具體情境結合起來思考,從而增加自己對讀研和科研的理解。
張軍平除了介紹寫論文、做科研的方法,還注重把科研界的“上下文”講清楚,比如導師通過何種途徑招生、導師的壓力源于什么、與人開展科研合作分為哪幾類、申請專利是怎么一回事、公司和大學的區(qū)別是什么、學術不端的后果是什么,還介紹了審稿的內幕。這樣,寫作的話題更加寬廣,也接地氣,有助于學生在了解這些“上下文”之后,對自己如何與導師相處、如何與人合作、準備去企業(yè)工作還是繼續(xù)深造、應該如何準備自己的稿件等有更好的判斷。
另一方面,作者時不時地指出研究生的常見問題,比如坐在辦公室效率低下、以為自己花少量時間就能畢業(yè)、認為自己需要讀很多書才能做科研、頻繁換課題、投論文時過于自信、花大把時間準備求職面試或實習、寫論文時過分夸大或過分貶低。
本書的部分章節(jié)可以作為研究生專題學習、課堂討論或組會學習的資料發(fā)給學生選讀,配以老師的導讀和分析。作者還把本書的發(fā)行和開設相關講座、網上直播結合起來,加深讀者對這本書和書中話題的認識。
在筆者看來,本書可以為一線導師提供原汁原味的經驗,也是留給科研“后浪”的寶貴資料。尤其在目前高教界非常注重“學術GDP”的情況下,一線導師能抽出時間寫這樣的指導書非常不容易。無他,這類書既不算學術成果,也不被折算成年終考評的“工分”,但是作者寫這類書對于研究生教育事業(yè)以及作者所在的學校、學院都有意義。
研究生教育并不只是導師指導學生做實驗、發(fā)論文,還涉及全方位的指導,包括開設學術規(guī)范和科研技能課、開展課程思政和網絡育人等。
研究生導師也可以在報刊發(fā)文、接受媒體采訪并編寫相關書籍。張軍平除了授課、做科研,還在科學網博客發(fā)表博文,并借助短視頻和科普書(《愛犯錯的智能體》,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做科普。他寫這本關于讀研的指導書,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人無我有”、可以展示和借鑒參考的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