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農科”背景下藥用植物栽培學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實踐

      2022-07-13 18:49:17趙永平朱亞王新軍薛曉東李萬
      安徽農學通報 2022年11期
      關鍵詞:育人路徑新農科課程思政

      趙永平 朱亞 王新軍 薛曉東 李萬

      摘 要: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藥用植物栽培學課程思政為對象,在課程專業(yè)知識傳授中挖掘思政元素,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實踐,引導學生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知農愛農、獻身農業(yè),為鄉(xiāng)村振興和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貢獻力量,也為涉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藥用植物栽培學;“新農科”;育人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11-0176-03

      Practice and Mining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Elements in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ZHAO Yongping? ?ZHU Ya? ?WANG Xinjun? ?XUE Xiaodong? ?LI Wan

      (College of Biology Pharmacy and Food Engineering,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 726000, China)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tak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course as the obje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he course, and carry out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ruses. It guides students to take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e and revitalizing agriculture as their own tasks, “know agriculture” “l(fā)ove agriculture”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agriculture”, so as to contribute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urriculum politics;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Educational pathway

      2020年5月,教育部發(fā)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高校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深化課程思政建設,把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根本任務和檢驗高校工作的根本標準,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對于各高校而言,要在充分領會“綱要”主旨的基礎上,根據(jù)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建立科學的課程思政體系,深入挖掘各類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通過融合傳授,既豐富學生的學識,也達到了課程育人的目的。2019年6月,《安吉共識—中國新農科建設宣言》正式吹響新農科建設的號角,明確提出涉農高校要加快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復合應用型、實用技能型農林人才,高標準建設好農林“金?!薄敖鹫n”“高地”[2]。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推動人才下鄉(xiāng)、強化科技支撐作用,要培養(yǎng)更多知農愛農、扎根鄉(xiāng)村的人才”。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給涉農高校人才培養(yǎng)和專業(yè)課程建設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既要培養(yǎng)基礎知識扎實、應用實踐能力強的農業(yè)人才,同時還要具備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熱愛農業(yè)扎根基層責任擔當。而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是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yè)課程教育的始終,厚植“三農”情懷,培養(yǎng)知農愛農的創(chuàng)新人才[3-4]。

      藥用植物栽培學是高等學校涉農專業(yè)和中藥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課程主要分為總論和各論2個部分??傉摬糠种饕獜乃幱弥参镌耘嗟纳韺W基礎、栽培制度、繁殖以及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加工技術等方面講述藥用植物栽培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各論按入藥部位分類,從植物學形態(tài)、生長習性、繁殖方法、田間管理、加工貯藏運輸?shù)确矫娼榻B藥用植物規(guī)范化栽培技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課程。因此,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必須充分挖掘藥用植物栽培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學與實踐,讓學生在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通過思想意識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知農愛農的專業(yè)精神。

      1 藥用植物資源學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1.1 追溯發(fā)展歷史,激發(fā)學生的專業(yè)自信 在緒論部分通過講解藥用植物研究的發(fā)展簡史以及我國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深入介紹《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齊民要術》等歷代本草巨著中關于藥用植物生長發(fā)育、引種栽培、藥理功效的記載,使學生將初、高中歷史和生物課程中所掌握的中醫(yī)藥知識與自己的專業(yè)所學相融合,增強學生的專業(yè)自豪感。重點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藥用植物研究、引種栽培、開發(fā)利用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以及本領域內一批杰出的學者為藥用植物研究與開發(fā)而不懈努力的奮斗史和家國情懷,增強學生的專業(yè)自信。

      1.2 分析存在問題,提升資源保護意識 從“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錯誤理念和長期以來國際醫(yī)藥市場對藥用植物貿易量的增加所誘發(fā)的過度采挖和無序利用、從人口過快增長所引起的人均藥用植物資源擁有量急劇下降、從藥用植物被大量應用于醫(yī)藥、食品、輕工等行業(yè)而引發(fā)的資源危機、從藥用植物資源保護管理部門與生產經營部門信息溝通不暢和監(jiān)管不到位所引起的亂采濫挖、從野生藥用植物物種瀕危甚至滅絕等面臨的主要問題出發(fā),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藥用植物資源特別是野生資源保護的緊迫性,更加清楚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內在含義,倡導和開展資源保護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作為涉農專業(yè)的大學生更應當做資源保護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先行者。

      1.3 運用專業(yè)知識,提高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以我國珍稀瀕危的藥用植物甘草、肉蓯蓉、石斛、羌活等為例,介紹其植物形態(tài)、生物學特性和地理分布等,引導學生結合課程中關于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環(huán)境因子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等知識點,通過藥用植物栽培學實踐課程開展人工管理、人工補種和仿野生栽培等措施,實現(xiàn)藥用植物野生資源的撫育和人工栽培。按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中藥材GAP)要求和各論部分中藥材栽培技術要點,嘗試制定單種藥用植物標準化栽培技術規(guī)范,以便于規(guī)范和指導藥用植物栽培。同時,結合課程內容講授,積極融入課程思政,從藥用功效、生態(tài)效應、身邊故事、經濟效益、實踐體驗等多個方面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知農愛農的大農情懷(見表1)。

      2 藥用植物資源學課程思政實施路徑

      2.1 修訂人才培養(yǎng)方案,強化課程思政教育 人才培養(yǎng)方案是高校組織和完成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綱領性文件,特別是涉農高校要培養(yǎng)具有高尚家國情懷和道德品質、人文修養(yǎng)與專業(yè)技能并重,理論基礎與實踐應用并重,能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人才。因此,在頂層設計時就應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畢業(yè)要求中,這也是實現(xiàn)課程思政教育的前提條件。在藥用植物栽培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構建“理論課+課程思政+實踐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認識和體會到課程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且培養(yǎng)其知農愛農和獻身農業(yè)的責任擔當。

      2.2 組建課程教學團隊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前提和基礎[5]。藥用植物栽培學是在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和中藥學等學科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教學團隊由以上各個學科方向經驗豐富的教師組合而成,團隊教師專業(yè)知識能力的強弱以及對課程思政教育的認識直接影響著學生培養(yǎng)的質量。通過名師效應、思政課程培訓、課程思政方法交流、老中青傳幫帶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團隊教師師德教育和專業(yè)能力。

      2.3 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實現(xiàn)課程思政融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在的大學課堂已經不再是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網絡新媒體等教學平臺已經廣泛地應用于課程教學中[2]。藥用植物栽培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專業(yè)課程,在教學中更應積極地應用這些新的教學模式和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實踐的主動性。同時,在教學和討論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融合思政元素,潛移默化地使專業(y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入學生的內心,既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新實踐的能力,也引導學生懂農業(yè)、愛農村,積極融入鄉(xiāng)村振興的熱潮中。

      2.4 改革考核評價方式,達到思政育人目標 合適的教學考核評價手段是判斷教學改革的成敗的重要標準[6]。如圖1所示,在藥用植物栽培學課程考核中,通過分析卷面成績反映學生對專業(yè)知識掌握的程度;通過實踐考核學生綜合運用專業(yè)知識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平時表現(xiàn)掌握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認知和理解。課程實施中期和結束時,通過與學生座談反饋,了解學生對課程教學效果、授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師德師風的認知與評價;通過授課教師自評與教師互評,全面了解教師教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向專業(yè)課程和思政教學效果顯著的教師學習,總結教學經驗,達到課程育人、思政育人的總體目標。

      3 結語

      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發(fā)揮課程育人功能,是當前高等學校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7-9]。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藥用植物栽培學作為涉農高校一門實踐性強的專業(yè)課程,在推進課程建設和知識傳授的同時,通過廣泛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深入農村、獻身農業(yè),成為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的中流砥柱,為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和第二個百年夢想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5-28].http://www.moe.gov.cn/s78/A27/s8544/202006/t20200604_462550.html.

      [2]張保仁,崔英,姜倩倩,等.“新農科”背景下土壤肥料學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施途徑[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9):150-152.

      [3]劉營軍.農科特色通識教育課程思政的內容與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20(8):15-17.

      [4]漆勇政,孫倩茹.農林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6):46-48.

      [5]張坤朋,郭衛(wèi)云,王興云,等.新農科背景下植物生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探索[J].安陽工學院學報,2021,20(4):103-104,122.

      [6]王海燕,崔超,王靖,等.“新農科”背景下農事操作實踐課程與思政教育的創(chuàng)新融合——以河套學院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3):155-157.

      [7]張要軍,夏雯雯,劉文娟.“植物營養(yǎng)學”課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應用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1(23):77-80.

      [8]易力,董瑤佳,汪洋,等.“新農科”背景下微生物學課程思政教育探索[J].天津農業(yè)科學,2021,27(7):88-90.

      [9]李麗鋒,魯春銘,宋贄,等.新農科建設背景下農林院?;A課強化課程思政研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21(3):106-111.

      基金項目:教育部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020-4-87);陜西省高等教育學會2021年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項目(XGH21231);商洛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重點研究項目(21jyjx102)。

      作者介紹:趙永平(1982—),男,陜西扶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態(tài)。? 收稿日期:2021-12-21

      猜你喜歡
      育人路徑新農科課程思政
      基于“新農科”發(fā)展的《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課程教學改革
      “新農科”建設背景下《資源昆蟲學》課程教學改革
      基于新農科建設背景下的《動物生理學》課程思政建設初探
      新農科背景下觀賞果樹栽培與資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紅色文化資源育人之路徑分析
      決策與信息(2018年8期)2018-07-31 09:42:24
      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路徑研究
      青年時代(2018年14期)2018-07-22 06:53:10
      醫(yī)學院校落實“立德樹人”的路徑及其機制問題
      文教資料(2018年3期)2018-05-14 07:40:06
      立德樹人宗旨下高校輔導員育人路徑研究
      考試周刊(2018年36期)2018-04-19 08:33:08
      發(fā)揮專業(yè)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湘繡專業(yè)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舞阳县| 库尔勒市| 江孜县| 明光市| 南通市| 白银市| 富阳市| 城步| 靖边县| 沈丘县| 荔波县| 运城市| 石阡县| 浦东新区| 大田县| 贵德县| 小金县| 灵宝市| 清水县| 行唐县| 乡城县| 收藏| 太保市| 固始县| 昌黎县| 阜南县| 普格县| 乳山市| 阿勒泰市| 灯塔市| 桐梓县| 罗源县| 平安县| 龙江县| 武冈市| 长春市| 托里县| 涟源市| 穆棱市| 工布江达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