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巍
(遼寧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沈陽市 110015)
本工程為某大橋裝飾懸索部分,工程全長336m,跨徑布置為68+200+68=336m。
橋梁景觀裝飾部分采用懸索橋結(jié)構(gòu)。橋塔采用C40混凝土,高度為42m,梁以上高度為30.3m。斷面為內(nèi)八角型箱型截面,順橋向4.5m,橫橋向2.5m;在橫撐部位及梁以下部位采用實心斷面。橫橋向橋塔由兩道鋼管組成的桁架橫撐相連,鋼材型號為Q235B。上、下弦為方管40cm×40cm×2cm,斜腹板為圓管Φ20.3×1.6cm。斜撐上、下弦與橋塔采用錨栓連接。
吊桿上端連接到主纜上,下端連接到梁底,兩側(cè)邊跨吊桿為7@7.5m,中跨吊桿為24@7.5m。
荷載考慮如下兩種組合: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組合Ⅰ:按《公路橋涵施工技術(shù)規(guī)范》[1](JTG/T 3650—2020)規(guī)定,驗算承載能力極限強度;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組合Ⅱ:按《公路橋涵施工技術(shù)規(guī)范》[1](JTG/T 3650—2020)規(guī)定的短期效應組合,計算混凝土裂縫寬度。
用MIDAS梁單元建立成橋階段裝飾懸索橋橋塔、主纜、吊桿、鋼橫撐的空間模型[2]。分別在橋塔塔底、主纜錨定處施加全固結(jié)約束,分別給每根吊桿施加10t的初拉力。
荷載有結(jié)構(gòu)自重、風荷載、溫度荷載、每根吊桿的初拉力。
(1)橫橋向風荷載
其中:Vg=GvVz=1.27×36.9=46.8
Vz取塔高0.65H處,即基準高度30m處的風速
(2)順橋向風荷載
其中:Vg=GvVz=1.27×51.565=65.5
Vz取塔高0.65H處,即基準高度30m處的風速。
3.3.1成橋階段計算
通過對比,取“自重+整體降溫+負溫差+橫橋向風”組合最不利。橋塔計算及塔下承臺、樁基礎計算均取該組合。
(1)橋塔主筋為Φ25@10cm,采用橋梁博士截面驗算工具,取承載力組合數(shù)據(jù)(Fz=19363.7kN,Fy=1242.2kN,Mx=27965.3kN,My=9604.4kN)進行橋塔根部截面承載力驗算,截面抗力:NR=43700kN≥Nj=17600kN
(2)取裂縫組合數(shù)據(jù)(Fz=14572.5kN,Fy=777.8kN,Mx=17204kN,My=7241.1kN)進行橋塔根部截面抗裂驗算,結(jié)果為:長期荷載裂縫最大寬度0.0729mm,容許裂縫寬度0.2mm,抗裂性驗算滿足。
(3)橋塔穩(wěn)定性:屈曲模態(tài)計算
在midas模型中去掉主纜和吊桿,將主纜自重、吊桿力、主纜及吊桿上的橫向風作用于塔頂,模態(tài)1下的屈曲系數(shù)為8.2>6,滿足。
3.3.2空纜狀態(tài)計算
空纜狀態(tài)下不施加吊桿力,主纜兩側(cè)水平力相差60kN,計算出塔底反力如表1。
表1 橋塔底部反力值
與成橋階段比較,空纜狀態(tài)下受力很小,不控制計算結(jié)果,因此取成橋階段結(jié)果進行橋塔截面驗算及塔下基礎計算。
3.4.1鋼橫撐應力計算
在恒載+整體升溫+正溫差+橫向風荷載組合作用下,鋼橫撐最大應力為71.51<140MPa,滿足要求。
3.4.2鋼橫撐穩(wěn)定性計算
同一橋塔上兩榀桁架在中間處設一道聯(lián)系,取受力最大壓桿計算。
(1)長細比驗算
(2)平面內(nèi)穩(wěn)定性
(3)平面外穩(wěn)定性
3.4.3鋼橫撐與橋塔連接計算
橫撐端部與橋塔連接處受力最大,其中上弦端部受拉;下弦受壓。
(1)錨栓計算
取N=1073.17kN,M=25.76kN·m進行計算,錨栓群中軸向拉力最大值為:
取N=1254.4 kN,F=30.17kN進行計算,節(jié)點剪力最大值為:F=1254.4×cos61.1°+30.17×sin61.1°/12=52.72kN
錨栓錨固長度取1.5m>25d=25×42=1.05m,滿足規(guī)范要求。
(2)底板計算
L=h+2l1+2l2=400+2×170+2×30=800mm,B=b+2b1+2b2=400+2×170+2×30=800mm
式中:h、b為橫撐方鋼管截面高度、寬度(mm);l1、b1為底板長度、寬度方向補強板件尺寸,按照錨栓間最大、最小容許距離取170mm;l2、b2為底板長度、寬度方向的邊距,一般取10~30mm。
按懸臂板計算,根部最大彎矩為
式中:Nta為一個錨栓所承受的拉力(N);lai為從錨栓中心至底板支承邊的距離(mm);D為錨栓的孔徑(mm)。
取底板厚度60mm>44.4mm。最終,取底板尺寸為:800mm×800mm×50mm。
(3)加勁肋計算
加勁肋擬定尺寸滿足構(gòu)造要求,加勁肋厚度與底板連接可采用坡口熔透焊。
式中:Vi為其承受底板下混凝土基礎的分布反力按懸臂支承得到的剪力,取74.29kN;aRi為加勁肋所承受的底板區(qū)格寬度。
擬定的加勁肋尺寸滿足規(guī)范要求。
承臺尺寸為10.5m×7.5m×2.5m。橫橋向承臺中心與橋塔中心偏離0.78m,承臺中心與群樁中心偏離0.5m。按《橋規(guī)》規(guī)定,當外排樁中心距墩臺身邊緣等于或小于承臺高度時,承臺短懸臂可按“撐桿—系桿體系”計算撐桿的抗壓承載力和系桿的抗拉承載力。
“自重+整體降溫+負溫差+橫橋向風”組合下承臺受力,“自重+整體降溫+負溫差+順橋向風”組合下承臺受力。經(jīng)計算比較,按“自重+整體降溫+負溫差+橫橋向風”組合下對承臺計算最不利。橋塔下承臺需要取橫橋向(計算寬度7.5m)、縱橋向(計算寬度10.5m)分別進行計算。
3.5.1橋塔承臺橫橋向計算
(1)承臺底面單樁豎向力設計值計算(表2)
表2 承臺底面單樁豎向力(橫橋向)
(2)撐桿—系桿體系計算
計算條件:當外排樁中心距墩臺身邊緣等于或小于承臺高度時按“撐桿-系桿體系”計算。設計:由γ0Did=tbsfcd,s,求出As-1;驗算:根據(jù)設計As值,判斷γ0Did≤tbsfcd,s
在撐桿計算寬度bs(系桿計算寬度)范圍內(nèi)系桿鋼筋截面面積As(mm2)的確定:選取As-1、As-2=γ0Tid/fsd中的最大值,作為系桿鋼筋面積As。
撐桿抗壓驗算結(jié)果:γ0Tid=23385.958≤tbsfcd,s=118602.9,通過。
系桿抗拉驗算結(jié)果:γ0Tid=15593≤fsdAs=24996,滿足規(guī)范要求。
(3)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計算
斜截面抗剪驗算結(jié)果:γ0Vd=17428.67≤VR=40034,滿足規(guī)范要求。
(4)橋塔向下沖切承臺的沖切承載力計算
橋塔向下沖切承臺驗算結(jié)果:γ0Fld=26848≤FR=86706,滿足規(guī)范要求。
3.5.2橋塔承臺縱橋向計算
(1)承臺底面單樁豎向力設計值計算(表3)
表3 承臺底面單樁豎向力(縱橋向)
(2)撐桿—系桿體系計算
計算條件:當外排樁中心距墩臺身邊緣等于或小于承臺高度時按“撐桿-系桿體系”計算。設計:由γ0Did=tbsfcd,s,求出As-1;驗算:根據(jù)設計As值,判斷γ0Did=tbsfcd,s。
在撐桿計算寬度bs(系桿計算寬度)范圍內(nèi)系桿鋼筋截面面積As(mm2)的確定:選取As-1、As-2=γ0Tid/fsd中的最大值,作為系桿鋼筋面積As。
撐桿抗壓驗算結(jié)果:γ0Did=28877.079≤tbsfcd,s=186224.2,滿足規(guī)范要求。
系桿抗拉計算見表4。
表4 系桿抗拉統(tǒng)計表
系桿抗拉驗算結(jié)果:γ0Tid=12265≤fsdAs=23645,滿足。
(3)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計算(表5)
表5 斜截面抗剪承載力統(tǒng)計表
斜截面抗剪驗算結(jié)果:γ0Vd=26143≤VR=53650,滿足規(guī)范要求。
(4)橋塔向下沖切承臺的沖切承載力計算(表6)
表6 沖切承載力統(tǒng)計表
橋塔向下沖切承臺驗算結(jié)果:γ0Fld=26848≤FR=93369.6,滿足規(guī)范要求。
因此,承臺縱向配筋為105Φ32(一層),橫向配筋為111Φ32(一層半)均滿足按“撐桿—系桿體系”計算撐桿的抗壓承載力和系桿的抗拉承載力、抗剪承載力及沖切承載力。
(1)通過建立的成橋空間模型進行分析可知,懸索橋滿足承載能力及正常使用要求,結(jié)構(gòu)整體應力滿足要求。
(2)橋塔計算及塔下承臺計算均取“自重+整體降溫+負溫差+橫橋向風”最不利組合,各項受力指標及穩(wěn)定性驗算滿足要求。
(3)裝飾懸索橋墩結(jié)構(gòu)適用美觀,可結(jié)合橋梁工程所處位置地質(zhì)、地形、墩高及景觀要求等適當調(diào)整,達到經(jīng)濟、適用、美觀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