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琴
摘要:教師對幼兒行為的觀察、分析是了解幼兒的基本手段,觀察幼兒的行為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專業(yè)技能。角色游戲結構簡單,幼兒在其中的行為與表現(xiàn)多樣,便于新教師上手觀察、指導,但其能否對觀察到的幼兒游戲行為進行正確解讀,關系到幼兒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文章以福建省廈門市金橋幼兒園的新教師為研究對象,對新教師在角色游戲觀察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診斷,以期為幼兒園新教師提供角色游戲觀察方法的借鑒。
關鍵詞:新教師;角色游戲;行為觀察;問題;診斷
中圖分類號:G612;G61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0-0101-04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過角色游戲,教師可以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優(yōu)化教學策略、教學內容。但這項專業(yè)技能對于新教師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本文以福建省廈門市金橋幼兒園的新教師為研究對象,對新教師在角色游戲觀察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診斷。福建省廈門市金橋幼兒園有16名教師,其中7名是剛畢業(yè)的新教師,占全園教師總人數的44%,他們雖然都有較高的學歷,但因缺乏教學經驗,在帶班過程中難免存在諸多問題。筆者通過分析7位新教師76篇“角色游戲觀察記錄”,找出其在幼兒行為觀察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與新教師一起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以有效提升新教師的幼兒行為觀察能力。
1.偏重常規(guī)、粗放的現(xiàn)象觀察,忽視個性、細節(jié)觀察
在新教師的觀察記錄中,筆者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只把常規(guī)習慣培養(yǎng)作為角色游戲觀察的重點,偏重觀察幼兒的常規(guī)行為、習慣,如游戲材料是否擺放整齊、食物是否用盤子裝、在游戲中是否排隊等,而對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細節(jié)、個性發(fā)展關注較少。
例1: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能夠在相應的位置進行游戲,如“媽媽”能夠站在廚房為寶寶煮飯做菜,而不是隨意坐在地板或桌上煮飯。但在游戲中,部分幼兒存在爭搶玩具以及不愛護玩具的行為。在這個案例中,部分教師觀察到“媽媽”會給寶寶做飯,沒有把游戲材料亂扔。而“媽媽”怎么給寶寶煮飯,她的動作有無自己的特點?是重復性的還是有創(chuàng)新的?“媽媽”和“寶寶”之間是否有對話或眼神交流?部分教師沒有觀察或注意到這方面的細節(jié),而幼兒在游戲中的這些細節(jié)恰恰能反映出其能力水平,是其獨特的“閃光點”。
2.分散式觀察過多,缺乏深入、完整的追蹤觀察
角色游戲中的有效觀察方法靈活多樣,有掃描觀察、定點觀察、追蹤觀察等,教師可以根據觀察目的選擇、變換適宜的觀察方法,也可以根據游戲時間的分配選擇不同的觀察方法,以達到對幼兒日常行為與成長的全方位、深入了解。從觀察記錄表中,筆者發(fā)現(xiàn)新教師運用較多的是掃描觀察法,其他方法運用得較少?;趩我坏挠^察方法,教師看到的是分散、片段的行為內容,缺乏對幼兒行為的整體、全程、深入了解,即只知道幼兒玩了什么,對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具體行為、情緒等缺少了解與記錄,獲取的信息比較片面。
例2:在角色游戲的醫(yī)院區(qū)域,教師事先準備了三張桌子,但幼兒卻把領取的材料堆放在一張桌子上,經過教師指引才按照游戲身份歸位,而兩位“醫(yī)生”一直擺弄游戲材料,并未擺放物品、座椅。在甜品店區(qū)域,幼兒將物品擺放在柜子上,顯得比較擁擠,未能很好地利用游戲中的桌子。另外,甜品店生意火爆,甚至出現(xiàn)“甜品制作員”迎接顧客、制作區(qū)擁擠等情況,在下次游戲中,教師應適當減少角色人數。超市區(qū)域物品擺放井然有序,“收銀員”認真計算商品價格,提升了10以內加減法的運算能力。
在該案例中,教師使用的是常規(guī)的、簡便的掃描觀察法,觀察的區(qū)域有醫(yī)院、甜品店、超市,觀察的對象有醫(yī)生、甜品店工作人員、超市收銀員,觀察的內容有游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幼兒的角色行為,如醫(yī)生擺弄游戲材料、收銀員計算商品價格。通過這種分散式觀察,教師收獲的是幼兒在游戲參與中的碎片化表現(xiàn),看不到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全程行為,信息比較片面、斷裂??梢?,其角色游戲指導主觀性強,忽視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經驗差異、個性發(fā)展。
3.固化游戲觀察情節(jié),忽視幼兒創(chuàng)造性學習與發(fā)展
在角色游戲中,部分新教師習慣性地將常見的或主觀認定“合理”的游戲情節(jié)固化,并應用到游戲指導中,希望通過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效力來判斷自身的指導能力。可見,部分新教師對幼兒進行的角色游戲帶有強烈的“期望”色彩,指導幼兒“循規(guī)蹈矩”地參與游戲,而忽視、扼殺幼兒在游戲中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個性化發(fā)展。
例3:通過之前進行的角色游戲,幼兒已能初步分清顧客及收銀員的不同,知道收銀員要收錢、管好超市里的商品,并對“超市”這一主題非常感興趣。但搶玩具的情況還比較明顯,“我要”的意識強烈,部分幼兒甚至為了使用收銀臺而爭搶收銀員的位置。因此,此次游戲的重點在于引導幼兒懂得排隊玩游戲,和同伴們分享游戲材料,同時鼓勵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顧客與收銀員的不同。
在該案例中,教師發(fā)現(xiàn)了幼兒在游戲中的矛盾沖突———“為使用收銀臺而爭搶收銀員的位置”,認為這不利于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幼兒應“懂得排隊玩游戲”,似乎只有這樣,“超市”游戲才是合理的,才能有序進行。其實,教師忽視了角色游戲在發(fā)展幼兒個體創(chuàng)造力、社會性交往等方面的關鍵作用,“我要”正是小班幼兒自我中心化的行為表現(xiàn),這不是壞習慣,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解決問題滿足游戲需求,這不僅能去自我中心化,還能發(fā)展幼兒的社會性交往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角色游戲自主性強、空間大、時間長,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因存在經驗水平、知識能力的差異而引發(fā)矛盾沖突,這其中也蘊含著促進幼兒交往、理解、化解矛盾等社會性行為發(fā)展的學習契機,教師要以靈活多樣的支持策略,讓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創(chuàng)造性地融入,在發(fā)展的情節(jié)中進行自我表現(xiàn)。
1.落地游戲理念,探索觀察方法,學會發(fā)現(xiàn)幼兒
在角色游戲中,新教師若不能以正確的方法“捕捉”到想了解的現(xiàn)象或行為,就不能真正“看到幼兒”。因此,如何運用觀察方法顯得尤其重要。根據角色游戲的特點,新教師可嘗試探索以下三種觀察方法。(1)掃描觀察法。教師在同一時間段對全部幼兒依次輪流觀察,觀察時間為15秒到20秒。(2)定點觀察法。教師固定在某一區(qū)域進行定點觀察,觀察時間在10分鐘以上。(3)追蹤觀察法。教師可根據需要確定1名到2名幼兒為觀察對象,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在不影響幼兒游戲的情況下跟隨觀察對象移動,觀察時間在15分鐘以上。
為合理使用觀察方法,新教師可運用“時間分段法”,以此有效把握觀察節(jié)奏,明確不同時間段的觀察重點。(1)游戲開始的15分鐘內運用掃描觀察法,觀察幼兒選擇什么游戲,以此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以及運用什么方式進入游戲,幼兒在游戲中扮演的角色是“領袖”還是“追隨者”。(2)在游戲的15分鐘至45分鐘內,重點運用定點觀察法或追蹤觀察法,觀察幼兒在游戲中怎么玩,水平如何,以此了解幼兒的游戲經驗及能力水平,包括語言、動作、想象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3)游戲最后的10分鐘重點運用掃描觀察法,觀察幼兒收拾整理玩具的情況,了解幼兒是否遵守游戲規(guī)則,如及時收放材料,物歸原處等。
需要強調的是,這些觀察方法可以靈活運用,如使用定點觀察和追蹤觀察時也可穿插運用掃描法,快速掃描幼兒的整體游戲情況,是否都進入游戲狀態(tài),游戲狀態(tài)是否安全,是否需要教師的幫助。多種觀察方法可幫助新教師樹立正確的游戲理念,尊重幼兒的游戲主體地位,學會發(fā)現(xiàn)幼兒。
2.運用問題假設,確定觀察目標,學會看懂幼兒
游戲觀察目標能夠確保新教師觀察的有效性,避免隨意觀察。對于開放性的角色游戲,教師可觀察的點很多,而新教師把握起來存在困難。對此,新教師可以“問題假設法”來確定觀察目標,并對已觀察到的幼兒游戲行為發(fā)出疑問,如幼兒在游戲中是怎么玩的?如何與同伴交往?如何解決問題?……這些問題凝結著教師對幼兒發(fā)展的思考,并讓新教師學會看懂幼兒。
例4:大班游戲“圖書館”。觀察目標:圖書館的玩法。教師記錄:小A來到圖書館,選了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準備拿回家閱讀?!皥D書管理員”拿出一張正方形卡紙,畫上三條橫線,在第一條線上寫“名字:小A”,在第二條線上寫:“學號:24”,在第三條線上先畫了一個長方形框,然后寫一串數字,并在數字上方畫了一些粗細不均的豎線,以此作為條形碼。教師分析:游戲開始前,一直困惑“圖書館的游戲如何進行?只有書怎么辦”,而通過游戲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能將游戲與生活經驗聯(lián)系起來,自主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如使用簡易材料制作借書證,會用不同的圖文符號代表借書證上的不同信息。
從記錄中可以看出,教師對“圖書館的游戲怎么玩”存在困惑,因此將“圖書館的玩法”設為觀察目標,這里的“問題假設”對教師的觀察起到導向作用。在游戲中,教師認真觀察“圖書館管理員”的對話、動作,從而分析出幼兒的能力發(fā)展水平。但“問題假設”是教師的主觀想法,因此在確定觀察目標時,新教師要充分考慮自己的主觀想法是否符合實際,是否經得起實踐的考驗。
3.調動多維認知,嘗試解讀分析,學會支持幼兒
有的新教師有這樣的困惑,即“不知道如何支持幼兒的游戲,也不知道如何落實支持策略”,而新教師觀察幼兒與支持幼兒之間的銜接不暢,是因為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甚至“越俎代庖”,導致幼兒的主動參與少、被動模仿多,背離了“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初衷。
例5:在娃娃家游戲中,有的幼兒專注于煮飯,與其他幼兒沒有交流。觀察到這一情況后,教師增加了一個流動小攤販的角色,讓其推著小推車上門推銷蔬菜水果,激發(fā)幼兒溝通交流的欲望。
從上述游戲指導策略可以看出,教師的指導過多。幼兒專注煮飯,是對扮演角色的一種理解,并通過游戲動作來呈現(xiàn),缺少與其他幼兒交流是小班幼兒獨自游戲的顯著特征。教師為促進幼兒的社會性交往而增加了“流動小攤販”。但“流動小攤販”并不在小班幼兒的生活范圍內,脫離生活經驗的游戲,不是幼兒的自主游戲。
例6:在超市購物的游戲中,部分幼兒存在忘記付錢的情況。因此,教師增加了一個銀行,讓幼兒先去銀行取錢,再去超市購物,從而幫助幼兒鞏固買東西要付錢的常識。
角色游戲能發(fā)展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但教師的過度介入會抑制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智能支付的多樣化容易使幼兒忽略購物要付現(xiàn)金的社會規(guī)則。如果教師解讀到這一點,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就可以引導幼兒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同付款方式,如掃碼支付、刷臉支付等,并讓幼兒思考“在游戲中我們可以使用哪種方式支付?需要哪些材料支持”,從而豐富幼兒對社會生活的認知,發(fā)展其觀察力。
針對新教師在角色游戲觀察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所在幼兒園開展了一個學期的行動實踐。通過現(xiàn)場觀察、記錄分析,新教師在角色游戲中對幼兒的行為觀察能力逐步提升,在觀察目標的引領下,會聚焦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細節(jié)行為,如幼兒的語言、動作、表情等,觀察行為也變得更有意識、更有效。
1.新教師初步掌握觀察、分析幼兒角色游戲的方法
通過比較新教師在入職初期、學期末兩個時間段撰寫的觀察記錄可見,新教師已初步掌握觀察、分析幼兒角色游戲的方法,能關注幼兒的角色意識、同伴交往等情況。
例7:教師A入職初期的觀察記錄。通過游戲觀察發(fā)現(xiàn),醫(yī)院有兩個“醫(yī)生”但沒有“護士”,對于排在候診區(qū)的病人,只能由“醫(yī)生”叫號進入,于是教師以“護士”身份介入游戲?!搬t(yī)生”很認真地操作各種器械為病人看病,但與“護士”的交流很少。小C從“醫(yī)生”那里離開后來到打針區(qū)域,教師以護士身份再次詢問病情并開藥,交代了吃藥時間和次數。根據此次活動中醫(yī)生、護士、病人角色聯(lián)系少的情況,教師決定在下次游戲中增加護士的角色,并著重介紹護士游戲道具的玩法,同時設計相應游戲環(huán)節(jié),加強醫(yī)生、護士、病人之間的交流。
例8:教師A入職9個月后的觀察記錄。小D拿著宣傳單走進理發(fā)店,指著宣傳單上的圖片說要理這個發(fā)型。“理發(fā)師”決定為其先洗頭,搬來三把椅子,并排放在一起,讓小D躺上去。其他小朋友也紛紛前來體驗洗頭、理發(fā)?!拔蚁氚杨^發(fā)剪成警察叔叔一樣的?!薄拔蚁爰艄饕粯拥念^型?!睆倪@次游戲中看出,宣傳單對于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的幼兒非常重要,直觀的圖片可以讓顧客和理發(fā)師知道彼此的想法。而游戲中新增加的洗頭項目是幼兒生活經驗的體現(xiàn),這說明經驗對幼兒游戲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性。游戲是充滿想象與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幼兒在簡單的理發(fā)活動中能夠想象出“警察叔叔”“公主”等形象,說明其思維具有一定的拓展性。
從教師A兩個階段的游戲觀察記錄可以看出:教師的觀察意識明顯增強,從最初的為完成記錄工作而進行觀察發(fā)展為形成觀察習慣,其觀察能力明顯提升。對于游戲中幼兒行為的解讀,教師也能基于自己的觀察進行。
2.新教師發(fā)現(xiàn)游戲中幼兒的發(fā)展價值
隨著觀察能力的不斷提升,新教師能敏銳地捕捉到角色游戲中的幼兒行為,并能根據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做出客觀的分析與評價,發(fā)現(xiàn)游戲中的幼兒發(fā)展價值。
例9:教師B入職初期的觀察記錄?!霸O計師”小E設計了幾款新手機,并在手機店進行促銷活動。新款手機的新功能吸引了很多顧客,顧客與店員的交流也因此增加。當其他“顧客”知道消息后前來購買時,卻發(fā)現(xiàn)手機店關門了。據此,在下次游戲中,要設計店鋪開門、關門以及值班人員的標志,強化幼兒的角色職責觀念,讓其意識到工作時間不能隨意跑動。
例10:教師B入職9個月后的觀察記錄。小F一手捂著眼睛,一手向前摸著走,嘴里不停地喊著:“我的眼睛好疼。”小G急忙帶他來到眼科診室,“醫(yī)生”先用手電筒照照眼睛,然后又用手輕輕掀開眼瞼看了看:“別害怕,拿著這張單子去做檢查?!痹隗w檢中心,小H用專業(yè)儀器測量后在表上畫了一只眼睛,并在眼睛里畫了一塊小石頭?!搬t(yī)生”看了檢查單說:“眼睛里有一塊小石頭,取出來就好了,給你開一瓶眼藥水,一天滴三次?!痹谶@個游戲中,幼兒將生活經驗與游戲相結合,主動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游戲中溫暖的行為與語言則體現(xiàn)著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
從教師B兩個階段的游戲觀察記錄可以看到,在入職初期,教師的觀察記錄很籠統(tǒng),記錄的是結果,具體細節(jié)并沒有關注,對幼兒的發(fā)展分析更無從談起的。行動研究后,通過聚焦觀察,教師有意識地關注更多細節(jié)的內容,對游戲中幼兒的發(fā)展了解也比較深入、具體。
3.新教師學會規(guī)范撰寫幼兒游戲觀察記錄
從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入職一段時間后,新教師學會了規(guī)范撰寫幼兒游戲觀察記錄,能立足于觀察者的視角客觀記錄幼兒的語言、動作、表情,能圍繞幼兒的年齡特征、能力水平及學習品質對幼兒的行為做出科學、準確的記錄。
陳鶴琴先生說,游戲是幼兒的生命。因此,新教師要在尊重幼兒個體獨立性的基礎上,學會在角色游戲中觀察幼兒的語言、行為等表現(xiàn),成為會觀察的“有心人”,從而最大程度發(fā)掘游戲的教育價值,發(fā)揮游戲對幼兒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何丹.以戶外體育區(qū)域活動為載體提高幼兒園新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J].貴州教育,2020(20).
[2]郝衛(wèi)鋒.幼兒園新教師園本培訓的新思考[J].河南教育,2020(09).
[3]陸晴.幼兒園新教師成長策略芻論[J].成才之路,2020(24).
[4]楊博文.提高幼兒園新教師觀察能力的策略[J].河北教育,2020(06).
[5]胡寧.幼兒園新教師問題關注與職業(yè)適應的關系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20.
[6]丘紅英.診斷性教研下幼兒園新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路徑研究[J].幼兒教育研究,2020(03).
[7]任平,秦雪嬌.幼兒園新教師職業(yè)適應與職業(yè)認同的關系研究[J].幼兒教育,2020(12).
[8]浦月娟.提升幼兒教師在角色游戲中觀察力的行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9]江玉印,屈艷峰,胡梅娟.幼兒園新教師的入職適應境遇與園本支持策略[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05).
Research on Common Problems and Diagnosis of New Teachers Role Game Observation
Huang Fuqin
(Jinqiao Kindergarten,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Xiamen 361000,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childrens behavior is the basic means to understand children, and observing childrens behavior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skill of teachers. The structure of role play is simple and childrens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are divers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new teachers to observe and guide. However, whether they can correctly interpret the observed childrens game behavior is related to the comprehens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aking the new teachers of Jinqiao kindergarten in Xiamen, Fuji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iagnoses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ole game observation of new teacher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ole game observation methods for new kindergarten teachers.
Key words: new teachers; rolegames;behavior observation; problems;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