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天明
摘要: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guī)律呈現(xiàn)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shù)字資源。微課作為新時代產物,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引入微課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對提高思政教師教學效率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從微課的概述入手,明確微課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運用意義和原則,分析微課在高校思政課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微課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探索。
關鍵詞:微課;高校;思政課教學;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9-0109-04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以微學習、微課程為標志的學習變革正成為一種新的潮流,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迅速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微課作為微時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學方法,具有趣味性強、短小精悍、機動靈活等特點,其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歡迎。思政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培養(yǎng)一代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教師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運用微課,不但能夠促進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教學方式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還能較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使之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微課是指以先進教學理念為指導,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既有別于傳統(tǒng)的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微課比較簡短,一般時長在5分鐘~10分鐘左右,但其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鮮明的教學主題,簡短的內容可以集中說明一個問題。微課還具有主題鮮明、短小精練、可復制移動等特點,其不但能夠有效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增強知識掌握、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因此,將微課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1.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思想政治課具有知識容量大、涉及知識面廣、素材更新快、含義抽象、知識點繁雜等特點,具有一定學習難度,容易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诖耍谒颊n教學中,教師必須設法降低學生學習和理解難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微課具有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主題突出,內容具體,成果簡化等特點,有助于降低學生學習和理解難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思政教師可以先將思政課知識進行歸結,并進行有針對性的細化和簡化,然后再將其制作成微課,以此將思政課中的理論知識、思想觀念、政治要點等有效轉變成故事敘述、趣味講解、情景再現(xiàn)等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從而使思政知識既易于學生理解和吸收,又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有效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
2.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信息傳播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化,碎片化、短平化的知識信息正逐漸改變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當代大學生作為信息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學習和接受知識的方式也隨之發(fā)生著變化,這使得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他們的實際學習需求。而微課具有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多樣傳播、反饋及時、針對性強等特點,其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使思政課的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其資源組成、結構“情景化”,可以使教學模式更靈活多樣,從而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達成課程教學目標。
3.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首先,思政教師在利用微課技術開展思政教學時,可通過使用結構化較為鮮明的網頁技術,將種類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處理,綜合到一個展示界面,并將其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結合,以充分發(fā)揮二者優(yōu)勢,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其次,思政課教師可將微課內容共享給學生,供學生自由下載,反復觀看學習。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且這種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更有針對性,也更便捷,這有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最后,學生在進行微課學習時,可以隨時就自己的思政知識疑難點向老師和同學請教,這有助于學生的疑難困惑得到及時解決,進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變得更高效、更有針對性,學習效果自然也會更好。
1.明確兩者關系
思政教師在運用微課進行教學時,必須明確兩者關系,時刻謹記微課是對思政課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合理擴展,并不能替代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學講解,以保證思政課的教學質量。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具有突出的政治性、思想性、時代性、實踐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微課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具有碎片化、短平化等特點。因此,思政教師在運用微課進行教學時必須做到靈活運用,不能忽略二者之間的適應性而全面加以應用,要充分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勢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質量。一方面,思政教師必須認清兩者的關系,找到合理的平衡點,以此充分發(fā)揮微課對思政課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思政教師要確保微課內容能夠滿足思政課教學的基本要求,以使微課內容能夠有效融入整個高校思政課教學體系,促進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
2.形式服務內容
高校思政課既具有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目標,又承擔著為青年學子的全面自由發(fā)展和美好人生夯實思想理論知識基礎的育人目標。而以此目標為方向的教學內容才是思政課教學的核心和重點,教學形式只是為了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吸收效果的手段,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因此思政教師在應用微課進行教學時必須保證微課服務于思政課的具體教學內容。一方面,思政教師在實際微課制作中,必須重視微課教學的內容質量,保障微課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時效性、具體性與科學合理性,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及教師自身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以提高微課教學的內容質量,增強微課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與啟發(fā)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和熱情。另一方面,教師要針對思政內容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確保教材內容在微課中能夠得到完美展示,同時做到刪繁就簡,內容明確合理,避免微課內容出現(xiàn)本末倒置的情況,以此保證微課在思政課教學中發(fā)揮積極作用,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1.部分思政教師對微課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全面
部分思政教師對微課核心概念理解不充分,對其認知不全面,導致微課難以發(fā)揮出其對思政課教學的應有促進作用。其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三種情況。(1)部分思政教師在設計微課教學內容時并沒有注重內容創(chuàng)新與區(qū)分,只是簡單地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些許調整以微課形式展現(xiàn)出來,這種做法難以發(fā)揮微課的實際應用優(yōu)勢,導致學生對微課缺乏興趣,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2)部分思政教師沒有將微課教學與學生的實際思政學習需求相結合,缺乏對學生的情感關注,導致其設計的微課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難以發(fā)揮其應有效用。(3)部分思政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習慣等進行認真了解和深入分析,其設計的微課從內容到形式都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不能有效銜接,甚至給學生增加學習負擔,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效果難以保證。
2.部分思政教師的微課運用能力有待提高
微課對思政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其既需要思政教師具備較強的思政課教學能力,又需要思政教師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應用及互聯(lián)網信息處理能力,以此在保證思政課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真正發(fā)揮出微課對思政課教學的促進作用。然而,就目前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高校思政教師存在微課內容制作能力不足、對微課理解不夠透徹等問題,導致微課在思政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不理想。一方面,部分思政教師雖然具備良好的思政教學能力,但是對計算機、互聯(lián)網等技術掌握不夠熟練,導致其在進行微課視頻制作時常常出現(xiàn)技術問題,如:視頻聲音與視頻內容不匹配、文字排版混亂、視頻內容剪輯不連貫等,這些問題屬于微課教學視頻制作的基礎技術性問題,會直接影響微課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部分思政教師在進行微課內容制作學習時,并沒有將思政課程的獨特性質與其有效結合,導致思政課程核心思想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后收獲有限,最終影響整體思政教學效果。
3.微課教學內容設計缺乏科學性
思政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時需要對思政教學內容進行仔細研磨、認真考究,并將其中的教育精髓篩選出來,制作成內容豐富的微課視頻向學生展示,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要點,了解疑難點,明確學習重點,有效規(guī)劃學習進度。然而,部分思政教師所設計的微課還處于粗糙階段,形式表現(xiàn)隨意,內容重難點、關鍵點不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部分思政教師所設計的微課,形式比較單一,缺乏豐富性,雖然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了一些趣味性,但是整體來看并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熱情不高,學習效果難以保證。另一方面,部分思政教師所設計的微課,教學目標不突出,不但沒有對課程內容進行必要的精簡,所選的內容也常常缺乏代表性,而且所采用的展示方法也不恰當,語言敘述不夠簡練干脆,導致學生對思政微課教學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1.立足思政教師素養(yǎng),開展理論技術培訓
思政微課教學內容直接決定著微課在思政教學中的運用效果,也是確保思政微課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而思政教師作為思政微課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其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水平直接決定著其選取的思政微課教學內容的質量。另外,思政課教師的微課設計和運用能力也對微課在思政課教學中的運用效果有著重要影響。因此,要想保證微課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運用效果,高校必須重視對思政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訓。一方面,高校必須針對思政教師積極開展專業(yè)方面的培訓,要鼓勵并組織思政教師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鮮活實踐,在理論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前沿性、針對性上下功夫,提高自身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以保證其不僅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還具有扎實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從而為其能夠選取思政微課教學內容提供保證。另一方面,高校還必須針對思政教師積極開展關于微課設計和運用方面的計算機能力培訓,幫助其掌握必要的計算機操作和運用技能,以提高思政教師的微課設計、制作和運用能力,提升微課在思政教育中的運用效果。
2.重視微課內容篩選,完善微課開發(fā)制作
一方面,思政內容是思政微課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礎。優(yōu)質的思政微課內容能夠有效反映出思政教學的理論精髓、思維回路及正確觀念。因此,高校應鼓勵思政教師深挖教學內容,并給予其必要的幫助和支持,以使其能夠做好微課思政內容的篩選工作,有效提升微課內容的針對性,使微課真正能發(fā)揮出其在思政教學中的效用。另一方面,微課的開發(fā)和制作是思政微課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技術支持和必要前提。高校要重視微課的開發(fā)和制作,加強思政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力度,以保證微課制作的有效性與完善性,從而使微課在思政教學中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其應有作用。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首先,高校要聯(lián)合思政教師、專業(yè)計算機教師、網絡教育中心,以及信息宣傳部門組建一支專業(yè)的思政微課教師隊伍,針對思政微課內容的整體設計規(guī)劃、細節(jié)完善優(yōu)化、內容制作程度、設計方法的有效性與針對性等問題進行認真分析與探討,從而保證微課內容的邏輯縝密、層次分明、內容多樣、思維嚴謹,以及整體微課開發(fā)制作的科學性、合理性與系統(tǒng)性。其次,高校要鼓勵思政教師深入研究思政教材,對其進行歸納整理和細化分析,并根據微課制作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取舍,以確保制作出來的微課內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和吸收相關核心思想和重要理念。最后,在思政微課教學內容選定后,思政微課教師團隊要根據主題對信息資源進行收集整理、選擇編寫、修改制定等工作,以保證微課內容的質量,做到視頻資源短小精悍、主題突出明確、通俗易懂。值得注意的是,思政微課教師團隊在進行微課內容編寫時,還要注意結合當下新聞時事、國內外熱點等內容,將思政知識的內涵思想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開闊學生的思維視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3.創(chuàng)新教師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微課作為新型教學模式,具有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資源組成、結構“情景化”,主題突出、內容具體,成果簡化、多樣傳播,反饋及時、針對性強等特點。思政教師可以根據微課的這些特點,將其合理運用到思政課教學中,以有效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在實際教學中,首先,思政教師可以巧妙利用微課的資源組成、結構“情景化”,主題突出,內容具體,成果簡化,多樣傳播等特點,將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槌两w驗式、思維啟發(fā)式、同學討論式、任務活動式等多種形式,以此有效提升思政課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思政教師可以根據微課的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等特點,給予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和自主解決問題的時間,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再次,思政教師可以根據微課的反饋及時、針對性強等特點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這不但有助于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還有助于提升學習的學習實效。最后,思政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利用微課視頻向學生介紹名人傳記,思政主題相關電影、電視劇、歷史紀錄片等,推薦學生課下觀看,并鼓勵學生積極撰寫觀后感、閱讀心得,以此對學生進行課后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從而充分發(fā)揮微課對思政課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隨著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微”事物的不斷出現(xiàn),微時代已悄然來臨。微課作為新時代產物,正在悄悄開啟教育的“微時代”。微課作為一種信息化教學資源,其獨樹一幟的優(yōu)勢有助于思政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因此,高校應重視微課資源的建設,有效建立高校思政課微課教學的長效機制,提高微課教學的實效性。高校思政教師應立足思政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微課特點,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微課教學模式,不斷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從而使思政教學在微課的助力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劉鵬超.高校思政課微課教學的發(fā)展趨勢與實踐路徑[J].天津城建大學學報,2021(05).
[2]楊敏.微課在高校思政課中的開發(fā)和應用[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10).
[3]曾子茜.高校思政課戰(zhàn)疫微課協(xié)同開發(fā)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21(04).
[4]王玉秋,張云霞.高校思政課微課應用困境與路徑[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04).
[5]何正玲,賈傳鑫.微課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6).
[6]陳香.高校思政課微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11).
[7]王海燕.微課助力“三因”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課[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9(06).
[8]回娜.淺析高校思政課微課教學設計的誤區(qū)[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5).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i Tianm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20, China)
Abstract: It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presenting 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expanding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digital learning. As a product of the new era, micro class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educ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microlectur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Starting with the overview of microlecture, this paper defines the significance and principl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microlecture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microlecture;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teaching;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