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謝瑋丨北京報道
增額終身壽險火了。
“會長大的終身守護”“最后的保本絕唱”“時代的眼淚”“你的金融房產”“可視化存錢方案”……在各種渠道鋪天蓋地的宣傳中,增額終身壽險被冠以五花八門各種稱號。
增額終身壽險成為不少壽險公司的主力產品。中國保險業(yè)協(xié)會近期發(fā)布的報告顯示,近兩年,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占據銀保市場絕對主流地位。2021年,終身壽險在期交產品年度銷量的前十中,占了七席。
增額終身壽險之火,連保險經紀人也深有體會。
“我今年已經賣出200 多萬增額終身壽險?!泵鱽啽kU經紀公司保險經紀人王璐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直言,現在呈現出一種全民買儲蓄險的風向,或多或少都會買一些,除非壓根兒不關注理財投資的。
“我是小單多量,但有一個增員6月入職的,已經連續(xù)開了幾個300萬元的這種單。” 王璐說,“如果有300萬元投資,買房還是買增額終身壽險?退到10年前,我絕對支持你買房,但是現在時代不一樣了?!?/p>
增額終身壽險是什么?緣何引得保險消費者和險企都趨之若鶩?
不過,就這樣一款大火的產品,卻在2021年遭到銀保監(jiān)會嚴格監(jiān)管,甚至有產品陸續(xù)下架。它真的可靠嗎?
終身壽險產品,是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且保險期限為終身的人壽保險。
增額終身壽險則是指在保險合同有效期內,隨著保險年度的增加,保險金額按照約定比例遞增的一款終身壽險。
所謂“增額”,是指其身故賠付的保額是逐年增加的。盡管前期保額通常并不高,但隨著時間流逝,其保額和現金價值也會持續(xù)增長,而且前期的現金價值增長較快。
盡管它是一款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但大部分增額終身壽險可以通過減保的方式領取部分現金價值,使其具備了“理財產品”的效果。
王璐向記者展示的一份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介紹顯示,若30歲女士選擇此款保障計劃,年交保費20萬元,交費5年,共投入100萬元,第6年退??梢砸淮涡匀』?13.9萬元。如果不取出,有效保額保持每年3.5%復利遞增,隨時需要,隨時可取。
她向記者介紹,增額終身壽險的核心“奧義”是可以中途取錢出來。增額終身壽險可以隨時減保,不用固定領取多少錢,也不用固定時間領取。還可以通過“保單貸款”的方式獲得大筆現金流,解決臨時資金周轉問題。“這就是一個復利增長的資金蓄水池,前期強制儲蓄,后續(xù)可貸可取?!?/p>
而縱觀市面上多種增額終身壽險產品,投保年齡和起投門檻都很低。有產品在孩子出生滿一周即可參保,最高在75歲可投。保費方面,年交保費門檻可低至1000元。而對于保險經紀人而言,長期險銷售返傭非常高,可高達20%~40%。
正是這種實際上的“理財”效果,使得增額終身壽險脫穎而出。它鎖定長期收益、確定給付,這在“打破剛兌”和利率下行的當下,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很顯然,它迎合了人們抵抗通脹壓力的保險需求,再加上保險公司的強力推銷,所以它會火?!睂ν饨涃Q大學保險學院院長助理王國軍直言。
那么,增額終身壽險是否值得購買?
“所有的保險都具有很強的個體針對性,值不值得需要看投保人個體情況?!?王國軍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指出,所有被保險人最終都會身故,每個投保人(實際上是其受益人)都會獲得死亡保險金,區(qū)別僅在于獲得保險金時間的早晚。因此,終身壽險的互濟性比較差,而儲蓄性比較強,所以費率較高。是否合算取決于產品的預定利率與投保人自己在資本市場投資回報率的比較,如果是投連、分紅、萬能型的產品,還要加上結算利率。如果投保人自己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回報率高于保單預定利率和結算利率之和,對他而言,就不劃算;反之就劃算。
2021人身險公司銀保業(yè)務年度銷量前十位產品列表期交產品 躉交產品年年好郵保一生A款終身壽險 財富寶兩全保險(分紅型,鑫享版)南山松(鑫享版)終身壽險 盛泰兩全保險(萬能型)久安21終身壽險 聚源寶兩全保險(分紅險)鑫禧寶年金保險(尊享版) 如意福兩全保險(分紅型)臻鑫倍致終身壽險 福添利兩全保險(分紅型)傳家福終身壽險(尊享版) 鑫安兩全保險(分紅型)(C款)摯愛人生終身壽險 贏家人生終身壽險喜盈門(升級版)年金保險 龍生鴻瑞3號兩全保險(分紅型)樂盈一生終身壽險 長盈五號兩全保險(萬能型)歲歲紅兩全保險 利泰兩全保險(萬能型)圖片來源: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 2021年銀行代理渠道業(yè)務發(fā)展報告》編輯制圖:《中國經濟周刊》 采制中心
其實,增額終身壽險的“勃興”,一定程度上源于年金險的“退潮”。
2013年,增額終身壽險首次在中國市場試水。2017年,中小保險公司陸續(xù)推出增額終身壽險,但始終不敵年金類產品。
轉折點發(fā)生在2019年。當年,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完善人身保險業(yè)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形成機制及調整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即“182號文”),年金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上限正式由年復利 4.025%下調為年復利3.5%。
2020年,預定利率達4.025%的年金險陸續(xù)退市。相較而言,增值速度更快、“靈活減?!钡脑鲱~終身壽險開始嶄露頭角。
與此同時,隨著資管新規(guī)打破剛兌,銀行理財產品逐漸向凈值化轉型,且收益率一路下行。截至2021年末,理財存量整改已經完成,具有剛兌性質的保本理財清零。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增額終身壽險乘勢而起,消費者和險企都趨之若鶩。2021年,大型保險公司也相繼推出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競爭日益激烈。
目前,在上市險企中,國壽壽險、平安人壽、新華保險等均已推出增額終身壽險產品。
某壽險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則表示,今年首次在個險渠道推出增額終身壽險,目前來看銷售得非常好,對客戶也比較有吸引力,尤其是對于具有長期儲蓄需求的客戶。
中保協(xié)發(fā)布的《2021年銀行代理渠道業(yè)務發(fā)展報告》顯示,2021年,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具有的資金靈活度高。用途多樣的功能使其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占據銀保市場絕對主流地位。終身壽險占據期交產品年度銷量前十中的七席。
不過 ,“理財化”背后也暗藏風險。部分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利用減保方式實現“長險短做”,把長期產品做成了短期儲蓄,容易造成險企的現金流風險。一旦資金運用收益下降,還可能產生新的利差損風險,從而引發(fā)退保風險。
這與監(jiān)管引導發(fā)展長期產品的理念不符合。
因此,銀保監(jiān)會針對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的監(jiān)管力度也在不斷增大。
早在2020年12月31日,銀保監(jiān)會在《關于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及監(jiān)管報告報送有關問題的通報》中就提出,部分公司的終身壽險產品存在“長險短做”的問題。
通報稱:“如,復星保德信、同方全球人壽和華泰人壽報送的某終身壽險,產品可靈活減保,且無比例限制,存在長險短做風險。陽光人壽報送的某終身壽險,產品前五年退保率過高,存在長險短做風險?!?/p>
2021年6月底,銀保監(jiān)會人身險部再度發(fā)布相關通報,點名北京人壽天津分公司銷售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存在保障程度低、長險短做、變相理財等風險。
今年1月27日,銀保監(jiān)會人身險部發(fā)布《關于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稱,在產品核查中發(fā)現部分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問題。如,海保人壽、和泰人壽、橫琴人壽、華貴人壽、信美相互人壽、小康人壽報送的11款增額終身壽險增額利率超過3.5%,易與產品定價利率混淆,存在噱頭營銷風險。
2月,銀保監(jiān)會人身險部《人身保險產品“負面清單”(2022版)》正式公布,與此前相比新增9條“負面清單”,其中就包括“增額終身壽險的保額遞增比例超過定價利率,存在嚴重誤導隱患;增額終身壽險的減保比例設計不合理;加保設計存在變相突破定價利率風險”。
此后,多款“網紅”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下架,多家保險公司也對違規(guī)產品進行了設計調整。
“有些公司的增額終身壽險名不副實,掛羊頭賣狗肉,以終身壽險之名行年金險之實,甚至做成了變相的投資型險種,以投資為噱頭,這種情況為監(jiān)管部門所不容,自然應該下架?!蓖鯂娭毖?。
受疫情影響,居民消費趨于謹慎,儲蓄偏好提升,重疾險等保障型保險產品作為可選消費品短期需求減弱,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代表的儲蓄型產品需求相對提升。險企也在普遍加大以增額終身為代表的長期儲蓄型產品推動力度,使其規(guī)模不斷增長。
不過,增額終身壽險具備剛兌屬性,保障期限較長,且在利率下行期,高達3.5%左右的收益率能否長期持續(xù),會否造成險企利差損危機,也是各家險企需要思考的問題。
“現在險企很多產品實際上跟銀行的產品構成了競爭,也在談收益率。當然不是不能談收益率,但險企更重要的不是提供類儲蓄產品,這并非保險行業(yè)的行業(yè)價值和社會價值所在。”亦有資深險企人士向記者直言,“保險行業(yè)的價值在于提供風險保障,不能跟人家搶飯碗?!?/p>
在王國軍看來,雖然短期爆火,但從長期來看,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終究會回歸保險保障本源,趨于平淡。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yè)首席分析師劉欣琦團隊也認為,預計增額終身壽險將成為階段性爆款產品,而在長期利差損風險下,保險公司將調減預期收益水平。
“我們認為,在當前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增額終身壽險作為具有保證收益且長期收益可達3%以上的高度稀缺產品,預計短期受到市場追捧?!?劉欣琦說。
劉欣琦亦強調,對保險公司而言,增額終身壽險面臨較大的利差損風險,預計長期保險公司將考慮降低預定利率或降低減保權益限額等來應對利差損風險。同時,銀保監(jiān)會也在加強對于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的監(jiān)管力度,重點規(guī)范保險公司,避免銷售誤導、長險短做、利差損等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