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燕,王 珊,彭修娟,陳衍斌,劉艷紅,侯敏娜,王 青,劉 峰,*
(1.陜西國際商貿(mào)學院醫(yī)藥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2.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5)
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的新鮮或干燥塊根,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被列為上品[1],全國各地均有栽培,是我國常用的大宗中藥樹之一,應用非常廣泛,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等功效。查閱文獻發(fā)現(xiàn)[2]地黃的主要活性成分為多糖、環(huán)烯醚萜、苯乙醇苷、核苷等,其中多糖和環(huán)烯醚萜類化合物梓醇含量較高?,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3-6],地黃多糖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抗衰老、調(diào)節(jié)血糖、血脂、抗疲勞焦慮等作用。梓醇具有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骨質(zhì)疏松癥以及神經(jīng)保護等作用[7]。目前,對于地黃的提取工藝研究多以地黃多糖或梓醇為測定指標,很少以多指標聯(lián)合來考察。故本研究以地黃中多糖和梓醇的提取率為評價指標,采用響應面-滿意度函數(shù)優(yōu)化提取工藝,確定最佳工藝參數(shù),建立共提取方法,并對地黃的抗氧化活性進行研究,以期為地黃的提取及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參考依據(jù)。
1.1.1 材料
生地黃購自河南省焦作市,經(jīng)陜西中醫(yī)藥大學楊新杰教授鑒定為玄參科地黃的干燥塊根[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梓醇對照品(110808-202011,純 度≥98%)及葡萄糖對照品(110833-202008,純度≥99.8%)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乙腈、甲醇為色譜純,其它均為分析純。
1.1.2 儀器
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TU-1810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FA1004分析天平(上海力辰邦西儀器科技有限公司);XY-200粉碎機(永康市松青五金工具廠)。
1.2.1 葡萄糖標準曲線繪制
精密稱取葡萄糖對照品5 mg,置于50 mL的容量瓶,用蒸餾水溶解并定容,配制成濃度為0.10 mg/mL的葡萄糖標準溶液,吸取上述溶液2、4、6、8、10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再分別加入蒸餾水定容至刻度,即得濃度為0.02、0.04、0.06、0.08、0.10 mg/mL的標準品溶液。分別取1 mL不同濃度標準品溶液加入5%苯酚1 mL及5 mL濃硫酸振蕩均勻,80℃水浴加熱30 min后取出,放涼至室溫待測,蒸餾水為空白對照,在488.5 nm處測得吸光度值并記錄試驗數(shù)據(jù),濃度為橫坐標(X),吸光度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結果顯示,葡萄糖濃度在0.02~0.10 mg/mL時,線性關系良好,其回歸方程為Y=6.356 1X-0.025 5,相關系數(shù)R2=0.993 8。
1.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與測定
稱取適量地黃粉末,乙醇為提取溶劑,超聲提取后取濾液。濾液于4℃冰箱靜置過夜后離心,上清液減壓濃縮后的干燥物做多糖含量測定。加入適量蒸餾水將多糖溶解并定容,采用“1.2.1”項下方法測定多糖含量,計算多糖提取率。
1.3.1 色譜條件
色譜條件[8]:色譜柱Waters XBridge C18(250 mm×4.6 mm,5μm);柱溫30℃;檢測波長210 nm;流動相:乙腈/0.1%磷酸(1:99);進樣體積10μL;流速1 mL/min,對照品和樣品色譜圖如下。
圖1 梓醇對照品、地黃樣品HPLC圖譜(a為梓醇色譜峰)Fig.1 HPLC chromatogram of catalpol standard solution and Rehmannia sample(a is catalpol chromatographic peak)
1.3.2 梓醇標準曲線繪制
精密稱取梓醇對照品1 mg,用流動相定容于100 mL的容量瓶中,配制成濃度為0.01 mg/mL的標準溶液,分別移取標準溶液2、3、4、5、6、7、8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定容至刻度,按照“1.3.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以濃度(X)為橫坐標,以峰面積(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結果顯示,梓醇在濃度為0.002~0.008 mg/mL時線性關系良好,回歸方程為Y=304 693X-71 265.7,相關系數(shù)R2=0.999 2。
1.3.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與測定
按“1.2.2”項下供試品溶液的提取方法,取上清液減壓濃縮后用流動相溶解并定容,按“1.3.1”項下的色譜條件,測定梓醇含量,計算梓醇提取率。
本試驗使用控制變量法,在保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分別考察乙醇濃度(10%、20%、30%、40%、50%、60%、70%、80%)、提取時間(10、15、20、25、30、35、40、45 min)、料液比(5∶1、10∶1、15∶1、20∶1、25∶1、30∶1、35∶1、40∶1 mL/g)對同時提取地黃中多糖和梓醇提取率的影響。分別稱取8份相同質(zhì)量的地黃粉末,試驗時固定兩個單因素,考察其中一個單因素的變化對地黃多糖和梓醇提取率的影響,最終得到最佳乙醇濃度、提取時間、液料比。
1.5.1 滿意度函數(shù)
滿意度函數(shù)常常被用于多目標優(yōu)化,操作方便,運用比較廣泛,能智能反映出多因素影響下試驗設計方案的最佳結果,這種方法,是將不同響應值轉(zhuǎn)化為0到1之間的無量綱數(shù)值,可以將多響應值優(yōu)化轉(zhuǎn)變?yōu)閱雾憫祪?yōu)化,易于尋求整體最優(yōu)[9-10]。滿意度函數(shù)公式參考如下:
其中Di(Yi)為總體滿意度,Yi(x)表示對應某個響應值,Yi,min與Yi,max分別表示指標中最低與最高響應值,Wi表示權重,W1+W2+……Wn=1,設W1多糖權重,W2為梓醇權重,通過查閱相關文獻[11-12],地黃活性成分梓醇較多糖重要,故設定W1為0.4,W2為0.6。
1.5.2 響應面分析法
以地黃多糖和梓醇的提取率為指標,以單因素試驗為基礎,根據(jù)Box-Behnken中心組合設計原理,選取乙醇濃度、提取時間、液料比三因素進行響應面分析,每次試驗平行三次,取平均值。每次試驗得到的多糖及梓醇提取率根據(jù)滿意度函數(shù)轉(zhuǎn)化為總體滿意度值,對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確定地黃多糖和梓醇的最佳共提取條件并進行驗證,最終得到最佳提取工藝方案。
1.6.1 供試品溶液制備
將“1.2.2”項下得到的上清液濃縮干燥后用30%乙醇制成0.1、0.3、0.5、0.7、0.9、1.1、1.8、2.1 mg/mL的溶液,進行抗氧化活性試驗。
1.6.2 對照品溶液制備
分別稱取適量的維生素C(VC)與二丁基羥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對照品按供試品溶液同濃度配制,作為抗氧化的對照品溶液備用。
1.6.3 DPPH自由基清除率測定
精密稱取適量DPPH用無水乙醇配制成濃度為0.04 mg/mL的DPPH自由基溶液。取不同濃度的供試品溶液2.0 mL與2.0 mL的DPPH自由基溶液,在室溫下充分混合均勻,避光反應30 min后在波長為517 nm處測定混合溶液的吸光度記為Ai,樣品溶液和無水乙醇溶液的吸光度值Aj,無水乙醇和DPPH溶液吸光度值Ao,無水乙醇為空白對照,Vc及BHT溶液做陽性對照,按下列公式計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
1.6.4 ABTS自由基清除率測定
精密稱取適量的ABTS配制成10 mmol/L的溶液和濃度為4 mmol/L的過硫酸鉀溶液混合搖勻,避光放置10小時制得ABTS自由基陽離子(ABTS+)原液。取不同濃度供試品溶液各0.1 mL,同ABTS工作液3.9 mL混合后在室溫下避光反應6 min,在734 nm處測定吸光度值(A1),供試品與無水乙醇混合溶液吸光度(A2),無水乙醇做空白對照,以VC及BHT溶液做陽性對照。按下列公式計算ABTS+清除率。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采用鄧肯氏法進行顯著性分析,P<0.05為顯著性差異。所有試驗重復3次,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
2.1.1 乙醇濃度對地黃多糖及梓醇共提取的影響
圖2(a)為乙醇濃度對地黃多糖和梓醇提取率的影響。從圖中可直觀看出,隨著乙醇濃度的增加,地黃多糖的提取率逐漸下降,10%~40%之間下降的比較明顯,40%以后下降比較緩慢,說明地黃多糖在40%后的乙醇中溶出較少。但地黃梓醇提取率隨著乙醇濃度的增加有所升高,當乙醇濃度達到40%時,梓醇提取率最高,乙醇濃度40%以后梓醇提取率又緩慢下降,綜合考慮同時提取地黃中多糖和梓醇兩種有效成分,故選取30%乙醇濃度為最優(yōu)。
2.1.2提取時間對地黃多糖及梓醇共提取的影響
圖2(b)為提取時間對多糖和梓醇提取率的影響。從圖中可看出,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地黃多糖和梓醇的提取率也隨之增加,多糖和梓醇均在20 min時提取率最高,說明地黃多糖和梓醇在提取20 min時藥材內(nèi)外濃度達到平衡,故選擇提取時間20 min為最優(yōu)。
2.1.3 液料比對地黃多糖及梓醇共提取的影響
用相同的分析方法解析圖2(c)液料比對地黃多糖及梓醇共提取的影響,從圖中看出,地黃多糖和梓醇在液料比5∶1至10∶1時提取率逐漸上升,在10∶1后提取率不再有顯著提高,趨于平穩(wěn),可能在液料比10:1時,地黃多糖和梓醇幾乎提取完全,故液料比確定10∶1為最佳。
圖2 不同條件對地黃多糖及梓醇共提取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on extraction of the co-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 and catalpol yield
用響應面軟件對地黃多糖、梓醇共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在多糖(Y1)、梓醇(Y2)得率的基礎上計算總體滿意度(D)值,以D為響應值,優(yōu)化地黃多糖和梓醇的共提取條件。設計試驗方案見表1,試驗結果見表2。
表1 因素水平表Tab.1 Factors and level coding of test
表2 試驗設計方案及結果Tab.2 Experimental desig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依據(jù)Box-Behnken響應曲面法對地黃中多糖及梓醇提取率共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以滿意度為響應值,結果設計17組試驗。應用Design-Expert 1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得到了多元二次回歸模型方程:D=0.42+0.026×A+2.838×10-3×B-0.28×C-6.625×10-3×AB-0.044×AC+0.046×BC-0.010×A2-0.011×B2+0.12×C2。方程式中D為滿意度,A為乙醇濃度,B為提取時間,C為液料比。
回歸方差分析見表3,從表中可以看出P模型<0.000 1,說明模型極顯著。F失擬項=2.03>0.05,由此可見,失擬項不顯著,模型可信[13-14]。調(diào)整確定系數(shù)R2Adj=0.991 9,說明99.19%的響應值變化能夠用該模型解釋。此外,從表3可以明顯看出,各因素的一次項中只有B對響應值的影響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提取時間對多糖和梓醇提取率影響不顯著;交互項中AB對響應值影響不顯著(P>0.05),說明乙醇濃度與提取時間之間無影響。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因素與響應值間并非單純的線性關系。由一次項P值的大小可以得出各因素對響應值滿意度的影響排序為:液料比(C)>乙醇濃度(A)>提取時間(B)。
表3 方差分析表Tab.3 Regression equation analysis of variance table
使用Design-Expert 10軟件繪制而成的響應曲面及等高線圖如圖3(a~c)所示,從這些圖中可以看到3因素的最佳參數(shù)和各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從圖中可看出液料比最佳范圍為5∶1~15∶1,最佳乙醇濃度為25%~35%,最佳提取時間范圍為17~23 min。由圖3(b~c)可明顯看出,其曲面圖較陡峭,說明提取時間與液料比及乙醇濃度與液料比之間的交互作用較顯著,與表3方差分析結果相吻合。
圖3 各因素響應面與等高線分析圖Fig.3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plot analysis diagram of each factor
根據(jù)Design-Expert 10軟件對模型方程計算整理,可以得出地黃多糖和梓醇的共提取最佳提取工藝為:乙醇濃度為30%,提取時間為15.57 min,液料比為10.05∶1,在此工藝條件下,多糖提取率為17.31%,梓醇提取率為0.94%,為考慮試驗的可操作性,現(xiàn)將工藝調(diào)整為乙醇濃度30%,提取16 min,液料比10∶1,多糖提取率最高為16.15%,梓醇提取率為0.92%,分別比預測值下降1.16%與0.02%,驗證試驗結果與預測值接近,說明本研究建立的回歸模型可較好反映地黃共提取條件,優(yōu)化的工藝結果準確可行。
2.3.1 DPPH自由基清除率測定結果
圖4(a)為不同濃度地黃對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關系圖,并與Vc及BHT對照品進行對比。從圖中可以看出,不同濃度供試品對DPPH自由基清除率具有顯著性差異,隨著供試品濃度的增加對DPPH清除率也逐漸增加(P<0.05),當?shù)攸S濃度為0.3 mg/mL時,地黃對DPPH的清除率為52.16%,清除作用大于標準品抗氧化劑BHT的45.38%(P<0.05)。從圖中也可看出地黃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一直小于VC對照品,但從0.3 mg/mL后大于BHT清除率,說明地黃對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能力。
圖4 地黃對不同自由基清除率的影響Fig.4 Effects of different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rates of R.glutinosa
2.3.2 ABTS自由基清除率測定結果
圖4(b)表示不同濃度地黃對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關系圖,并與Vc、BHT對照品進行對比。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到,不同濃度地黃對ABTS自由基清除率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且清除率隨著樣品濃度的增加而逐漸增大(P<0.05),雖然從圖中也可直觀的看出Vc對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優(yōu)于地黃,但地黃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一直高于BHT(P<0.05)。故地黃對ABTS陽離子自由基也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多糖和梓醇同為地黃中的功效物質(zhì),實際操作中常對其中一種成分進行提取,同時提取地黃多糖和梓醇的文獻報道較少,故將二者同時提取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雖然地黃多糖可溶于熱水,梓醇在水中也有一定的溶解性,但由于水提液不易保存且雜質(zhì)多,故本試驗采用含水乙醇為提取溶劑,并考察了不同濃度乙醇、提取時間、液料比三種影響因素下多糖和梓醇共提取的提取率,希望能為地黃中多糖和梓醇的共提取方法提供參考,也為地黃的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價值。
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地黃對免疫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有一定調(diào)節(jié)作用,此外,還可抗衰老、降三高、抑菌、抗腫瘤,保護胃黏膜及抗胃潰瘍等作用[15]。但對于其抗氧化活性鮮少報道,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地黃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活性,且隨著濃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也隨之增加,這為地黃活性及藥理作用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地黃多糖和梓醇的活性及藥理作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科學證實,使得地黃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大。目前,地黃多糖和梓醇已應用于各種藥理、臨床及保健品領域。另一方面,由于地黃中多糖及梓醇含量均相對較低,直接食用地黃的保健和藥用效果仍相對較差。本研究的顯著特點為地黃多糖和梓醇同時提取,即可獲得提取物中較高含量的多糖和梓醇,因此,本研究所得提取物將為地黃保健品及藥品生產(chǎn)提供生產(chǎn)原料,可有效提高地黃藥效。將為地黃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