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復方甘草酸苷片聯(lián)合第二代抗組胺藥物治療慢性蕁麻疹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①

      2022-11-16 03:17:12譚曉霞李亞玲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藥學部瀘州646000
      中國免疫學雜志 2022年18期
      關鍵詞:斯汀組胺甘草酸

      譚曉霞 李 俊 李亞玲(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藥學部,瀘州 646000)

      慢性蕁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常見的皮膚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風團每天或間歇性發(fā)作,持續(xù)時間不短于6周,其發(fā)病頻率較高、病程較長、發(fā)病機制復雜且難以治愈[1]。有研究顯示,CU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一般在40~60歲達到高峰,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質量[2-4]。目前,抗組胺藥仍是CU的一線治療藥物,但其單用時難以達到理想效果。復方甘草酸苷是從中藥甘草中提取的一種復方制劑,具有抗炎止癢、調節(jié)免疫功能、護肝等作用,為臨床上抗組胺藥治療CU的常用聯(lián)合藥物之一。但該聯(lián)合用藥并未作為CU推薦的治療方案,且缺乏完善的系統(tǒng)性評價,急需要有力證據來證明其療效及安全性。為了全面客觀的評價復方甘草酸苷片(Fufang Gancaosuangan Pian,F(xiàn)GP)聯(lián)合第二代抗組胺藥治療CU的療效及安全性,筆者對該類文獻進行了Meta分析,以期為臨床醫(yī)師治療CU時聯(lián)合用藥提供循證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1.1.1 研究類型 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語種限制為中、英文。

      1.1.2 研究對象 明確診斷的CU患者,患者性別、種族、地域不限,年齡≥12歲。

      1.1.3 干預措施 對照組患者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藥(枸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嗦、咪唑斯汀、司他斯汀、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鹽酸氮罩斯汀、西替利嗪、依匹斯汀、苯磺貝他斯汀等);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服FGP。

      1.1.4 結局指標 主要結局指標:①痊愈率;②總有效率;③復發(fā)率。次要結局指標:④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臨床療效評價結合歐洲MILOR四級評分法,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計算痊愈率及總有效率[5]。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痊愈(療效指數≥90%)、顯效(療效指數60%~89%)、有效(療效指數20%~59%)、無效(療效指數<20%),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100%,以跟蹤回訪期間再次出現(xiàn)臨床癥狀或體征評價復發(fā)率,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評價安全性。

      1.1.5 排除標準 ①非RCT;②重復發(fā)表文獻;③評分、統(tǒng)計方法不同,如未將SSRI作為療效評價標準;④分組不符合納入標準,如聯(lián)合其他藥物及非常規(guī)使用第二代抗組胺藥或FGP;⑤文獻質量差、試驗數據不完整且無法聯(lián)系原作者的研究。

      1.2 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知網、維普、萬方,檢索時限自各數據庫建庫至2021年6月21日。中文檢索詞為“復方甘草酸苷”“蕁麻疹”“慢性蕁麻疹”“隨機對照”,英文檢索詞為“Compound glycyrrhizin”“Chronic Urticari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運 用 通 配符、邏輯符及范圍運算符等制定檢索式,同時手工檢索其他文獻,如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

      1.3 資料提取與質量評價

      1.3.1 文獻篩選與資料提取 由兩位評審員同時、獨立按納入與排除標準篩選文獻并提取資料,進行對比分析,期間如遇分歧,討論決定或由第三人裁決。提取信息主要包括文獻題目、第一作者、發(fā)表年份、研究的樣本量、研究對象、干預措施、療程、隨訪情況等。

      1.3.2 文獻方法學質量評價 采用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手冊對納入研究的質量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tata12.0軟件進行Meta分析。二分類變量采用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若各研究結果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I2<5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反之,若各研究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1,I2>50%),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并分析偏倚來源。采用Begg's檢驗對納入文獻的發(fā)表偏倚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納入研究基本信息 初步檢索獲得文獻1 731篇,使用EndNote剔除重復文獻176篇,閱讀題目及摘要剔除文獻930篇后得到625篇,經過逐級剔除,最終納入26篇文獻[6-31],均為中文文獻,共計2 765例患者,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文獻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Tab.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studies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圖Fig.1 Flow diagram of study screening

      2.2 納入文獻質量評價 納入的26篇文獻均為RCT,均提及“隨機”字樣,4篇文獻具體描述了隨機序列的產生,為隨機數字表法[12-13,23,26]。所有研究均未說明隨機序列的隱藏,評為未知風險;所有研究均未提及盲法,可認為對研究者及受試者實施盲法與否對于結果的影響未可知,評為未知風險,對結果評價者可能存在影響,評為高風險。所有文獻無數據不全,無選擇性報道,無其他偏倚,評價為低風險,具體見圖2。

      圖2 偏倚風險圖Fig.2 Risk of bias graph

      2.3 Meta分析結果

      2.3.1 痊愈率26篇文獻均報道了痊愈率,研究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384,I2=5.5%),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6-31]。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痊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RR=1.55,95%CI(1.43,1.68),P<0.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圖3。根據研究中抗組胺藥的不同進行亞組分析顯示,咪唑斯汀[RR=1.44,95%CI(1.03,2.01),P=0.032]、地 氯 雷 他 定[RR=1.58,95%CI(1.22,2.03),P<0.001]、左 西 替 利 嗪[RR=1.40,95%CI(1.15,1.71),P=0.001]、枸地氯雷他定[RR=1.48,95%CI(1.05,2.00),P=0.024]、氯 雷 他 定[RR=2.20,95%CI(1.39,3.49),P=0.001]、西 替 利 嗪[RR=2.16,95%CI(1.62,2.88),P<0.001]、依 巴 斯 ?。跼R=1.38,95%CI(1.16,1.64),P<0.001]試驗組與對照組痊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3 實驗組與對照組痊愈率的Meta分析森林圖Fig.3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recovery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3.2 總有效率25項研究報道了總有效率,各研究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626,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6,8-31]。結果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RR=1.34,95%CI(1.28,1.40),P<0.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圖4。根據研究中抗組胺藥的不同進行亞組分析顯示,地氯雷他定[RR=1.25,95%CI(1.09,1.44),P=0.001]、左 西 替 利 嗪[RR=1.28,95%CI(1.14,1.44),P<0.001]、枸 地 氯 雷 他 定[RR=1.32,95%CI(1.12,1.56),P=0.001]、氯 雷 他 定[RR=1.55,95%CI(1.27,1.89),P<0.001]、西 替 利 嗪[RR=1.37,95%CI(1.19,1.57,P<0.001]、依巴斯?。跼R=1.39,95%CI(1.25,1.55),P<0.001]聯(lián)用復方甘草酸苷后有效率顯著提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4 實驗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的Meta分析森林圖Fig.4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3.3 復發(fā)率7篇文獻報道了復發(fā)率,各研究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84,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6,11-13,15-16,23]。結果顯示,試驗組復發(fā)率顯著低于對照組[RR=0.23,95%CI(0.16,0.35,P<0.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圖5。

      圖5 實驗組與對照組復發(fā)率的Meta分析森林圖Fig.5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recurrenc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3.4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1項研究報道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主要可分為5類:頭暈、頭痛、乏力嗜睡、口干、顏面水腫,但皆未影響后續(xù)用藥[8-16,18-26,28,31]。各研究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40,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RR=1.04,95%CI(0.79,1.38),P=0.76],見圖6。

      圖6 實驗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圖Fig.6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4 發(fā)表偏倚 以痊愈率為指標,運用漏斗圖檢驗發(fā)表偏倚,圖形基本對稱,提示發(fā)表偏倚較小,見圖7。

      圖7 基于痊愈率的漏斗圖Fig.7 Funnel chart based on recovery rate

      3 討論

      目前CU的治療仍以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為首選,常規(guī)劑量無效時可更換抗組胺藥物或增加劑量,以控制癥狀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但單獨使用時常難以達到理想效果,且有研究發(fā)現(xiàn)此類藥物存在藥動學、藥效學差異,可能導致療效差異和潛在毒性[32]。

      此次Meta分析結果顯示,第二代抗組胺藥物聯(lián)用復方甘草酸苷治療CU時顯著提高了痊愈率和總有效率、降低了復發(fā)率;對抗組胺藥物的不同進行亞組分析發(fā)現(xiàn)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依匹斯汀、西替利嗪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后具有更高的痊愈率、總有效率;且地氯雷他定、鹽酸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后復發(fā)率也顯著降低;試驗組與對照組在不良反應方面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①所納入的26篇文獻均針對中國人群,因此其結果在臨床應用時須考慮對其他國家人群的適用性;②鑒于兒童與成人之間在治療CU時存在差異,本研究僅納入了12歲以上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因此該結果對于12歲以下患者的療效尚不明確;③各研究組間關于CU診斷標準上存在一定差異,在計分方法上雖都參考歐洲方法[5],但在具體評分項目上存在一定差異,這些差異可能會造成研究結果的偏倚;④絕大多數研究報道了不良反應事件的類型及例數,但僅極少數研究提及用藥后患者肝腎功能的情況,這些在評價治療措施及安全性方面十分重要;⑤CU作為慢性易復發(fā)性皮膚疾病,應當重視長期觀察、隨訪在療效評估方面的作用,但只有少數研究報道了停藥后的長期隨訪情況;⑥文獻大多只提及CU,鮮有對其分型,只有9篇文獻明確提及為慢性自發(fā)性蕁麻疹,且亞組文獻少,因此需要謹慎對待此次評價結果[6,10-11,13-16,28,31]。為了更加明確療效,尚需要更多證型明確,設計嚴格、長期隨訪的高質量文獻進一步證實,期望未來的研究者們能將生活質量作為評價CU的重要指標之一,增加隨機方法、分配隱藏及盲法等的應用,從方法學上進一步提高研究質量。

      綜上所述,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二代抗組胺藥物在治療CU中體現(xiàn)出了顯著優(yōu)勢,較單獨使用抗組胺藥具有更高的痊愈率、有效率、且降低了復發(fā)率,在控制患者癥狀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上具有較好的效果,是值得臨床推薦使用的聯(lián)合用藥治療方案。

      猜你喜歡
      斯汀組胺甘草酸
      兒童醫(yī)院門診口服抗組胺藥應用情況分析
      凱帕斯汀《變奏曲》的特點及啟發(fā)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9
      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慢性濕疹56例臨床分析
      評價3種抗組胺藥治療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的療效
      甘草酸二銨對大鼠背部超長隨意皮瓣成活的影響
      炎琥寧聯(lián)合依巴斯汀片治療急性濕疹療效觀察
      依巴斯汀聯(lián)合胱氨酸、鹵米松治療斑禿療效觀察
      異甘草酸鎂對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響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復方甘草酸銨注射液中甘草酸銨含量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魚粉中組胺的含量
      阆中市| 锦州市| 开阳县| 广灵县| 房产| 曲周县| 新河县| 贞丰县| 新安县| 乳山市| 定兴县| 托里县| 鞍山市| 湄潭县| 雅江县| 浦北县| 弋阳县| 沽源县| 桂平市| 铜川市| 长泰县| 田林县| 固阳县| 赤壁市| 香格里拉县| 佛山市| 永仁县| 三明市| 潢川县| 沙雅县| 通辽市| 建湖县| 当涂县| 兖州市| 双流县| 都兰县| 海淀区| 娱乐| 哈密市| 同德县|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