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論英語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2022-11-22 12:39:30陳慶娟黃文
      教師教育論壇(普教版) 2022年2期
      關鍵詞:人本主義情感教育核心素養(yǎng)

      陳慶娟 黃文

      摘 要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英語教育的核心目標。教育發(fā)生機制涵蓋學生情感發(fā)展和認知發(fā)展,情感和認知相輔相成。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和課程思政視域下,英語教育中應凸顯情感教育,改變重知識傳授、重認知而輕情感的單向度異化教育,促進學生情感和認知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實現(xiàn)全人教育。從跨學科的角度出發(fā),英語教育中促進學生情感發(fā)展的路徑為:運用人本主義教育活動,讓學生擁有愉悅的外語學習情感體驗;改變權威型師生關系,構建“情感-交往”型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人格;教師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成長型思維。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情感教育;人本主義;積極人格;成長型思維

      中圖分類號 G6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995(2022)02-0049-03

      在教育過程中,情感和認知密不可分。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與情感發(fā)展是有機的統(tǒng)一體。情感是認知的基礎和催化劑,情感是認知和理性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情感可以促進或者抑制認知的發(fā)展,“情感是認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情感教育是語言教育應有的本質(zhì)內(nèi)涵,語言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完善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全人教育才是語言教育的終極價值。當下的英語教育,存在重知識學習積累、忽視能力素養(yǎng)發(fā)展,以及重視學生認知發(fā)展、忽視學生情感發(fā)展的傾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雖然已經(jīng)納入英語課程標準,然而將它們?nèi)谌氤B(tài)化教學的嘗試還不多,即使有成功的嘗試,也未能被廣泛地推廣。

      從情感角度來看,英語教育的重心在于看見學生,從促進人的情感發(fā)展的角度重構英語教育。英語教育要凸顯人的主體性,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賦權于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和自主性;創(chuàng)造英語教育的情感氛圍,建立“情感-交往”型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促進學生積極人格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的成長型思維。

      一、人本主義視角:開展人本主義學習活動

      人本主義學習活動,源于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將人的思想、情感和情緒置于人的整個發(fā)展的重要地位,強調(diào)人的情感發(fā)展和智力發(fā)展同樣重要。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倡全人教育,提出學習過程“全人參與”的觀點,尋求學習的個人意義;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人本主義尊重學生的個人需求和個人情感,接受學生自己對現(xiàn)實世界的理解,鼓勵學生的自我選擇和自我責任感,主張?zhí)峁┚哂姓鎸崅€人意義的學習經(jīng)驗和全人教育[2]。通過人本主義學習活動,學生能夠增強自尊心,發(fā)現(xiàn)自身長處,賞識他人優(yōu)點,洞察自我,發(fā)展友好的人際關系,意識到個人的情感、價值觀,并建立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3]。

      在語言教育中,開展人本主義教育活動的基本原則是: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賦予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和自主性;注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注重學生的情感表達,組織具有真實個人意義的學習活動。以色列心理學家費厄斯坦提出的中介理論[4],將人本主義活動運用到英語教學中,要點有:

      (1)教師必須使學生認識到學習任務的重要性、相關性;

      (2)學習者還必須意識到當前學習經(jīng)驗的深遠意義和長遠目標;

      (3)學生理解學習任務的意圖;

      (4)增強學生的勝任感;

      (5)學生能掌控、調(diào)節(jié)自身的學習、思考、行動;

      (6)學生設立合理的學習目標,并制訂計劃實現(xiàn);

      (7)滿足學生對挑戰(zhàn)的內(nèi)在需要,鼓勵他們積極尋找挑戰(zhàn);

      (8)學生能理性認識變化: 理解人的變化發(fā)展,并能識別或評估;

      (9)面對困難,樹立學生的積極信念,解決問題;

      (10)鼓勵學生互相合作,同伴合作更容易解決問題;

      (11)幫助學習者認識自身的個性、優(yōu)勢和獨特性;

      (12)幫助學習者建立屬于某個群體和某種文化的歸屬感。

      二、朱小蔓情感教育的視角:重構“情感—交往”型師生關系

      朱小蔓先生作為中國情感教育的奠基者和實踐者,提出“教育愛”,關注人的完整教育。她指出,構建“情感—交往”型師生關系,就是在教學場域里,“教師表現(xiàn)出尊重、關懷、耐心(倫理上追求完善)、寬容、欣賞、愜意(美感上追求完善)等情緒情感體驗和狀態(tài);學生體驗安全、興趣、熱愛、信任、勝任、成就、自在等情感狀態(tài)”[5]。教育的本質(zhì)是交往和互動。在“情感—交往”型課堂上,教師能夠真正地“看見”學生,“‘看見學生是教師能敏銳地意識到學生行為表現(xiàn)背后所包含的理性和道德的需求,識別并回應學生常常內(nèi)隱的情感狀態(tài)的變化及需要”[6]。

      在英語教育過程中,建立“情感—交往”型師生關系和課堂是價值理性教育的回歸,是對工具理性教育的駁斥。在工具理性教育中,沒有教育的主體,教師、學生都成了“隱形人”,他們都淪為了工具,而非具有人之尊嚴的價值主體。一個富有生命活力、充滿情感互動的課堂,要包含三個要素:教師作為真實的人、學生作為真實的人和課堂教學場域的創(chuàng)設[7]。

      構建“情感—交往”型師生關系 ,需要打破教師一言堂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多提問題。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課堂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fā)揮作用?!?/p>

      構建“情感—交往”型師生關系,教師話語也要充滿情感性、正面性和鼓勵性。英語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的語言反饋和肯定性評價。教師對學生學習努力而非天分的肯定,能促進學生努力解決困難;相反地,教師對學生的消極否定評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其自信心,從而使其放棄努力。教師用積極的語言所傳達出的對學生的關心和期待,會讓學生從內(nèi)心產(chǎn)生敬慕,有利于師生間建立起平等、和諧、信任的關系,教師才會真正成為學生心目中的良師益友,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另外,即使學生答錯了問題,教師也不要直接否定,而應使用溫和型的鼓勵性語言激勵其從別的角度思考問題。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人格特質(zhì)

      馬丁·塞利格曼等提出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三個核心內(nèi)容,即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的個體特征和積極的機構環(huán)境 。積極人格特質(zhì)包括:樂觀、希望、公平、愛、感恩、勇敢、謙遜、仁慈、寬容、善良、同情心、自尊心、慷慨、自律、堅持、信念等積極品質(zhì)[8],是人性中美好的、正面的品質(zhì)和優(yōu)點。語言教育要行之有效,關注情感必不可少,而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人格,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是語言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英語教育作為人文教育的基礎學科,擁有培養(yǎng)學生積極人格的豐富素材。教師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使得“培養(yǎng)學生積極人格”的教學目標顯性化,日積月累,學生就會感受到積極人格的力量并內(nèi)化于心。英語文化中,優(yōu)秀文學影視作品不勝枚舉,眾多的文學影視人物更是耳熟能詳?;夜媚锏纳屏己陀赂?、魯濱孫孤島上求生的堅定和足智多謀、富蘭克林的自律、勤奮、電影《肖生克的救贖》里主人公的永不放棄等,都可作為英語教育的素材,來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人格。

      另外,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人格特質(zhì),教師本人也要成為榜樣。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也是學生的精神導師、品格塑造者和靈魂建造師,即“道德教師是教師的第一身份”[9]。教師的積極人格會影響學生的積極人格的形成,學生會追隨他敬愛的教師的身影,模仿之,成為之,超越之。當然,這并不是要求教師個個都要做波莉安娜,但是教師的積極人格、健康向上的人生觀,教師秉持的教學熱情、教育愛,卻是學生積極人格、形成樂觀人生觀的重要來源。正如葉瀾教授所言:“作為教師,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樣地活著,他才能對別人產(chǎn)生影響,一種使其成為人的影響。自己活得像個人,并不是說像一個圣人,而是說你很真實、很努力、有信仰,你在為這個信仰踐行。”[10]

      四、成長型思維的視角:培養(yǎng)學生的成長型思維

      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于2006年提出了固定型思維模式與成長型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的提出突破了人們對“智力是天生的、不可改變”的傳統(tǒng)慣性認知,打破了人強加于自身的另一個精神桎梏,也打破了教育界對智力崇拜的神話,給“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而取得學業(yè)成功”提供了科學依據(jù)。思維模式(mindset)是一種內(nèi)隱理論,是個體對某種特有品質(zhì)或能力的可塑性的具體信念。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認為人的智力、能力是天生的,是后天不能改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認為人的智力、能力具有可塑性,通過后天努力,智力、能力是可發(fā)展、可以培養(yǎng)的,它更看重努力而非聰明對于學業(yè)的作用。[11]成長型思維培養(yǎng)了“一種對實踐和學習的更健康的態(tài)度,一種對反饋的渴望,一種更強的應對挫折的能力”。兩種思維模式的區(qū)別具體見表1[12]。

      由表1中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對比,不難看出:成長型思維模式將學生的情感從認知的獨斷和操縱中解放出來:代表認知的智力并不能獨斷地決定人的全部發(fā)展;人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的態(tài)度、信念、努力才最重要,才是促進智力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成長型思維將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統(tǒng)一到了一起,情感促進認知的生成,兩者相輔相成。教師要重塑學生的學習信念,幫助學生建立成長型思維,即“授人以漁”。學生擁有了成長型思維模式,他們就擁有了自信、樂觀和勇氣來應對英語學習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不會輕易退縮。培養(yǎng)學生的成長型思維,是英語教育中發(fā)展學生情感的重要途徑,也是形成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在英語教育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成長型思維,教師要學會表揚學生的努力,而非天分,因為努力是成功的保證,只有努力才可以激發(fā)天分;教師要改變學生對錯誤的消極認知,讓學生意識到錯誤是學習進步的踏腳石,是通向成功的階梯;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投入度,而非只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給予學生積極反饋,運用形成性評價。同時,教師要善用積極、鼓勵的語言來培養(yǎng)學生成長型思維。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積極的語言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積極認知和積極思維,保持開放的學習心態(tài),樹立他們勇于探索、不懼失敗、持續(xù)努力的精神,建立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例如,迪斯尼說“我們保持向前進,打開新門,嘗試新事物,因為我們是好奇的,好奇心一直引導我們走上新的道路”,可用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去探索新事物;曼德拉說“在事情還未完成之前,一切都看似不可能”,可用來應對學生對成功的疑慮和自我懷疑;文斯·隆巴迪說“你一旦學會放棄,這將成為習慣”,可用來鼓勵學生堅持努力、永不放棄等。

      (陳慶娟? 黃文,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南京 210000 )

      參考文獻:

      [1] SWAIN M.The inseparability of cognition and emo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Language Teaching,2013(2):195-207.

      [2][4] WILLIAMS M, BURDEN R.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36,69

      [3] MOSKOWITZ G.Effects of humanistic techniques on attitude, cohesiveness, and self-concept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1(1):149-157.

      [5] 朱小蔓,王平.情感教育視閾下的“情感-交往”型課堂:一種著眼于全局的新人文主義探索:一種著眼于全局的新人文主義探索[J].全球教育展望,2017(1):58-66.

      [6] VIRGINIA R,GARY D,F(xiàn)enstermacher.Manner in teaching:The study in four parts[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001(6):631-637.

      [7] 張華軍,朱小蔓.“看見”學生:情感人文取向的課堂教學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9(3):10-15.

      [8] 斯奈德,洛佩斯.積極心理學——探索人類優(yōu)勢的科學與實踐[M]. 王彥,等,譯.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53

      [9] 成尚榮.道德教師是教師的第一身份[J].中國德育,2020(5):15-19.

      [10] 葉瀾.教師不靜下來,怎么反思、怎么發(fā)展?[EB/OL].https://www.sohu.com/a/446560137_120671094,2021-01-25.

      [11] DWECK C.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M].New York:Random House Incorporated,2006:13.

      [12] 德韋克.終身成長[M].楚祎楠,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32.

      猜你喜歡
      人本主義情感教育核心素養(yǎng)
      弗洛姆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的啟蒙價值*
      心理學報(2022年2期)2022-02-17 00:52:48
      人本主義視域下的城市環(huán)境污染與治理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9:03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2:19
      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傾聽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yǎng):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宝兴县| 吉首市| 樟树市| 西贡区| 任丘市| 纳雍县| 报价| 社旗县| 石门县| 微山县| 青龙| 黔江区| 无棣县| 韶关市| 彭水| 吉林省| 屯昌县| 江北区| 铜鼓县| 屏南县| 偏关县| 察哈| 丹阳市| 克拉玛依市| 紫阳县| 类乌齐县| 辽阳县| 鄂托克前旗| 清流县| 康定县| 新巴尔虎右旗| 平陆县| 肥乡县| 乐业县| 顺义区| 昭平县| 莲花县| 龙井市| 白朗县| 电白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