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娥 白小軍
(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恩玲中學,甘肅 蘭州)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時期,該階段的學生思維逐步成熟,教師為提升學生全面素養(yǎng),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評價環(huán)節(jié)要加強重視,要有效提升評價的質量,激發(fā)學生參與信息技術課堂活動的動力。信息技術課程中知識點豐富,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意識,對信息技術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課堂中教師只有利用好課堂評價手段,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動力,才有助于實現(xiàn)高質量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課堂教學工作順利推進。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科學運用多元化評價方法,改變傳統(tǒng)單一結果性評價方式。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但從實際課堂評價的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如在評價方面及時性反饋較少的問題最為突出。教師在教學中要及時對學習的不足或優(yōu)點作出評價反饋,采用激勵性和指導性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潛力,有利于學生對后期知識的學習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而在實踐課堂教學評價方面,教師沒有及時反饋,缺乏適當評價以及鼓勵,學生無法確定自己的陳述是不是有價值的,影響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式缺乏多元。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把握好學生的個性特點,不斷優(yōu)化和更新課堂教學和評價模式,讓學生在多元的評價環(huán)境里發(fā)揮個人特點。且教學評價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素質的重要手段,但實踐中,存在著教學評價方式單調的問題,評價沒有體現(xiàn)出全面以及客觀性,學生無法獲得全面信息,這就會影響學生學習方向。討論后教師不注重對學生點評以及補充,學生被動接受來自教師的評價,評價效果沒有最大化呈現(xiàn),影響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另外,課堂教學評價沒有鮮明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是影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學活動中教師直接提出觀念以及方法,指示學生學習,直接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學生主體地位沒有鮮明地凸顯出來,也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不利于學生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教學評價,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必然會影響最終的課堂評價效果,不利于實現(xiàn)高質量課堂教學目標。
從以下構建的要求方面加強重視。
1.明確目的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要以多元化評價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這對學生學習進步有著積極意義。多元化評價體系構建較關鍵,構建時要有明確的目的,滿足教學需求以及目標。利用多元評價體系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多元化評價體系構建要有明確目的,積極改進學生課堂學習的不足,善于挖掘學生學習潛力,利用多元評價體系,促進學生高效參與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活動。
2.完善方法
信息技術課堂多元化評價體系構建,需要有完善的評價方法,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評價體系作用,最大程度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多元化評價體系構建,要明確評級的目標,全面以及準確了解學生對已知知識的理解。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面,從課后觀察以及分組討論和評價操作等方面,都要有完善的評價的方法為支持,注重信息技術知識學習全過程評價,如此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多元主體
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要有多元化評價主體參與其中,這樣有助于提升教學評價的質量。在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基礎上展開評價,能夠使評價工作開展得更為客觀全面,對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學習質量控制得更加有效。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少不了教學評價,教學評價以多元化評價方式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從而有助于實現(xiàn)高質量評價目標。
1.多元評價主體促進學生參與
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發(fā)展都相對成熟,為促進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提升學習能力,教學評價就是重要的一環(huán)。有效提升教學評價質量,以多元化評價主體參與到評價活動中去,能有效提升學生主動參與。
(1)避免教師主觀判斷。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注重突出教學評價客觀和全面性,所以評價主體多元顯得比較重要,這是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對學生的正確評價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通過鼓勵性評價、建議性評價等,讓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成功的喜悅及滿足感,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教師要注重學生間的差異性,通過真誠對話鼓勵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愿意主動參與。
(2)學生互評也比較重要,學生間的評價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效果的認識。如創(chuàng)作作品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闡述以及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學評價,指出缺點,提出學習提升之處,學生在此時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互評也能鍛煉學生交往的能力,調動學生主動參與。
(3)學生自評也是比較重要的評價形式。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對自己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習的效果展開評價,對學習當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或不足之處及時進行彌補或修訂,使其達到優(yōu)化的學習效果,這對學生學習進步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對比評價提升學生主動性
高中生在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提高學習的質量,需要從教學評價的環(huán)節(jié)加強質量控制,選擇合適的教學評價方式,才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對比性評價能對同一層次學生橫向比較,學生間實施比較性評價的方式能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蚩v向比較,結合學生表現(xiàn)進行評價,教師在對比評價的方法運用下,能夠讓學生對自身知識儲備以及能力形成客觀正確的認識,這對學生后續(xù)學習發(fā)展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如在為學生講述“用智能工具處理信息”的內容中,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可通過設計引導學生手寫輸入以及語音輸入操作,讓學生從中感受以及進行交流心得體會。學生學習過程中不管是具體性操作,或是理論知識表述都比較明確,通過對比評價的方式,讓學習能力相當?shù)膶W生主動參與交流。通過不同層次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縱向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3.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習能力
解決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教師在教學中要意識到評價的重要性,并且靈活運用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多元化教學評價的方式能適應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信息技術課程中涉及的知識點豐富,教師為提高學生的課堂知識學習效率,采取過程評價的方式,針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的過程展開評價,這樣學生各學習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勢和不足都能展現(xiàn)出來,從而能為學生學習進步打下堅實基礎。
過程性評價的方式運用,開放性特征突出,將學生主體地位鮮明體現(xiàn)出來,促進學生全面了解,有助于學生把握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學習的動力。
例如,教師在信息發(fā)布和交流知識的相關內容的講述中,讓學生上傳作品并演示,通過自身的實踐,包括找資料、查閱文獻、下載視頻、制作文件等方式,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充分展現(xiàn)主體地位,有助于學生主動探索,發(fā)揮個人特長,享受過程。同時,通過課堂上教師和同學們的反饋,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幫助學生明確認識要求,有助于優(yōu)化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評價了解自身學習的效果。
4.綜合評價提高信息素養(yǎng)
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對知點的掌握,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進步。各年段的教材具有層次性,前后緊密銜接,呈現(xiàn)了不同的學習內容,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面,需要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采取綜合性評價的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采取綜合評價的方式,針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能力的提升,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習,綜合性評價學生學習的狀況。
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信息安全與系統(tǒng)維護措施”內容中,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以及思考的動力,如你的電腦有沒有被黑客攻擊過?有沒有被病毒侵擾過?防止出現(xiàn)安全問題,主要是采取哪些方法?通過這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探究能力,然后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綜合評價。
總之,信息化時代,社會各行業(yè)對信息技術應用需求大,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比較大,信息技術課是培養(yǎng)信息技術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高中時期又是關鍵階段。信息技術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開展有趣、靈活、豐富的教學活動,確保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當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率低下是尤為突出的問題,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還需要教師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的策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多元化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要落到實處,從對比性評價以及過程性評價等落實,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從而促進學生高質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