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鳳琴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六幼兒園,甘肅 白銀)
在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中,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的培育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幼兒的特色化發(fā)展。而一直以來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的培育不被重視,尤其是特定的育兒策略存在一定的短板。鑒于此,課題組圍繞“自主探究,手腦并用”的理念來系統(tǒng)研究了幼兒自制玩具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的培育,為后續(xù)的幼兒特色化發(fā)展提供了建設性的意見。
幼兒教育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教育,因為幼兒的心理認知相對簡單,在面對生活化的學習素材的時候,他們不但需要有外在學習環(huán)境的刺激,還需要有特定的學習活動加以引導。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幼兒的常規(guī)教育中如果滲透必要的科學探究活動,如幼兒的勞動實踐和幼兒的科學文化與基礎的科學性的活動的探索就是最佳的機會。而幼兒天性喜歡探索,更喜歡刺激的、有探索性的內容。自制玩具中包含了豐富多彩的幼兒游戲元素和科學元素,因此只要為幼兒的特色化學習創(chuàng)造各種環(huán)境,尤其是定期引導他們去探索各類自制玩具,就會為其探索玩具奧秘、提煉玩具制作中包含的科學知識奠定良好基礎。
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推進,當前各個幼兒園全面探索的是幼兒園利用現(xiàn)代信息化資源和豐富多彩的特色化活動來最大化提升幼兒教育的效能。尤其圍繞五大領域的探索來提高幼兒學習、參與學習和全面發(fā)展的內部動力是當前所有幼兒園積極探索的內容。眾所周知,幼兒園的常規(guī)教育往往要圍繞幼兒的語言、健康、藝術、科學、社會這五大領域來展開探索,目的是引導幼兒認識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科學與生活發(fā)展之間的關系。而在這其中,幼兒的自制玩具在幼兒的特色化發(fā)展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為自制玩具基本上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自制玩具中包含了各類自然、社會與科學理念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幼兒自制玩具的探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自制玩具是幼兒在家長或者老師的引導下收集一些來自自然生活的素材,將這些素材發(fā)放到幼兒的手中,幼兒老師只需要給出幼兒大的方向即可,玩具的具體制作工具、具體制作過程和游戲規(guī)則與價值等都需要幼兒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從這個角度上講,優(yōu)秀的自制玩具能夠很好地提升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因為自制玩具需要幼兒結合玩具素材,不斷地去思考玩具組合和玩具把玩中的特點,這樣的過程對幼兒而言無疑能激發(fā)想象力。一旦有了一定的想象力,幼兒在應對特定的玩具的時候,他們就會將自己個性化的認知滲透進去,從而全面促進科學素養(yǎng)的培育。
目前幼兒的自制玩具包含的種類很多,包括生活玩具、游戲玩具、科學玩具以及其他各類玩具,這些玩具對于幼兒而言是興趣點所在,園本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源源不斷的自制玩具的探索機會。只要循序漸進地為幼兒的特色化發(fā)展提供各類自制玩具的探索機會,幼兒才能在不斷的實踐中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
對于有經(jīng)驗的幼兒教師而言,自制玩具的過程不是幼兒的單獨玩耍過程,而是幼兒圍繞雙向形式、多元形式的自制玩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討論各種玩具的奧秘和特點。在這些玩具的制作過程的引導下,幼兒會將自己的疑惑和全新的發(fā)現(xiàn)分享給小伙伴們,在互動解答和彼此分享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這樣的過程直接或者間接地提升了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在幼兒的特色化發(fā)展中,幼兒的科學知識積累和科學實踐探索能力的提升需要從實踐性的探索中實現(xiàn)。自制玩具的過程是一個非常美妙的過程,自然也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需要解決各種難題和問題。幼兒在自制玩具的過程中遭遇失敗的可能性較大,如若缺乏耐心并且缺乏耐挫力,就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自制玩具。另外,探索各種玩具的過程中,幼兒需要解鎖多種不同的能力,這個過程必然會讓幼兒在無意識中了解自制玩具的規(guī)則意識。
自制玩具需要結合各種科學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展開,尤其是一些規(guī)則,可以引導幼兒去設計和制作屬于自己的小玩具,但是并非每一個自制玩具都可以獨立完成。隨著難度的不斷提升,自制玩具能夠更好地提升幼兒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因為不同形式的合作探究可以非常好地引導幼兒去感悟合作與協(xié)作的快樂和自豪感。從這個角度上講,幼兒自制玩具的探索過程可以很好地提升幼兒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
鑒于上文兒童自主探究,堅持手腦并用的理念,如何利用自制玩具來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將是下面案例著重探索的議題。
例如,幼兒園可以在大班、中班、小班中開展家園自制玩具的教學活動。具體的做法如下面案例所示。
幼兒園可以在小班家長參與的情況下,讓家長與幼兒在限定的時間內共同完成一幅畫。在這幅畫中,幼兒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參考。當幼兒和家長完成圖畫后,讓幼兒自己將圖畫剪成各種小碎塊,這些小碎塊需要有清晰的邊緣,有了清晰的邊緣以后,幼兒在限定的時間內可以拼接出來整個圖畫。這樣的探索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角度分析思維和色彩辨別以及辯證對比的思維。而中班幼兒則可以用剪紙制作花樣風車,將準備好的紙張、剪刀還有畫筆等發(fā)放給幼兒,讓幼兒在家長的陪同下限定時間完成風車制作,教師隨機從他們完成的作品中選擇幾個做點評。大班幼兒則需要在家長與老師的引導下自己制作一個小水車。家長做指導,教師做引導和素材的指導,讓幼兒在整個家園科技活動中受益。
幼兒園還可以按照幼兒科學素養(yǎng)培育量表要求來設計園本化的幼兒玩具自制比賽項目。具體操作:幼兒園教師制作信息化視頻,并在幼兒園播放,里面包含自制玩具的種類、制作視頻和專家點評的內容,幼兒按照班級在幼兒園區(qū)域分組排列,大賽主持人宣布自制游戲開始,分年級和班級來進行比賽。整個比賽的過程全程錄像,教師引導幼兒開展比賽以后,隨機選取自制玩具的成果,然后幼兒園宣布本次特色玩具制作的整體情況,在積極反饋的情況下對幼兒科學素養(yǎng)的探究情況作特色化評價。
幼兒園特色玩具制作興趣小組的構建對于幼兒而言是很好的機會。幼兒園可以利用幼兒的自制風車、可以活動的小鳥以及小水車等包含豐富科學知識點的幼兒自制游戲,圍繞幼兒的年齡和學習需求來進行幼兒自制玩具興趣小組的分組。這些興趣小組可以很好地激發(fā)不同能力的幼兒參與其中。只要設計到位,幼兒可以定期參與到這些活動中,并將自主進行玩具設計的積極性和興趣很好地培養(yǎng)起來。有了老師的引導和興趣小組的激發(fā),幼兒可以經(jīng)過多個階段后形成科學素養(yǎng)。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幼兒需要定期進行小組幼兒游戲成果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從而讓幼兒自制玩具的優(yōu)勢真正體現(xiàn)出來。
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非常強大的,雖然科學實踐探究對他們而言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是只要幼兒園聯(lián)合幼兒家長做自制玩具教育的各種探究,就可以為幼兒科學素養(yǎng)的培育提供最佳的堡壘,從家園聯(lián)合、幼兒自制玩具競賽以及幼兒區(qū)域化自制玩具興趣小組的構建三個方面給出了具體的實踐策略,實現(xiàn)了幼兒自制玩具中幼兒科學素養(yǎng)的有機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