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C語言;程序設計
從目前的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效果非常突出,其在促進行業(yè)發(fā)展、改變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水平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計算機專業(yè)人才缺口較大,所以針對性的培養(yǎng)計算機人才很有必要。計算機專業(yè)是培養(yǎng)計算機人才的核心專業(yè),該專業(yè)的入門語言是C語言,學生對其理解水平與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效果存在關聯(lián),因此,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對提高學生對C語言的學習興趣以及提升C語言的教學效果非常重要。實踐表明,在C語言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有比較好的效果,因此,加強項目教學法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有顯著價值。
1概述
項目教學法是現(xiàn)階段教育實踐中被重點使用的一種方法,其具體是指.教師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來指導學生學習,并使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的教學方法。其目的是通過完整項目的實施讓學生能夠充分參與項目實踐,并在完成項目實踐的過程中融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實際動手能力等。簡而言之,有效實施項目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綜合成長。
從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過程來看,其指導理論為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在該理論下,學生熟悉的工程項目會作為先導[1]。為了讓學生對項目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教師會對項目進行分解和分析,同時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來分配項目。各個小組的學生通過項目參與和討論的方式共同完成項目實踐,教師基于學生在任務完成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這可以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簡而言之,項目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的突出差別在于前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讓學生的個性思維、想象力等得到發(fā)展,同時獲得實踐經驗,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2C語言教學面臨的問題
分析目前的教育實踐可知,大學新生對于C語言課程的整體知識面相對較窄,在C語言的學習中,如何將問題轉化為計算機可接收的模型,對初步接觸編程類語言的大學生而言,是存在一定難度的。因此,學生對學習C語言的興趣濃度會顯著下降。沒有興趣的引導,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加之學生的動手能力普遍不強,自主探究意識也不高,所以,C語言課程教學效果難以提升。
就目前的高校C語言教學來看,其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1)學生問題,學生問題主要指在教育實踐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與教師的配合效果較差,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和質量堪憂[2]:(2)教法問題,教育要講究方法,如果不能保證教學方法的科學性,那么最終的教育實效也難以保證。鑒于此,教育要結合具體的目標和要求來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3)教師問題,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課堂掌控能力以及對學生的吸引力等均會對最終的教育結果產生影響?,F(xiàn)階段,C語言教學中的教師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要在實踐中解決相關問題。
3C語言教學中的項目選擇與設計
由于C語言是大學新生首先接觸的編程語言,在利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工作時,必須對項目的選擇做綜合思考。結合實踐來看,選擇的項目不能太難,同時選擇項目時要根據(jù)課程的進度來對不同時期的項目做界定。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使用中,一方面需要考慮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另一方面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考量,盡量以現(xiàn)實生活中比較容易理解的內容作為教學項目?;谏鲜鲈瓌t,教師需要在項目選擇時做綜合考量,即項目要與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編程能力匹配[3]。如果項目太大、太難,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這對教學工作的持續(xù)性開展是很不利的??傮w而言,在選擇項目時,要盡可能地與教材中的知識點保持關聯(lián),要依據(jù)“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以及專業(yè)特點來選擇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項目。循環(huán)結構項目符合上述要求,可以在C語言教學中進行利用??紤]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在循環(huán)結構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跟進指導。
4項目教學法的應用
分析目前的教學實踐可知,“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涉及的知識點較多,需要學生理解的內容也較難,所以在項目教學中,需要強調的是,知識點的掌握是基礎,學生對算法的理解則是重點[4]。在選擇項目時,將涵蓋知識點較多、對算法的理解較深刻的項目作為教學項目,然后實施項目教學。這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算法構建能力、程序編寫能力,還能提升學生其他方面的素養(yǎng)。循環(huán)結構項目教學具體可以劃分為子項目選擇、計劃制定、活動探討、作業(yè)提交和交流5個階段,對每個階段的具體工作進行強調,這對發(fā)揮項目教學法的優(yōu)勢有重要意義。
4.1子項目的選擇
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循環(huán)結構項目的具體內容,對教學進度進行分析,同日寸對循環(huán)結構項目做拆解,使其形成不同的子項目。基于子項目的內容,教師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做合理調整,并在課堂上讓學生學習循環(huán)結構項目程序的制作方法,以及了解相關程序的主要內容。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對循環(huán)結構項目的子系統(tǒng)進行劃分[5]。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具體的劃分方法可以基于實際情況來選擇。比如,教師可以確定小組長,然后讓小組長招人,人數(shù)控制在5~6人:也可以基于“傳幫帶”思想直接確定小組成員。在小組劃分完成之后,教師將具體的項目作業(yè)發(fā)給每個小組的組長,然后由小組長傳達作業(yè)內容。
學生在拿到項目后,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對教師給出的項目提出自己的意見,并積極參與討論功能模塊的實現(xiàn)[6]。由于學生還處在C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因此,每個小組的項目可以保持一致。小組成員可以基于自己對項目的了解,并結合自己的喜好,來確定需要完成的子項目任務,然后對自己的子項目進行方案的研究與制定,并在課堂上和大家討論、分析。
4.2計劃制定
計劃制定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使用中是不可忽視的內容,其影響項目教學的具體周期。在開展計劃制定工作的過程中,每個小組的組長需要結合組員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小組任務計劃,同時要向教師報告。教師基于項目的內容對每一個小組的計劃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見[7]。之后,小組成員可以基于自身的子項目擬定項目實現(xiàn)計劃,并最終確定實現(xiàn)項目的方案。
4.3活動探討
活動探討是實施項目教學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旨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從活動探討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工作來看,教師需要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以及為學生展示各個模塊之間的相互關系。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交流、討論來互換模塊功能實現(xiàn)的相關內容,可以確保模塊之間程序的有效銜接。在開展活動探討日寸,學生需要對自己的模塊形成自己的思路,與小組成員相互討論,并和教師有良好互動。之后,學生就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C語言知識來對項目模塊進行完善。在遇到問題時,組員可以向其他小組成員求助,也可以向教師求助,由此,教師、學生之間能夠形成一種良好的協(xié)作、互助關系。
小組成員可以根據(jù)自己選定的子項目對程序的具體需求進行了解,同時將程序的需求記錄在筆記中。與此同時,學生還需要將自己在子項目開發(f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撰寫成報告。小組成員可以就報告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如此一來,學生對相關技術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4.4作業(yè)提交
小組成員在完成子項目后,應該及時與組長進行聯(lián)系。組長要掌握各小組成員的項目完成情況,及時匯總消息,并將不同的子項目進行整合,最終順利完成整個項目。在作業(yè)提交之前,小組長需要帶領小組成員對本組項目的功能進行完善,并在完善項目的過程中記錄遇到的問題,然后和教師進行交流,最后基于教師的建議制定并落實修改方案。
4.5交流
交流是促進學生加深理解、持續(xù)進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從具體工作的落實來看,教師可以在學生提交作業(yè)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并讓小組成員進行回答。在小組成員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其在思考和設計程序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解釋和指正,這可以讓學生獲得成長。與此同時,教師對項目完成得比較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可以增加成員的自豪感,并提升其對C語言課程的興趣。在交流階段,教師可以作為“牽頭人”引導學生之間友好交流,并在交流的過程中,使他們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也能夠看到別人的“閃光點”。這對學生彌補自身缺陷、持續(xù)提高自我有較大的價值。
5結束語
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實踐中,應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可以提升教學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高校教育中不少課程提出了實踐性要求,如“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要求掌握程序設計方法。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方法在課程教學實踐方面表現(xiàn)出不足,難以持續(xù)提升教學效果,而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使用項目教學法能夠產生積極作用。本文基于循環(huán)結構項目程序設計,對項目教學法在C語言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旨在為現(xiàn)階段的教育實踐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