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甜甜
(江蘇省南通田家炳中學,江蘇 南通 226000)
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中國迎來了新時代,作為新時代青少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從小就要給自己的人生制定一個志向。同時對社會全體人們也提出要求,主要集中在培養(yǎng)追求真理、報效祖國的志向,要求人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時刻把祖國和人民放在心中,培養(yǎng)從小聽黨的話、跟著黨走的好孩子,努力做祖國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接班者。學校體育教學也應緊跟時代步伐,將愛國主義教育貫徹到教學中去,培養(yǎng)國家需要的新時代青少年。
什么是愛國主義?它是指個人、集體對國家的一種支持、認可、自豪的態(tài)度,主要是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依存關系。集中表現(xiàn)在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為維護國家安全、祖國統(tǒng)一、富強民主奮斗終身精神。在空洞的愛國主義概念下,它其實隱射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于國家的希望——青少年,往大了說,愛國就是堅定信念擁護國家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恪守法律和道德底線、明辨是非和反對暴力,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字綱領;往小了說,愛國就是好好學習、鍛煉身體、發(fā)根圖強、尊師重長、團結有愛、吃苦耐勞、做一個五好學生。
學校體育教學是按照一定計劃和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有組織的教學過程。體育教學將學生作為主體,教師作為主導,師生共同參與的體育活動,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教授運動技術與技能,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意志、品質等。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了以下方法,僅供讀者參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以體育課堂常規(guī)來講,一般要求學生穿著運動服、運動鞋,但是體育教師上課時穿牛仔褲、皮鞋,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說服學生,所以作為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品行,給學生做表率。其次教師的思想、信念、道德觀、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個人的行為、儀容儀表等,對學生的成長有一定的影響,學生會有意無意地模仿教師的各種行為,教師的言行舉止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和感染學生。作為人民教師必須做到提高自身修養(yǎng)、注意語言形象、學識淵博、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人對事的真誠。教師每天面對學生應該做到儀表端莊、精神飽滿必須以身作則,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展現(xiàn)出積極、正義、愛國的狀態(tài),讓學生動容。
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會在課堂中采用比賽來檢測學生是否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教師用激勵競爭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等。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教學內容制定比賽,提高課堂活躍度,激發(fā)學生的鍛煉興趣。在比賽競爭中,讓學生明白勝負乃兵家常事,為比賽付出的努力遠比獲勝重要。在比賽競爭中,學生的注意力將大幅度的提升,他們保持清晰的感知、發(fā)散的思維、縝密的邏輯,遇到問題時會積極尋求解決方法。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制定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紀律、規(guī)則意識,讓學生意識做什么都是有規(guī)則的,且必須在規(guī)則的范圍內進行,否則將受到處罰或者失去比賽資格。衍射到日常生活就是法律、法規(guī),從而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培養(yǎng)遵紀守法的好學生,提高愛國主義精神。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小組為單位的比賽、競爭,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和團隊意識。比賽過程中學生會通過各種方式方法贏得比賽,這個時候就要展現(xiàn)團隊的優(yōu)勢,在團隊合作中會有一定的摩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成長,懂得謙讓并形成團隊意識。
潛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影響而發(fā)生變化。青少年階段的學生逆反心理較重、內心又比較敏感、自尊心強,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刺激。這個階段的學生,直接的說教只會讓他們更加叛逆、反感,通過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和其他教師的探討,最后總結出潛移默化的教育比直接的說教效果更好,雖然花費的時間稍長,但效果更為顯著。在常規(guī)體育課教學中,課堂常規(guī)中每節(jié)課提醒學生著裝問題、見習手續(xù)、安全提醒,漸漸的學生上課不會穿牛仔褲、皮鞋等,也會遵守課課堂秩序、規(guī)則等。在每次課程導入的時候,教師都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不經(jīng)意地流露出愛國思想、道德法律、團結友愛等。其實教師自身運動技能也是一種很好的耳濡目染,很好的榜樣,學生對體育教師的崇拜有利于體育課長的教學,學生為了和教師一樣,他們會更加認真的練習,向老師看齊、甚至超過老師。
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在內容和形式上較多樣,要求教師要對每級的體育與健康教材都要全面了解,明確教學內容與重難點。作為一線教師直接面對學生,要充分了解當前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狀況,最大程度發(fā)展學生的運動技能,這就要求教師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比如運動生理學、學校心理學等等,教師在掌握豐富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要加強對教材的分析理解。教材是教學的內容參考,教師在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性別、運動能力,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在教材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對教學內容服務的拓展,對教材內容的延深,將愛國主義教育完美地融入到教材中去。這要求教師對教材不僅是“吃透”,更是加些“材料”豐富體育教學。對教材本身的探索下,拓寬思路,豐富教材內容,讓學生在德智體三方面發(fā)展,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貫徹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材是通過教學展示出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體育教學——體育課。一堂體育課表面是由學生、教師、場地、器材共同組成,其實一堂體育課包含的很多。上課前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情況、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上課的重點與難點、學習的目標、教學方法、組織的方法等等,這就要求教師需提前備課。所謂的備課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所做的一切準備性工作。比如,上課前需要的教學內容、課程標準,學生的男女人數(shù)、生理、心理特點,本節(jié)課需要的場地、器材,要用到的教學方法,防范等一系列思想認識上、操作行動上的準備工作。
一堂體育課的離不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需要教師提前想好、組織好,這更是要求老師提前備課,還是要備“好課”。比如在加速跑模塊教學中,老師如何體現(xiàn)愛國主義呢?首先,可以向學生普及,我國第一個參加奧林匹克的運動員——劉長春。他作為我國參加奧運會的第一人,只身一人耗時3周來到美國,長期的海上漂泊造成體能不支,但他仍然站在運動場上參加100米的比賽,此刻的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更是一個國家。蘇炳添屢次突破10秒大關,更是站在奧運會100米決賽的賽場上,他是唯一一個黃種人,他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祖國。這種的語言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后面的教學中,涉及短跑的技術動作時,可以播放蘇炳添的比賽視頻,尤其是慢動作的播放,一邊播放一邊將短跑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沖刺跑的技術動作的重難點,這樣會更加直觀。這樣的方法既做到了主觀的教學,有將愛國主義情懷融入教學中。這僅僅是一個例子,其實很有更多的方法和組織形式,只是要求教師備好課,充分了解教材與學生、要發(fā)散思維,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
體育與健康課程區(qū)別于其他課程表現(xiàn)再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場地,一般的課程學生處于教室內,體育課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室外或者空間較大的體育館;第二學生的狀態(tài),一般的課程需要學生靜下來,安靜、認真的聽講,而體育課需要學生運動起來;第三學生的學習方式,一般課程需要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體育課需要學生在學習、練習中,掌握運動技能。從學生的學習場地、狀態(tài)和方式不難看出,體育課和一般課程相比,會出現(xiàn)較多的突發(fā)事情。在一般的課程中,學生在教室里面坐著,部分教學過程學生小范圍的活動,而體育課不同,它需要學生動起來,全身心地投入到運動中去,運動負荷達到一定的要求、練習密度也要高。
愛國是每個公民需要做的事情,作為中國公民我們要堅決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四個自信。希望在下一代,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各個方面,讓新一代青少年以祖國為榮,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將愛國刻進每一個人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