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
魯迅給人起過不少綽號。魯迅的好友許壽裳說:“魯迅對人,多喜歡給予綽號,總是很有趣的。”(《亡友魯迅印象記》)
魯迅給人起綽號,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他曾給三弟周建人起過“饞人”和“眼下痣”的綽號,還把好哭鼻子的女生叫“四條”,意思是鼻涕眼淚一塊兒流。一次因為吃冰,房客沈四太太阻攔說“吃了要肚子痛”,結果魯迅遭到了母親的責罵,他便給沈四太太起了個“肚子痛”的綽號,抒發(fā)了一下小小的不滿。
諧謔輕松的綽號,在魯迅所起的綽號中占相當比例,這類綽號基本就是開玩笑,沒有惡意。
魯迅在北京大學講課時,同事中有位叫川島的青年教授,留了個學生頭,在教授群里挺扎眼,魯迅就管他叫“一撮毛”,見面時常親切地叫他“一撮毛哥哥”。
錢玄同與魯迅同門受教于章太炎,魯迅給他起過一個詼諧的綽號,叫“爬來爬去”。錢玄同與魯迅、周作人、朱蓬仙等在日本聽章太炎講國學課時,錢玄同在課余談天時說話最多,且常在席上爬來爬去,魯迅便贈以綽號“爬來爬去”。后來,魯迅把“爬來爬去”簡化成了“爬翁”。
海嬰是魯迅的愛子,魯迅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小狗屁”。這個滑稽、戲謔的綽號,浸透了魯迅的舐犢之愛。
在魯迅所起的綽號中,有一類可謂之“亦莊亦諧的綽號”,這種綽號多具有某種思想意義,耐人尋味。他給維新人物蔣智由起了一個綽號叫“無威儀”,即這種亦莊亦諧的綽號。蔣智由原本是主張反清革命的,但后來變了。一次談服裝問題,蔣竟夸贊清朝的紅纓帽有威儀,而嫌自己戴的西式禮帽無威儀,后來他又主張君主立憲。魯迅不滿蔣智由的倒退,于是便把“無威儀”作為綽號送給了他。
魯迅曾給翻譯家嚴復起過兩個綽號,一個是諧謔輕松的,叫“嚴不佞”,一個是亦莊亦諧的,叫“載飛載鳴”?!安回笔桥f時文人的一種自謙說法,謂自己不才。嚴復說話寫文時總愛說“不佞怎樣”,魯迅便給他起了個“嚴不佞”的綽號?!拜d飛載鳴”這個綽號應該與魯迅和章太炎對嚴復的譯文不滿有關。
章太炎曾批評嚴復的譯文說:“申夭之態(tài),回復之詞,載飛載鳴,情狀可見;蓋俯仰于桐城之道左,而未趨其庭廡者也?!保ā短孜匿洝e錄》卷二《社會通詮商兌》)這是說嚴復的譯文有八股文氣,雖學了些桐城派皮毛卻沒能登堂入室,“載飛載鳴”四個字是狀其文風。“載飛載鳴”已成了“桐城謬種”的一個符號,魯迅便把它作為綽號送給了有桐城派遺風的嚴復。
后來,有好事者把魯迅給錢玄同和嚴復起的綽號湊在一起做了一副對聯(lián):“錢玄同爬來爬去,嚴幾道載飛載鳴”,還是很有趣的。
魯迅對自己厭惡的人,有時會用綽號加以挖苦,有的綽號還起得很刻薄,例如他給史學家顧頡剛起的綽號就很刻薄。顧頡剛患有紅鼻病,魯迅就給他起了個“鼻公”的綽號,或稱“紅鼻”“鼻”。在與友人的通信中,魯迅常以“紅鼻”代稱顧頡剛,在歷史小說《故事新編·理水》里,為影射顧頡剛,塑造了一個鼻子有病的“鳥頭先生”。這種用生理缺陷起綽號的方法,當然是不厚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