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漢宮秋》的文學改造看宋元易代時期的文人精神

      2023-01-05 16:03:11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漢元帝畫工昭君

      江 潔

      (天津外國語大學 國際傳媒學院,天津 300204)

      《漢宮秋》是馬致遠在昭君遠赴匈奴和親這一史實基礎上改編而成的元代雜劇作品,該劇以漢元帝、王昭君的戀情故事為主線,主要寫昭君拒賂畫工受到中大夫毛延壽阻撓,不得相見元帝,后來因夜晚彈奏琵琶曲無意間得見元帝,二人相識、相戀,然而在胡強漢弱的背景下,卻難以相守,昭君赴匈奴和親,最后行在漢匈交界之處時,以身投黑江而死,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動人悲劇, 被焦循稱為“絕調(diào)”。他在《劇說》中給予了《漢宮秋》一劇高度的評價,認同《元曲選》將其列為第一的編排,認為“良非虛美”。

      一、昭君故事的歷史記載及文學改造

      在史傳之中,有關昭君故事的記載大都比較簡略,其中正史有《漢書》和《后漢書》,野史可參考的有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在班固《漢書》中,關于昭君的記載主要集中在《漢書·元帝紀》和《漢書·匈奴傳》之中。根據(jù)《漢書·元帝紀》中記:

      竟寧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詔曰:……呼韓邪單于不忘恩德,鄉(xiāng)慕禮義,復修朝賀之禮,……賜單于待詔披庭王檣為閼氏。[1]297

      《漢書·匈奴傳》則記載:

      竟寧元年,單于復入朝?!瓎斡谧匝栽感鰸h氏以自親。元帝以后宮良家子王墻字昭君賜單于。[1]3803

      除此之外,《漢書·匈奴傳》中還交代了昭君的結局:

      王昭君號寧胡閼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師,為右日逐王。呼韓邪立二十八年,建始二年死?!繇n邪死,雕陶莫皋立,為復株累若鞮單于?!瓘椭昀蹎斡趶推尥跽丫?,長女云為須卜居次,小女為當于居次。[1]3806-3807

      在南朝范曄編撰的《后漢書·南匈奴列傳》中,昭君故事有了進一步的具體和豐富:

      昭君字嬙,南郡人也。……昭君入宮數(shù)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為后單于閼氏焉。[2]

      東晉葛洪則在《西京雜記》中記錄了《畫工棄市》一篇,《畫工棄市》新增添了宮人賄賂畫工的情節(jié)和毛延壽的人物形象:

      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帝悔之……乃窮案其事,皆棄市。畫工有杜陵毛延壽,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陳敞,新豐劉白、龔寬……人形好丑,不逮延壽,……同日棄市。京師畫工,于是差稀。[3]

      對比《漢宮秋》與歷史本事中的昭君故事,可以看出,較之歷史,其文學改造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其一,在故事背景上,《漢宮秋》改變了漢朝與匈奴的力量對比,變歷史上“漢強胡弱”為劇中“胡強漢弱”,昭君和番這一事件也由漢王朝主動地展現(xiàn)包容友好的態(tài)度、保持兩國和平關系轉變?yōu)楸H?、挽救漢王朝基業(yè)的被迫之舉。其二,在情節(jié)上,《漢宮秋》較歷史本事增添了漢元帝遍行天下選女充盈后宮、毛延壽為呼韓邪單于獻美人圖、元帝昭君二人難舍難分、元帝深宮追思愛人等情節(jié)。其三,在人物形象上,《漢宮秋》改編了昭君的出身、地位、結局;以末本戲將元帝作為主人公,用大量的唱詞細膩、真實地表現(xiàn)了漢元帝復雜、矛盾的心理,細化了漢元帝的人物形象;將毛延壽由無足輕重的畫師變?yōu)橹写蠓?,并以受賄刷選室女、獻圖單于等典型事件突出人物形象。其四,在人物關系上,《漢宮秋》著重突出了漢元帝與王昭君帝妃之間的恩愛情深;將王昭君命運與毛延壽一系列行為緊密關聯(lián),增強了二人的矛盾沖突。

      昭君和親從歷史史實成為文學母題進行創(chuàng)作,在《漢宮秋》前就已經(jīng)多有?!稘h宮秋》在歷史本事的基礎上進行了與眾不同的生發(fā)改造,在眾多文學作品中脫穎而出,顯示出別樣的藝術風貌。而作家作為創(chuàng)作者生活在特定的時代,在作品改編重構的過程中,自然不可避免地展現(xiàn)出特定時代中社會的風貌和人的情緒心態(tài),折射出宋元易代這一特殊時期文人的思想精神。

      二、艱辛生活下敏銳的現(xiàn)實關照和大膽的批判精神

      《漢宮秋》雖然將故事背景置于漢元帝時期,然而根據(jù)《漢書》真實的歷史記載,劇作中“胡強漢弱”的故事背景并不符合歷史真實,其實際正是對現(xiàn)實中蒙古族在華夏大地上建立強大政權的曲折反映。楔子中,呼韓邪單于一出場便迫不及待展示匈奴的強盛國勢,夸耀其強大的軍事實力能夠“久居朔漠,獨霸北方”,并且“有控弦甲士百萬”。隨后更是歷數(shù)與前代和親之事,“至惠帝、呂后以來,每代必循故事,以宗女歸俺番家”,似乎在漢匈之爭中漢朝孱弱由來已久。然而,在歷史上,西漢初期“胡強漢弱”的局面在漢武帝時期發(fā)生了重大改變,武帝時期集結全國之力力抗匈奴,在漢朝將領衛(wèi)青、霍去病的大規(guī)模出擊下,再加上匈奴自己復雜的內(nèi)部矛盾,到了元帝時期,匈奴的實力已無法與漢前期相提并論。正是在這樣的情勢之下,呼韓邪單于上書漢元帝“自言愿婚漢氏以自親”,其行為中有臣服示好的意味,元帝于是才“賜單于待詔披庭王嬙為閼氏”??梢?,《漢書》中王嬙和親的目的更多是表明漢王朝對匈奴由軍事斗爭到和平共處的意愿,是漢王朝表現(xiàn)出的對于匈奴包容、友好、安撫的態(tài)度。此外,昭君本人也并非單于口中的“宗女”,而只是“待詔”。在這里,和親政策某種程度上正是漢王朝強大實力的彰顯?!稘h宮秋》中一改“漢強弱胡”的背景,把昭君和番與江山社稷存亡緊密地關聯(lián)起來,漢王朝處于“兵甲不利,又無猛將”的弱勢地位,要用堂堂后妃“割恩與他”達成交換,才能“救一國生靈之命”,這種文學演繹不僅僅是為了在創(chuàng)作上加劇情節(jié)的矛盾沖突,同時也是為了展現(xiàn)元代蒙古族統(tǒng)治的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內(nèi)心世界。

      在元代,延續(xù)了多年的科舉制度的突然改變給元初文人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蒙古族入主中華之后,漢人受到歧視、壓迫、殘害,華夏文明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千年來積累的民族優(yōu)越感、自豪感蕩然無存,元代初前八十年更是基本停止了科舉考試,其后雖然重修科舉,但是森嚴的等級制度和無理的民族歧視無處不在,這在諸如《選舉志》“試蒙古生之法宜從寬,色目生宜稍加密,漢人生則全”的記載中可以充分得到見證。此時,文人在隋唐以來一貫形成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人生規(guī)劃成為過往,殘酷的現(xiàn)實斷絕了進階仕途的道路,他們失去的不僅是參與政治決策、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機會,更現(xiàn)實的困境是,古代文人向來以讀書為業(yè),并無治理生產(chǎn)生活的經(jīng)驗和能力,一旦不能從讀書中獲得經(jīng)濟回報,就只能陷入生活貧困。然而,文人在長期儒家精神文化浸潤下所養(yǎng)成的心憂萬民、胸懷天下的道德原則,“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士人氣節(ji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進取精神,修齊治平的人生理想早已植根于他們心中,在血液里流淌,給予了宋元易代時期文人保持自我操守的勇氣、關注現(xiàn)實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感和嫉惡如仇的批判精神。

      《漢宮秋》中昭君貧苦的家庭生活、出生時母親不凡的夢境、坎坷的面君經(jīng)歷、不俗的才貌,造就了她一定的文人自我形象的象征意義。她出生在以“務農(nóng)為業(yè)”的家庭,“家貧無湊”,出生時卻有奇異之象,母親“夢月光入懷”?!霸鹿馊霊选钡膲艟碁檎丫蜗笤鎏砹思儩?、美好和神秘色彩,她受阻于毛延壽的小人行徑,不得面見君主,卻以超凡脫俗的容貌、高雅的琵琶曲打動元帝之心,成為御口親封的明妃。這樣的昭君形象,反映出文人創(chuàng)作中不可避免的“自敘傳”色彩,折射出元初文人對自身艱難生存狀態(tài)的真實感受。一方面,他們所認可的自身的才華和能力、對于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高度期許,在與殘酷現(xiàn)實的交鋒中屢屢受挫,帶來了無盡的痛苦經(jīng)歷和苦悶情緒;另一方面,即使如此,他們也沒有在復雜渾濁的世事中受到污染,或因迫害而折中妥協(xié),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仍舊以自身強大的勇氣和毅力堅持內(nèi)心的道德律。昭君的經(jīng)歷是宋元易代時期文人生活的縮影,出生時“月光入懷”、不賂畫工的純美昭君形象更是易代文人的精神榜樣和自我象征。

      《漢宮秋》借用的是漢朝昭君和親之事,真正寫的卻是元代社會現(xiàn)實生活,抒發(fā)文人胸中塊壘。也正因如此,劇中大膽的批判精神顯得更為可貴。漢元帝、毛延壽等人物形象在《漢宮秋》中都有了藝術性的再創(chuàng)造,作品對歷史的反思深度和現(xiàn)實的批判力度均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漢宮秋》將矛頭直指統(tǒng)治者和上層官吏,對于統(tǒng)治高層的貪圖享樂、尸位素餐、懦弱無能有著清醒的認識、無情的揭露、辛辣的嘲諷,劇作對漢元帝和毛延壽形象的文學改造于此有充分體現(xiàn)。在作品中,元帝作為統(tǒng)治者,一方面,對國家局勢缺乏起碼的敏銳度和判斷能力,認為“四海晏然,八方寧靜”,同時,對于朝廷文武官員能力也沒有基本認識,無識人、選賢之明,認為四海升平“皆賴眾文武扶持”“忠臣皆有用,高枕已無憂”;另一方面,元帝耽于享樂,一味沉溺于“邊塞久盟和議策,從今高枕已無憂”的滿足之中沾沾自喜,對于匈奴虎視眈眈的危機局面也視若無睹,聽信毛延壽之言遍行天下刷選秀女,“按圖臨幸”。寵愛王昭君后更是“如癡如醉,久不臨朝”,因個人情愛而誤社稷家國。除此之外,劇作創(chuàng)造性地增添了元帝被迫同意昭君和番的情節(jié)。他不但受到匈奴的威逼,甚至還受到群臣的“脅迫”,“都是些畏刀避箭的,恁不去出力,怎生教娘娘和番?”的話幾乎是哀求式地控訴,最后不得不同意“先送明妃到驛中,交付番使”,自己“親出灞陵橋,送餞一杯去”,即使做出妥協(xié)讓步,還要受到臣子的阻攔,直到說出“卿等所言,我都依著。我的意思,如何不依?”這樣的話才勉強得以送行,連元帝自己也感嘆“我那里是大漢皇帝!”在這里,元帝面對外敵幾乎是陷入束手無策、孤立無援的境地,他既無堅定的意見,也毫無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將社稷江山寄希望于賢臣名將,實在無計可施之時不得不以愛妻嫁與他人換取暫時的和平,他的“不自由”固然包含有作者的同情,卻也不能掩蓋作品中對漢元帝鮮明的批評態(tài)度。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漢宮秋》真正把作為君主的漢元帝請下了神壇,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有著世俗缺點的平凡人物,這樣的認識和批評是膽大而深刻的。劇作中元帝形象凝聚著文人批評和同情的復雜情感,借論古人古事實際包含著無盡的現(xiàn)實興亡感嘆,明確統(tǒng)治者對于國破負有責任,在深切反思中抒發(fā)了同情、追憶的情緒。

      毛延壽在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是以畫師身份出現(xiàn)的,他“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并且為同行所“不逮”,可見技藝頗高。在《畫工棄市》中,他與宮人賄賂畫工一事并無關系,也并非昭君不得面君的始作俑者?!稘h宮秋》深化了這一人物形象,增加了他貪圖賄賂點破美人圖導致昭君不能面君的情節(jié),又寫是他獻圖呼韓邪單于,才導致昭君被迫和番,將其所做作為與昭君的悲劇命運緊密聯(lián)系。他深諳官場規(guī)則、諂媚奸詐,“哄的皇帝老頭兒十分歡喜,言聽計從”,同時貪賄弄權,鮮廉寡恥,“生前只要有錢財,死后那管人唾罵”,一旦事發(fā),便逃之夭夭,賣國求榮。毛延壽的身份在《漢宮秋》中由畫工上升至“中大夫”,這樣一來,毛延壽就成為處于政權高層官員的代表,對于他的刻畫,就不再僅僅是對于畫工受賄現(xiàn)象的揭露和昭君不得面君原因的解釋,而是刻畫了整個只為謀求個人私利、致國家利益于不顧的朝廷官員群體,而他與昭君的關系則更有忠奸對立斗爭的意味,很容易將昭君不得見君的命運與忠臣能士受阻于奸臣弄權聯(lián)系起來,在宋元易代的背景之下,反映出元代文人大膽的批判精神。

      三、精神苦痛中強烈的民族意識和高揚的主體精神

      異族的統(tǒng)治給宋元易代時期的文人不僅帶來了物質(zhì)生活上的貧困,而且給他們帶來了更為沉重的精神痛苦。儒生被徹底排除在統(tǒng)治集團之外,使得他們一直以來追求的修齊治平的理想完全幻滅,高度的自我期待和無情的現(xiàn)實形成鮮明的對比;此外,在統(tǒng)治階級所推行的民族歧視政策之下,儒生社會地位一落千丈,陷入“十儒九丐”的社會底層,成為“窮酸秀才”,這種“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的人格侮辱也令一向強調(diào)自尊自重的知識分子難以接受,正是由于元初文人對于社會黑暗、人情冷暖有著充分、深刻的體會,在作品中,往往表現(xiàn)出對美好事物向往、依戀、追思的懷舊心理?!稘h宮秋》對于這對“所事兒相投”“五百載該撥下的配偶”帝妃的恩愛情深給予了細致動人的描摹,有研究者認為昭君的形象在劇中是人間的一切可擁有的美好的象征;[4]然而,美好事物終將逝去、不可追尋的苦悶又加劇了元初文人對于自我命運難以把握的濃重悲哀,這種無可奈何的心理和悲哀感傷的情緒充分表現(xiàn)在《漢宮秋》之中,作品加入元帝被迫同意昭君和親的情節(jié),又在第四折寫元帝深夜獨對孤月寒燈,睹物思人,悲情無限,渲染了濃重的悲劇氛圍。袁行霈先生的《中國文學史》認為:“環(huán)繞著漢元帝、王昭君的形象,他向人們揭示的,主要是對歷史、對人生的體悟。他通過戲劇沖突,抒發(fā)自己無法主宰命運、只能任由播弄的悲哀?!盵5]

      然而,追憶美好的懷舊心理與無可奈何的命運之感并沒有使元初文人的精神消沉下去,劇作在歷史本事的基礎上進行文學改造,不是局限在男女戀情的恩愛纏綿之中,一味抒發(fā)愛人之間離別的痛苦感傷,而是對歷史上的昭君和番故事進行全面改寫,昭君在社稷危急存亡之時顧全大局、挺身而出、舍己為國,慨然赴死,改造之后無私無畏的昭君形象充分反映出易代文人思想中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主體精神。正如孟稱舜編《古今名劇合選·酹江集》中評說第三折:“全折俱極悲壯,不似喁喁小窗前語也?!?/p>

      首先,在昭君和親的原因上,《漢宮秋》將“為個人之怨”變?yōu)椤盀閲鵀槊裰浮薄T跉v史上,昭君“求行”的原因是“入宮數(shù)歲,不得見御”,于是“積悲怨”,這里的悲怨,只是由于對自身處境不滿而產(chǎn)生的個人情緒,昭君的求行,也只是為自身求取改變現(xiàn)狀的機會。然而在《漢宮秋》中,在匈奴強于漢王朝的局勢下,昭君主動地“求行”,是在忍受了與元帝難舍難分的夫妻之情的劇烈痛苦下做出的選擇,昭君和番是為得息刀兵、國家安定,不惜拋卻闈房之情的大義之舉,昭君身上體現(xiàn)出的是拯救國家、民族、人民的自我奉獻和自我犧牲精神。其次,在昭君和親的結局上,《漢宮秋》也重新書寫了其歷史結局。劇作沒有采用《漢書·匈奴傳》中“生一男伊屠智牙師……呼韓邪死,……復株累單于復妻王昭君”的結局,也沒有采用《后漢書·南匈奴列傳》中“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為后單于閼氏焉”的記載,而是寫昭君“不肯入番,投江而死”。昭君在劇中有著鮮明的家國觀念和民族意識,正如她自己所說,她和番是為“得息刀兵”“國家大計”,她離開漢土,唯一要求是“把我漢家衣服都留下者”,并早就抱著“蒙陛下厚恩,當效一死”的準備,最終在番漢交界的黑江投江而死。

      此外,劇作還賦予了昭君鮮明的主體意識,與元帝的優(yōu)柔寡斷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在劇中,面對元帝與大臣的爭執(zhí),她以國家為重,不惜“當效一死”,忍痛主動提出“情愿和番,得息刀兵”,在黑江水畔,她假說“借一杯酒望南澆奠,辭了漢字”,借機投江而死,可以看出早就做了以死全節(jié)的準備。她不再是歷史上遵照朝廷命令嫁入匈奴的王昭君,也不再是歷史上上書元帝請求歸漢的王昭君,她和親匈奴、投江赴死都是深思熟慮后主動的選擇,這選擇從人物所處客觀環(huán)境、個人命運的角度看縱然有無可奈何的成分,但毫無疑問,真正支持昭君之愿的是家國之情、民族之義,是為國家計、為百姓計。昭君形象由“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的小兒女變?yōu)橹艺\貞一、大義凜然的女英雄,反映出宋元易代時期文人的內(nèi)心精神世界,忠于國家、忠于愛情,不事二君、不事二夫的昭君精神正是植根于他們思想深處的理想人格和不懈的精神追求。

      法國批評家丹納說:“作品的產(chǎn)生取決于時代精神和周圍的風俗?!弊鳛樵蹼s劇的代表作,《漢宮秋》以元帝與昭君的愛情為主線,細致地展現(xiàn)了美好事物艱難產(chǎn)生、逐步發(fā)展到最終消亡的全部過程,在這出淋漓盡致的愛情悲劇中,表現(xiàn)出元初文人在政策壓迫、文化沖擊下艱難的物質(zhì)生活和在無法言說的精神痛苦下困惑、迷惘、幻滅的心態(tài),以及對未來難以把握、無可奈何、進退失據(jù)的命運之惑。但同時也應當看到,這一時期的文人精神并未泯滅在現(xiàn)實的困頓中。艱辛生活下,他們?nèi)跃哂忻翡J的現(xiàn)實關照和大膽的批判精神,在精神苦痛中依舊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高揚的主體精神,即使處于社會底層,前途未卜,他們內(nèi)心深處仍然沒有放棄政治熱情和關注現(xiàn)實的社會責任感,沒有放棄民族大義和人格追求。這種精神閃爍著動人的光輝,歷久彌新,也為《漢宮秋》在眾多雜劇之中增添了與眾不同的光彩。

      猜你喜歡
      漢元帝畫工昭君
      昭君
      黃河之聲(2021年6期)2021-06-18 13:57:14
      昭君
      草原歌聲(2020年2期)2020-09-25 08:38:04
      回天乏術的傀儡皇帝
      THE WRITING ON THE WALLS
      漢語世界(2017年6期)2017-11-24 05:31:08
      ON THE WALLS
      怎樣勸人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月讀(2017年6期)2017-06-13 12:11:59
      馬皇后救人
      昭君別院
      中國三峽(2016年5期)2017-01-15 13:58:51
      新編豫劇《王昭君》之漢元帝塑造體會
      畫鬼容易
      曲沃县| 鄂尔多斯市| 内乡县| 米林县| 壶关县| 龙川县| 太仓市| 泸溪县| 辽中县| 永昌县| 安阳县| 时尚| 翼城县| 东乡县| 蓬溪县| 财经| 措勤县| 新密市| 西宁市| 太谷县| 环江| 宽甸| 任丘市| 新余市| 榆林市| 自治县| 石楼县| 娄底市| 鱼台县| 平山县| 兴国县| 永和县| 阿巴嘎旗| 化德县| 竹北市| 息烽县| 疏附县| 安丘市| 合阳县| 梁平县|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