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主題意義背景下,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用以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是英語教學的新理念,通過閱讀與寫作的有效融合提升學生英語實踐運用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本文針對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以讀促寫教學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從主題意義出發(fā),通過讀寫目標設計、興趣激發(fā)、主題語境創(chuàng)設、視聽結合、分層施教、寫練結合等方面探究小學英語以讀促寫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 小學英語;主題意義;以讀促寫;教學實踐;策略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大方面,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主要以單詞積累和口語教學為主,但這四方面相互聯(lián)系,共同作用于學生英語學習的整個過程。在主題意義背景下,引導學生借助閱讀促進寫作,積累素材以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是英語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引領下,小學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更要考慮如何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以讀促寫,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主題意義即主題思想,主要通過語言文本表達內容思想,引領英語語言學習。主題意義既是閱讀的主題思想,也是寫作圍繞的中心。主題意義與思想文化、價值觀念、情感態(tài)度都具有關聯(lián)性。探究主題意義能進一步明確主題內容、含義和方向,還能幫助梳理文章內容,使閱讀與寫作內容表達的目的性、邏輯性與方向性更清晰,同時有效保證表達內容不偏離主題思想。主題意義的把握能有效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英語理解能力的提高。
一、以讀促寫教學中存在問題分析
讀寫教學目標缺乏一致性。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大多將讀與寫分離開來進行,削弱了讀和寫的關聯(lián)性。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側重閱讀能力和技巧訓練,而忽略了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在寫作教學中,也往往過分注重作文方法的練習,而忽略了在閱讀基礎上加強寫作基本功的訓練,致使讀寫教學缺乏一致性。
讀寫過程任務分配不合理?,F(xiàn)階段,部分教師未能有效平衡閱讀和寫作時間的合理分配,留給學生寫作的時間較為倉促,致使教學成效不佳。還有部分教師對閱讀教學設置的標準較低,鋪墊也不夠完善,學生缺少閱讀素材積累與知識儲備。整個閱讀學習較為輕松,反而側重寫作的占比,學生沒有素材可用,往往導致寫作遲遲不敢下筆或者內容泛泛,徒有其表。
二、小學英語主題意義下以讀促寫教學策略
讀寫教學有效展開的前提是將閱讀與寫作貫穿在一起進行。通常學生在完成閱讀后,需要以該文章為基礎進行寫作練習,由此把握文章主旨并鍛煉寫作能力?;诖?,在實際教學中貫穿以讀促寫教學實踐策略,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明確讀寫教學目標
一切教育舉措和教學計劃都是為總體目標的達成而服務的,所以,對于小學英語課堂實踐,教者在進行讀寫教學時,首先要提出具體的教學目標,然后再以此為基點,積極利用以讀促寫的教學方法,提高寫作教學的導向性,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對于新課的教學,教師可在課前將本節(jié)課的目標、重點與讀寫教學設計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在合適的時機進行朗誦和擴寫訓練,以此保證教學方法的實效性。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也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將日常生活與英語學習相結合,借助情景演練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教學中,要求學生能看圖說話,了解交通工具與交通規(guī)則。教師提問:“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反應快的學生此時就會聯(lián)想到課文中taxi是出租車的意思,也有學生想到了自行車是bike,還有走路是go on foot。教師繼而提問:“What did you meet on the road?”不必強求用英語說出,可以讓學生用中文回答,引出traffic lights的學習內容。教師讓學生結合圖片,判斷圖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確,再借助多媒體播放紅綠燈特效,學生思考并判斷,自己應該怎么做。接下來,教師播放一段公路上行駛車輛的視頻,學生完成“How many kinds of vehicles are in the video”的課堂微任務,并以此引出本單元重點學習的交通工具英語詞匯。
在英語教學中,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設計和運用教學課件,積極組織學生參與英語教學活動。課堂上,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學生具身參與,以場景模擬演示、課堂微任務等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樣能在無形中能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貼近生活的設計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可有效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提高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3.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活化教學內容
基于主題意義創(chuàng)設語境開展以讀促寫,閱讀文章是載體,也是基礎,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綜合考慮文章蘊含的國外文化、基礎知識、語言技能等要素。通過對比總結、梳理知識框架等方式使教學更加系統(tǒng)完善。教師可采用角色扮演、情景再現(xiàn)的形式,活躍課堂氛圍,以活化教學內容,增強教學效果。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的讀寫教學應貫徹到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及課后練習的全過程中,僅靠課上的時間則遠遠不夠。
以PEP四年級上冊Unit 6 Meet my family!為例,教師率先引出學生自己的家庭成員這一話題,以此回顧與家庭有關的基礎知識。接下來借助多媒體播放各個職業(yè)工作的視頻片段,學生帶著問題探究“What occupation does your parents engage in”并小組討論,繼而以圖片配視頻的形式學習football player、nurse、doctor、farmer、cook等職業(yè)對應的單詞及發(fā)音,并學習著裝及工作內容等知識。教師還可以在角色扮演中穿插一些生活常識,如“What does the traffic police gesture mean?”“What ar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selection of football players?”等。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列舉家庭成員的職業(yè)與工作內容,并在下節(jié)課相互分享,這樣就能將課內外的學習加以聯(lián)結。
英語課堂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自由選擇和創(chuàng)設職業(yè)場景,制作簡易的道具并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設計有助于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活化教學內容,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重點知識,進一步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4.視聽結合豐富教學形式
以讀促寫教學的開展離不開視聽結合。相較于讀與寫,視聽更具形象化、具體化和生動化。小學英語教學重要的輔助工具之一就是多媒體,它具有即時交互性。教師充分借助圖文、視聽結合形式,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與PEP小學英語教材的特性相符合。
例如,PEP四年級下冊Unit 4 At the farm,教學重點是動物與植物的復數(shù)形式,重點句型為What are these?與Are these…?及其回答句式。其中的難點是sheep單復數(shù)同形,horse復數(shù)形式直接加s,potato與tomato復數(shù)形式結尾加es。教師在課前提前預留制作動物單詞單復數(shù)卡片的任務,要求一張卡片是單數(shù),另一張卡片是復數(shù),可小組合作制作。課程開始時,教師播放課件對話錄音,繼而提問:“What animals mentioned in the text appear in your cards?”此時,學生拿出對應的卡片,每拿出一張卡片,教師即組織學生讀一個單詞并問答單復數(shù)。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單詞卡片認讀,學生很快掌握新詞匯。
通過組織和開展以視聽結合等形式為主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自發(fā)學習和接受知識,真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視聽結合的教學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科普了國外文化知識,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5.分層施教增強學習效果
英語教學應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注重學生共同發(fā)展的同時,強調尊重個體的差異性,保障其均衡發(fā)展。學生的發(fā)展存在個體差異性,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閱讀完文章后,各個學生理解和掌握程度各有不同,接受知識的效果和反饋情況也不盡相同。同時,學生的個性又具有多樣性,實際的以讀促寫的教學中,除了基于主題意義外,還應考慮學生發(fā)展差異,分層次開展讀寫教學和寫作拓展,以增強學習效果。
優(yōu)秀生基礎好,學習主動性高,理解能力強,接受新知識快。老師要注重培養(yǎng)讀寫思維,從閱讀內容映射到學生自身的思想表達,并適當予以引導和建議,不僅以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為目的,更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中等生基礎尚可,學習能力較為一般,該層級的學生側重分析閱讀技巧并應用于寫作,強調詞匯、句型的應用,可以多借鑒文章思維框架再引入到寫作中,逐漸使其學會自行搭建框架。后進生基礎較弱、學習較吃力、詞匯與句型的掌握仍存在較大問題,閱讀與寫作能力弱。教師應在夯實該部分學生基礎、鞏固語法前提下,多以模仿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如簡單句式仿寫等,以此筑牢基礎,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進行分層教學,有助于增強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既能照顧到班內各個層次學生的個性差異情況,又能提高基礎較差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為基礎較好的學生優(yōu)先發(fā)展提前鋪平道路,可以使各個層次的學生獲得共同的發(fā)展平臺。
6.寫練結合強化教學反饋
和語文學科一樣,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和平時系統(tǒng)性、針對性的訓練是分不開的。將寫作與系統(tǒng)練習相結合,在長期有目標、有針對性的訓練中有效提升寫作水平。首先,通過話題續(xù)寫進行寫作訓練,提高寫作水平。話題設計是PEP教材的編寫特點,其主線圍繞實際交際能力展開,所選話題材料來源于學生實際生活,具有真實性。針對結尾留白的故事材料,可引導學生進行續(xù)寫,該方式主觀性較強,有助于學生根據(jù)個人生活實際情況發(fā)揮,以體現(xiàn)學生自身的生活態(tài)度與價值觀念。
其次,創(chuàng)造相關語境,進行話題擴寫,提高寫作水平。針對內容簡短的對話,創(chuàng)造相關語境,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再引導學生進行擴寫。在此過程中可借助現(xiàn)有詞匯、語法和句型的積累,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強化教學反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使學生在系統(tǒng)化練習中逐漸掌握英語閱讀與寫作的技巧,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從而培養(yǎng)英語寫作的濃厚興趣。
綜上所述,以主題意義為引領的英語讀寫教學,符合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方向,能夠推動英語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主題意義探究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以讀促寫的作用日益突出,在主題意義背景下開展以讀促寫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本文系2021年度廣東省中小學德育課題“基于積極情緒發(fā)展的初中班級心理團輔設計的行動研究”(項目編號:2021ZXDY092)、廣東省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yǎng)工程”2021年度專項科研項目“促進初中生積極情緒發(fā)展的心理團輔設計研究”(項目編號:BQW2021BMC024)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楊孝菊.環(huán)環(huán)相扣 以讀促寫——小學英語“以讀促寫”的教學方法探討[J].亞太教育,2022(09):97-99.
[2]張敏.小學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基礎教育課程,2020(10):53-58.
[3]劉宇婷.小學英語以讀促寫的教學實踐研究[J].智力,2020(01):151-152.
[4]王媛媛.以主題意義為引領,創(chuàng)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學園,2021,14(08):22-23.
[5]程曉堂.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41(10):1-7.
[6]李寶榮.基于主題意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路與策略[J].英語學習,2018(11):5-7.
徐曉霞? ?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南梁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