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妹 解維偉 涂亞楠 徐宏祥 鄧久帥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北京 100083)
雙語教學可以促進我國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1]。我校為了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綜合性人才,鼓勵教師開展雙語課程教學。然而,雙語教學處于初始階段[2],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由于課堂中同時使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語言工具,需要將英語教育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對于英語水平欠缺的同學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會造成不良的教學效果[3-4]。在數字經濟到來的互聯(lián)網時代,為了豐富教學資源,讓我校的優(yōu)質師資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資源得到最優(yōu)配置,在線課程在近幾年逐漸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視。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在線課程建設又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專業(yè)性在線課程建設能力不足、在線課程開發(fā)機制不健全、缺乏過程性評價機制及校際合作不足等問題[5],導致在線課程的發(fā)展較慢,難以建立完善有效的設計機制。因此,本文以分離科學與工程(雙語)為建設目標,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設計機制,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筆者2019-2020學年全面使用線上教學模式講授雙語課分離科學與工程,發(fā)現主要問題是缺乏互動與溝通,從平時作業(yè)和最終成績也可反映,學生的理解程度不夠全面。因此,2020-2022學年,筆者使用“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將線上視頻教學作為線下課堂教學的補充,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將具體模式展示如下,希望可以為優(yōu)化高等人才培養(yǎng)模式做出一定貢獻。分離科學與工程(雙語)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進度安排為:英語語音系統(tǒng)的建立、中英文系統(tǒng)講解的輸入制作視頻課件、線上線下互動式教學的開發(fā)及教學效果的完善。
在高等教育領域,分離科學與工程是化學專業(yè)必學基礎學科,其主要是基于物理化學基本原理與方法,研究純化技術、共混物質分離技術,為學生了解分離工程原理和應用提供條件。從課程內容角度看,其中包含氣體滲透、反正滲透、分離工程基本理論,以及化工生產中的提純和分離技術,探討了各種分離方法的特殊性。在課程學習中,學生可接觸先進的分離技術知識,為今后學習專業(yè)知識、職業(yè)發(fā)展打下基礎。在分離課程中,擁有大量的基礎知識點,知識應用性和理論性強,課堂案例與真實案例具有密切聯(lián)系,對學生學習和構建本課程知識體系具有積極作用。在有限的專業(yè)教學課時內,如何提升雙語課程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十分有必要。
一方面,為學校相關部門課程改革提供依據。圍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理念,推動雙語課程改革,教師可快速布置教學環(huán)境,利用教學平臺開展教學活動,如課前預習任務、課后分享答疑活動。在平臺資源和功能的支持下,學生可輕松解決課前預習問題,在線上傳作業(yè),并開展討論區(qū)交流和課后復習活動。如此,教師可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和監(jiān)管作用,結合學生自學雙語課程需求,靈活調整教學方案,加快或減緩教學進度。
第二,為學校雙語課程構建信息化體系提供借鑒。雙語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現了“教”與“學”的重組,教師可充分發(fā)揮網絡學習優(yōu)勢,解決雙語課程學習困難,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增強其協(xié)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在雙語課程混合式教學、信息化教學體系下,學生可在教師引導下互動。
第三,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學水平提升提供導向。當前,在雙語師資隊伍上,教師質量和數量很難跟上雙語教學發(fā)展步伐。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思路下,教師要全面統(tǒng)籌和設計課前、課中和課后任務目標。根據雙語課程特點,教師可搜集和制作教學微視頻,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資源保障。由此,教師可在雙語教學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養(yǎng),強化自身的專業(yè)教學能力。
第四,為學生學習雙語課程提供保障。在教師端,教師通過登錄在線作業(yè)板塊,可根據不同學生英語基礎水平,劃分小眾作業(yè)、大眾作業(yè),讓學生選擇性地完成作業(yè)。在討論區(qū),每一名學生既可成為發(fā)布問題的壇主,也可成為解決問題的答主。學生可進行即時性溝通,教師也可出現在論壇,為學生提供一些新的問題解決思路。通過團結合作、組內對話、英語溝通,學生可培養(yǎng)自身問題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經過合作學習和實踐,一部分學生可克服英語障礙,解決學習問題。
第五,促進學生形成我要學的雙語課程學習理念。在擴招背景下,部分學生英語基礎水平不高,容易對雙語課程學習出現畏懼心理。而通過引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平臺,教師可專門設置課程模塊,輔助學生課堂學習,拓展雙語課程資源,幫助學生專業(yè)課程的英語內容。同時,通過設置討論區(qū)和互動區(qū),教師可激發(fā)學生學習雙語課程的興趣,提升自主、自助學習的有效性。其中,學生可參與線上討論、線下互動,提升自身的英語翻譯能力、表達能力。
在雙語課程線上教學活動中,如何運用第二語言交流是學生面臨的主要問題。在常規(guī)的線下課堂中,教師可關注學生的肢體行為、面部表情等,并采用抽查的方式,了解翻譯和復述課程內容的情況,檢驗其是否真正理解,并適當地給予中文講解。即在線上教學活動中,上述內容很難實現。與單純的中文教學相比,教師需要采用英語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面向英文水平存在差異、班級規(guī)模大的學生,教師很難客觀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維持良好的線上教學秩序,教師通常會采用禁言功能,再加上人數規(guī)模大,無法支持全部學生開啟攝像頭,也就無法觀察到每一名學生的反應,難以判斷是否需要翻譯中文、解釋專業(yè)名詞。在線上教學課程中,在介紹完一個知識點后,教師會直接詢問學生是否理解,學生會在聊天評論區(qū)回復理解。但是,在真正抽檢活動時,部分學生難以清晰地回答授課重點,甚至不能充分理解一些句子和單詞。所以,在開展雙語課程線上教學時,如何把握學生理解和聽懂情況需要教師著重注意并解決。
在缺乏原本雙語教材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是教師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在特殊的環(huán)境或狀態(tài)下,部分學生很難領取實質性的教材。這時,若出版社不能提供線上教材或電子版本教材,學生就無法獲取原版的教材知識。由于雙語課程教材存在一定特殊性,此類教材的可替代性不強,國內諸多高校使用的是主流的原版教材。對一門雙語專業(yè)課程,獲得國際認可的教材數量往往較少,所以,真正能引入國內的雙語教材數量也不多。通常情況下,對于部分中文類課程,教師可在脫離教材的情況下進行PPT教學。但是,對雙語課程來說,原版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在學習專業(yè)術語和內容時,缺乏英文注解起到的教學效果不強,主要是由于國內學習者閱讀水平較高,更容易瀏覽和了解教材中的關鍵信息,順利理解專業(yè)課程知識。所以,在特定線上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應提前考慮并解決原本教材缺乏的問題。
分離科學與工程這門課沒有對應的雙語教材,其英文課件以英文原版書《Mineral Processing》為主,挑選其中和本專業(yè)“礦物加工工程”相關的章節(jié)進行編寫。因為,原版教材編制年代久遠,其中很多英文表達有點拗口,且難以理解,因此,課件編制過程中,既要包括《分離科學與工程》的主要內容,又要盡量使英文表述容易理解和掌握。全英文課件編制完成后,為了保障教學效果,每一頁課件下面對本頁的專業(yè)名詞給出對應的中文解釋。最后,使用專業(yè)的英語朗讀軟件,設定合適的語速,錄制對應的英文課文錄音插入課件中。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相應的英文專業(yè)詞匯和課文。
教師在課件制作好以后,開始錄制教學視頻,以10-15分鐘為一小節(jié),以電腦錄屏為主要方式錄制《分離科學與工程》每章內容,先錄制前5章(共8章)內容Introduction簡介、Size analysis粒度分析、Comminution粉碎、Gravity separation重選和Dense medium separation重介質選;制作完成以后上傳到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的在線學習課程網站,上傳內容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該網站可以同時記錄學生瀏覽學習課程的情況;要將教學視頻同時上傳到百度網盤,供上 網不方便的學生下載學習使用。
教學課件和視頻制作上傳完成以后,接下來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模式探索。之前基于《分離科學與工程》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教學的難點在于,學生對于課程理解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身的英文理解能力;學生參差不齊的英文水平限制了課程的掌握程度。單純線下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教學主體,在播放完有聲英文課件以后,主要負責講翻譯和解課件內容,尤其強調專業(yè)詞匯的理解和應用。經過2年的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發(fā)現,學生可以先通過學校的線上教學平臺對下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預習,然后,課堂上教師播放完有聲英文課件以后,讓學生來翻譯和講解內容。教師據此進行一定的改正和進一步的討論、探討和講解。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也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掌握了教學重點和中英文的專業(yè)英語。實踐證明,雖然增加了學生講解和與教師探討環(huán)節(jié),由于學生大部分都提前學習了在線課程,可以在不增加課時量地情況下按時按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我們以2020-2021學年本課程的學生考試成績?yōu)槔治鲵炞C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分離科學與工程課程分為小班教學,其中礦加2018-1,2兩個班使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而對比班礦加2018-3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教學模式。現將兩個班的考試成績作為對比(表1)。可以發(fā)現,使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班級平均分均大于80分,大于對照班的78;小于80分的人數對照班是17人。而使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班級只有12和9人,大部分學生的成績均在80以上。此外,對比課堂表現也可以發(fā)現,對于事先進行線上學習的學生,對于老師的提問回答率較高,也展現了更好的主觀參與性。因此,通過教學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獲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表1 2020-2021學年教學效果對比
本文以分離科學與工程(雙語)為建設目標,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設計機制,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進度安排為:英語語音系統(tǒng)的建立、中英文系統(tǒng)講解的輸入制作視頻課件、線上線下互動式教學的開發(fā)及教學效果的完善;通過分班教學,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教學與傳統(tǒng)線下課堂教學的期末考試成績與學生課堂表現對比,可以發(fā)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獲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