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文
土耳其發(fā)生嚴重地震造成重大傷亡,引麥廣泛關注。上世紀,土耳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最嚴重的地震發(fā)生在1939年,史稱埃爾津詹大地震。據記載,這場地震直接或間接造成3萬多人死亡,約10萬人受傷,數十萬人無家可歸,土耳其有90個村莊和15座城市幾乎被完全摧毀。這場地震的震中城市埃爾津詹完全被毀,災后人們不得不重新選址另建新城。值得稱道的是,在這場大災面前土耳其的一些囚犯積極參與救援,展現(xiàn)出人,性中光輝的一面。
美國和南非都有震感
埃爾津詹大地震發(fā)生在冬季。當地時間1939年12月27日凌晨1時57分,土耳其東北部發(fā)生里氏7.8級地震。據報道,這場地震波及范圍非常之廣,據《紐約時報》報道,地震發(fā)生時幾乎全世界都感覺到了,甚至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qū)以及非洲最南端的南非都有震感。更有甚者,倫敦的地震儀因震動劇烈發(fā)生損壞。據報道,從凌晨2時到5時,當地又發(fā)生了7次震級較高的余震。大地震對90多個村莊和十幾座城鎮(zhèn)造成毀滅性打擊。因為地震發(fā)生在深夜,很多人來不及逃跑,在熟睡中,就被倒塌的房屋砸在了里面。還有些居民穿著內衣驚慌失措地跑到房子外面,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都在劇烈顫抖。地震還造成當地一些河流泛濫,引發(fā)的洪水淹沒了一座山谷中的十幾座城鎮(zhèn)。
地震造成了慘重傷亡。據報道,第一階段的地震就造成超過8000多人死亡,到了第二天,報道的死亡人數已超過2萬人。地震造成的破壞十分慘烈。據土耳其當地報紙報道,地震造成土耳其約12萬座建筑物嚴重受損,位于震中的埃爾津詹更是幾乎整個城市被毀。一份當地報紙甚至發(fā)布消息稱,估計埃爾津詹有大約一半人口死亡。
更糟糕的是,伴隨地震的還有土耳其罕見的低溫和降雪。埃爾津詹當時夜間的最低溫度到了零下30℃。據后來的報道,死者中還包括一些地震的幸存者,他們雖僥幸躲過了被倒塌的房屋,卻因極寒不幸死去。
據記載-,地震后黑海部分區(qū)域發(fā)生了海嘯,海嘯引起的浪頭最高達到三四米,黑海東南部土耳其岸邊的海浪平均,也有1米多高。海嘯以及洪水緊跟著地震又造成一波傷亡。1940年元旦到來的時候土耳其報道的死亡人數已近3.3萬人。當年的極端天氣與強震一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有學者提出,應該以土蹴的這次強烈腹為契機,配備專人研究氣候異常與地震之間的關系,以求能夠通過及早感知氣候變化來預報地震。
囚犯參與救災展現(xiàn)人性光輝
據報道,埃爾津詹大地震的災后救援不利,也是地震造成極大人員傷亡的一項重要原因。首先,埃爾津詹當地條能第一時間組織起有效自救。報道稱,當地能夠組織救災的官員和能提供醫(yī)護救援的醫(yī)生、護士傷亡慘重,政府和醫(yī)院根本無法正常運轉。大地震發(fā)生后,土耳其國內以及國際力量也未能組織起強有力的救援。一方面,地震造成的道路損壞以及暴風雪和洪水等多重因素造成通往災區(qū)的交通徹底癱瘓,大批救援人員和應急物資無法及時運抵災區(qū)。另一方面,地震發(fā)生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火在歐洲燃起的時候,各國自顧不暇,沒有余力幫助土耳其進行救災。
危急時刻,埃爾津詹當地監(jiān)獄的囚犯們積極投身救災,展現(xiàn)出人性光輝的一面。據記載,地震時當地監(jiān)獄受災同樣嚴重,監(jiān)獄圍墻倒塌,部分牢房受損也有不少犯人死傷。但監(jiān)獄的牢房畢竟比民宅結實,很多犯人發(fā)現(xiàn)自己以這種極端方式“獲得了生命”。
此外,當時恰好有一批犯人受命在監(jiān)獄外參與一項房屋建造工程,住在臨時帳篷里的他們也毫發(fā)無損。地震后,沒有一名囚犯趁機逃跑。一位名叫伊澤特的當地檢察官將數十名囚犯召集起來,宣布將他們臨時釋放,命囚犯們去救助同胞。
據報道,這些囚犯從地震廢墟中救出了上千名幸存者,還將自己的床單、毛毯甚至囚服分給災民御寒。他們還挖出了許多遇難者的遺體,為保護遺體不受附近的野狗啃食,他們夜以繼日輪流值班用棍棒驅趕野狗……最后,檢察官清點人數時發(fā)現(xiàn),囚犯竟然一入不少。
當年,有不少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一名囚犯在接受采訪時稱:“當然不會有人逃跑。要知道,我們雖然可能是殺人犯、小偷或走私犯,但當你的國家、你的人民、你的兄弟最需要你的時候,逃避是天大的罪孽,沒有人愿意承擔這份恥辱?!痹S多媒體盛贊囚犯們在危難時刻表現(xiàn)出的人性光輝,其中一篇報道稱,“這其中有一種偉大,足以撫慰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另據報道:后續(xù)參與地震救援的還有其他從安卡拉等地的監(jiān)獄被派遣前往埃爾津詹的囚犯。第二年,土耳其大國民議會通過法案,對參與埃爾津詹大地震救援的200多名囚犯給予特赦和減刑。
埃爾津詹另建新城
1940年1月4日,當地媒體報道了土耳其時任總統(tǒng)伊斯梅特?伊諾努前往災區(qū)視察慰問的新聞。報紙刊發(fā)的照片中,一位受災的老婦人趴在總統(tǒng)胸前失聲痛哭,這種悲傷通過照片深深感染了土耳其全國人民。通過考察發(fā)現(xiàn),埃爾津詹遭到破壞的嚴重程度遠超想象,整座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
最終,土耳其政府決定將埃爾津詹的舊址完全廢棄,并在其北面規(guī)劃了一處地方建起一座全新的城市。埃爾津詹大地震也是土耳其經歷獨立戰(zhàn)爭建立共煎國后遭遇的最嚴重的一次地震,這場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壞讓人們認識到原有的建筑物遠達不到抗震要求。土耳其政府遂出臺了新的建筑抗震設防標準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預防其后發(fā)生的地震造成更大傷害。
土耳其歷史上強震多發(fā)。據記載,當地在公元115年和526年發(fā)生的大地震,均造成超過20多萬人死亡。1688年和1895年,也發(fā)生過死亡人數過萬的強震。20世紀有記載的強震則更多,除了1939年的埃爾津詹大地震,在1943年;1944年、1976年和1999年,均發(fā)生過嚴重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土耳其地震多發(fā),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相關。該國位于地質板塊交界處,很大一部分的國土處于活躍地震帶上,地質結構不穩(wě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