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菲菲 王國勝 董海麗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88醫(yī)院兒科東區(qū)(鄭州 450003)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好發(fā)于早產(chǎn)兒,具有病死率高等特點,現(xiàn)階段,臨床治療NRDS多以機械通氣為主,高頻振蕩通氣(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為其常用通氣方式之一,該方式可在改善氣壓傷基礎上有效提升氧合,增加患兒機體血氧含量[1- 2]。但由于NRDS危重性較高,單純機械通氣存在一定局限性,故多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氨溴索為一種黏液溶解藥,具有抑制氣道中黏液聚集、促進肺泡復張等作用[3]。本研究觀察氨溴索靜脈用藥聯(lián)合不同通氣方式對NRDS患兒動脈血氣等的影響。
選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月98例NRDS患兒,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男患兒25例,女患兒24例,胎齡32~36周,平均胎齡(34.97±0.50)周;出生體質量1 200~2 000 g,平均體質量(1 650±120.11)g;觀察組男患兒27例,女患兒22例,胎齡31~37周,平均胎齡(35.05±0.62)周;出生體質量1 300~2 100 g,平均體質量(1 700±115.98)g;2組患兒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納入標準: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4]中NRDS相關診斷標準:出生6~12 h內,患兒出現(xiàn)進行性呼吸困難、發(fā)紺、鼻煽、吸氣三凹征等臨床癥狀;孕產(chǎn)婦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2)排除標準:合并凝血功能、肝功能、腎功能嚴重障礙患兒;心功能不全患兒;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患兒。
2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抗感染、心電監(jiān)護、保暖、補液等。
1.3.1 對照組 采用氨溴索(峨眉山通惠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229,規(guī)格30 mg)靜脈用藥、常規(guī)機械通氣治療。將30 mg氨溴索加入10 mL葡萄糖注射液(5%)中溶解稀釋,緩慢靜脈泵注(30 min),30 mg/次,1 次/d;常規(guī)機械通氣:采用呼吸機(斯蒂芬妮型),設置呼吸機參數(shù)為:吸入氧濃度(FiO2)為40%~60%,吸氣峰壓(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為15~20 cmH2O,呼氣末正壓(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為4~6 cmH2O,呼吸頻率為40~50 次/min,根據(jù)患者氧合指數(shù)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shù)。
1.3.2 觀察組 采用氨溴索靜脈用藥、HFOV治療。氨溴索方法劑量同對照組,HFOV:初調值:設置FiO2為0.6~1.0,頻率9~13 Hz(1 Hz=60 次/min),平均氣道壓(mean airway pressure,MAP)12~15 cmH2O,偏置氣流6~8 L/min,振幅30~50 cmH2O,吸氣時間比33%。調節(jié):保持X線胸片示膈肌位于第8~9后肋水平,同時,維持床旁動脈血氣分析儀位于適當范圍,根據(jù)動脈血氣分析結果上下調節(jié)FiO2、MAP,使動脈氧分壓(PaO2)維持在50~80 mmHg,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維持在45~60 mmHg。撤機指征:生命體征、血氣指標均處于正常水平,經(jīng)皮氧飽和度>90%,通氣參數(shù)MAP降至10~15 cmH2O,F(xiàn)iO2降至0.3時仍可維持動脈血氣處于正常范圍,即可逐步撤機。2組均持續(xù)治療5 d。
治療后,患兒發(fā)紺、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氧飽和度檢測>90%為顯效;治療后,患兒發(fā)紺、呼吸困難等癥狀明顯改善,氧飽和度檢測大幅度升高但<90%為有效;治療后,患兒癥狀無明顯改善,氧飽和度檢測<70%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比較2組臨床療效。(2)比較胸部X線評分、新生兒評分(Apgar評分)。胸部X線評分:胸片兩下肺野僅可見細小顆粒影(4分),胸片透亮度降低、兩下肺野可見網(wǎng)點影(3分),胸片透亮度明顯降低、兩下肺野可見顆粒影(2分),胸片呈“白肺”、無透光度(1分),分值越低,表示患兒肺泡萎縮越嚴重;Apgar評分:包括肌張力、脈搏、反射性反應、膚色、呼吸5方面內容,分值越低,表示新生兒窒息越嚴重。(3)于治療前、治療后2 h、治療后12 h抽取2組動脈肝素鈉抗凝血3 mL,采用IRMA-SL血氣分析儀檢測動脈血氣指標,包括氧合指數(shù)(oxygenation index,OI)、PaO2、PaCO2。(4)于治療前后記錄2組呼吸力學指標,包括呼吸指數(shù)(respiratory index,RI)、呼吸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AR)、肺動態(tài)順應性(compliance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Crs)。(5)比較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死亡率。
2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93.88%高于對照組77.55%(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n=49,n(%)]
治療前,2組胸部X線評分、Apgar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胸部X線評分、Apga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胸部X線評分、Apgar評分比較 分)
治療前,2組OI、PaO2、PaCO2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2 h、治療后12 h觀察組OI、PaCO2均低于對照組,PaO2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不同時間點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RI、AR、Crs水平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RI、AR水平低于對照組,Crs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呼吸力學指標比較
表5 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死亡率比較 [n=49,n(%)]
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無差異(P>0.05),觀察組死亡率2.04%低于對照組14.29%(P<0.05),見表5。
NRDS為新生兒致死原因之一,常引發(fā)呼吸衰竭等危急癥狀,威脅患兒生命安全;因此,積極探索新型、有效治療方式,改善患兒呼吸困難等癥狀一直為臨床研究熱點[5- 6]。
目前,機械通氣為NRDS最常用治療手段之一,而常規(guī)機械通氣多采用固定通氣頻率,極易造成肺實質、氣道機械性損傷,影響治療效果。HFOV作為有一種新型通氣模式,具有一定肺保護策略,其主要可通過采用MAP支撐、充盈肺泡,使肺容量在達到最佳狀態(tài)時仍處于安全范圍,進而有效促進肺通氣血流比例改善;此外,HFOV還可充分均勻肺內氣體分布,改善肺部局部擴張,增加機體血氧含量,提升患者自主呼吸頻率[7- 9]。相關研究表明,NRDS發(fā)病機制與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密切相關[10]。氨溴索作為一種黏液溶解劑,具有合成肺泡上皮細胞、促進肺泡表面活性物質釋放等作用;其主要作用機制為:(1)通過抑制支氣管壁、氣道壁中黏液聚集,有效提升纖毛擺動頻率,促進氣道分泌物排出,進而改善氣道環(huán)境;(2)通過降低肺泡張力,促進肺泡復張,有效提升患者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風險[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胸部X線評分、Apga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聯(lián)合治療可改善患兒窒息癥狀、提升臨床療效。李艷紅[13]的研究表明,氨溴索靜脈注射可在48 h內顯著改善患兒胸部X線評分,降低NRDS致死率,迅速緩解患兒缺氧癥狀,與本研結果相一致。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OI、PaCO2、RI、A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Crs、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聯(lián)合治療可提升患兒呼吸功能、動脈血氣。分析原因在于,HFOV具有保持肺容量、氣道壓力恒定等作用,在HFOV通氣過程中,氣體振蕩受氣道阻力、氣管插管等影響逐級衰減,使得肺泡內吸氣相壓力較為恒定,從而有效避免傳統(tǒng)通氣模式所造成的肺損傷,進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其呼吸功能;陳美華[14]等研究表明,氨溴索聯(lián)合HFOV可明顯改善NRDS患兒機體氧合狀態(tài),且持續(xù)治療12 h后機體PaO2可提升至65 mmHg,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可知,氨溴索靜脈用藥聯(lián)合HFOV治療NRDS的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促進患兒呼吸功能、動脈血氣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