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在全新的教學背景下,英語教學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注重教與學的變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依托于信息技術下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能夠將學生帶入到真實的環(huán)境下,給予學生豐富的學習情感,提高其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在身臨其境之下自然而然地使用英語,學生通過實踐逐漸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比如在教學完顏色的單詞之后,老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以隨機抽取的方式展現出不同的顏色,讓學生根據屏幕當中顏色的變化說出blue、green、yellow、white等等,提高其思維的敏捷性,培養(yǎng)其語言表達能力。
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理清各個知識點,開展系統性的學習,老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并且促使其主動思考,掌握知識各層級之間的關系。比如在教學完顏色的詞匯之后,老師可以以color為核心詞,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整理出相關的詞匯,并且結合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出自己是如何繪制這份思維導圖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
教材是英語學習的主要載體,老師要認真研讀教材的內容,從中挖掘出可以用以文化教育的素材,通過中西方之間文化的對比,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讓其懂得尊重不同的文化,提高其文化自信。比如老師可以以traditional festival為主題,為學生播放中西方節(jié)日的視頻和圖片,將其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文化底蘊,體會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民族認同感,提高民族自信。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要正確的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利用信息技術為英語課堂賦能,從而更好的滿足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提高學生良好的英語水平,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溱潼中心小學 陳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