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黛 文竹
4
春風拂面、櫻花飛雪的三月里,春分之日被稱為“晝夜長度相等的日子”,也是本人用來“贊美大自然,祝福春天和珍愛生物”的日子。春分之日在1948年成了日本的法定節(jié)日,也是日本人掃墓祭祖的祭祀節(jié)日。這一天,.日本天皇會在宮中舉行“春季皇靈祭”,普通民眾會去掃墓、打掃佛龕,獻上供品,以緬懷祖先(如圖)。
在日本,春分日的前后一周叫作“春彼岸”。在佛教中,春分時太陽運行的方向被認為是從人類生活的“此岸”指向故人世界的“彼岸”。為了能夠到達“彼岸”,一邊行善一邊感謝祖先是日本人自古以來度過春分日的方式。不少日本人把掃墓當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習慣,甚至有人說,若懷.著虔誠的心去掃墓,幸福和幸運一定會降臨。
90%以上的日本人都有掃墓和祭祀祖先的經(jīng)歷,即便是孩子,也會在春分之日,和父母一起到陵園掃墓祭祖、到寺院參加法會。掃墓的意義有多大?有人認為掃墓在感謝祖先延續(xù)生命的同時,能讓人產(chǎn)生好好活在當下的自覺。也有人認為,墓地是能讓心寧靜的地方,能夠給自己留下時間思考問題、平復(fù)情緒。有網(wǎng)友表示,每年都會在春分時帶著家人掃墓,因為“掃墓是為了表達對祖先的感謝之情而進行的活動。同時也是和親戚們相聚一堂的機會。
日本一家陵園官網(wǎng)上,一篇《2023年春分掃墓注意事項》 的文章寫道:掃墓要趁天還亮的時候進行,上午是最佳時段,要注意避免下午4點以后掃墓;這天一定要以“掃墓”作為外出的目的,既不能懷著“順便”的初衷,更不能在辦完其他事情后掃墓;最好穿著顏色樸素的日常服裝,可穿休閑裝和運動鞋,切忌身著過于暴露和花哨的衣服。掃墓的流程為,先拜祖先,然后拔草、清掃墓地周圍。接下來便是祭祀祖先,其順序是給墓碑澆水、放供品、焚香、合掌行禮。墓地可供玉米餅,也可放置故人喜歡的東西。但因為供奉的香火有可能引發(fā)火災(zāi),供品也有可能被鳥類等破壞,所以掃墓者把供品撤走后再回家比較安全。如果家中供奉佛龕和佛具,春分前后要打掃清理一下,打掃時須懷著對祖先的感謝,比平時打掃得更仔細。
過去幾年里,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不少日本人在春分和盂蘭盆節(jié)無法進行掃墓。隨著日本解除疫情的緊急狀態(tài),人們才漸漸恢復(fù)了日常生活。今年,日本春分日常賞櫻花和掃墓的人數(shù)大幅增加,各地寺院也紛紛舉行了以“春季彼岸會”為主題的法事活動。也有不少日本人選擇帶著孩子親近自然,去公園欣賞春日的櫻花、牡丹,去感受春風與樹木的嫩芽,與蝴蝶等昆蟲嬉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