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芬
在幼兒時期,學前教育屬于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階段,在這個時期的兒童,每一項能力均處在剛開始養(yǎng)成的階段,因此,幼師傳授的學習知識必須要正確,這對于兒童而言至關重要。針對學前教育的兒童而言,游戲是目前學前教學措施中兒童最容易接受的一種方式,其能夠充分豐富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兒童的學習注意力,同時在新課標的改革下,體育游戲在學前教育當中得以廣泛應用,對兒童的身體予以充分鍛煉,同時還能夠在日常教學活動當中不斷滲透相關文化知識,對兒童的全面素質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對體育游戲的價值以及特征予以全面分析,以期對兒童的情感發(fā)展以及運動主動性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一、體育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價值
(一)開發(fā)幼兒體能
學前這一階段是兒童機體發(fā)育以及動作技能提升的重要時期,而體育活動可以對幼兒的身體發(fā)育以及動作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如果只是采取常規(guī)體育教學活動模式,每日機械式地進行教學活動,不利于兒童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中。而體育游戲屬于一種帶有趣味性的游戲,可以為兒童帶來快樂,充分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并且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即便是反復練習一個動作,兒童也并不會覺得枯燥,反而會覺得非常高興,在一個舒適、愉悅的氛圍下進行體育鍛煉,對兒童身體素質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
體育游戲的娛樂性以及趣味性相對比較高,并且與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相符合,因此,受到廣大兒童的一致喜愛。另外,體育游戲對兒童的情感體驗以及社會交往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在整個體育游戲期間,兒童可以在一個放松的情況下進行體育鍛煉以及學習,進而能夠緩解兒童的消極心理,讓兒童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以及感受,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促進兒童的智力發(fā)展
在學前教育這一階段,兒童的智力發(fā)育屬于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期,有關研究表明,一個8歲的兒童智力可以達到成年人的80%,學前教育大部分針對的是3-6周歲的幼兒,所以,學前教育也是兒童智力發(fā)展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并且兒童的智力開發(fā)大部分是通過游戲獲得的。另外,游戲是學前教育兒童最為喜愛和最長時間接觸的一項活動內容,利用體育游戲可以進一步開闊兒童的視野,啟發(fā)兒童的智力,對兒童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起到促進作用,并且對兒童的智力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體育游戲這一項活動要求兒童對當中的內容以及規(guī)則予以觀察以及判斷,進而對兒童的大腦以及神經予以刺激,從而對兒童的感官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提高兒童的思維能力,使兒童的語言以及動作等均可以得到多元化的發(fā)展。
二、體育游戲的特點
任何一個階段的教育問題均是最關鍵的問題,在幼兒園這一階段更是兒童各個方面啟蒙最為關鍵的一個階段,對于學前教育這一階段的兒童而言,規(guī)范以及嚴厲的教育方式是兒童目前接受不了的一種方式,反之體育游戲是學前教育當中最為基礎以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項活動,基于學前教育兒童的年齡特征,體育游戲與其他教育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體育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啟發(fā)性以及互動性的特征,在學前教育這一階段中屬于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
體育游戲趣味性這一特征是吸引兒童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即便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不太認真聽講的兒童,對于體育游戲這項活動基本上沒有辦法抗拒。因此,根據這一情況,幼師可以在體育游戲這項活動當中滲透部分教育內容,有效提升兒童對自身情況的認知。另外,啟發(fā)性指的是在體育過程當中對某一種行為以及指令均可以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有效提升兒童自身的注意力。除此之外,互動性是體育游戲這項活動當中最主要的一個內容,游戲并不是一個人的游戲,而是需要兒童之間有良好的溝通與交流,這對兒童的社交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體育游戲在學前教育當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情境,激發(fā)兒童的運動主動性
在學前教育這一階段的兒童對游戲的組織以及設計能力相對有限,因此,在這一階段的幼師必須對游戲情境進行有效把控,要按照本班級兒童的總體能力設計體育游戲的情節(jié),要適合自己班級兒童的身體成長情況,特別是體育游戲這項活動對兒童身體運動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要求,要明確掌握兒童的運動能力,選擇最為適宜的游戲予以開展。
在學前教育這一階段需要把體育游戲這項活動加上比賽模式,利用學前教育這一階段兒童的強烈好勝心,激發(fā)勝負欲,進而充分激發(fā)兒童的運動主動性。例如,拍球這一項運動,游戲開始之前,幼師需要把本班級的兒童分為兩個小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拍球個數(shù)最多的一個小組為勝出,當然幼師在分組過程中必須平衡兩個小組的綜合實力,不可以相差過于懸殊,之后幼師需要把個人能力較為突出的兒童選出來單獨進行比賽,或者把拍球這項體育活動加上一個背景故事,一組作為守關的一方,另外一組作為挑戰(zhàn)的一方,挑戰(zhàn)成功互換角色,進而充分激發(fā)兒童的集體榮譽感。
(二)創(chuàng)設體育游戲情境,促進兒童情感發(fā)展
體育游戲這項活動并不是兒童的獨角戲,而是兒童一同參與和進步的一種集體性活動,因此,在體育游戲這項活動當中的分組與合作也是兒童必須要學習的內容之一。
例如,幼師需要將兒童按照能力水平分成若干個小組,兒童根據分組結果在操場上站好,每一個小組的兒童要牢牢記住自己小組里的成員,之后把一條腿進行折疊,搭到另外一條腿的膝蓋部位,對側的手需要握住腳踝位置,單腿蹦著找尋別的小組的兒童,只能夠通過彎腿的膝蓋予以碰撞,手以及腳均不可以參與到其中,一個小組的成員可以互助“攻擊”一個成員,如果單腿落地則被判定為淘汰,規(guī)定時間內當中場上剩下的人數(shù)最多的小組勝出,或不計時的時候,堅持到最后的小組,則判定為勝利。這個體育游戲這項活動,不但能夠充分鍛煉兒童的平衡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兒童的團隊合作能力,對兒童的情感發(fā)育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營造良好的學前教育環(huán)境
首先,在學前教育這一階段,教學環(huán)境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以及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體育游戲這項活動可以對兒童的運動神經發(fā)育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兒童切實體驗到社會化的生活環(huán)境,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兒童可以更加健康地成長。所以,在學前教育這一階段,幼師需要在營造教學環(huán)境方面多加考慮。其次,幼師需要充分挖掘體育游戲當中的內涵,與其他教育形式有效結合在一起,讓體育游戲這項活動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活動場地,使體育游戲這項活動的導向性顯著提升。最后,幼師需要將體育游戲這項活動當作學前教育創(chuàng)新最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并且以體育游戲作為核心,讓兒童利用多元化教學方式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體育游戲這項活動在學前教育中屬于一個長期的教育行為,為了保證學前教育的培養(yǎng)質量,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教育機制,圍繞教學內容制定一個相對應的教育模式,增強頂層設計,積極調動多方位的教育資源,一同為學前教育服務,與此同時需要把體育游戲這項活動當作一個長效發(fā)展機制,明確人才培養(yǎng)目標,進而使體育游戲這項活動的實效性顯著提升。
(四)搜集具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
帶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是有效提升學前教育教學質量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日常教學活動期間,體育游戲這項活動的趣味性和其他相關細節(jié)均會對游戲順利進行提供助力,進而會影響到學前教育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另外,在體育游戲這項活動期間,首先,幼師需要收集與兒童興趣相符的游戲,在整個活動期間能夠按照這一要求,保證體育游戲這項活動在學前教育期間可以有理有據地進行滲透,幼師需要做好相關內容的初期篩選工作,根據兒童的性格發(fā)展特征以及關注點選擇相對應的趣味性游戲。其次,幼師在選擇體育游戲這項活動期間需要充分考慮到當?shù)氐奈幕室约暗赜蛐圆町?,選擇帶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活動,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最后,幼師應該對其他常規(guī)游戲予以創(chuàng)新與修改,進而使整個游戲的趣味性明顯增加,使整個游戲的操作性以及可控性顯著提升,對體育游戲這項活動符合這一時代以及兒童發(fā)展特點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五)注重體育有效開展的時間與內容
首先,在開展體育游戲這項活動期間,幼師需要充分考慮到游戲開展的時間和形式,按照兒童數(shù)量確定具體游戲的開展規(guī)模。幼師在確定體育開展時間過程當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天氣、季節(jié)等相關變化因素,進而采取相對應的游戲內容。例如,對于春季和秋季而言,幼師需要選擇把走路和跑步作為典型的體育游戲,然而在冬季的時候,幼師需要采取跑跳等相關平衡類游戲。其次,在體育游戲內容設置這一方面,幼師需要高度重視游戲的層次性設置,對于不同年級的兒童而言,選擇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的游戲內容。最后,幼師要將體育游戲的開展規(guī)模以及形式作為出發(fā)點,充分考慮到班級兒童的數(shù)量,具有針對性地對兒童予以分組管理,高度重視每個兒童的活動均在幼師的視野范圍以內。所以,幼師需要時刻做好相關體育游戲內容、時間以及形式等相關方面的把握,進而保證體育游戲這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體育游戲在學前教育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學前教育這一階段,體育游戲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幼兒體育游戲這項活動是在體育運動的基礎上,綜合兒童的體育技能,例如投擲、跑、跳等,與日常生活技能相結合所形成的一種游戲活動。在學前教育具體應用到體育游戲這項活動過程當中,老師需要注意以下三點問題。
(一)善于掌握以及調節(jié)兒童的運動量
在整個體育游戲活動期間,幼師需要密切觀察兒童的動作、心理變化以及活動參與度等相關情況,幼師必須按照兒童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體育游戲的運動量。如,在進行兒童聽信號做動作可以鍛煉反應能力的體育游戲“樹葉飄飄”的教學當中,在歌曲聲當中反復進行游戲期間,個別兒童會出現(xiàn)反應相對慢的情況,幼師必須要充分考慮減少兒童的奔跑量,對兒童的運動量進行適當調整。
(二)在標準之下兼顧因材施教的原則
在體育游戲這項活動需要按照客觀標準實施,幼師在體育游戲這項活動期間必須要遵守因材施教這一原則。如,在《踩高蹺》這一項活動過程當中,根據這一體育游戲活動,幼師需要積極引導兒童學習如何踩高蹺,對自身的平衡能力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另外,幼師在觀察到體育游戲這項活動期間,發(fā)現(xiàn)個別兒童不敢參與這項游戲,針對這樣的一個情況,幼師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析是這項運動的有關技能已經遠遠超出兒童的運動技能水平,還是兒童膽小不敢嘗試這項運動。每個兒童的情況不同,因此,幼師需要采取相對應的方式進行疏導,不但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心理特征,同時還要兼顧兒童的具體運動技能水平。
(三)做好體育游戲的安全措施
幼師在體育游戲這項活動準備期間,需要高度重視兒童的安全問題。體育游戲這項活動與其他教學方式有所不同,這項教學活動是在兒童的拍打、跑跳、閃躲以及對抗等相關形式當中實施的,極易發(fā)生碰傷情況。因此,幼師不但要做好相關場地和設施的檢查與準備工作,而且還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應急預案,進而能夠保證體育游戲這項活動的順利進行。如,兒童在單手練習投準能力的“炸碉堡”這一項活動過程當中,幼師需要重點強調兒童必須要根據規(guī)定的方向進行投擲,以免兒童往反方向進行投擲,進而產生安全事故。又如,在“滾球擊人”以及“揪尾巴”等相關對抗游戲的時候,要充分體現(xiàn)出兒童的特點,將幼兒的體能以及動作充分發(fā)展出來,上述游戲具有競爭性,涉及輸贏,因此,幼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的承受能力以及心理發(fā)展需求,同時在游戲當中找尋自身的不足,進而予以改正。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學前教育這一階段當中,幼師在高度重視體育教育的基礎上,將體育游戲這項活動運用到教學的整個過程當中,充分激發(fā)以及培養(yǎng)幼兒學習體育的興趣,同時需要進一步完善學前體育的教學機制,不斷提升學前教育的時代性以及針對性,為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