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水才 張玲艷
常州大學懷德學院,江蘇 靖江 214500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lián)網(wǎng)、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等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chǎn)、生活和學習的思維方式。以互聯(lián)網(wǎng)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育革新,實現(xiàn)了線上教學新資源、新平臺、新工具同線下教學的有機融合。
課程作為基本教學單元,其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為貫徹落實中央教育精神,夯實互聯(lián)網(wǎng)在高校本科教育的教學改革成效,教育部進行了一系列的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
精品課程是指教師精心組織創(chuàng)作,具有優(yōu)質(zhì)教學內(nèi)容和良好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作品。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2003 年到2010 年,共有3909 門國家精品課程驗收合格。
第二階段是從2012 年到2017 年,共計3878門精品課程投入使用,其中,視頻公開課992 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886 門?!罢n”是教學內(nèi)容,“程”是教學過程,構成“課程”除了教學內(nèi)容外,還有作業(yè)、討論、測試等交流環(huán)節(jié)。嚴格來說,只有教學內(nèi)容而沒有教學交流環(huán)節(jié)的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不能稱為“課程”,但作為國家級精品課程重要組成部分,其一直免費向高校學生及社會學習人員開放使用。國家級精品課程榮譽稱號自入選之日起五年內(nèi)有效。因此,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國家級精品課程至今都已過“保質(zhì)期”。
第三階段是指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作為“新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分為本科和高職教育兩類,在2017、2018 和2020 年,分別有490 門、801 門、816 門課程入選為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占絕大多數(shù)的開放課程使用了愛課程(1470 門)、智慧樹網(wǎng)(205 門)、學堂在線(204 門)等教學平臺。
第四階段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即五類金課,2020 年教育部認定首批國家級金課5118 門。其中,線上金課1875 門全部為第三階段“本科”課程(2017 年468 門、2018 年690 門、2020 年717門);線下金課1463 門、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86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金課728 門、社會實踐金課184 門;另外,第二批約五千門國家級金課也于2021 年啟動。
目前,除影響力較大的國家級精品課程外,高?!霸诰€課程”還有省級精品課程、校級精品課程以及國內(nèi)外其他優(yōu)秀在線課程,像這種大規(guī)模的在線開放課程即為慕課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
慕課為在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自主學習提供免費服務,但不是所有的網(wǎng)絡在線課程資源都稱為慕課。例如,以單個知識點呈現(xiàn)為主,具有“碎片化”特色的微課程(Microlecture),只能稱作微課,微課是借助全國高校微課教學平臺來呈現(xiàn)其內(nèi)容。與微課、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公開課所不同,慕課是將單一內(nèi)容傳播充實到教學反饋和效果確認,更加強調(diào)“以學為中心”。
在線教學平臺是線上課程和其他教學資源的載體,能支持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計算機等多種終端輸出,具有完整展現(xiàn)教學資源的功能。如,支持流暢的視頻瀏覽、在線作業(yè)、在線測試、公告欄和討論區(qū)等。
在線教學平臺開始于2011 年美國優(yōu)達學城(Udacity)平臺,在2012 年美國斯坦福大學也創(chuàng)辦在線教育Coursera 平臺。同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合作共建了edX 平臺。2013 年5月清華大學正式加入edX,并于10 月建成國內(nèi)首個慕課平臺“學堂在線”[1]。
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是最大的中文慕課平臺,不僅有較多國家級精品課程,還有省級精品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每天可為國內(nèi)一千五百多所高校、二百多萬學生提供上萬門在線開放課程。顯然,慕課平臺給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了更多的在線學習選擇和參考。
與此同時,具有專業(yè)特色的在線教學平臺有中國醫(yī)學教育慕課聯(lián)盟官方平臺、中國高校外語慕課平臺、軍隊網(wǎng)絡平臺、智慧職教等;具有地方屬性的在線教學平臺有浙江省高等學校、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安徽省網(wǎng)絡課程學習中心平臺等;具有公益性質(zhì)的在線教學平臺有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中國教育干部網(wǎng)絡學院、學習強國等;以及商業(yè)公司運營的慕課平臺有網(wǎng)易云課堂、超星泛雅、卓越智慧樹等[2]。
對自愿求學的社會學習者而言,慕課不失為一個便捷良好的自學平臺,對在校學生而言,慕課也是一個不錯選擇。但慕課還是有一定局限性,就是很難兼顧到不同學習者的差異性。為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師可借助慕課的線上資源來實現(xiàn)分層分類教學,以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要求,這就要對慕課進行改良升級后使用,即為私播課。
私播課(SPOC)為小規(guī)模專屬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縮寫。明斯(Means)將線上教學時間低于整個教學過程30%的為輔助教學,高于80%的為在線教學,在30%~80%的為混合式教學[3]。顯然,缺少教師參與的國家級精品課程和慕課學習多屬于輔助教學或在線教學,而SPOC則是利用線上教學資源和平臺,來實現(xiàn)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根據(jù)對慕課資源的使用程度不同,可將私播課分為同步SPOC、異步SPOC 和獨立SPOC。同步SPOC 是指完全共享正在進行教學的慕課教學資源,在教學時間安排上與共享慕課步調(diào)大體一致的教學活動。異步SPOC是指完全共享已經(jīng)結束的慕課教學資源,在教學時間安排上不受慕課教學限制的教學活動。獨立SPOC 是指教學資源、教學設計、教學安排等不再借用慕課資源,完全由教師獨立組織和設計。SPOC 平臺不僅有豐富的課程教學資源,對資源的替換或更新也是靈活多樣,這為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作留有很大空間。
基于SPOC 平臺的混合式教學,能讓學生課前自學完成線上教學要求,并通過線上作業(yè)來檢驗自學質(zhì)量;課中教師則以鞏固和提升為要點,并對線上學習留存的問題加以引導解決;課后以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為特點。顯然,合理使用SPOC能讓教師在課堂不再重復線上內(nèi)容,騰出時間可更好地探討深層問題。師生間的交流頻次顯著增加,對激發(fā)學生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起到了很好功效。另外,對自律性差學生而言,教師線上引導、線下管控的自主學習效果有較大提升。
基于SPOC 的混合式教學是以線上開放課程和其他線上資源的混合為特色,并具有良好的線上交流和教學評價功能,能兼顧不同的教學方式使用,是目前運用最為成熟、最為廣泛的混合式教學。
在線開放課程促進了教學資源的創(chuàng)新利用,在線教學平臺保證了以學為中心的理念更新,而基于SPOC 平臺的翻轉課堂則是“以學生主持課堂”為特征,在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上有所更新。學生先要借助教師指定的在線課程資源課前自主學習,為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學生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來演好臺上“主講”角色,從而引導學生課前更愿意深入地去理解和準備。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律性,對其他學生也起到一個很好的示范效果和激勵作用。
教學工具有常用的黑板、粉筆、教鞭,多媒體教學的電腦、投影儀、激光筆,線上教學的網(wǎng)絡、電腦、智能手機等形式,智能教學APP 作為教學新工具越來越受到廣泛應用。
教師使用智能教學APP 發(fā)布課程信息、資料文件、視頻、Word、PPT、網(wǎng)頁等學習資源,會同步傳送到學生的智能手機或其他學習終端,教師還可通過智能教學APP 實現(xiàn)課堂管理手機化、教學任務公告化、作業(yè)批閱一鍵化、組織討論線上化、輔導答疑語音化。智能教學APP 還可支持用戶投票、問卷調(diào)查、討論、輕直播、測試練習、頭腦風暴、分組任務等多種線上教學活動,智能教學APP 使得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煥然一新,使得課堂師生交流互動及時高效[4]。
另外,智能教學APP 還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方案,并制定合理的線上學習模式;不僅激發(fā)學習興趣,方便學生體驗,還貫徹執(zhí)行“以學為中心”教育理念。可見,智能教學APP 為教師提供了從教學內(nèi)容到教學管理,再到教學監(jiān)督與教學評價的智能化課堂。
智能教學APP 具有強大的資源在線分享、實時交流互動和直播等功能。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國內(nèi)高校主要運用騰訊會議、騰訊QQ、藍墨云班課等軟件的直播功能,但直播教學不屬于混合式教學,他只是線下教學的直播形式。
而慕課堂、雨課堂、知到、學習通等智能教學APP,在配套的愛課程、學堂在線、智慧樹網(wǎng)、超星泛雅等教學平臺下使用,則能同時支持輔助教學、混合式教學和在線教學。其中,基于智能教學工具的混合式教學,其在管理評價與實時互動上有了革新。
基于智能教具的混合式教學,是將新資源、新平臺、新教具三者混合的教學。它以慕課堂、雨課堂等智能教學工具為特色,在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和平臺的同時,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課堂生機活力,實現(xiàn)了線上、線下實時交流互動,以及智能化教學管理和教學評價功能,加上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能讓學生有良好的學習體驗。另外,通過讀取智能教學APP 后臺的用戶賬號、學習數(shù)據(jù)等內(nèi)容,還可方便教師分層分類教學和個性化輔導。由此可見,智能教學工具不僅更好地適應了教師對分層分類教學要求,更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
新型混合式教學無論怎么混合,其教學資源要吸引學生、教學平臺要方便學生自學,教學工具要有互動性、趣味性。另外,教學手段要激勵學生,教學設計要滿足學生需求,教學方法要適應學生特點,教學考核要鞭策學生。其教學目的要以學生為中心,要讓學生時刻保持一顆積極上進、勤奮求學的心態(tài)。
在“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背景下,將線上新資源、新平臺和新工具同線下教學結合,有了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基于SPOC 平臺的翻轉課堂、基于智能教具的混合式教學三種新型教學模式。新型混合式教學均以激發(fā)課堂生機活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為目標,在突破知識傳承時空限制的同時,通過線上新資源、新平臺、新教具和移動信息技術的創(chuàng)新,來實現(xiàn)傳統(tǒng)課堂的革新。新型混合式教學不僅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還真正實現(xiàn)了以學為中心的目的,這為高校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