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近日,有讀者在中共重慶市委黨建門戶七一客戶端留言,想知道如何讓黨課久久回味。為此,我們選編了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三山鄉(xiāng)人民政府王磊的這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講好黨課根本在于用好“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教學方式”這“三招”,真正讓黨課甘之如飴、久久回味。
黨課作為專門針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教育的課程,具有很強的引導性,引領黨員干部從黨的百年歷史、改革經(jīng)驗、理論政策中汲取昂首向上的堅定信仰、動力源泉。講授者在教學過程中,想要讓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心靈上有觸動,在行動上、工作上有改善,就必須要夯實“教學內(nèi)容”,立足于科學理論,將激動人心、蕩氣回腸的重要事件,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作為教學內(nèi)容,帶領黨員干部“穿越時光”,回到那戰(zhàn)火紛飛、英雄輩出的年代,促使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先輩的精神,滌蕩自身思想,增強黨性覺悟,學習黨的光榮傳統(tǒng),做到理論知識“入腦”,偉大精神“走心”,自覺將黨課所學有效地運用在工作實踐中,品出黨課的思想“甜味”。
好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要有對應明確的教學對象,才能推動黨課教育提質(zhì)增效。一堂好的黨課,要讓黨員干部有所思、有所悟,把所學所感應用于工作生活之中。講授者需要對黨課的“教學對象”有一個精準的認識,做到有的放矢;要遵循“黨員需要什么,黨課就講什么”的原則,增強黨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從而緩解黨員干部的“本領恐慌”,激勵黨員干部擔事干事。在教學之前,講授者要全面了解黨員干部的工作環(huán)境、知識層級等特點,做到因材施教,為不同的群體準備與之對應的教學內(nèi)容,深入調(diào)研黨員干部的短板與痛點,以他們所遇到的具體問題為基礎,提供一些有價值、有針對性的“解題思路”,從而促進黨員干部“咀嚼吸收”。
除了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明確教學對象以外,還必須創(chuàng)新出與時俱進、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才能使黨課真正發(fā)揮實效。當前,部分黨課形式單一、內(nèi)容枯燥,往往是“臺上講,臺下記”的“填鴨式”教學,臺上“照本宣科”,臺下“奮筆疾書”。這樣既達不到黨課的教育目的,也使黨課成為黨員干部的一種負擔,弱化了黨課的重要性。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新時代的黨課教育要從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入手,利用多媒體技術改良教學方式,為黨員干部準備一場“沉浸式”的黨課。同時,講授者還可以設計一些小競賽、討論會等小活動穿插于黨課之中,增強互動體驗,推動黨課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