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核心素養(yǎng)導向培育時代新人

      2023-04-06 01:46:13付發(fā)聽
      考試周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付發(fā)聽(1972~),男,漢族,福建福州人,福建省閩侯縣第六中學,研究方向:課堂教學。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生理及心理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不僅能夠使學生形成較高的道德素養(yǎng),還有助于學生正確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形成,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的課程教學實施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08-0142-05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需要立足培養(yǎng)學生關鍵能力及必備品格的目標,做好對教學行為的優(yōu)化工作,進而為學生構建一個全新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環(huán)境。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在通過不斷學習后所形成的能夠適合其終身發(fā)展并且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相契合的一種個人能力。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法治素養(yǎng)以及道德認知能力等。因此,教師需要在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重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使學生能夠逐漸樹立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最終在教師所構建的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效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

      一、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教學課堂的重要性

      在時代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學校開始將教育工作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上。核心素養(yǎng)通常由文化、自主、社會參與三大內容組成,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深入的剖析,要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科學地利用起來,以此來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指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社會實踐能力。通過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培養(yǎng),能夠為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還能夠促進學校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相融合。學生參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能夠實現(xiàn)自身的成長與發(fā)展,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導向構建高效的道德與法治教育課堂,能夠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現(xiàn)階段的教育開展依舊存在重視智力教育而忽略德育教育的現(xiàn)象,學校對升學率的高低尤為重視,并且將學生成績的優(yōu)劣作為對教師教學水平及效果的評判依據(jù),導致教師教學課程的開展過于重視對學生傳授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將該課程的價值充分體現(xiàn)出來,使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獲得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優(yōu)良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師要將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努力滲透課堂教學中,通過高效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的形成。對于初中生來說,開展道德教育、形成道德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是否具有素質修養(yǎng)取決于這個人是否具有道德,并且道德也能夠決定一個人今后的發(fā)展。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初中階段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引起重視。初中生正處于思想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此時學生均對周圍的所有事物充滿好奇,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也會受到不同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教師不能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展正確的思想教育,那么就會對學生今后的思想發(fā)展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利用初中這一關鍵時期,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引導,使學生在學習后具備抵御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將自己的主觀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借助自己多年的教學教育,對教學重點進行準確的把握。教師需要緊抓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重點,加大對學生思想意識教育的開展力度,通過在教師所構建的高效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上學習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識與思想素質。

      二、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導學案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核心素養(yǎng)能夠集中體現(xiàn)學科的價值以及育人目標。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道德品質、正確的法治觀念以及強大的文化自信,是開展初中道德與法制課程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最終目標。教師要想在課程教學中確保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能夠落實,那么就需要對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與組織,明確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材、課堂與核心素養(yǎng)三者之間的結合點,教師的教學質量及效率也會在明確的教學目標引導下得到提升。

      例如,在開展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青春萌動”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該部分內容主要站在初中生的角度訴說了帶著正確且理智的思想對待情感與異性的重要性。從初中生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或多或少對異性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需要教師將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制定為幫助學生對男女之間的友誼以及男女之間的情感進行理解,使學生在學習課程知識后能夠順利度過青春期。因此,教師在制訂目標時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角度出發(fā),圍繞該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設計并組織教學活動。具體而言,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為學生通過播放《梔子花開》《同桌的你》等與青春美好感情和青春期困惑有關的歌曲,借由播放歌曲的形式引出學習話題,即青春期所產(chǎn)生的感情類型多種多樣。因此,作為初中生在與異性朋友進行交往的過程中需要重視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這種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方式制定課堂教學目標,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開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使教師的教學具有明確的方向,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

      (二)構建教學情景,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

      學生參與道德與法治課堂時的學習表現(xiàn)以及所形成的法治意識會對其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在教師過去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為了快速達成教學目標并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提升,在對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理論性知識點進行教學時,依舊采用灌輸式的教育方式,期望學生能夠在這種教學手段的運用下加深對理論知識學習的印象。但學生長期處于這種教學模式下,不僅會導致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逐漸喪失學習興趣,還會造成課堂教學氛圍出現(xiàn)強烈的枯燥感及壓抑感,并且該教學方式?jīng)]有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也受到限制,最終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工作的開展造成嚴重影響。為了使學生在學習后形成問題意識,促進學生具備對問題的發(fā)現(xiàn)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決能力,教師有必要為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構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情景。學生在教師構建的趣味、生動的學習情境中能夠積極地對道德與法治知識進行思考,并且這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還能夠使學生帶著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的課堂教學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還能夠使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知識所蘊含的魅力,在完成學科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較強的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對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中“揭開情緒的面紗”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時期,并且該階段的學生無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構建教學情景的方式,讓學生在教師構建的教學情景中正確認識并理解情緒,使學生能夠面對自己的情緒并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不同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情景劇的表演,每個學習小組均需要在與同伴的配合中完成表演,并且學生所表演的情景劇均與學生青春期所產(chǎn)生的情緒有關。在每一組學生完成對青春期情緒的情景劇表演后,教師需要組織其他小組的學生針對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這些情緒教學分析與討論,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正確且深入認識各種各樣不同的情緒。學生在教師課堂上所構建的這種分組表演的情景教學模式中,能夠真正體會到各種不同情緒所帶來的影響,進而理解到合理控制情緒的重要性,同時有助于學生為正確看待及管理自己的情緒奠定基礎??傊ㄟ^在課堂上為學生構建學習情景,能夠使班級中每一位學生均參與進課堂活動中,學生不僅能夠對教師課堂上所講述的知識形成深刻的記憶,還能夠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法治意識

      初中生在課堂上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有助于其法治意識的健全性以及道德觀念的正確性,學生能夠對法治的重要性產(chǎn)生深刻的理解,并且學會使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現(xiàn)階段,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的素質提升及全面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并且,多年來社會各界及學生家長在應試教育理念下只是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學生的智力發(fā)展上,沒有對學生是否具備較強的道德與法治能力引起關注。因此,需要教師加深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為學生構建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促進其法治意識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例如,在對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九課中“生活需要法律”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可以為學生展示與該堂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案例:“年齡僅為17歲的王某,在某天放學后使用刀具搶奪他人財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該教學案例教學探討式的實踐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引導的方式提出以下問題:①中學生王某的行為是否正確?②如果你在放學路上遇到了這件事,那么你會怎么處理?③中學生王某可能會受到的處罰有哪些?在教師提問的引導下,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并與同伴展開激烈的探討。隨后,教師再提出問題:“如果王某所搶奪獲得的財物數(shù)量不多,那么大家是否還會進行報警處理呢?”學生繼續(xù)與同伴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有學生表示:“王某如果知識搶奪了幾塊錢,那就把這幾塊錢給他吧!”也有學生表示:“雖然只是搶奪了幾塊錢,但也不能給他,搶奪幾塊錢也屬于犯罪,我們要嚴厲抵制這種中學生犯罪行為?!弊詈?,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結果對學生做出正確的案例總結與引導??傊處熢诘赖屡c法治教學課堂上通過結合實踐案例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積極的探討中促進學生法治意識的形成,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

      (四)開展分組討論教學,協(xié)力完成探究任務

      不同的初中生所具備的知識基礎以及學習能力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部分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及學習主動性,能夠對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進行積極的配合,而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一般且學習主動性較差,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或是在學習氛圍的帶動下才能夠投入教學活動中去。久而久之,這些學習主動性較差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容易與教師之間產(chǎn)生疏離感,對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非常不利。并且,教師的課堂教學時間及教學精力是有限的,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難以顧及班級所有學生的學習體驗及感受,對此,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可以采用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班級中那些學習主動性不強的學生也會在同學的帶領下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中去,有助于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對知識深入理解,使學生在小組團隊合作積極參與知識探索活動,進而使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為了保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小組討論活動得到有效開展,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分組,如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習分為同一組,或是將性格內向的學生與性格外向的學生分為同一組,使學生在這種互幫互助、相互啟迪的小組學習氛圍中提升對知識的理解水平,實現(xiàn)學習上的共同進步。

      例如,在對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中“情緒的管理”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先為學生在課堂上講解這部分教學內容,在完成對課本內容的知識講解后,教師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對學生提出以下問題:①如何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控制?②如何將自己不良的情緒釋放出來?提問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問題進行積極的探討。各小組成員在積極思考與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不僅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自由交流的過程中通過合作的形式獲取問題的答案。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均有明確的分工,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對課本知識內容的探究合作學習中去,并在合作探究中與同伴總結出如何對自己情緒進行管理的方法以及如何正確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學會了對情緒的管理與釋放,還促進了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結束后,可以邀請小組派出代表的方式對自己小組所產(chǎn)生的觀點或對探究問題所獲得的答案進行分享,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得到提升。

      (五)重視教學評價,明確發(fā)展方向

      教師通過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基本學習情況的考察,并且還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明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學生在進入深入學習狀態(tài)后有效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教師而言,通過構建系統(tǒng)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使教師掌控教學的進度,可以根據(jù)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開展教學活動,進而使教學計劃變得完整,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也能更為理想化。結合初中生的發(fā)展特點,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此時他們存在較為嚴重的逆反心理,往往評價內容中攜帶一點消極的信息就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心理上的起伏波動,最終導致學生個性化成長受到限制。為了幫助學生獲得健康的成長,同時也使教學評價具有的科學性與規(guī)范性,需要教師結合每位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內心的真正需求進行了解,并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學習情況等角度出發(fā)對評價的形式進行優(yōu)化。教師需要給予學生積極且肯定的評價,要善于采取鼓勵式與肯定式的方式,使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激發(fā)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并帶著較強的學習信心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形成健康的心理及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品質,有助于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雖然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近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但成績并不是教師評價學生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因此,教師不應再被應試教育所束縛,而是需要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并且能夠在實處落實評價內容。同時,每位學生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教師需要對學生個體之間的這種差異性進行理性地看待,在評價系統(tǒng)中融入教師評價、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的模式,并對不同學生能力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及要求,使每一位學生均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掌握正確學習方法以及形成系統(tǒng)性的學習習慣,進而促進初中生能夠獲得健康的發(fā)展。不僅如此,教師在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開展實際課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與學生之間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通過構建溝通的橋梁來對學生現(xiàn)階段所存在的學習問題進行掌握,并了解與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使學生在教師營造的充滿愛的學習環(huán)境下能夠受到正確的引導,在班集體的溫暖中得到健康成長,最終在潛移默化及循序漸進的學習中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對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中“發(fā)現(xiàn)自己”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充分認知自我的興趣,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形成樂觀自信的學習態(tài)度及正確的人生觀念。教師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可以為學生開展課堂評價活動,該部分的評價由教師評價、他人評價以及學生自評三部分組成。在學生進行自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能夠運用恰當?shù)脑~語對中學生活進行描述,對在參與班級學習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個人形象進行評價;在他人評價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描述自己同桌的形象、特點、學習情況、學習存在的問題等信息,在學生評價完成后,進行雙方互換,使學生能夠思考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以及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之間是否存在一致性;在教師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自己備課階段所準備好的評價內容發(fā)給對應的同學,使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從客觀的角度去認識自己。在學生自評、他評及教師評價結束后,教師再在課堂上提出問題:“你對自己所得到的評價結果是如何看待的?應該怎樣去看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評價?”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能夠通過思考問題以及審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結果來對自己形成正確的認識,并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不斷糾正自己可能出現(xiàn)偏差的前進方向,為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活動中滲透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能夠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同時也與現(xiàn)階段的新課程改革要求及素質教育實施相契合。為了促進當前教育標準下學生價值觀念的有效形成,并實現(xiàn)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借助各種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進而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開展時政教學與實踐活動教學,以此來促進學生形成道德意識與政治認同感,并通過為學生構建教學問題情景的方式使學生形成問題意識,利用多元評價保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有效開展,最終在教師所構建的高效教學課堂上實現(xiàn)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學生今后穩(wěn)定且健康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鳳霞.聚焦問題與提問——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對問題與提問有效性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10):126-128.

      [2]馬宏鈞.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研究[J].品位·經(jīng)典,2022(15):170-172.

      [3]倪和軍.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的設定與實踐——以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為例[J].智力,2022(11):5-8.

      [4]何寧.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單元教學設計研究——以“理解權利義務”單元為例[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21(S1):27-33.

      [5]李慧慧.立德樹人 落實核心素養(yǎng),固本鑄魂 促進全面發(fā)展——例談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創(chuàng)新途徑[J].科教導刊,2021(9):158-159.

      [6]白愛梅.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路徑分析[J].科技資訊,2020,18(33):73-75.

      [7]陳曉晨.巧設情境,培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初中道德與法治低年段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究[J].思想政治課研究,2020(3):153-155.

      猜你喜歡
      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核心素養(yǎng)
      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
      創(chuàng)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03
      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傾聽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1+1”微群閱讀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奉新县| 徐水县| 出国| 渑池县| 陆川县| 遂宁市| 阿克陶县| 谷城县| 浏阳市| 建水县| 大田县| 天祝| 长岭县| 县级市| 阳江市| 宜川县| 安溪县| 黄石市| 洪泽县| 潍坊市| 郁南县| 富顺县| 开阳县| 南郑县| 电白县| 防城港市| 太原市| 双江| 岗巴县| 茂名市| 玉屏| 翁源县| 乳源| 富源县| 保德县| 双柏县| 含山县| 苍梧县| 河南省| 惠来县| 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