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有寫作興趣,才會積極參與寫作學習,并自主進行寫作訓練。學生只有在生活和閱讀中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才能夠拓寬知識視野,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豐富寫作內(nèi)容。教師要讓學生在總結(jié)和反思、自評和互評中掌握寫作方法,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并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關(guān)鍵詞】核心素養(yǎng);語文要素;寫作能力
作者簡介:梁平(1978—),女,江蘇省淮安市周恩來紅軍小學。
寫作能力是語言能力的一種,指個體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它既包括寫作思維、觀察分析、選詞造句、謀篇布局、模仿范文等能力,也包含審題、立意、搜集材料、選材和組材、語言表達和修改作文等能力。寫作能力是語文基礎能力之一,只有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和興趣,才能促進學生語文基礎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就體現(xiàn)了開展有效的寫作教學,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本文從培養(yǎng)習慣、優(yōu)化教學、注重積累、開展活動、進行總結(jié)、指導評價六個方面入手分析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策略[1]。
一、重視習慣培養(yǎng),奠定寫作基礎
有些學生有寫作的激情,甚至有寫作的天賦,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這樣也會“泯然眾人矣”。寫作需要不斷地提筆練習,只有日積月累,才能見到成效。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必須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那么如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呢?
(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遍喿x是寫作的基礎,廣泛閱讀有助于學生開拓視野,積累知識,培養(yǎng)語感,學習表達。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開展“每天新聞三分鐘”“每天課前三分鐘小故事”“小博士知識競賽”“制作閱讀存折”等活動,為學生提供閱讀反饋的機會。教師還要多為學生推介經(jīng)典書籍、優(yōu)秀刊物和報紙等讀物,引導學生關(guān)注時事熱點,豐富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保證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間在30分鐘以上,節(jié)假日可以適當增加閱讀時間。
(二)培養(yǎng)學生勤動筆的習慣
小學生進行寫作練習的時間非常有限,動筆的機會一般是每周兩節(jié)的作文課,這導致學生的寫作思維和能力未能夠得到持久的培養(yǎng)和有效的提升。而學生寫作思維能力的提升需要多讀多寫,只有持續(xù)性的寫作練習才能讓學生寫作的水平和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筆時間和機會。要想既不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又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寫作練習,教師應該結(jié)合單元語文要素,鼓勵學生積極完成課后的實踐來進行小練筆,同時還要布置學生通過寫日記、周記等方式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和所想,字數(shù)隨年級而定:低年級一兩句話,中年級一兩百字,高年級兩三百字。這樣能讓學生有更多動筆的機會,不斷突破自身寫作過程中的阻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思維和寫作習慣[2]。
(三)鼓勵學生多參加文學社團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學生在文學社團組織的活動中,能就寫作問題互相探討,互相督促,互相鼓勵,這樣學生對寫作會更有信心,產(chǎn)生更強烈的寫作欲望。如筆者經(jīng)常鼓勵學生加入學校的翔宇文學社、紅軍娃講解團,讓學生通過參加社團組織的詩歌創(chuàng)作大賽、作文競賽、習作交流會、朗誦、講解等活動,對文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二、立足語文要素,優(yōu)化作文課教學
教師上好作文課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必要條件。那么怎樣才能上一堂生動有趣又具有吸引力的作文課呢?教師除了常規(guī)的指導,還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一)多在指導“怎么寫”上下功夫
張志公先生說:“我們的作文教學在指導‘寫什么’方面花的力氣比較多,而在指導‘怎么寫’這方面花的力氣太少?!痹谶M行單元作文教學時,部分教師習慣在立意選材、結(jié)構(gòu)布局、修辭造句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對“怎么寫”的有效指導,導致學生提起筆時還是云里霧里,摸不著思路,找不著道。
要想讓學生知道“怎么寫”,教師就要在單元閱讀教學中利用好語文要素,通過開展大單元閱讀教學,精選教材中的經(jīng)典文章,有效指導學生寫作的技巧。如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習作主題是“我和 過一天”,要想編好這個故事,學生必須知道寫故事要落實好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同時要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編出神奇的好故事。教師在進行本單元的閱讀教學時,可以緊扣單元的語文要素進行教學。在教學本單元的《盤古開天地》一課時,教師可以圍繞課后練習“從課文中找出你認為神奇的地方,說說盤古開天地的過程”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感悟盤古開天地的神奇,從而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積累寫作的方法。在教學《普羅米修斯》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明確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講一講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故事,讓學生交流打動自己的情節(jié)。在《女媧補天》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之處。在這樣循序漸進的習作方法滲透教學中,學生自然能摸得著頭緒,寫得好作文。
(二)多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實踐活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作用,能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耳聞目睹,有助于學生探索未知,增長見識,增強感悟和體會,也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意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教學三年級作文《那次玩得真高興》時,課堂上,筆者創(chuàng)設了“搶凳子”游戲,讓學生親身參與,在一輪又一輪的游戲中,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和語言表達實踐中,從而激發(fā)了內(nèi)在的感性認知,為習作表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再如,在教學四年級作文《推薦一個好地方》時,筆者讓學生在淮安城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景點,好好游覽一番,拍一些景點照片,然后在作文課上進行交流匯報。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生積累了很多語言材料,并能有效運用于寫作中,這有效解決了學生作文時下不了筆、不會寫的問題。
三、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寫作內(nèi)容
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更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根本所在。沒有寫作素材的積累,寫作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然而,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平時很少看課外書,特別是語文方面的書籍,報紙雜志更不用說,有的學生書包里只有課本。這使得學生生活面狹窄,缺乏最基本的素材積累,寫作文時,擠牙膏似地想一句寫一句,無話可說,無物可寫,一提到寫作文就頭疼??梢姡瑢懽魉夭牡睦鄯e以及運用寫作素材的能力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能直接影響學生寫作靈感的激發(fā)。學生積累的素材越豐富,靈感就越容易被激發(fā),思維就越開闊,寫作的信心自然就越足。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留心事物的變化;學會傾聽,參與時事熱點的評論;學會思考,掌握不同的思維方法;學會記錄,豐富寫作素材的積累。
第一,要注重字詞句段的積累,特別是有表現(xiàn)力的字詞句段,這樣能讓文章字字璣珠,熠熠生輝。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這課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積累文中描寫潮來時的壯觀情景的有關(guān)句段,充分感受祖國山水的魅力和神奇。
第二,要注重情感的積累。文章是有感情的,字字句句吐心聲,訴衷腸。學生要能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自己的真情、深情、純情、至情融入作文中,文章才能情感飽滿,情真意切。如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課文都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教師可以讓學生體會文章的情感,學習這一單元課文的情感表達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寫作中。
第三,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指導他們細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這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
第四,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基本常識,如在教學《觀潮》一課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以手抄報的形式積累天下奇觀的知識,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再如,學完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夜間飛行的秘密》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上網(wǎng)搜索有關(guān)仿生學的知識,然后開展“科學知識小競賽”主題班會,讓學生進行匯報交流,從而豐富學生科學知識的積累。
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注重課外閱讀量的積累。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及個人的知識面有限,因此學生的寫作角度以及寫作思維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為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以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以三年級學生為例,教師可以推介《十萬個為什么》《海底兩萬里》《三毛流浪記》《伊索寓言》等讀物,這些書籍不僅能讓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人生啟示和感悟,轉(zhuǎn)換寫作思維,將其更好地作用于自己的寫作實踐中。
四、開展網(wǎng)絡寫作,提高寫作興趣
要想使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提升學生運用寫作技巧的能力,教師需要開展有效的寫作訓練,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寫作訓練的趣味性會影響學生參與寫作訓練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想開展有效的寫作訓練,就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設計寫作活動。除了一星期一次的作文訓練,教師還可以開展網(wǎng)絡寫作活動。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有趣的圖片、視頻和文本,讓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然后寫作,還可以讓學生對時事熱點進行評論。教師開展網(wǎng)絡寫作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并保障寫作訓練的有效性。
如網(wǎng)上最近出現(xiàn)了一個很火的視頻—《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nèi)耗》。對于這一視頻,網(wǎng)上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劑“良藥”,能夠讓人擺脫精神內(nèi)耗;還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劑“毒藥”,是拿別人的苦難贏得點擊量的行為。這兩種觀點截然不同,是很好的網(wǎng)絡寫作素材,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然后闡述自己的觀點。
當代學生成長于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師可以結(jié)合時代的特點,在網(wǎng)絡上搭建交流平臺,開展網(wǎng)絡教學活動和寫作訓練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制作微課視頻,并將微課視頻上傳到網(wǎng)絡交流平臺中,要求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有趣的、與主題相關(guān)的小作文,并將作文上傳到網(wǎng)絡交流平臺中,同時鼓勵學生對創(chuàng)作的思路、技巧和內(nèi)容進行交流。這樣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寫作訓練活動中。
五、進行讀寫總結(jié),提升寫作能力
“讀寫結(jié)合”就是將閱讀與寫作結(jié)合在一起。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后寫作,將在閱讀中積累的知識運用到作文中,模仿閱讀文本中的語言表達方式、寫作的結(jié)構(gòu)、寫作的思路與修辭手法進行寫作,這樣可以增強學生作文的可讀性,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教師要在學生完成寫作后,帶領(lǐng)學生進行總結(jié),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閱讀與寫作的聯(lián)系及讀寫融合的價值。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走月亮》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第六自然段寫一寫自己在月夜里的所見所聞。這樣既能讓學生積累素材,又能鍛煉學生的仿寫能力。在學生完成仿寫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思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讀寫結(jié)合的價值及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的不足之處。
六、指導自評互評,提高寫作質(zhì)量
目前作文評價的方法較為單一,多為教師評價。教師在進行作文評價時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還可以讓學生相互取長補短,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批改作文,這要求教師在平時的閱讀課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多練習寫批注,明確作者的構(gòu)思,了解作者的遣詞造句及謀篇布局;其次,教師要肯定學生的修改過程,表揚學生的修改結(jié)果,委婉地提出修改意見,保持學生修改作文的積極性;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批改結(jié)果進行綜合評價和指導。
“磨刀不誤砍柴工?!苯處煾鶕?jù)上述策略有序地開展小學語文寫作指導,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興趣和習慣,從而真正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艷娥.淺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寫作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 2019(13):45-46.
[2]馮甜.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教育理論研究(第八輯).[出版者不詳],2019:4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