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ChatGPT的教育挑戰(zhàn)與應答

      2023-04-29 01:57:03張海波楊兆山
      關鍵詞:全面發(fā)展人工智能

      張海波 楊兆山

      摘要:以ChatGPT類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催生的社會生產的新業(yè)態(tài)和新模式,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也對學校教育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立足人工智能時代社會和教育發(fā)展變革的現(xiàn)實與未來,我們需在教育視野中認識ChatGPT的功能特性,分析其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及邊界;ChatGPT帶來的教育新議題,促使人們重思教育的本質、教育與技術的關系以及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礎上,深刻認識ChatGPT的教育變革意蘊,積極關注和挖掘ChatGPT教育應用的可能空間,警惕和防范其教育應用的潛在風險,讓ChatGPT類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務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推動教育的數(shù)字化轉型,以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ChatGPT;人工智能;全面發(fā)展

      DOI: 10.13734/j.cnki.1000-5315.2023.0509

      2022年末新一代人工智能代表性技術ChatGPT的出現(xiàn),引起了社會各領域廣泛注意。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對教育的沖擊和影響,也成為當前教育理論界討論的熱點話題。“ChatGPT”全名為“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美國OpenAI公司開發(f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可譯為“預訓練式聊天生成器”,它可以通過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進行實時交互對話,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以及寫論文等任務,甚至可以替代部分人類勞動工作。ChatGPT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對自然語言的理解,依托海量的且時刻增長的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模仿人類語言和思維并像人一樣進行對話。ChatGPT作為以“對話”為核心突破的人工智能技術,它的出現(xiàn)對教育的影響尤為巨大和深遠。

      一 ChatGPT技術的功能特性與應用局限

      語言是人類文化、教育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思維工具和交際工具?!罢Z言能力等價于構造世界的能力”(趙汀陽《人工智能“革命”的“近憂”和“遠慮”——一種倫理學和存在論的分析》,《哲學動態(tài)》2018年第4期,第8頁。),人類憑借創(chuàng)造和駕馭語言的能力進行著包括教育在內的思想文化世界的構造,不斷地推動人類自身和人類世界的生產和再生產。ChatGPT作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對自然語言的理解和處理達到新的高度,能夠實現(xiàn)機器自然地與人交談,任意地進行提問并即時回答問題,快速地檢索文獻并主動地生成用戶所需的文本,其創(chuàng)新性的功能特性展現(xiàn)出廣闊的應用前景,人們相信其將對經濟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產生深遠影響。研究和討論ChatGPT將對教育產生何種影響,需要立足教育語境,在教育視野中認識ChatGPT的功能特性,分析其具備的教育應用能力及邊界。

      (一)ChatGPT的功能特性

      ChatGPT是一個自然語言處理模型,是在AIGC(AI-Generated Content,即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領域取得最新進展的科技成果。其利用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即基于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新技術,通過連接大量的語料庫來訓練模型,解決了人工智能生成模型的一個核心問題,即如何盡可能地理解人類語言并準確高效地生成文本,進而具備“無所不能”的對話聊天能力。除了新技術運用層面的進步,與之前的人工智能相比,ChatGPT之所以成為一個現(xiàn)象級技術產品,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領域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還在于ChatGPT能夠低門檻地直接滿足普通用戶的信息需求,通過智能交互方式高效匹配用戶需要,應用范圍廣泛,使得在全社會普及人工智能成為可能。認識和了解ChatGPT的功能特性,是分析其在教育領域可能引發(fā)何種影響的基礎。

      ChatGPT具備強大的知識獲取和信息檢索能力。人工智能也稱為機器智能(Machine Intelligence),簡言之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機器(計算機)上實現(xiàn)的智能。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看來,“智能是知識和智力的總和。其中,知識是一切智能行為的基礎,而智力是獲取知識并應用知識求解問題的能力”(王萬良《人工智能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版,第2頁。)。自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誕生,人們一直希望計算機能擁有更強大的功能。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以及計算機算力的大幅提升,人類獲取、存儲與使用信息和知識的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至今為止,互聯(lián)網(wǎng)形態(tài)可大致分為web1.0、web2.0和web3.0三個階段,分別對應專業(yè)生成內容(PGC)、用戶生產內容(UGC)和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三個階段。從web1.0時代由專業(yè)人士制作和分享知識內容,到web2.0時代用戶依靠搜索引擎自主生成知識內容,人類的知識獲取和信息檢索能力實現(xiàn)了巨大的飛躍。但在近二三十年間,雖然搜索引擎技術快速發(fā)展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知識獲取,但是其呈現(xiàn)的信息內容還是要依靠用戶進行深度的處理和再加工才能滿足需要。ChatGPT屬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的應用,在內容生產方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ChatGPT在理解、生成和對話能力上的質變,它不僅能夠繼承簡單的咨詢功能,還能夠在一定的水平上與學生通過對話合作解決問題”(劉慶昌《技術時代的教育存在危機透視——從ChatGPT出發(fā)的思考》,《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3期,第101頁。)。ChatGPT實現(xiàn)了信息數(shù)據(jù)的巨量化,具備較強的內容創(chuàng)造力和一定程度的認知和交互能力,使得ChatGPT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能進行實時自主生成內容,回答各種問題;同時,ChatGPT還能夠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信息和知識需求。

      ChatGPT擁有強大的認知智能,理解人類語境,擁有嚴密的語言邏輯。人工智能包括運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和創(chuàng)造智能(李德毅主編《人工智能導論》,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年版,第166頁。)。其中運算智能指記憶和運算的能力,感知智能主要是計算機在聽覺、視覺和觸覺等方面對外界環(huán)境感知的能力,認知智能主要是語言理解能力,創(chuàng)造智能是對未見過未發(fā)生的事物進行驗證和實現(xiàn)的智力過程。目前,運算智能和感知智能已經獲得了很大進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已遠遠超過人類,人工智能的重心轉向了認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在認知智能中處于核心地位,而計算機對語言的理解受制于對語境的理解。在大數(shù)據(jù)爆發(fā)的時代,ChatGPT通過大數(shù)據(jù)納入人類語境,“在大數(shù)據(jù)發(fā)展的基礎上,語言模型不僅通過納入人類語境理解人類語言,而且通過大數(shù)據(jù)的機器學習深耕獲得嚴密性甚至超越人類的更強語言邏輯”(王天恩《ChatGPT的特性、教育意義及其問題應對》,《思想理論教育》2023年第4期,第19頁。)。并且,ChatGPT通過人類反饋不斷進行強化學習,將大數(shù)據(jù)所納入的人類語境進行強化,從而優(yōu)化計算機對人類語境的理解。這使得ChatGPT能記憶和總結對話的內容,并進行邏輯推理,從而給出符合上下文內容的合理答案,展現(xiàn)出在機器翻譯、語音識別、文本分析和聊天機器人等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

      ChatGPT能夠不斷進行訓練和微調,在人機互問互答中持續(xù)優(yōu)化迭代。ChatGPT一個重要功能特性就是即使對同樣的問題,每次都能夠作出不同的回答,具備和人類問答時相似的流暢度、自然度和靈活性。這主要是因為ChatGPT具有基于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指令微調和思維鏈等主要核心技術?;谌祟惙答伒膹娀瘜W習技術可以利用人們對人機對話的評價和偏好來改進回答,這些對回答的評價可以用來訓練一個獎勵模型,強化學習系統(tǒng)對回答好壞的判斷。指令微調技術是能夠追蹤、學習和復述聊天會話歷史的技術,并將其應用在實時會話中對自然語言進行建模和推斷。思維鏈技術通過在對話過程中不斷提供上下文信息,來幫助模型理解語言請求的內容。(劉禹良、李鴻亮、白翔等《淺析ChatGPT:歷史沿革、應用現(xiàn)狀及前景展望》,《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23年第4期,第897頁。)這使得ChatGPT的人機對話更加靈活,能實現(xiàn)連續(xù)對話,避免無意義的重復,可以充分理解用戶意圖和偏好,實現(xiàn)個性化內容定制,同時還能夠基于訓練模型對用戶的不當請求予以拒絕。隨著ChatGPT用戶規(guī)模和問答次數(shù)的迅速增加,具有聯(lián)網(wǎng)功能的ChatGPT插件、功能更為強大的GPT-4語言模型的發(fā)布,以及數(shù)據(jù)、算法、算力和語言模型的不斷優(yōu)化,ChatGPT類人工智能產品的功能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

      (二)當前ChatGPT的應用局限

      ChatGPT在人工智能上擁有令人驚嘆的能力,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ChatGPT的局限性,OpenAI官方網(wǎng)站進行了介紹,當前的ChatGPT“有時會寫出聽起來合理但錯誤或無意義的答案。解決這個問題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因為:(1)在強化學習訓練過程中,目前沒有真實的答案作為參考;(2)訓練模型更加謹慎會導致它拒絕它可以正確回答的問題;(3)監(jiān)督訓練會誤導模型,因為理想答案取決于模型所知道的內容,而不是人類示范者所知道的內容”(OpenAI, “Introducing ChatGPT,” OpenAI, November 30, 2022, https://openai.com/blog/chatgpt.)。ChatGPT的局限性與其技術邏輯直接相關,分析ChatGPT的局限性對于認識其教育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ChatGPT是在超大型文本語料庫上預訓練形成的,會因為數(shù)據(jù)中存在的“知識盲區(qū)”和模型偏好影響結果的準確性。數(shù)據(jù)是ChatGPT類人工智能的“糧食”和“燃料”,其訓練過程是基于現(xiàn)有數(shù)據(jù)庫語料進行的,在預訓練過程中進行海量的“數(shù)據(jù)投喂”,才能提高模型的智能程度,成功理解人類語言并產出類人表達。如,ChatGPT的訓練集就使用了“總計約320TB的文字信息,涵蓋超4000億詞和約31億個網(wǎng)頁,其中包括來自新聞、博客、社交媒體的內容”(《熱風口下的冷思考:ChatGPT還能飛多遠》,人民網(wǎng),2023年2月14日發(fā)布,2023年5月30日訪問,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3/0214/c1004-32623346.html。),相信未來這個數(shù)據(jù)訓練量還會大幅增長。正由于如此龐大的語料庫的存在,ChatGPT才能擁有強大的知識和信息整合能力。但與此同時,這些訓練數(shù)據(jù)本身并不全是優(yōu)質可靠的文本,其質量和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極可能出現(xiàn)事實性錯誤問題。

      ChatGPT存在事實虛構或提供錯誤的回答,內容答案符合語言邏輯但不符合事實。ChatGPT屬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這說明其對文本的處理不是簡單地羅列和堆砌,而是具有一定的內在結構,對文獻資料能夠進行基于自身邏輯的整合,從而達到近似人類的語義表達習慣。但是,ChatGPT人工智能依靠自身邏輯對語義的處理生成結果,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大數(shù)據(jù)規(guī)模和預訓練期間人類標注員的強化,并不是真正地像人一樣理解語境和語義并作出回答。這就可能導致,在數(shù)據(jù)不足和訓練遺漏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文本的隨機編造等事實虛構問題,即存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現(xiàn)象。所謂“一本正經”,就是ChatGPT的回答并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具有很大的邏輯性和內在層次結構;所謂“胡說八道”,“強不知以為知”,是對于不知道的事情基于猜測進行確定的回答。ChatGPT在常識性知識和上下文語境聯(lián)系方面還存在相當大的缺陷,這表明它不是真正地理解人類語境和語義,諸如對“關公戰(zhàn)秦瓊”、“劉邦打敗朱元璋”等問題,其會進行荒謬的回答。

      輸出的結果不具備可解釋性,目前在需要嚴謹信息來源的領域還難以很好地應用。雖然ChatGPT展現(xiàn)出令人驚嘆的語言能力,但就其形成過程來說依然是個操作的“黑箱”,就其產出的問答結果來說也存在“討好”用戶的問題。在依靠專業(yè)人士制作、分享知識和用戶通過搜索引擎自主生成內容的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有較為明確的來源,可以知道這些信息內容是由誰整理和提供的,類似于給檢索的信息提供了參考文獻和獲取的路徑方式,用戶和受眾可以據(jù)此對信息的準確性進行判斷。但ChatGPT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所提供的信息并不能被有效地追溯,用于訓練ChatGPT的語料庫,是經過人類標注過并進行統(tǒng)計、排序的數(shù)據(jù),人們只能得到針對聊天的回應和問題的最終回答,并不能了解ChatGPT是查閱整理了哪些資料以及依據(jù)何種理由進行的回復?!癈hatGPT本身就是一個被巨大的資本-技術力量喂養(yǎng)大的無人格的利維坦,或是一個由海量數(shù)據(jù)喂出的貌似尚可的輸出所構成的一個巨型‘劇場假相?!保ㄐ煊㈣丁俺H恕薄白云邸迸c聊天軟件》,《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23年第4期,第56頁。)ChatGPT不具備可解釋性,其個性化的回復也導致對于同一問題,不同用戶以及同一用戶在不同時段得到的答案也可能是不一致的,這與要求嚴謹、準確程度極高的科學研究等領域的需要還有很大差距。

      此外,ChatGPT在數(shù)據(jù)安全、知識產權、社會倫理等方面也存在問題和局限。當然,新生事物產生之初總是不完善的,技術的發(fā)展總是不斷改進的。隨著模型的改進、用戶問答次數(shù)的增加,ChatGPT應用問題會得到逐步的修正。但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只要ChatGPT的技術邏輯還是基于大數(shù)據(jù)對人類語境的納入,無論它的預訓練的語料庫多么龐大,實現(xiàn)的也只是“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理解,難以達到人類的思維狀態(tài),其創(chuàng)造性的感知思維能力依舊與人類存在差距,在可預見的未來其能力邊界將始終存在。

      二 ChatGPT的教育變革意蘊與潛在風險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深刻影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chuàng)新”(《習近平致信祝賀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開幕強調 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fā)展 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人民日報》2019年5月17日,第1版。)。ChatGPT類人工智能新技術催生的新業(yè)態(tài)和新模式,為教育現(xiàn)代化帶來更多可能性。對此,我們需要分析ChatGPT帶來的教育挑戰(zhàn),認識ChatGPT的教育變革意蘊,警惕和防范其教育應用的潛在風險,揚長避短、趨利避害,讓ChatGPT類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務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推動教育的數(shù)字化轉型,促進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fā)展。

      (一)ChatGPT浪潮下的主要教育議題

      重思教育的本質和使命。ChatGPT擁有的強大知識和文字歸納能力使其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關注和迅速應用,如ChatGPT能在幾分鐘內形成一篇結構完整的論文,完成家庭作業(yè),甚至可以通過某些考試。據(jù)OpenAI官網(wǎng)介紹,最新的GPT-4在一些專業(yè)和學術領域表現(xiàn)出超出人類水平的性能,約能以前10%分數(shù)通過模擬律師考試(“GPT-4,” OpenAI, March 14, 2023,https://openai.com/research/gpt-4。)。于是,在ChatGPT爆火出圈的第一時間,人們對于其教育影響的第一反應是考試誠信、學術倫理問題以及人類教師是否會被替代等問題,以及國內外高校和學術期刊對ChatGPT出臺相關限制使用措施,引發(fā)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但這些關注點都還只停在現(xiàn)象的表層,喧囂之后人們開始思考“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什么?它對教育全生態(tài)中不同的人各有什么影響?它如何推動當前教育從過去向未來轉型?”(張曉軍《關注人工智能對教育底層邏輯的影響》,《中國科學報》2023年2月14日,第3版。)等基本問題。ChatGPT目前擁有的能力已令人驚嘆不已,未來必定會出現(xiàn)更加智能的新技術沖擊人類社會和教育,這促使我們必須認真思考未來智能社會教育的演變動向,明確教育的不變本質和使命任務。這應是我們討論ChatGPT影響教育的核心議題。

      重思教育與技術的關系。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爆發(fā)的節(jié)點上,新興科技層出不窮,科學技術在教育中的地位愈發(fā)突出。ChatGPT作為人工智能和大數(shù)據(jù)等信息技術的最新代表,展現(xiàn)出推動教育變革、重塑教育體系的巨大潛力,同時也提供了思考教育與技術關系的新的契機。ChatGPT為我們提出系列重要問題,教育中的技術究竟為何物,技術和人的發(fā)展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如何規(guī)避教育中的技術宰制和異化風險?馬克思對技術和機器有著本質揭示,“自然界沒有造出任何機器”,機器“是人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腦的器官;是對象化的知識力量”(卡·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102頁。)。ChatGPT作為人造物,是人類一般智力的對象化,表征人的本質力量。ChatGPT越是強大,越能證明人的充分發(fā)展,再強的人工智能也不能超越人的智慧,教育界面對ChatGPT技術的“集體恐慌”大可不必。ChatGPT也不是萬能的,它不可能按照自身的技術邏輯來改造教育,解決教育中的所有問題,對教育的真正變革只能來自于人與社會的互動。因此,我們需要做的是正確使用和駕馭ChatGPT技術,使其成為節(jié)約勞動時間、豐富物質產品和促進人的自由與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助力。

      重思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師會被ChatGPT取代嗎?這是人們對教師職業(yè)存在的合理性提出的又一次強烈質問。特別是ChatGPT在知識整合方面儼然真正像“教師”一樣可以答疑解惑了,“教師消亡”的可能性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為增加了。這種人工智能技術下“教師消亡”的悲觀估計,隱含的預設是“教育等于灌輸和訓練”,“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教師工作的核心在于傳授知識”。在這種預設下,隨著ChatGPT類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人類教師總有一天會在專業(yè)知識領域落后于智能機器,這種危機是真實存在的。對此,需要重思何為教師,進一步明確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我們有足夠理由相信教師職業(yè)不會消失,因為“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承擔著在道德發(fā)展、思維方式、審美和情感等方面的育人任務。同時,教育過程是復雜的,ChatGPT作為知識“搬運者”進行的輸入與輸出,并不能取代知識的內化、轉化和外化這樣一個完整的學習和成長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ChatGPT類的人工智能將取代的不是教師這個職業(yè),而是那些發(fā)展路徑仍完全依賴于以灌輸知識為主的教學、以機械記憶為主的考試的教師。教師不會被ChatGPT所取代,并不意味著教師不會面臨危機和挑戰(zhàn)。相反,在智能時代,我們更需要追問和思索教師應該何為,如何成為更有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師,這是ChatGPT對教師提出的一個重要問題,需要整個教育界持續(xù)作答。

      (二)ChatGPT的教育變革意蘊

      推動學習方式和教學目標變革。學習是教育的核心范疇,教育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學習方式的變革。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學習的中介發(fā)生了重要變化,學習方式也在不斷演化,在不同時期呈現(xiàn)出不同的主流學習方式。在口傳時代,學習方式主要是面對面的對話;在手寫文字時代,學習方式主要是講授和辯論;在印刷文字時代,實驗演示、探究式學習開始流行;在數(shù)字時代,遠程學習和混合學習方式占據(jù)重要地位。長期以來,我們的現(xiàn)代教育體系是建立在工業(yè)模式基礎上的,班級授課制下的學習方式主要是課堂教學,最多再輔之以對話討論,即使在多年普遍實施素質教育的情形下講授法的統(tǒng)治地位依舊牢固。ChatGPT類人工智能在語言和對話上的突破,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可以突破課堂、教材和教師的限制,自主學習、對話討論式學習以及問題導向式學習將成為未來教育主流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的變革也促使教學目標發(fā)生變革。ChatGPT可以讓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輕而易舉,記憶性、知識中心的教學目標失去了優(yōu)勢,指向深度學習的能力和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目標變得愈發(fā)重要。在智能時代,“教育只要激發(fā)起人們學習的‘火焰,學習者自身就能探索前行”(文青《智能與教育》,《開放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第2頁。)。因此,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理應成為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

      為解放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契機,并可能在不遠的將來近乎顛覆性地改變教育評價的方式,重塑教師與學生的關系。ChatGPT具有強大的信息整合和內容生成能力,可以替代人類完成一些重復、機械、場景集約的工作,可以為教師和學生賦能,合理利用它可以有效減輕師生負擔,把教師和學生從單調重復的學習活動中解放出來。長期以來,學生學業(yè)負擔過重,教師因工作繁雜疲累而產生職業(yè)倦怠,一直困擾著我國教育的健康發(fā)展。在智能時代,ChatGPT完全可以承擔程序性的、無成就感的、重復操作的等無創(chuàng)造性的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活動。例如,ChatGPT可以幫助教師收集教學材料、完善教案和課件、整理參考資料等教學準備工作,以及輔助作業(yè)批改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幫助學生完成諸如歸納總結知識要點、推送學科領域的前沿動態(tài)和制作圖表等費時費力的學習任務。ChatGPT賦能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從“知識競賽”的枯燥勞累中解脫出來,進而專注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任務,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質量,為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更多可能。

      構造平等開放靈活的教育樣態(tài),最大限度減少人的重復、枯燥且無效的勞動。依托教育信息化,增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是促進教育平等的有效手段。ChatGPT作為新型的教育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具有突破時空限制、呈現(xiàn)內容豐富和用戶使用低門檻的獨特優(yōu)勢,可以實現(xiàn)數(shù)字教育資源的高效共享。在智能時代,學習者只要善學好問,ChatGPT就可以充當人們學習的“小助手”。ChatGPT類人工智能工具不僅功能強大,在操作層面還便捷易用,可以平等地向所有人開放,特別是對于邊遠貧困地區(qū)和家庭文化資本薄弱的學生,也可以擁有“家庭教師”進行學業(yè)輔導,不用為此付出高昂的輔導成本。身處智能時代,終身學習和自主學習將成為人們學習和生活的基本狀態(tài)。ChatGPT類人工智能可以深度賦能“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建設,推動各類教育資源開放共享,服務于數(shù)字化、個性化和終身化的教育體系,這將大大增強教育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三)ChatGPT教育應用的潛在風險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的全球報告中就提醒我們,“數(shù)字技術具有多重邏輯,其中一些蘊含著能夠極大地解放人力的潛力,另一些則可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帶來巨大的風險”(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編《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年版,第35頁。)。當我們在為ChatGPT擁有的強大認知能力而憧憬之時,也應保持謹慎樂觀的態(tài)度,分析其在教育應用上的潛在風險,這是全面認識ChatGPT教育效應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一是教育創(chuàng)造性缺失的風險。發(fā)展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超越性,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是教育的本真使命,也是社會的期待。從技術邏輯上看,ChatGPT目前是基于現(xiàn)成“數(shù)據(jù)投喂”來進行訓練的,這意味著它本身還不具備創(chuàng)造性理解和生成知識內容的能力。從技術應用上看,ChatGPT技術的大眾化為我們獲取知識和解答疑難提供了便利,但過度依賴此技術,求知的過程被簡化省略了,學習者容易滿足于現(xiàn)成答案,停留在淺層思考,失去了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缺乏高階思維的訓練。另一方面,人們滿足于ChatGPT的“投喂”,ChatGPT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內容以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方式在人群間進行重復,其他知識呈現(xiàn)方式和學習類型可能被邊緣化,學習成為單向的被動的接受ChatGPT提供答案的過程。長此以往,這對人類整體的知識生產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也將造成嚴重后果。

      二是教育異化的風險。教育的對象是人,人的身心健全發(fā)展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和歸宿。人工智能正在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活動方式,并重塑教育中人與人的交往方式。ChatGPT類人工智能因其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流暢自如的對話能力,不僅可以成為教育中的強有力的媒介工具,也極可能超越工具界限,發(fā)展成為教育中另一個不可或缺的交往主體。教育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將會演變?yōu)椤皫熒?、生生、人機”間的交往關系。隨著ChatGPT類人工智能加速構建完備的數(shù)字世界,師生、生生間具有情感屬性的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極有可能被“人機”的虛擬交往所取代。盡管當前ChatGPT類人工智能意在增進人際交往,但不能完全排除在對ChatGPT的技術崇拜過程中,將教育過程異化為單一的知識獲取,教育中人的交往的價值和意義被弱化。另外,ChatGPT基于用戶偏好的大數(shù)據(jù)自適應學習,可能形成強大的“信息繭房”,更容易加劇人的孤獨、自私和自戀等問題,在教育世界中分割出一個個彼此隔絕的孤島。

      三是智能鴻溝風險。所謂智能鴻溝就是在智能化發(fā)展過程中,人們在獲取知識和創(chuàng)造知識的能力方面,存在著廣泛的權力不對稱現(xiàn)象,不同主體對于智能技術的掌握與應用也存在能力上的差距?!皵?shù)字鴻溝的本質是技術的大規(guī)模使用,尤其是數(shù)字技術深入社會之后,缺乏完善的技術倫理和治理機制,使得技術越來越成為人類不平等的主導性驅動力?!保ㄧ娤殂憽⒎脚d東《智能鴻溝:數(shù)字鴻溝范式轉變》,《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2年第4期,第133頁。)ChatGPT大規(guī)模教育應用的到來,在區(qū)域和城鄉(xiāng)之間可能造成智能鴻溝,一部分學生將可能因僵化使用ChatGPT錯失發(fā)展的關鍵期而趨向平庸;一部分擁有良好文化資本的學生,將可能因ChatGPT的介入更好地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出現(xiàn)平庸與精英的兩極分化。對此,尤瓦爾·赫拉利認為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將催生一大批“無用的階級”,“對大多數(shù)的現(xiàn)代工作來說,99%的人類特性及能力都是多余的。人工智能要把人類擠出就業(yè)市場,只要在特定行業(yè)需要的特定能力上超越人類,就已足夠”(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從智人到神人》,林俊宏譯,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版,第292頁。),少量掌握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的人將成為未來世界的主宰者。技術是工具,但技術工具的使用和享有是有價值立場的,ChatGPT雖然能夠促進知識和信息的共享,但核心的大數(shù)據(jù)依然掌握在行業(yè)頭部企業(yè)手中,這可能對知識多樣性和文化包容性形成威脅,智能鴻溝風險始終需要警惕和防范。

      三 ChatGPT沖擊下的教育基本立場及應對策略

      ChatGPT發(fā)展快速,其對教育領域帶來的具體機遇和風險都還是不確定的,但其作為教育的變革性力量是毋庸置疑的。積極關注和挖掘ChatGPT教育應用的可能空間,正確對待人工智能帶來的教育創(chuàng)新,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挑戰(zhàn)保持警覺,提前為正確使用ChatGPT謀劃、制定原則策略,關乎科技創(chuàng)新的良性發(fā)展和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

      (一)堅持育人為本,注重全面發(fā)展

      技術的進步終歸要服務于人的全面發(fā)展。正確認識ChatGPT類人工智能技術對教育的沖擊和影響,有效發(fā)揮ChatGPT類人工智能技術對教育的積極價值,需要對當前關于ChatGPT教育價值的一些認識誤區(qū),做必要的討論和澄清。首先,知識學習不等于智育。對于ChatGPT,人們極為關注它強大的知識儲備和整合能力,其“有問必答”和“無所不知”的功能特性,易讓人從“知識崇拜”轉移到對ChatGPT的“技術崇拜”,將ChatGPT在掌握知識上的長足進步視為人類智育的重大進展,智育窄化為知識學習,而忽視了智力的開發(fā)。其次,智育不等于教育。我們實行的是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涉及德智體美勞等方面,智育只是教育的一個方面。在對教育與ChatGPT關系的思考中,不僅要關注其對智育造成的影響,更要立足全面發(fā)展教育的整體進行分析討論,才能真正洞察ChatGPT給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最后,智能機器的灌輸不等于學習,更談不上是教育。ChatGPT直接問答對話的特性,讓人產生取代人類教師的錯覺。ChatGPT提出的答案本質上還是無思維的數(shù)據(jù)輸出,教育中對話的目的不僅是獲得答案,更重要的是能啟發(fā)出新的問題,不斷促使人們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奧秘,并在這個過程中實現(xiàn)人的自我超越。因此,我們有必要重申,人是教育的主體,技術作為人造物只是教育的輔助工具,人永遠是教育的目的和歸屬,這是應對ChatGPT沖擊必須自覺堅守的教育價值立場。

      (二)加快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主動接納人工智能

      加快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提高教育主體的數(shù)字素養(yǎng),促進人工智能技術更好為教育賦能。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shù)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4頁。),對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作出了明確要求。我們正處在數(shù)字化、智能化時代,隨著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等數(shù)字技術的協(xié)同發(fā)展,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我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越來越智能,數(shù)字化也將深入到教育的每一個角落,全方位影響教育生態(tài)。ChatGPT類人工智能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將是革命性的,加快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是應對其沖擊的必由之路。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不僅是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也是教育治理創(chuàng)新。應對ChatGPT類人工智能技術,我們的教育需要主動地利用數(shù)字技術推動教育組織架構、教學范式、教學過程以及教育評價方式等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的成功標志是人機融合,學生和教師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袁振國《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轉什么,怎么轉》,《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年第3期,第1頁。)不斷通過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建成具有公平性、個性化和終身化的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積極適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將ChatGPT等科技創(chuàng)新納入到教育良性發(fā)展的軌道上來,不斷拓展人工智能技術的教育應用場景,開發(fā)數(shù)字化教育資源,使之真正成為教育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的助力,更好服務于教育現(xiàn)代化事業(yè)。

      (三)加強科學研究,構建自主知識體系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zhàn)略性技術,ChatGPT類技術勢必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為抓緊人工智能發(fā)展的戰(zhàn)略機遇,建立人工智能的領先優(yōu)勢,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把發(fā)展人工智能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戰(zhàn)略,加緊出臺規(guī)劃和政策,圍繞核心技術、頂尖人才、標準規(guī)范等強化部署,力圖在新一輪國際科技競爭中掌握主導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7年第22號,第7頁。)。美國OpenAI公司開發(fā)的ChatGPT產品就是這種競爭和布局的結果,其形成的先發(fā)優(yōu)勢,使得維護我國的數(shù)據(jù)安全與數(shù)字利益尤為迫切。ChatGPT的中文語境不夠豐富,在ChatGPT的會話和回答中,更多用戶是用英文來交流,而背后的數(shù)據(jù)庫和語料庫絕大部分都是英文數(shù)據(jù),這不僅會導致對于具有中國文化特點的相關問題的回答不盡如人意,更嚴重地會導致我國知識體系和話語權在世界上面臨被邊緣化的不利處境。ChatGPT技術并不是價值中立的,其語料庫、算法和應用場景都不可避免帶有意識形態(tài)傾向,如基于西方價值觀提供問題的標準答案。為此,我們亟須自主可控的平臺維護數(shù)字主權。近期,阿里的“通義千問”、百度的“文心一言”、科大訊飛的“訊飛星火”等中國版類ChatGPT產品紛紛問世,即是對此挑戰(zhàn)的回應。在正視與ChatGPT存在技術差距的現(xiàn)實下,為把握生成式人工智能發(fā)展的戰(zhàn)略機遇,應對不確定性風險,我國亟須加強人工智能科學研究,整體推進基礎研究、技術研發(fā)、產業(yè)發(fā)展和行業(yè)應用,培養(yǎng)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構建安全可靠的自主知識體系。

      (四)完善制度保障,推動技術向善

      在ChatGPT類人工智能正在掀起的人類社會劇變中,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如何轉“危”為“機”,考驗的是人類的制度體系和治理水平。歷史上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人類社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產物,“任何技術的社會化,其實質都是技術邏輯與社會互構的一種結果”(喻國明《ChatGPT浪潮下的傳播革命與媒介生態(tài)重構》,《探索與爭鳴》2023年第3期,第12頁。)。面對人工智能熱潮,我們需要關注技術本身帶來的種種問題和風險,也需要關注其導致的社會影響;既要通過科學技術本身的進步去不斷解決當前的技術缺陷,更要依靠社會制度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來規(guī)范引導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fā)展。教育技術反噬之根源在于“人的失控”和“理性的遮蔽”,而向善才是教育技術之根本立場(張新民、張稷鋒《論教育技術向善:基于技術反噬公平的視角》,《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3期,第116頁。)。在科學技術加速發(fā)展的過程中,新事物層出不窮,對新技術的恐慌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人類對自身及其構建的人類社會制度是否能夠駕馭新技術的嚴重不自信?!叭祟惖闹贫妊莼讲桓?,遠遠跟不上技術的發(fā)展,所以一旦遇到新問題就陷入危機或困局?!保ㄚw汀陽《GPT推進哲學問題了嗎》,《探索與爭鳴》2023年第3期,第74頁。)當前的ChatGPT類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數(shù)據(jù)、算力、算法等層面有著極大的需求,這意味著其產業(yè)化發(fā)展不僅是科技密集型的而且是資本密集型的,如果“技術”和“資本”進行了聯(lián)姻,對人類來說可能是真正的災難來臨。就教育領域而言,ChatGPT的應用場景廣闊,可以滲入到學校教學、考試評價、校外培訓以及教育管理等各個層面,通過完善我們的教育制度,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是引導ChatGPT賦能教育而不是摧毀教育的關鍵。ChatGPT只是個工具,它對人類是有利還是有害完全取決于我們對它的使用方式。以高度的教育文明駕馭技術文明,在教育領域加強人工智能治理,完善教育的制度保障,進行前瞻部署,實現(xiàn)技術向善和造福人類,是教育應對ChatGPT風險挑戰(zhàn)的必由之路。

      總之,作為教育技術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對教育領域的影響是必然且無法避免的。人工智能與教育的關系,本質上是人與技術的關系在教育領域的體現(xiàn)。技術可以是解放師生的重要手段,幫助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的雙邊活動回歸為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活動。人工智能技術本身更多是中性的,無所謂利弊,其對教育產生的影響最終還是要取決于教育自身。人工智能的作用是有限度和邊界的,它主要是在知識領域,基于大數(shù)據(jù)前提為人學習提供其所占有的必要的材料,人工智能本身不能判斷知識的正誤,更不能創(chuàng)新知識,也解決不了人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無法關照人的思維的靈性。至于教育意義上的培養(yǎng)人的人格、智慧、情懷情感等更是任何技術所無法企及的。所以,無論技術的智能發(fā)展到何種程度,歸根結底都始終是人創(chuàng)造的產物。也許技術本身的特性,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功利性,或因人使用不當,在一定程度一定階段人會被人工智能產品占有控制,甚至對人本身和教育帶來沖擊影響。但教育如果能堅持其促進人全面自由發(fā)展的價值立場,這些風險挑戰(zhàn)將會成為教育實現(xiàn)自我革命的契機和動力。

      Education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 to ChatGPT

      Zhang Haibo, Yang Zhaoshan

      Faculty of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a

      Abstract: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hatGPT are giving rise to new forms and modes of social production that are profoundly changing the way people work, learn, and live. They are also having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chools and education. Based on the realities and future of social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AI era, we must understand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tGPT from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and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value and boundaries in education. The educational challenges brought by ChatGPT prompt us to rethink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ole of teachers. On this basis, we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ChatGPT, actively explore the potential space for ChatGPT in education, and be alert to and prevent potential risks of its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thus enabling ChatGPT and simila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ser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ccelera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Key words: ChatGP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l-round development

      [責任編輯:羅銀科]

      收稿日期:2023-05-30

      作者簡介:張海波,男,黑龍江海林人,教育學博士,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E-mail: zhanghb103@nenu.edu.cn;

      楊兆山,男,黑龍江甘南人,法學博士,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猜你喜歡
      全面發(fā)展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與就業(yè)
      IT經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數(shù)讀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黨政工作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54:09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體育時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54:49
      建筑設計創(chuàng)新與可拓思維模式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風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
      长白| 襄垣县| 岗巴县| 历史| 元谋县| 邹平县| 西城区| 兴和县| 凤凰县| 巴林左旗| 九台市| 婺源县| 阿拉尔市| 容城县| 阿勒泰市| 东山县| 夏津县| 潼南县| 年辖:市辖区| 依兰县| 稷山县| 琼结县| 德安县| 四子王旗| 中宁县| 兰溪市| 区。| 溧阳市| 宣化县| 固阳县| 迭部县| 景洪市| 郓城县| 武清区| 大同市| 永仁县| 洪泽县| 灵川县| 邵东县| 松阳县|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