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程
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不斷完善中小學德育工作長效機制,全面提高中小學德育工作水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應積極響應號召,探究將“立德樹人”融入英語閱讀教學中,以此來促進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重視德育教育
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應該重視德育教育,明確德育教育對于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才能保證教學效率。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適當時候用恰當?shù)姆绞綄W生進行引導,將德育知識巧妙地傳達給學生。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仍處于發(fā)展階段,對于很多知識無法深入地理解。此時,教師要在傳達之后,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我消化和思考,逐漸將知識點內化于心。
二、豐富教學形式
德育相關的知識點大多較為枯燥,如果教師僅僅以單一化的口頭講解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狀態(tài)。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提高。因此,豐富教學形式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學時,融入當下熱點社會新聞,將其融入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抑或是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談一談他們在閱讀該文章的過程中想到了哪些德育相關知識,用英文給大家進行介紹。這種學習形式注重學生自主思考,在提高德育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三、課外拓展
在課下,學生要多閱讀一些與德育教育相關的文章,挖掘短文中人物的行為和對話中蘊含了哪些德育知識。在閱讀文章類型的選擇上,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不同角度解讀人物和文章內容。
閱讀過后,及時的總結是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學生以分享會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學生可以選擇多人合作分享、擔任分享等等,大家暢所欲言,共同學習德育知識。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進行總結,幫助學生糾正不正確的思想,明確哪些思想值得大家推崇,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促進學生德育教育的向前發(fā)展。
綜上所述,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實際學習情況,探究相應的教學措施,促進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培養(yǎng)具有完整品格的小學生,將“立德樹人”完美地融入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