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君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基礎階段,影響著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小學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將道德與法治結合,旨在促進學生擁有良好的道德觀念與全面的法律知識儲備,提升教學有效性與學生的綜合素質。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要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教師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課堂上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深度參與教學。例如,在“正確認識廣告”的授課部分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廣告案例,讓學生仔細觀看并總結出廣告特點。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廣告,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分類。如,以載體分,包括手機廣告、電視廣告、墻體廣告等;以廣告主體分,則包括生活用品廣告、旅游廣告、住房廣告等。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對于廣告的感受和看法。
為了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努力尋找一些隱藏較深的植入性廣告,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為之后的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習帶來積極影響。
二、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熱情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這樣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與動力,還可以增強他們的課堂體驗感、參與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采用“互聯(lián)網+”模式展開教學。教師可以依據教學方案,選澤適當?shù)膽迷O備開展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學生感到課堂的新穎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學生自然會對課堂充滿興趣,從而在理解掌握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點時就會更深入、更容易,最終達到有效提升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此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借助互聯(lián)網獲取信息,從海量的資源中選擇與道德與法治相關內容,利用圖片、視頻、動畫等方式,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氛圍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體驗感。
三、教師組織活動提高知識運用性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一系列與課堂相關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其中,提高其知識的實踐性和運用性。如可以組織道德與法治辯論活動,鼓勵學生踴躍參與,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掌握,并將知識運用起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