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數學作為一門中職公共課程,也應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發(fā)揮其育人的作用。因此,中職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思想方法,滲透數學魅力,充分發(fā)揮數學課程思政的育人價值。
關鍵詞:中職數學? 課程思政? 文化素養(yǎng)? 職業(yè)素養(yǎng)
在中職數學的教育進程中,我們應探索如何有效合理地融入思政教育,突破數學教育有時存在的“重知識,輕育人”現象,思考如何引導學生將數學公式與生活相結合,將數學理論知識與所學專業(yè)相結合,將數學史實與愛國情懷相結合,在豐富數學教育內容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中職數學課堂進行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課程思政挖掘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
新課程改革對中職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中職教師,我們有責任加強對教材的思政元素的挖掘。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形成階段,身邊的環(huán)境對他們的發(fā)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數學的課堂中,更應該潛下心來挖掘教材深處的思政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思維環(huán)境,注重愛國情懷、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1]
(二)思政元素的滲透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中職生對于數學這門學科感到有些難度,比較抽象,學習的興趣不高。[2]若是能夠觸及數學內容深處的思政元素,通過數學史實、數學應用、愛國主義等方面的教育,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滲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例如,在概率章節(jié)中有一道計算射擊命中率的題目,此時,可以播放我國射擊健兒勇奪奧運金牌的視頻,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與責任擔當,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中職數學課堂思政元素融入的策略
(一)終身學習,提高教師文化素養(yǎng)
教師在貫徹課程思政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作為中職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文化素養(yǎng),貫徹終身學習的理念,不能局限于教材課程的研究,而是要深入教材深處,挖掘潛在的思政元素。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積累,不斷充電,關注時事新聞,學習政治文件,研讀數學史實,以此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政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課堂上,我們可以引入一些名人軼事,傳遞數學家們勇于探索、不懼困難的精神,并從中挖掘奮斗創(chuàng)新、國家榮譽感、歸屬感、使命感、大國工匠等思政元素,培養(yǎng)學生成為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有志青年。例如,在講解二項式系數中的楊輝三角形時,可以講講在我國南宋數學家楊輝所著的《詳解九章算術》一書中用楊輝三角形解釋二項和的乘方規(guī)律,在數學課堂中合理引入這些數學史實,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積極性。[3]
(二)增強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
數學學科具有邏輯性、嚴謹性強的特點。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并以此來影響學生,提高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幫助學生養(yǎng)成執(zhí)著專注、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素養(yǎng)。通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整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結合起來,以此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思政意識。例如,在講解等比數列求和時,通過阿基米德棋盤放米的故事告訴學生積少成多、厚積薄發(fā)的道理,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量變產生質變,明白了要從生活點滴做起的道理。如此,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發(fā)現數學魅力,感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查吉爾曾說:“所謂的數學家,也許就是那些發(fā)現了數學之美的人?!痹诓榧獱柨磥恚胂罅τ跀祵W尤為重要,數學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是分割不開的。例如,在講解等差數列時,可以結合埃及金字塔,讓學生感受古建筑的宏偉壯觀,感悟蘊含著數學規(guī)律的圖形是如此神奇;在講解指數函數時,可以觀看細胞分裂過程的視頻,讓學生感受生命的獨特奧妙;在講解正弦函數圖象時,發(fā)現其曲線是有規(guī)律且不斷延展的,告訴學生世間的事物是不斷變化且發(fā)展的。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充分挖掘數學魅力,把思政教育融入課堂,展現數學與生活間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奧妙,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4]
總之,將課程思政有效融于中職數學課程,構建有效的教育課堂,可以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能力與素養(yǎng)。只有我們每一位中職數學教師都能夠重視起來,將課程思政落到數學課堂實處,才能讓思政教育真正有效地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匡江紅,張云,顧瑩.理工類專業(yè)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管理觀察,2018(1):4.
[2]郎鵬飛.中職生數學價值觀現狀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2021,4(3):120-122.
[3]吉云.中職數學課如何進行思政教育[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9):2.
[4]沈良翼.關于中職數學教學中滲透課程思政的探討[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1(31):2.
作者簡介:周靈睿(1995- ),女,漢族,江蘇鹽城人,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研究方向: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