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童小古文
作者簡介:賴建平,浙江省衢州市名師,高級教師,著有《跟著名著學(xué)寫作》系列圖書。
【原文】
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選自民國老課本
【譯文】
白天有太陽,夜晚有月亮,夜晚有星星。三個天體里面,太陽最亮,月亮排在太陽的后面,星星又排在月亮的后面。
【朗讀】
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解讀】
第一個“日”的意思是白天,第二個“日”的意思是太陽?!按沃保褪桥旁诘诙?。用亮度作為標準,太陽最亮,月亮的亮度排在太陽的后面,星星的亮度又排在月亮的后面。
背誦這篇小古文,非常簡單,因為文中除了兩次出現(xiàn)“日”“月”“星”之外,還有兩個規(guī)律:一個是第一句中有三個“有”,另一個是第二句中有兩個“次之”。抓住句子的特點,用心記一記,然后閉上眼睛,讓我們來背誦一次。
【啟發(fā)】
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這篇小古文的第一句保持不變,把第二句換個與眾不同的標準,讓日月星的次序變一變,并且要給出合理的解釋。
有同學(xué)說,這還不簡單,看我的: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星最暗,月次之,日又次之。你看,標準換成了“暗”,星星就排在第一位了,月亮排在第二位,太陽只能排第三位了。用“暗”不用“明”,就是與眾不同。
再看這一則: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巨,月次之,星又次之?!熬蕖保褪谴?。用“巨”不用“大”,就是與眾不同。
既然要與眾不同,很多別人能想到的標準,就要果斷地放棄。比如:遠和近,冷和熱。除非你能有別出心裁的解釋。
再來看一位同學(xué)的作品: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星最愛,月次之,日又次之。
在這篇小古文里,小作者對日月星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最愛星星,其次愛月亮,太陽排在最后。
還有沒有更有創(chuàng)意的標準呢?有!請看: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星最奇,月次之,日又次之。
為什么用“奇”作為標準呢?因為在小作者看來,星星的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亮度也不一樣,自然排在第一位;月亮的形狀變化比較大,排在第二;太陽的變化最小,只能排在末尾了。
同一個事物,用不同的標準去觀察與考量,結(jié)果自然千變?nèi)f化。
【寫作小妙招兒】
選擇三個人,比如:父親、母親與孩子,用“家則有父,家則有母,家又有娃。三者之中……”的形式,合理排列三者的次序??纯茨隳苷业侥男┡c眾不同的標準,能一口氣寫出幾篇小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