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許興梓
◆ 校園足球在全國范圍內(nèi)正式啟動推行,足球被納入體育課必修內(nèi)容,推行校園足球成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之一。為加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讓他們養(yǎng)成熱愛運動和鍛煉的習慣,校園足球開展的如火如荼。在以小學生為對象進行足球訓練時,不僅需要進行基礎的動作與技巧訓練,還需要注重反應速度的訓練。對小學生而言,初次接觸足球運動系統(tǒng)訓練,針對反應速度缺乏認知,并很少進行團隊配合訓練,所以需要對小學生足球運動反應速度的訓練引起重視。故此,下面將重點圍繞小學生足球運動的反應速度和訓練方法展開分析。
◆ 校園足球;小學生;足球運動;反應速度;訓練方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反應能力培養(yǎng)和訓練的重要階段,相關研究結果表明,9~12歲屬于人體反應能力培養(yǎng)效率最高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組織學生參與反應能力訓練能夠發(fā)揮出更好的效果。如果在小學階段忽略了反應能力培養(yǎng),未來孩子年齡偏大時便難以起到較好的作用。就當前來說,國內(nèi)小學體育足球項目的訓練與教學都較少關注到這方面,絕大多數(shù)重視的是基本動作與技巧訓練,不關注反應速度訓練。反應時越短,就表示人體反應速度越快,運動協(xié)調(diào)能力也越高,靈活度越強。正因如此,針對小學生組織運動加強反應速度的訓練與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足球運動而言,不單單需要運動員能夠長時間保持奔跑狀態(tài),維持相應的速度,能夠做到突然奔跑、急停急轉(zhuǎn)以及變向奔跑等,同時還能夠在教練的要求下,在限定時間之內(nèi)完成一場足球比賽,如果運動員身體反應能力較弱,必然難以順利完成教練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小學生足球運動要有較快的速度,移動速度、動作速度、反應速度都包括在內(nèi)。
移動速度就是運動員在短時間內(nèi)移動距離的遠近,是根據(jù)學生的奔跑行為進行判定的,此類奔跑行為表現(xiàn)出極大的靈活性,能夠在多種不同運動中予以應用,學生能夠選擇不同的奔跑形式,比如說前后左右奔跑,同時具體路線也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予以調(diào)整,如直線奔跑、曲線奔跑等。另外奔跑節(jié)奏存在較大差異,包括快跑、慢跑、急停、急轉(zhuǎn)、沖刺以及后退等,學生還可選擇不同奔跑姿勢,這些要素共同組成了足球運動員的移動速度[1]王玲.小學生足球運動的反應速度與訓練方法分析[J].體育風尚,2020(5):76.。
動作速度與學生足球?qū)m椉记捎柧毚嬖谑志o密的聯(lián)系,要求學生能夠在相對更短的時間內(nèi)做好若干連續(xù)動作亦或是單個動作。對于足球運動來說,學生的動作速度一般分為有傳球和無傳球兩種狀態(tài)時的速度。
反應速度指的是學生在參與足球運動的過程中,從獲取指令到完成指令之間的最短時間,反應速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學生身體受外界信號刺激后的反應能力。借助于視覺和聽覺獲取指令后完成相關動作,包括運動戰(zhàn)術與技巧[2]關楚童.青少年業(yè)余足球運動員速度素質(zhì)訓練研究[J].拳擊與格斗,2018(7X):61.。
反應時對反應速度快慢具有決定性作用。對于小學生而言,反應時比較短,反應速度也比較快,運動協(xié)調(diào)能力與靈活性也越強。但準確的瞬時判斷與反應受多種因素影響,需要真正知道各種因素對自身運動技能與反應速度帶來的影響,并研究這些因素在足球運動實踐中的化解對策,對更好的把握足球運動規(guī)律與指導反應速度訓練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因為反應時具有上述特征,所以反應速度的快慢更多的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感受器敏感程度越高,就表示對各種信號刺激的感受時間越短。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感受器敏感度受人體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指向、感受器疲勞度所影響。比如小學生若長時間進行足球運動反應速度訓練之后,容易出現(xiàn)視聽覺及身體肌肉疲勞情況,反應時間就將延長。
小學生注意力是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反應準備期,從根本上來說屬于心理定向能力。基于肌肉纖維的收縮及緊張程度而言,此項能力十分關鍵,同時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及抑制兩種狀態(tài)的快速轉(zhuǎn)變速度具有影響[3]蘭波,孟穎.中學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研究[J].速讀(中旬),2019,000(002):273.。實踐中時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旦小學生沒有將注意力集中于防守足球,往往就會出現(xiàn)失誤。但學生接球之后,若可以在防守隊員上搶前幾秒內(nèi),把心理活動集中和指向到對方傳來的球與防守隊員狀態(tài),接球效果也會不同,這點就算是多優(yōu)秀的運動員都是如此。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刺激信號的反應速度往往和如下兩點因素存在聯(lián)系:首先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其次是條件反射是否形成。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相對更高,學生身體的反應時間必然更短。另外當學生的足球技巧逐漸熟練之后也能夠減少身體反應時間,對于簡單反應來說往往可以縮短11%到18%的時間,復雜反應也能夠縮短15%到20%的時間[4]韓博健,張曉剛.淺談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速度力量訓練[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3.。
小學生神經(jīng)系統(tǒng)激活水平影響著自身的運動技能反應效果,這是由于其注意力的集中度和激活水平密切聯(lián)系。據(jù)研究表面,在運動員的激活水平位于適合水平情況下,集中注意力才可以實現(xiàn)最大化,運動員水平才可以發(fā)揮出來。太高或太低的激活水平均對小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具有影響,導致不能充分發(fā)揮自身水平,這一現(xiàn)象在足球比賽中較為常見。
足球運動屬于一項開放性運動,其表現(xiàn)出賽況多變、刺激多元等突出特點。小學生在參與足球運動的過程中往往無法直接上搶斷球,但可以通過觀察對方控球狀態(tài)、接應球員狀態(tài)來分析預判對方的想法并進行反應。同時在傳球時守門員一般不能夠及時搶到落點,但能夠根據(jù)足球運動軌跡、足球運動速度等進行分析研究后做出反應,因此對刺激的預見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運動技能的反應效果。小學生在參與足球運動的過程中,通常遇到刺激之后不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反應,在這一情況下便應當具備刺激預見性。又例如說撲點球時,守門員應當仔細觀察罰球球員的動作、神情等,快速做出反應[5]何柏霖.淺談足球運動員專項速度素質(zhì)的訓練方法[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7(22):2.。
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受遺傳效應會影響到反應速度,然而在訓練后能夠充分體現(xiàn)運動員潛在的反應能力,并且穩(wěn)定下來。但要提高反應速度,則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小學生對信號反應的動作熟練程度影響。比如頻繁訓練的運動員可以在賽場上快速觀察對手陣形布局和隊友的站位及跑動情況,從而第一時間做出相應的判斷,把球傳給最合適接球的隊友。因此有必要縮短反應時,反應時的縮短前提是要訓練反應速度,反應速度訓練方式主要采用下面幾種。
要想提高小學生足球運動反應速度,重復訓練不失為一種科學的措施。此訓練措施一般是保持動作結構不變且學生外部運動符合狀態(tài)時,讓學生根據(jù)相應標準對足球運動中的相關技術動作展開重復訓練,訓練過程中的間隔應當讓小學生完全恢復,每次練習都在完全恢復情況下進行。這種訓練方法主要是為讓小學生形成肌肉記憶,可以在大腦發(fā)出指令前,憑借肌肉記憶快速做出本能的反應。在進行重復訓練時,教師要注意講解動作要領與技巧。例如進行接傳球時,腳背發(fā)力與腳側發(fā)力有所不同,教師在一開始時進行慢動作講述,讓學生掌握并熟練接傳球技巧,讓學生掌握接傳球技巧后,可以循序漸進的加快接傳球時間,每天進行不間斷練習,從而讓學生形成肌肉記憶[6]王聚安,劉偉.論中學生足球運動員速度素質(zhì)訓練方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3):60-62.。并基于此,安排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練習,讓學生分成多個小團隊進行球隊模擬賽,重復練習接傳球動作。以此減少學生上場的緊張感,并有效提高他們的反應速度。為增加重復訓練的趣味性,促進訓練實效性得以提升,能夠選擇節(jié)奏性相對較好的樂曲,要求學生結合樂曲的鼓點與節(jié)奏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進行特定次數(shù)的接傳球練習。接傳球訓練是作為足球運動員應具備的基礎能力,教師對學生進行重復、有效的接傳球訓練,同時讓學生空余時間多觀看一些經(jīng)典賽事,從而學習足球運動員的接傳球技巧,掌握更多接傳球技巧,同時通過理解和消化來提高自身的接傳球技能,最終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
在對小學生足球運動反應速度進行訓練時,采用信號刺激法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提前規(guī)定相應信號,當教師發(fā)出信號后學生第一時間進行反應,借助于信號刺激來幫助小學生提高反應能力。教師還能夠在此基礎上采取趣味性互動游戲法,比如在讓兩個學生保持2m距離,在他們之間放一個足球,當教師發(fā)出指令:“頭”兩個學生雙手抱頭;“背”兩個學生雙手放背后;“球”兩個學生搶足球,先搶到足球的則贏了游戲。學生在聽到教師發(fā)出的指令之后,根據(jù)指令快速做出相應動作,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反應速度,還可以讓學生形成敏捷的思維。在采用信號刺激法過程中,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從慢到快,加快發(fā)出指令的速度。這樣一來,教師可以在比賽時也采用信號指令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足球運動,保證訓練效果得到提高。
重復訓練法與信號刺激法都是處于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下進行訓練的方法,但是在現(xiàn)實中,足球運動賽場上的狀況是不斷變化的,隨時可能發(fā)生突發(fā)情況,所以對小學生的反應速度進行訓練,就有必要實施動態(tài)訓練。教師需要借用如投球設備等專業(yè)工具,或直接讓學生之間組建小組合作練習[7]蘆毅恒,史嘉誠.功能訓練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速度的影響[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1(2):97-98.。當借用專業(yè)的投球設備時,因設置隨機模式,在學生不清楚球是從什么方向傳來的,面對移動的目標,學生要想接到球,就需要做好心理準備。但是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練習時,可以隨意變化小組成員位置,進行“搶球”游戲。在此過程中,足球在小組成員之間不斷傳送,學生需要快速鎖定足球,并完成傳接動作,這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在采用這種訓練方法時,教師需要注意慢慢提高訓練難度,例如劃定場地,在特定時間內(nèi)進行搶球,場地與時間的變化,可以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反應速度與反應能力。
在緊張且刺激的足球運動中,快速做出反應的前提是分析判斷準確無誤,假如小學生缺欠準確的判斷能力與冷靜思考能力,在賽場上容易慌亂無頭緒,以往的反應速度與反應能力的訓練也就毫無意義。所以教師需要針對小學生進行相關的心理訓練,幫助小學生克服進入賽場后的緊張感與壓力感。對此,可以通過多次組織進行模擬賽,讓小學生盡快適應比賽環(huán)境,同時對他們進行賽前與賽后的心理輔導,有效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這將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判斷力與冷靜思考能力,是提高反應速度與反應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因為在足球比賽中,常常需要做5~7m的啟動跑,沖跑一般控制在10~30m,配合調(diào)整奔跑方向?qū)ψ闱蜻M行有效控制,對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予以及時反應。所以小學生在足球訓練中應當盡快熟悉各種奔跑技能,盡快做到步頻更快、步伐幅度更小且重心更低。另外小學生還應當擁有一定的瞬時速度、角速度、加速度、最快速度及制動速度,所以小學生需要發(fā)展比較強的腰腹與腿部力量。因為小學生在快速奔跑中,是憑借非乳酸無氧代謝供能完成各種技術動作,因此需要加強他們的非乳酸無氧代謝供能能力和ATP再合成能力,這是確保足球運動賽場高速完成動作的核心。練習需要采用前面提到的重復練習法,每次練習都應該以最大強度進行,時間不應超出10s[8]苗青.淺談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速度力量訓練[C].第五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2016.。
綜上,小學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而當注意力不集中時,他們的反應速度與反應能力是難以提高的。因此在進行足球運動訓練中,教師需要加強重視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其肌肉處理相對緊張的狀態(tài)。同時,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反應速度,將反應速度的訓練和觀察力、判斷力、思考力等相結合,進一步促進小學生反應速度的提升。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大肌肉群相對小肌肉群而言更早發(fā)育,反應能力不是很強,此時需要教師制定科學的訓練策略來培養(yǎng)他們的反應能力,有效開發(fā)其肌肉群,從而讓學生可以及時傳接球,有效把握最佳傳球、最佳堵截及最佳得分等機會,最終獲得更好的足球運動成績,并為其今后身體敏捷性、協(xié)調(diào)性、反應能力的發(fā)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