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日語形式名詞的思考

      2023-05-19 10:55:12毛景宇
      關鍵詞:語法功能

      摘 要:從日語學習者的立場出發(fā),特別是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對日語形式名詞語法現象的理解、掌握以及在實踐中應用是相當困難的,為此,弄清楚形式名詞的使用規(guī)律具有極為重要意義。本文以「こと」為例,通過對日語形式名詞的形成和使用等語法現象進行深入探究,摸索出形式名詞在使用過程中在含義及用法上的一些規(guī)律,并進一步闡述它們在日語語言中的實際應用。希望對日語學習者進一步提高日語水平起到一定幫助作用。

      關鍵詞:形式名詞;語法功能;形成與使用;習慣表達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4-0066-05

      一、引言

      在學習日語語法的過程中,會遇到頻繁出現在各種句子和文章中的形式名詞,它們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形式名詞的正確使用是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問題之一,給日語學習者帶來了相當大的困惑。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形式名詞,首先必須清楚實質體言與形式體言、實質名詞與形式名詞以及形式名詞與形式體言之間的關系。同時必須認識和理解實質名詞轉化為形式名詞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實質名詞的語法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助詞、助動詞、補助動詞以及動詞對形式名詞的轉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而這正是由于日語在語言體系中屬于黏著語這一特性所決定的。由此可見,形式名詞的語法形式演進過程也是有規(guī)律可以遵循的,下面就這些情況進行研究和探討。

      二、形式體言

      (一)用言與體言

      日語中根據詞匯的語法作用,日語把動詞、一類形容詞和二類形容詞統稱為用言。其特征是在使用時詞匯自身有詞尾變化(即用言活用)的獨立詞;可以單獨構成謂語(這是用言最主要的語法功能特征);可以通過自身的詞尾變化構成連體修飾語、連用修飾語等。與此相區(qū)別,把名詞、數詞和代名詞用來表示與事物本體相關的概念的詞稱為體言。其特征是使用時詞匯自身沒有形態(tài)變化(即沒有活用);名詞、數詞和代名詞都是獨立詞;后續(xù)助詞構成主語(這是體言最主要的語法功能特征),也可以后續(xù)助詞構成其他各種句子成分;可以被連體修飾語修飾。

      (二)實質體言與形式體言

      在日語體言中,根據體言在表達概念方面的差異,把體言劃分為實質體言和形式體言兩種不同形式,即把表示實質性概念的體言稱作實質體言,表示形式性概念的體言叫作形式體言。實質體言如:「傘」「木」「草」「理想」等。形式體言如:「私」「貴方」「彼女」「百」「千」「萬」等。這是從詞匯意義上對實質體言和形式體言進行劃分的,在語法層面上看沒有太大意義。

      由此得出,把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名詞叫作實質體言,把表示事物數量、順序的數詞以及代指人、事物和場所等的代詞叫作形式體言。同時,實質體言和形式體言都具有體言的語法功能和特點,在實際應用中區(qū)別的意義不大。

      三、實質名詞與形式名詞

      (一)實質名詞

      日語中的名詞,從功能上可以分為實質名詞和形式名詞兩種形式。實質名詞是指人、物、事、時間、地方、情感、概念等實體或抽象事物的名詞。在日語句中不僅具備名詞的形式和語法功能,而且具有實質性意義。實質名詞同實質體言一樣,由于本身具有完整的獨立的意義,即使沒有修飾成分,在句中可以單獨作為主語、謂語、賓語等成分使用。例如:「こと」作為實質性名詞使用時,日語漢字表記為「事」,表示某種具體的“事,事情,事實;事務,工作;事件,事故,事端”等,此時意義完整且獨立,學習者容易理解和掌握和使用。例如:「それは十年前の事だった。(那是十年前發(fā)生的事情)」。上面例句中的「事」單獨構成句子成分,有具體詞義,是實質性名詞的用法,學習者比較容易理解其在句中的含義,應用起來也不困難。

      (二)形式名詞

      與實質名詞相對應的,雖具有名詞的形式和語法功能,但在句中部分或完全喪失了原有的實質意義,詞匯意義抽象化、形式化,應用時實質名詞自身的特點(獨立性、作主語、作賓語)消失了,缺乏具體的意思,不可單獨做主語、賓語等成分,需要有連體修飾語的修飾,由修飾語表示某些具體的意思,其作用是使其前面的句節(jié)和句子具有名詞的資格,才能表達完整的意義,這種只是在形式上起到名詞作用的詞叫作形式名詞。雖不具備實質意義,但在句中卻起到和實質名詞基本相同的語法功能?!袱长取棺鳛樾问矫~使用時,在句中失去了其“事情,事務,事件”等具體含義,只用于表示與前項語句相關的“事情,情況,內容”等。例如:「言うことは易しいが、行うことは難しい。(說容易,做起來難)」。上面例句中的「こと」作為形式名詞沒有實質意義,詞匯意義抽象化、形式化,如果沒有前面的連體修飾語,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給日語學習者帶來了困惑。

      通過前面例句中出現的實質名詞「事」和形式名詞「こと」不難看出,實質名詞的表記方式,一般傾向于寫漢字,而形式名詞一般用假名書寫。由此可以得出,語法意義上的形式名詞與詞匯意義上的形式體言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但是,在我國的傳統日語教學語法體系中,很多人把語法上的形式名詞叫作“形式體言”。所以,在學習形式名詞時不能把在句中只起修辭造句的語法作用而沒有獨立意義的形式名詞和形式體言混同起來,不能把形式名詞稱為形式體言。日語中常見的形式名詞有「こと」「もの」「の」等。

      四、形式名詞語法化

      形式名詞大部分是從實質名詞引申、演變而來的(只有「の」是由助詞轉化而來的。所以除「の」外,所有形式名詞都有其原有的實質名詞的意義和用法,也有形式名詞的意義和用法。),這個過程就是語法化的過程。研究形式名詞的語法化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日語黏著語的這一特征,而且能進一步運用日語語法的理論來分析與之相關的句型,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形式名詞的使用特點,對今后日語語法的學習、研究和教學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關于語法化,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如下描述:

      首先,我國學者沈家煊認為,語法化通常是指具有實質意義的因素成為實質意義稀薄、專門承擔語法功能的因素的過程或現象。在中國傳統語言學中被稱為“實詞虛化”。此外,日本學者深田智認為,如果把語法化經歷的階段進行簡化后,可以進行如下表示:作為本來表示A這個的意思的詞匯要素存在的單詞表現(A的階段),在某個階段擴大了其使用語境,變成了A以外的,從A的意思在語言應用學上可以推論的語法意義(A,B的階段),再經過原來的A的意思的淡化、消失階段后,確立為只表示B意思的語法要素(B階段),該過程可以表示為“A階段→A、B階段→B階段”。日本學者日野資成也對“語法化”的內容進行了如下敘述:把具有實質意義,可以成為獨立要素的詞稱為“內容詞”,相反,把實質意義以及獨立性稀薄,專門承擔語法功能要素的詞稱為“功能詞”,由此可見,語法化可以說是內容詞變?yōu)榫哂泄δ茉~性質的語法現象。而且,根據日本學者三宅知宏的描述,語法化存在兩個不同的側面。一個是實質意義抽象化、稀薄化的意義側面,另一種是失去自立性,成為專門承擔語法功能的要素的形態(tài)是一種綜合具有句法側面的現象。綜上所述,在語法化中可以看到意義和形態(tài)上的變化。首先意義開始淡化的同時,在形態(tài)上失去了獨立性;其次在意義上越稀薄,在形態(tài)上自立性越弱,其語法化越高。也就是說,語法化存在程度上的差異。

      把國內外學者對于語法化的論述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句法化、形態(tài)化是語法化的主體;對語法化產生重要影響的是動因、機制,語言的經濟性、相似性、明晰性以及說話者的目的、語用推理等因素;語法化是逐漸變化的過程;語法化是單向性為主的,也就是說語法演化是單向的,是從實義詞到語法詞到附著詞到屈折詞綴到零形式的順序變化的,演變過程中體現著一個基本的特征,即堅持走由實詞轉化為虛詞、語法形式和結構發(fā)展,而不是相反。由于形式名詞的語法化演變是單向性的,而且在演變過程中它們必須要和日語的助詞「が」、「で」、「に」、「を」、「だ」等組合到一起使用才能演變成形式名詞,所以這是一種不徹底的語法化。由于形式名詞不能單獨使用,那就只能接在連體修飾語(用言即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及助動詞的連體形和「この」「その」「あの」「どの」「こんな」「そんな」「あんな」「どんな」「體言+の」)的后面,它們的意義就要根據連體修飾語(漢語中稱作定語)的內容來判斷。同一個名詞在不同情況下可能是實質名詞,也可能是形式名詞。從而在句中所起到的語法作用不同,意思也不一樣,這是必須要引起注意的。例如:「自分のことは自分でする。(こと作為實質名詞,在條件句中作主語,有具體的“事情、事件”含義)」、「朝は電車に乗れないことがある。(こと用作形式名詞,失去了“事情、事件”實質意義,只起到把前面的動詞短語名詞化的作用)」。

      (一)在句中起指代作用

      為了更好地掌握和應用形式名詞在句中的指代作用,就必須理解什么是指代。指代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示,代表,即用抽象概念代替具體事物。如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雞肋,比喻沒有多大價值,多指沒有多大意思的事情。這種用該物的特色特點來代指事物的方法叫指代。

      在漢語中,按性質把指代現象大致分為三類: 1.用詞匯手段的指代現象,如詞匯系統里的人稱代詞(我、你、您、他、她、它、我們、你們、他們、她們、它們、咱們、自己、別人、大家、大伙),指示代詞(這、那、這兒、這里、那兒、那里、這會兒、那會兒、這么、這樣、這么樣、那么、那樣、那么樣、這些、那些、這么些、那么些、每、各、某、另、別),疑問代詞(誰、什么、哪、哪兒、那里、幾多、多么、怎么、怎樣、怎么樣)等。2.用句法手段的指代現象,如“的”字結構、“所”字結構等。3.用修辭手段的指代現象,如修辭上的借代(鴻雁指代書信、廟堂指代朝廷、巾幗指代女英雄)。

      日語中起指代作用的形式名詞,如「こと」代指事情、「もの」代指東西、「ところ」代指場所和地點、「の」可以代表任何事物等。其特點是起指代作用的形式名詞并沒有完全失去原來的意義,所以其連體修飾語在形式及實際意義上都是限定形式名詞的。以「こと」為例來看下面的句子,「忙しいことはいいことだ。(忙是件好事。)」。因為「こと」由實義名詞“事”轉化而來,所以它是一切“事”的代名詞。所謂“事”,是人對各種事件、事項、行為、現象通過大腦的認識、判斷、思考之后用語言所進行的主觀抽象。根據前面的連體修飾語可以領悟到的「こと」具體內容。例如:我們可以根據「忙しいこと」領悟到「忙しいこと」的意思是“忙這種情況”、“忙這種狀態(tài)”。因此,這種情況下的「こと」指代的是屬于“事”的事件、現象、行為、問題等,即經過大腦的思維、判斷以后用語言表達出來,雖然「こと」已經不是實質意義上的名詞“事”,但很接近實質名詞。「こと」可以指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都能理解或根據上下文可以理解的任何實現,具體來說它可以指事項、事件、人的言行等。從翻譯角度來說,要根據它的連體修飾語來確定,一般可以譯為“……的事、事情、事件、問題、話等”。同時可以看出,「こと」在起指代功能時并沒有完全失去原來的意義,所以其前面的連體修飾語不僅在形式上,而且在實際意義上都修飾限定「こと」的。并且連體修飾語和形式名詞「こと」之間是不可隔離的關系,它們之間一般不能加入「という」。

      (二)把用言和句子名詞化

      漢語語法中的名詞化指詞類活用中的動詞和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具體表現為:1.動詞活用為名詞,動詞的主要作用是充當謂語,但有時也出現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表示與這個動詞的動作行為有關的人或事,這時它就活用為名詞了。2.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在文言文中,形容詞如果處在主語或賓語及判斷句謂語的位置上,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義,它就活用為名詞。

      日語中,用言和句子名詞化是使前面的用言(可能是一個用言,也可能是一個句子)具有名詞的資格,以便加上某些助詞如「が·を·に·で·から·まで·の」等作復雜句子的主語、補語、賓語或謂語等。同時,使用言或句子名詞化的名詞本身已沒有意義,它的意義指的就是前邊的連體修飾語本身的內容,并且其前面的連體修飾語在意義上并不限定它的?!袱长取咕陀羞@種功能。例如:「健康を害することがいちばん恐ろしい。(損害健康最可怕)」,從上面句子中可以看出,這種場合的「こと」前面的內容雖然在形式上是其連體修飾語,而在實際意義上并不是限定「こと」的,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下的連體修飾語在意義上對「こと」并不起限定作用。原因就在于前面的連體修飾語與「こと」之間是隔離關系,這種場合的「こと」僅僅起著把前面的用言或句子變成名詞“轉換器”的作用。此時,連體修飾語和形式名詞「こと」之間可以加入「という」也不影響句子的成立。從翻譯的角度來說,「こと」起名詞化作用時一般都很難譯出來,而且也不必譯出來,只要把前面的用言或句子譯出來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こと」只能指代屬于抽象概念的事、事件、事項、現象、行為、問題等,所以「こと」在起名詞化作用時也受到某些限制,即它不能表示實感場面,不能作實感賓語或實感對象語等,那么由此產生的空白就由另一個形式名詞「の」來填補,由于「の」可以代指「こと」不能代指的時間和空間,所以它能夠表示實感場面,可以作實感賓語及實感對象語等。同時,形式名詞「もの」由實質名詞「物」轉化而來,所以它是一切“物”的代名詞,即人的主觀認識以外的客觀存在,其中主要指物質的存在,客觀事物的存在,所以「もの」沒有名詞化的用法。

      (三)形式名詞的慣用句、慣用型

      形式名詞由于與前后詞語或句節(jié)的搭配不同,意思也會不同,因而形式名詞有時會產生多種語義,會派生出很多慣用句、慣用型。這在學習日語過程中是一個難點。在日本語能力考試或其他考試題中,由形式名詞派生的慣用句型在總的句型中也占了較大的比例,如果不了解這些慣用句型,僅從其實質名詞的意義來判斷,很難掌握句子的真正含義。在這里以「こと」構成的慣用句、慣用型為例進行具體分析:

      1.和判斷助動詞「だ」組合構成慣用句、慣用型

      「ことだ」表示感嘆和說話人的看法、主張、勸告或間接命令?!袱长趣坤恧Α贡硎九袛?、推測?!袱长趣坤椤贡硎驹颉!袱趣いΔ长趣?とのことだ」表示傳聞。

      2.和助詞「は·が·を·に·で·から·まで·の·なら」等組合構成慣用句、慣用型,在句中作主語、賓語、補語等

      「ことに(は)」多接「うれしい·殘念だ·不思議だ·驚く·困る·心配だ·悲しい」等表示主觀感受的詞后,預先說明某種情況,后面就該情況進行詳細敘述。「ことには~が、」表示行為可以確認,但結果不理想。「ことから、」表示判斷推測的根據、依據、理由,或名字的由來?!袱长趣恰贡硎静⒘谢驙顟B(tài)。「ことを」表示賓語?!袱韦长取贡硎臼虑?、情況,作主語、賓語、補語等成分。「ことの」表示事情、情況,句中作定語?!袱趣いΔ长趣稀贡硎靖爬ㄋ玫氖马?,作主語?!袱胜い长趣摔?、」表示假定?!袱长趣胜筏耍à希贡硎炯俣ú贿M行某種行為,就不會出現某種結果。

      3.和用言組合構成慣用句、慣用型

      「ことがある」表示有時有某種情況、事情?!袱郡长趣ⅳ搿贡硎驹浻羞^某種經歷?!袱长趣扦搿贡硎揪邆淠撤N行為的能力?!袱长趣摔工搿贡硎菊f話人主觀上決定做某事?!袱长趣摔筏皮い搿贡硎拘纬傻牧晳T、規(guī)律或規(guī)則?!袱郡长趣摔工搿贡硎九c既定事實不符的假設?!袱长趣摔胜搿贡硎臼挛锟陀^發(fā)展變化的趨勢、結果。「ことになっている」表示與個人意志無關的客觀敘述規(guī)則或規(guī)定。「ことなく」表示否定的伴隨狀態(tài)?!袱长趣悉胜ぁ贡硎救娣穸ɑ虮硎緵]有必要做某事。「ことが多い(少なくない)」表示經?;蚝苌僮瞿呈??!袱长趣铯搿贡硎纠斫饽撤N行為、狀態(tài)。

      五、結束語

      眾所周知,日語有著黏著語的特性,在語法意義上主要通過加在詞根的詞綴來表現。形式名詞的語法化正表現了日語這一黏著語發(fā)生語法化時的特征。形式名詞與前項的連體修飾語相呼應,并借助于助詞和助動詞等附屬詞使抽象性逐漸增加,自身詞義逐漸虛化,最終轉化為形式名詞。這些實質名詞在演變成形式名詞后,名詞本身的黏著性和強制性更強,語法化程度更高,從而表達眾多不同的語法功能。

      ——————————

      參考文獻:

      〔1〕徐衛(wèi).日語語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皮細庚.新編日語語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3〕趙福泉.日語語法疑難辨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4〕常波濤.日語慣用句手冊[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

      〔5〕于榮勝,李強,趙華敏.大學日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6〕賀靜彬,于永梅.新經典日本語教程(第三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7〕賀靜彬.新經典日本語教程(第四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8〕王志國.日語形式名詞解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9〕沈家煊.語法化研究綜述[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10〕陸儉明.現代漢語句法里的事物化指代現象[J].語言研究,1991(05).

      〔11〕松下大三郎.增補校訂標準日本口語法[M].日本:勉誠社,1977.

      〔12〕深田智.概念化と意味の世界ー認知意味論[M].日本:大修館書店,2008.

      〔13〕日野資成.形式語の研究ー文法化の理論と応用[M].日本:九州大學出版會,2001.

      〔14〕三宅知宏.現代日本語における文法化ー內容語と機能語の連続性をめぐって[J].日本:「日本語の研究」,2005.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Reflections on Japanese Formal Nouns:

      A Case Study of "C Shang"(こと)

      MAO Jing-y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apanese learners, especially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it is quit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master and apply Japanese formal nouns in practic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ke clear the usage rules of formal nouns.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some rules about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formal noun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m, and hopes to help Japanese learners to improve their Japanese level.

      Keywords: Formal Noun; Grammatical Function; Formation and Use; Idiomatic Expressions

      收稿日期:2023-01-29

      作者簡介:毛景宇(1973-),赤峰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語法功能
      從結構形態(tài)視角探討英語習語的分類
      副詞“白白(地)”的性質及用法
      漢語方位詞“旁”的考察與判定
      淺析“歡迎”
      從句法角度淺析西語語法中se的功能演變
      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詞匯的能力
      簡論現代漢語中的“程度副詞+名詞”結構
      青春歲月(2015年19期)2015-11-03 13:27:40
      網絡新詞“吐槽”的語義認知及語法功能探析
      文教資料(2014年31期)2015-02-05 06:20:44
      網絡語“奇葩”的語法功能轉化
      安顺市| 五家渠市| 洞口县| 东莞市| 汉阴县| 靖西县| 深州市| 合水县| 乐亭县| 抚远县| 镇平县| 饶平县| 大同市| 贺州市| 日喀则市| 宁阳县| 正宁县| 彭山县| 辽宁省| 黄龙县| 河间市| 城市| 理塘县| 新绛县| 凤山县| 平乐县| 东乡| 铜陵市| 贵定县| 香港 | 石嘴山市| 湾仔区| 平和县| 五华县| 枣阳市| 永川市| 平安县| 滦平县| 福贡县| 临泽县| 广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