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琳
摘 要:“讀思達”教學法將閱讀、思考和表達這三種行為有效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系統(tǒng)性的知識學習框架和結構。教師注重這三個板塊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讀思達”教學法,可以提升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能力,實現(xiàn)學生閱讀效率與綜合學習素質的全面提升??紤]到“讀思達”教學法主要分為閱讀、思考和表達這三個部分,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這三個板塊的教學入手開展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思達;語文教師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8-0155-03
閱讀、思考和表達是三個聯(lián)系非常密切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閱讀是基礎,是學生獲得相關信息和文本材料的一個基本前提。思考是加工環(huán)節(jié),學生經(jīng)過認真的思考可以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的材料進行概括和提煉,最終形成個人的觀點和認識。而表達主要是學生將自己的思考結果表示出來,既可以通過口語的方式表達,也可以通過書面語的方式表達。因此,在應用“讀思達”教學法輔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思考方法和表達方法的指導。如此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閱讀行為的有效性,促進其知識學習效率和語文知識學習能力的全面進步。
1.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引導
閱讀方法按照不同的目的和形式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依據(jù)在閱讀過程中是否發(fā)出聲音,可以將其分為朗讀和默讀;依據(jù)在閱讀過程中的仔細程度,可以將其分為精讀和略讀。不同的閱讀方式有著不同的適用條件和情況,對學生的閱讀學習行為也能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和效果。朗讀可以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情感,有助于學生更加精確地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變化。默讀可以增強學生對整篇文章的分析能力,特別是加強對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和難點段落的分析與理解。略讀往往節(jié)省時間,只是要求學生做一個大致瀏覽,這可以幫助學生熟悉某個文章的基本段落或基本含義,為接下來的閱讀行為奠定基礎。而精讀側重于一種鉆研性的閱讀,往往也主要是針對一些重點段落或語句進行分析。朗讀與默讀、精讀與略讀這兩組依據(jù)不同標準劃分的閱讀方式彼此之間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關聯(lián)性,也能實現(xiàn)密切結合。朗讀既可以是精讀也可以是略讀,默讀同樣也可以精讀也可以略讀。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具體的文章內容和教學目標加強對學生閱讀行為的引導。
例如,在《一只窩囊的大老虎》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前期階段想要引導學生熟悉這篇文章的內容,可以留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閱讀這篇文章并簡要概括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五分鐘的時間非常有限,學生若想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任務,便需要選擇一個科學有效的方法。教師此時可以建議學生將整篇文章略讀一遍,在讀的過程中側重于了解文章的主要人物、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和最終的故事結局這三項基本元素即可。在教師的建議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不同的略讀方式。有的學生選擇朗讀和跳讀的方法熟悉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也有的學生選擇快速默讀的方法熟悉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但無論學生選擇的略讀方式是什么,都順利地在五分鐘內了解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而隨著教學工作進入中后期,分析并概括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成了全班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學習任務。而文章中心思想則需要學生結合其中一些重點的語句和段落進行概括和提煉。此時,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采用精讀的方法解析相關的重點段落和語句。在精讀的過程中,同樣尊重學生的個人閱讀喜好。有學生更喜歡通過朗讀的方法感受文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情感變化,有學生喜歡通過默讀的方法分析并概括文章中的一些關鍵語句和用詞進而分析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對此,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自主權,建議學生使用自己認為最高效的方法開展閱讀。由此可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一些最基本的閱讀指導和要求,結合不同的教學目的向學生提出最基本的閱讀方法。這從根本上確保整個閱讀行為的有效性,至于更加細節(jié)的閱讀方法則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意見,這有助于提升學生閱讀有效性,讓學生獲得更為充實且良好的閱讀體驗。
2.加強對學生思考行為的有效引導
思考是對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的信息進行的進一步加工和提煉。通過有效的思考,可以總結出自己對某個段落或整篇文章的看法和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工作項目。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思考行為的有效引導,幫助學生獲得對文章學習和關鍵段落分析的確切結論。
例如,在《一只窩囊的大老虎》的教學過程中,分析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全班學生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分析文章中心思想往往要通過結合一些關鍵的語句和段落開展。特別是文章的末尾兩句:“為什么不會豁虎跳就不能扮演老虎呢?為什么沒豁虎跳會引起哄堂大笑呢?”這兩句話對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精讀這兩句話并加強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個人思維進行一定的引導。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將這兩句話朗讀兩遍,在朗讀的過程中將“為什么”這三個字的發(fā)音放得重一些,特別是要突出那種困惑的語氣。在朗讀兩遍后,教師再詢問學生通過聽剛才的朗讀,自己獲得了哪些認識和想法。有的學生表示:“這兩句話突出了作者疑惑的口氣,表明作者對童年的經(jīng)歷和做法表示不解。而通過回憶這件事,由衷感受到了童年所經(jīng)歷的一些事件的趣味性。”也有學生表示:“結合上文作者去動物園中看老虎并最終發(fā)現(xiàn)老虎不會豁虎跳的事實,在這兩句話中作者表現(xiàn)出了非常強烈的疑問語氣。所以體現(xiàn)的應當是作者對當時伙伴的一種不滿。因為老虎不會豁虎跳,所以作者沒有做出過虎跳的行為是正確的,但這種正確的行為卻受到了其他同學的嘲笑,所以作者感到非常不滿?!眱擅麑W生雖然給出了不同的解釋,但這兩種不同的解釋都是基于對同一段話的理解,而且這兩種解釋本身也符合基本的邏輯關系,并不存在非常明顯的漏洞。因此,教師要通過朗讀文章關鍵語句和段落引導學生思考的教學行為是有效的。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通過朗讀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外,也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充分的意見交換和表達交流。例如,在對《一只窩囊的大老虎》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解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以四人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一起分析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內涵。有的學生主張總結概括這篇文章最主要的故事內容,有的學生主張?zhí)崛∥恼轮幸恍┳钪匾年P鍵語句和段落,也有學生主張重點分析作者本人說的話……不同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思維方式,而后小組內部成員分工應用不同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和整理。這同樣有助于學生學習思維的進一步激發(fā),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和認識。
3.加強對學生表達行為的有效引導
表達行為一般可以分為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這兩種形式,訓練學生這兩種形式的表達能力也是教師在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的重要目標。在“讀思達”教學模式的貫徹與應用階段,教師更要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是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要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出色的口語表達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溝通效率。而師生課堂互動溝通效率的提升必然會導致文章閱讀教學效率的全面進步。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鍛煉機會,特別是對那些口語表達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更要進行重點提問和輔導,讓他們在反復的口語表達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并真正提升表達能力。
例如,在《牛郎織女》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總結這篇文章的主要故事內容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學習任務。作為一篇神話故事,文章本身有著非常強的可讀性和吸引力。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閱讀文章。而后,教師可以通過隨機點名的方式詢問學生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對于那些語言組織和口語表達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在提問時可以適當降低提問難度。例如,首先詢問學生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誰,而后詢問學生圍繞主要人物發(fā)生了哪幾件故事。通過這種層層提問的方法逐步引導學生概括這篇文章的內容,幫助其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書面表達能力是教師應用“讀思達”教學法輔助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著重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書面表達是語文知識學習的一個重要板塊。出色的書面表達能力也是學生在文章寫作過程中展現(xiàn)自身優(yōu)勢的一項重要基礎。因此,在“讀思達”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將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作為一個重點的教學板塊。
例如,《桂花雨》這篇文章通過描述童年時期的桂花,集中表達了作者對桂花深厚的感情,對童年時光和家人親情的無限眷戀。思鄉(xiāng)念舊情懷是語文文章寫作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種情感方式。在課程教學結束后,教師不妨要求學生以“我最心愛之物”為主題寫一篇文章。在寫文章的過程中可以密切參考《桂花雨》這篇文章的寫作結構和語言組織形式。通過仿寫的方法積累書面表達的經(jīng)驗,而在寫作完成后也要反復校對,特別是要努力避免整篇文章存在的字詞錯誤、語句語病等一系列基礎性問題。通過鼓勵學生在文章閱讀工作完成后進行寫作可以有效提高其書面表達能力。
(3)鼓勵學生實現(xiàn)新穎化表達
無論是書面表達還是口語表達,都是學生個人觀點的集中展示和輸出。而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實踐經(jīng)驗、邏輯思維方式和學習基礎,這一系列的差異性決定了他們的觀點表達也是存在差異的。而新時期的教育理念主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張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優(yōu)質人才。這啟示教師在語文表達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要鼓勵他們說出一些具有突破性的新觀點,善于打破傳統(tǒng)思維定式的約束。
例如,在《獵人海力布》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經(jīng)過學習最終明白了文章主要講述海力布為了挽救鄉(xiāng)親們的生命不惜犧牲自己變成一塊石頭的故事,表達了熱心助人和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在這篇文章的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獵人海力布為了保護鄉(xiāng)親們的利益果斷犧牲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我們的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相沖突時,我們又該怎么做呢?”這個問題本身有著非常強的可討論性,不同的學生對該問題持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而教師要做的就是鼓勵學生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不要被他人的思維定式所影響。在教師明確自己的要求后,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兩個派別。一派認為,當自己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相沖突時,應當果斷放棄自己的利益以維護他人。另一派則認為,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相沖突時要優(yōu)先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兩種觀點是截然相反的,但每一種觀點也都有著一定的合理性。因此,教師可以在班級范圍內組織一次辯論賽。辯論賽的出現(xiàn)有效鍛煉的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特別是在此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一些具有突破性的思維方式和觀點,這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在表達過程中更容易取得一鳴驚人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教師鼓勵新觀點的表達不是要求學生一味地追求標新立異,而是要確保每一種觀點的出現(xiàn)都有著非常嚴謹?shù)倪壿嬛魏同F(xiàn)實依據(jù)。只有充分符合現(xiàn)實生活實際情況的新觀點才是教師鼓勵學生積極表達的觀點。
4.結語
“讀思達”教學法作為一種科學的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對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分別從閱讀、思考和表達這三個維度部署教學工作,堅決貫徹和落實教學計劃。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筆者提出了指導學生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閱讀文章、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并鼓勵學生實現(xiàn)表達語言的優(yōu)化組織等多項建議,也希望這些建議的貫徹和落實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產(chǎn)生積極作用,對小學生語文學科綜合素質的全面進步產(chǎn)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郭霞.基于讀思達視域下小學語文預習導讀單的優(yōu)化設計[J].基礎教育論壇,2022(26).
[2]林俊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路徑——基于“讀思達”教學法[J].西部素質教育,2022(15).
[3]陳樺笙.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苑教育,2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