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金陵女子大學??返膫鞑W價值鑒析

      2023-05-24 19:12:54汪海月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5期
      關鍵詞:校刊傳播媒介

      汪海月

      內容摘要:民國時期的??鳛樾@的一種傳播媒介,在學校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校刊的內容與形式,可以視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與學校的辦學理念息息相關。尤其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學校因戰(zhàn)亂而易名,校址搬遷,校友分散各地,??瘎t可以留存學校當時的種種情形,成為校友聯(lián)絡的平臺,復原學校發(fā)展的足跡,見證學校發(fā)展的階段性歷史。以《金陵女子大學??窞檩d體,不僅可以反映當時的時代背景、師生的思想觀念、學生的教育狀況,而且對于中國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金陵女子大學 ???傳播媒介 有益借鑒

      金陵女子大學的辦學歷史雖然不長,卻是這一歷史時期的特定產(chǎn)物,突顯了民國時期高等教育的特點。民國時期的校刊除“論文”、“校課”、“研究”專欄外,多發(fā)有關政治、教育、文學和婦女問題等方面的討論,也包括小說、詩歌,校友信息等?!督鹆昱哟髮W校刊》這種以有關女性教育為信息的??谂?、學校、與社會之間建立了一個溝通平臺,提升了女性教育的傳播力度,對當代的高等教育研究尤其是女子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民國時期高校校刊的出版概況

      民國時期高校??ǔS腥湛芸?,半月刊,月刊和年刊之分。高校大多以半月刊和月刊為主,內容多是反映學校的教育教學成果及師生的思想見解,以此來加強學生與社會、學校與校友之間的聯(lián)系。??瘍热輳V泛、形式多樣,包括時評雜文、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各類紀念文章、詩歌、繪畫、書法等多種形式,反映了當時的學術研究成果及思想文化風貌。??臋谀恐饕许炘~、賀聯(lián)、文萃、雜俎、詩歌、小說、短劇、報道、校聞、通訊欄等。這些有序而翔實的一手資料,對研究近代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亦為校史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鑒。

      1923年金陵女子大學遷往隨園的永久校址,學校發(fā)展迅速,師生數(shù)量逐漸增多。為增進師生與社會、學校與校友之間的關系,《金陵女子大學??窇\而生。按金陵女大??木庉嬇c出版辦法,《金陵女子大學??芬浴罢撐摹?、“校課”和“研究”為主題,每半月出版一次。共出版了十一期,但因學校規(guī)模小,受眾范圍窄,刊期逐漸遞減到每卷一期。自金陵女子大學于1930年12月于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注冊立案后,校名變更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此時刊名較為混亂,校刊的出版周期也變更為年刊。金陵女子大學自1945年5月又創(chuàng)立了《金女大集刊》。編輯略例:“本刊由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主編。本校各系教職員皆負撰稿之責,校外同志投稿,并所歡迎。本刊年出四冊,春秋兩冊,為文科集刊,冬夏兩冊為理科集刊。文科集刊以文藝、史學、哲學及社會科學為范圍,理科以數(shù)理、化學生生物、地理為范圍。編輯次序,通論在前,專著次之,調查、雜記等又次之?!盵1]1950年,為方便校友之間的聯(lián)絡,金陵女大又創(chuàng)辦了《金女大校友通訊》,其內容可視為??牟糠盅永m(xù)。

      金陵女子大學并沒有在學校經(jīng)營困難時期、被動注冊立案時期或是抗戰(zhàn)西遷時期,放棄過對??膭?chuàng)辦。隨著辦刊經(jīng)驗的不斷累積,辦刊理念和方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瘜嵙Φ牟粩嘣鰪姡瑢W校的辦學水平也日益提高。正是由于上述種種因素,促成了金陵女子大學在中國女子高等教育史上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輝。

      二.民國時期高校校刊的傳播特點

      (一)匯聚名流、推出“意見領袖”

      美國社會學家羅杰斯把大眾傳播分為兩類:一類是信息流,一類是影響流。信息流的傳播可以直達給受眾,而影響流的傳播則需要通過“意見領袖”這個傳播媒介。所謂“意見領袖”,是指在人際網(wǎng)絡中頻繁地向他人傳達信息、對他人產(chǎn)生影響的“活躍分子”,他們往往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與極高的社會聲譽。

      《金陵女子大學校刊》之所以能夠在近代女子教育中產(chǎn)生廣泛的影響力,其主要原因在于它擁有一支由教育界尤其是提倡女子教育的“意見領袖”組成的編者陣容。在校刊1925年第5期中,陳又宜的文章論述了校刊部之成立及其經(jīng)過:“1923年秋,學生人數(shù)日增,學校亦日漸發(fā)達。于是設立金陵??恐庖?,遂成事實。共舉涂教授為總編輯,分設中文英文及印刷各部,每部舉學生二人為編輯,教員一人為顧問,組織即成。乃定校刊之名為《金陵女子大學???。樸而不文也,名稱既定。議及內容,僉以發(fā)表為學術與記載叢談。”[2]雖然??怯蓪W生主編的,但教師會以顧問的角色進行校訂,以保證??馁|量。而且會以中英文合刊的方式進行出版,中英文內容各不相同,在當時這種辦報方式已是??械穆N楚。由于當時校刊的編輯大都是一些熱衷于女性教育的高校學生和研究人員,所以他們撰寫起文章來自然游刃有余,一些主要的專欄文章通常都是由學生們領銜完成的。在1925年第三期校刊論說專欄中,刊登了杜隆元的《中國家庭婦女之體育》。[3]杜隆元,曾就讀于金陵女子大學,是張匯蘭教授的得意門生,畢業(yè)后應聘為河北省立女子師范學院教授、系主任。1936年被選為中國參加奧運會的體育代表團女子籃球隊員,參加奧運會女子籃球賽,回國后同張匯蘭教授籌建了河北省立女子師范學院體育系。在1927年第九期???,刊登了蔡葵的《中等學校的國文教授》。[4]蔡葵別名蔡慕暉,畢業(yè)于金陵女子大學,后任上海大學和中華藝術大學的英語教師,并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獲得教育學碩士。在同期??校瑢W校還發(fā)布了啟示:“聘請劉麟生先生為??形牟款檰?。”[5]劉麟生是著名的學者、詞人、翻譯家、外交家、鑒賞家。自1927年起任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授。在劉麟生的帶領下,《金陵女子大學??犯呶萁?、勢如破竹,在政局混亂時期仍余音裊裊,使女子教育的價值日益深入人心。

      金陵女大還會邀請各界名流來校演講,并將演講內容記載在???。1929年邀請了戴季陶先生講《今后女子教育之任務》。[6]戴季陶是中國政治家,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早的研究者之一。在同年也邀請了陳恭祿先生到校介紹中日關系情況。[7]陳恭祿是中國近代史專家,畢業(yè)于金陵大學歷史系,在校期間就編寫了《日本全史》,曾在金陵大學講授中國近百年史,并擔任武漢大學教授,出版了《中國近代史》,被列為當時大學叢書之一,在當時學界影響極大。

      (二)深度研究,發(fā)掘時代主題

      《金陵女子大學校刊》往往會以其敏銳的眼光與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審時度勢,開女子教育之先河,提女子教育之議題,掀女子教育之熱潮。??闹黧w欄目與主打文章都是圍繞當時女子教育改革中的熱點問題來展開的,有關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的前沿理論與核心觀點,都能夠在當時的??械靡泽w現(xiàn)。正是在《金陵女子大學??返耐苿酉拢S多有關女子教育變革的議題才引起教育界人士的重視,許多有關女子教育的新主張才得到到民眾的熱議,并滲透到社會對女性教育的觀念與行為之中。

      20世紀初期,女子教育剛蓬勃興起,金陵女子大學就意識到,不僅要讓女性和男性一樣同等地接受教育,還要和男性一樣擁有強健的身體。因此,金陵女子大學十分重視體育,并于1925年開設了體育系,希望一改以往女性“柔弱”的特點。不僅教授基礎的理論知識,還注重身體技能的訓練。在第二期??吨袊芋w育的急需》一文中,就論述了女子接受體育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發(fā)展中國女子體育教育。在第三期??吨袊彝D女之體育》文章中,表明了要想國安富強,就要振興中國家庭婦女之體育。這些觀點無論是理論思考抑或是實踐探索,在當時社會都引起了激烈地討論,但都圍繞著一個中心議題,那就是要振興中國女子體育教育。

      二十世紀上半葉,許多在國外盛行的教育教學方法,都通過了校刊的譯介與傳播為學生了解與熟知。金陵女子大學不只關心高等教育,對蒙館教育以及中等教育均給予了格外的關注,尤其是各科教學法在實踐中的應用。朱滶的《中學歷史教學法》、蔡葵的《中等學校的國文教授》、張香蘭的《金女大附中單元教學法報告》、范琯的《如何可以改良中國之蒙館教育》,范琯還引入了設計教學法,并認為設計教學法是最合宜之教學法?!督鹆昱哟髮W??废蛉藗冋故玖宋鞣较冗M的教育方法以及多彩的授課形式。使人們意識到傳統(tǒng)教育形式的落后,讓人們親切地感受到西方教育變革所帶來的律動。

      把握時代脈搏,挖掘時代主題,順應時勢,與時俱進,這應該是《金陵女子大學??纺軌蚺畈l(fā)展的根本原因。

      (三)精心謀劃,尋求“聚集效應”

      《金陵女子大學??窞閱酒饛V大民眾對女子教育的深刻反思與價值認同,使讀者有一個集中、連續(xù)、完整的討論空間。編者們通過精心安排專題并設置專欄,以組合拳的形式形成集聚效應。20世紀20年代前后,為了促進我國女性對西方女子教育理念的吸收與認同,《金陵女子大學??诽亻_設“論說”專欄,特約請專研女子教育的人士撰稿,以其獨到的見解來引發(f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共鳴。??牡诙凇罢撜f”欄目就刊發(fā)了張匯蘭的《中國女子體育的急需》,第三期“論說”刊發(fā)了飛碧的《中國女子參政運動的商榷》、杜隆元的《中國家庭婦女之體育》,第六期“論說”刊發(fā)了劍秋的《我對近時學校之意見》、肖我的《我對于金陵宗教觀念談》等文章,從多個角度對中國女子教育建言獻策。像這樣的專欄和專題在??胁粍倜杜e,??械摹靶Un”欄目,論述了中學歷史教學法;“詩”、“小說”、“通訊”、“校聞”專欄貫穿了??氖冀K。

      《金陵女子大學??分阅軌驅咏逃a(chǎn)生積極影響,還依靠著與其他媒介的遙相呼應。為了促進媒介之間的交流與資源共享,??c其他教育期刊也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在《金陵女子大學??分?,也會刊登其他教育刊物的內容預告。比如,在1924年第二期???,就預告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女子讀物的圖書,有《家庭問題》、《婦女問題》、《優(yōu)生問題》、《家庭教育》等書籍,同時還會匯報每本圖書的價格。在1927年第九期??校绊擄@要位置刊登了女青年會出版的關于女子教育的書籍通告,出版的書籍有《兒童的樂園》、《家庭問題討論集》、《嬰兒的寶藏》等。這種媒介之間的互相推薦與介紹,不僅為期刊的編輯們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臺,還能夠有效地推動期刊在選題與組稿等方面的學習與借鑒,使不同期刊對女子教育的關注與研究形成協(xié)同效應。

      三.民國時期高校校刊的傳播內容分析

      (一)造就女界領袖,開創(chuàng)女子高等教育新理念

      金陵女子大學在辦校的這三十六年間,共經(jīng)歷過兩任校長。1913年,學?;I劃初期,各教會代表在南京開會,宣布成立金陵女子大學。各教派組成了學校董事會,推舉美國的德本康夫人(Mrs. Lawrence Thurston)為首任校長。[8]1915年,金陵女大正式成立后,德本康夫人開始了她十三年的校長生涯。1927年5月,中國廣泛開展”收回教育權”運動,受其影響,吳貽芳接任金陵女大的校長。1928年11月,吳賠芳在美國密植根大學獲生物學博士學位后回國任職。即使兩任校長有著文化背景方面的差異,但金陵女大堅持的辦學特色及服務精神從未改變。

      1919年,德本康夫人將金陵女大的校訓定為——“厚生”。 德本康夫人希望通過“厚生”教育,培養(yǎng)一代能為社會獻身的人才?!昂裆边@個詞源自基督教《圣經(jīng)》中《約翰福音》十章十節(jié),“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豐盛?!迸c耶酥所說:“我來不是要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人”的含意相近,目的是“在世上建立上帝之國”。[9]金陵女子大學以“厚生”為校訓,就是想讓學生明白:人活著的意義,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更應該用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去幫助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樣做不僅能使別人得益,而且也可以使自己的生命大放異彩。

      在德本康夫人掌校期間,金陵女大還真知灼見地提出了“理想領袖”的概念。“要想女子參政,根本上成為利國福民的事實,不掛空招牌,我們需要的是人。就是理想的領袖,和覺醒的群眾。試問何為理想的領袖?曰理想的領袖乃是精明強干的領袖;其為人有勇有識,不為勢屈,不被利誘,其見事明確,遠大,致密,周到,又能認定目標,一往直前;其接物能知己知彼,寬厚豁達,容納眾見,因勢利導。凡法律,政治,社會等專門學術有精到的研究,而其人品又確為人所信仰者。如上所述之領袖人才在我國雖不敢斷言缺乏,其實并不多見。古人所說英雄造時勢,時勢也造英雄。我們生在現(xiàn)世若不奮發(fā)有為,坐失千載一時之際會,徒令后之讀史者為我輩長嘆息,抑何取乎?同胞!其各與起,勉力造就,切勿妄自菲薄,須知道國事賴我們肅清,社會賴我們改造,二萬萬沉淪黑暗之女同胞賴我們拯救,同胞!能不與起乎?”[10]女性通過接受高等教育促進了她們對于性別平等意識的覺醒,使她們認識到自身存在所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雖然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還是小股力量,但她們自身可化身為領袖來帶動整個社會婦女思想的覺醒;促進女性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促使她們積極投身到政治上來;使女性成為覺醒的群眾、有意義的群眾。

      吳貽芳對于“厚生”的理念也深表認同,但作為一名中國的大學校長,她淡化了宗教教育,更為重視人格的教育,對于辦學宗旨有著更深層次的認識,對“理想領袖”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F(xiàn)在辦學,亦是要培養(yǎng)人才,從事于新中國的各種工作……學校于國學科學同時并重,既培養(yǎng)了中國學者的思想,又能得科學家的方法,然后到社會上去,才能應各種的新需要,運用自己所學,貢獻于各種新工作”。[11]吳貽芳針對當時的中國實際,對金陵女大做出了合理的改造。金陵女大“造就女界領袖”的宗旨沖破了中國傳統(tǒng)男權社會帶給女性的層層藩籬,它鼓勵女性主動接受教育,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賦予女性參政的權利,希望女性能夠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此宗旨加快推進了中國婦女解放的歷史進程,為中國女子高等教育輸入了新理念。

      (二)推行“因性施教”,探索女子高等教育新模式

      金陵女子大學在辦學中既遵循一般大學、一般教會辦學的規(guī)律,又有與其他學校不同的辦學特色。金陵女子大學的專業(yè)設置以適合婦女就業(yè)為目標。增設了中國語文專業(yè)、家政專業(yè)、社會工作專業(yè)、體育專修科、托兒工作專業(yè)。[12]金陵女大在專業(yè)設置上更關注女性的身心特點和實際需要。畢業(yè)后的工作也主要涉及教育界、學術界、醫(yī)療界、慈善界等領域。這使得女性的聰明才智得以發(fā)揮,女性的專長得以發(fā)展。

      高度重視女性的體育教育呈現(xiàn)了金陵女大鮮明的辦學特色。1924年校內設置體育系。1925年基督教女全國協(xié)會在上海辦的體育師范學校并入金女大。金女大每年春、秋兩季舉辦體育運動會,室外比賽項目有網(wǎng)球、棍球、田徑賽等。室內項目有:姿勢比賽、韻律操、太極劍、踢踏舞、技巧運動、籃球動作賽等。[13]這些項目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更適合女性的身體發(fā)展需要。??吨袊芋w育之需要》一文就提出“要開發(fā)適合女性之特別需要的體育教材”。“女子體育教員在教授時當然較男子教員洞之女子之特性施以適當?shù)姆椒ǎ_到體育的目的,察以上情形,我們豈可袖手旁觀的守“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態(tài)度,讓我們的姊妹們在本能方喚醒的時候,受這種無高尚教育的教員訓練?!?希望將來我們女子自己可以研究中國女子體育而應用科學原理發(fā)明適合中國女子的教材。不只采取外國的體育教材,或借用男子的教材,或是??客鈬芋w育家擔負我們當擔的責任。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自己盡我們的天職。由狹義言之,為中國女子造幸福。由廣義言之,為中國立鞏固之基礎?!盵14]金陵女大希望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一改舊式中國女子身體孱弱、羞羞答答的形象。[15]“因性施教”需要我們對女性的特殊問題進行研究。在發(fā)展女性專長的同時,也要注意彌補女性的不足,以促進女子的全面發(fā)展。金陵女大以“因性施教”為指導思想,認識到男女在性別上的差異,探索符合女性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模式,為金陵女子提供了更好的素質教育。

      思想是實踐的先導,確立“因性施教”的女性教育觀,是培育女性專業(yè)人才的重要基礎。當代教育強調應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從男女兩性來看,男女學生的能力、性格、氣質都存在較大差異;青春期女子和男子的身心發(fā)展也有著較大差別,獲取知識的方式、生活的經(jīng)歷也都不盡相同。因此按照性別的特征來進行教育,對于培養(yǎng)新式知識女性的金陵女大來說,大有裨益。同時也為中國女子高等教育開創(chuàng)了嶄新的教育模式。

      (三)崇尚女性獨立,培養(yǎng)教育救國新女性

      以金陵女子大學為代表的教會女學,他們提倡男女平等,教授科學知識,這些都直接影響和改變了中國婦女的教育狀況,并培養(yǎng)了中國近代自立自強的專業(yè)女性,同時也使女性的意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覺醒,沖破了長久以來的思維桎梏,對近代中國的社會思潮產(chǎn)生了較大沖擊。

      ??督袢瘴釃印芬晃闹性岢觯骸坝H愛的姊妹們!無數(shù)的女同胞,被捆縛著,等候你們的救助!無數(shù)的女同胞,幽禁在黑暗中,要求你們的指導!你們忍將星星綻放的女權撲滅嗎?或是你們愿煽吹他使他大發(fā)光明呢?所以現(xiàn)在我們在學校,不但從口頭上高談解放自由,要從實在上自己磨練。不但要了解人生的要義,并且將種種惡習慣,觀念都要除掉。先造成一種超然高尚的思想,奮進的精神,不畏難,不茍安,并恒久的熱心。我們應該曉的,在學校內的競爭,每每容易趨入好榮,夸大的惡習,靜養(yǎng)身心而求學,每慣于安逸的生活。至于交際場中,文明程度日高的時候,奢侈的生活,就不期然的表展起來。我們要防之于后,必定克革于始。對于學校的生活,有應該改良的地方,可極力的改良,不要被環(huán)境所操縱。女權不是別人可以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造出來的。我們不破壞他,沒有人有能力來破壞。同胞姊妹們,我們同心努力前進罷!”[16]

      金陵女大的教師,希望通過大學教育能夠給中國女性帶來更廣闊、更富足的人生。使她們成為性別平等的有力推動者,成為社會中各個領域的領導者。金陵女子大學不但以自信、自立、自強等為目標培養(yǎng)出了一批新時代的專業(yè)女性人才,而且還使女性脫離了“賢妻良母”這一刻板印象,能夠真正走上獨立自主的道路,培養(yǎng)不循規(guī)蹈矩、敢于特立獨行,沖破傳統(tǒng)觀念束縛的新女性。

      “隨園芳華傳秋碩,金陵兒女銘厚生?!睍r代的發(fā)展,往往以過去的經(jīng)驗為基礎,而過去的經(jīng)驗,往往會給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金陵女子大學??芳润w現(xiàn)了金陵女子大學的先進性和科學性,也反映了它在那個風云變幻的特殊時期里,怎樣艱辛地開創(chuàng)了女性高等教育事業(yè),是金陵女大“厚生”精神與女性情懷的生動寫照。金陵女子大學不管是在艱難經(jīng)營時期、被迫轉型時期還是抗戰(zhàn)西遷時期,它都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獨立價值與崇高理想,成為了鮮明的學術范本?;仡欀袊叩冉逃绕涫桥咏逃难芯?,對于推進高等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具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

      參考文獻

      [1]劉麗霞.中國教會大學期刊圖錄[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7.102.

      [2]校刊部之成立及其經(jīng)過[J]金陵女子大學???,1925(5):64-65.

      [3]中國家庭婦女之體育[J]金陵女子大學校刊,1925(3):6-7.

      [4]中等學校的國文教授[J]金陵女子大學???927(9):2-23.

      [5]啟示[J]金陵女子大學???,1927(9):13.

      [6]今后女子教育之任務[J]金陵女子大學???,1929(11):13-16.

      [7]中日文化上之關系[J]金陵女子大學校刊,1929(11):16-22.

      [8]高時良.中國教會學校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60.

      [9]高時良.中國教會學校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63.

      [10]女子參政運動的商榷[J]金陵女子大學???925(3):1-5.

      [11]孫海英.金陵百屋房.金陵女子大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23.

      [12]孫海英.金陵百屋房.金陵女子大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45.

      [13]孫海英.金陵百屋房.金陵女子大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23.

      [14]中國女子體育之需要[J]金陵女子大學校刊,1924(2):3-8.

      [15]何曉夏,史靜寰.教會學校與中國教育近代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242.

      [16]今日吾國之女子[J]金陵女子大學校刊,1926(8):4-5.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猜你喜歡
      ???/a>傳播媒介
      民國時期金陵中學??芯?/a>
      檔案與建設(2022年9期)2022-10-18 05:56:08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22年5期)2022-10-12 08:39:40
      視覺文化視閾下武術傳播媒介研究
      武術研究(2019年12期)2019-04-20 12:22:58
      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媒介思想論述
      新聞傳播(2018年14期)2018-11-13 01:12:36
      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7年1期)2017-03-28 09:21:38
      反腐報道中的大眾傳播媒介
      新聞傳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54
      微傳播媒介語境下侵害公民人格權益問題研究
      新聞傳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我國大眾傳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唐山文學(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4
      淺談利用校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解決??▓螅﹦?chuàng)辦困惑之我見
      中文信息(2014年9期)2014-08-22 16:23:03
      新邵县| 安福县| 凌源市| 循化| 衡水市| 墨江| 平遥县| 加查县| 饶平县| 土默特右旗| 墨玉县| 恩施市| 平江县| 杂多县| 渑池县| 天全县| 景宁| 广宗县| 图木舒克市| 武强县| 四川省| 清新县| 佛冈县| 即墨市| 泰顺县| 青州市| 东阳市| 天门市| 和田县| 宁乡县| 静安区| 禹州市| 金昌市| 秦安县| 大关县| 成武县| 佳木斯市| 新竹县| 黑龙江省| 孝昌县| 姜堰市|